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的声景:现代作家的都市听觉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路杨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9-50,共22页
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觉为居住空间之内的感官主体提供了某种另类的都市体验。当视觉中心主义的宰制被打破,现代作家笔下关于“市声”的记述得以成为一份特殊的城市史料,将一个多元声景之中的上海保存下来。在视景之外,声景中的上海暴露出... 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觉为居住空间之内的感官主体提供了某种另类的都市体验。当视觉中心主义的宰制被打破,现代作家笔下关于“市声”的记述得以成为一份特殊的城市史料,将一个多元声景之中的上海保存下来。在视景之外,声景中的上海暴露出其都市现代性的不均衡与不稳定,并在不同作家那里显影出社会区隔、空间政治以及战时日常生活的心理地貌。鲁迅、张爱玲等作家对都市声音有意识的聆听与书写,构成了一种具有能动性和批判性的听觉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声景 听觉体验 都市现代性 批判性聆听
下载PDF
转折时代乡土中国的现代/性——以《人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春花 史秀东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3-68,共6页
路遥的《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的个人主义奋斗为中心,揭示了1980年代初期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系列新的变化。以高加林返、离、再返乡村的人生道路及其在巧珍与亚萍间进退失据的爱情选择为线索进行探讨发现,"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 路遥的《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的个人主义奋斗为中心,揭示了1980年代初期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系列新的变化。以高加林返、离、再返乡村的人生道路及其在巧珍与亚萍间进退失据的爱情选择为线索进行探讨发现,"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男性身上隐喻了转折时代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欲望与挫折,以及"乡土中国何去何从"这一历史症结,对解读转折时代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转折时代 乡土中国 城市现代性 乡土现代性 性别
下载PDF
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建筑类型学中的都市现代性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永毅 周慧琳 《新建筑》 2017年第6期4-10,共7页
介绍了1910-19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的兴建背景和建筑特征,分析了百货公司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的建筑类型在近代上海的移植和转变过程,指出它们既是业主与建筑师合作的成果,更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先进技... 介绍了1910-19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的兴建背景和建筑特征,分析了百货公司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的建筑类型在近代上海的移植和转变过程,指出它们既是业主与建筑师合作的成果,更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入、商品博览的日常化、娱乐生活的集聚以及商业空间的竞夺等时代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从而揭示百货大厦作为消费主义纪念碑和摩登生活诱惑场所的都市现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货公司 近代上海 消费主义 诱惑场所 都市现代性
下载PDF
都市现代性的性别地理——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史前史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蕾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2,共9页
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和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建立奥斯曼在19世纪巴黎“创造性破坏”的城市规划和空间生产,与第一波女权运动的知识联结,推导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史前史及其未来方向。研究发现,巴黎都市现代性的形成,使性别问题一开始就与... 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和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建立奥斯曼在19世纪巴黎“创造性破坏”的城市规划和空间生产,与第一波女权运动的知识联结,推导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史前史及其未来方向。研究发现,巴黎都市现代性的形成,使性别问题一开始就与阶级问题构成交叉关系;表现为“城—郊”二元结构及其在家庭私人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拱廊街为代表的阈限空间等展现出来的有关资产阶级沙龙女性、工人阶级贫困女性和都市漫游者的三种不同形态的性别地理,以及表征主义和革命行动的两种性别政治。都市现代性的性别地理研究,为反思生物本质主义的性别体制、关注“后人类”未来基于赛博格、数字媒介城市和星球城市化的人地关系的性别研究,提供了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现代性 巴黎 女性主义地理学 阈限空间 性别体制
原文传递
写给城市的一曲挽歌——解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空间诗学
5
作者 刘海 《都市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287-301,共15页
这是一部关于城市问题最具灵性思考的神奇之作。黄昏的御花园里,暮年的蒙古大帝忽必烈汗凝神倾听来自威尼斯的使节马可·波罗——青年商人旅行家——讲述他所到访过的城市:那些记忆中的城市、欲望化的城市、贸易中的城市、被符号化... 这是一部关于城市问题最具灵性思考的神奇之作。黄昏的御花园里,暮年的蒙古大帝忽必烈汗凝神倾听来自威尼斯的使节马可·波罗——青年商人旅行家——讲述他所到访过的城市:那些记忆中的城市、欲望化的城市、贸易中的城市、被符号化的城市等一系列沉重的或轻盈的城市。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一种互动性的对话式阅读中,通过激活读者的想象与思考,尽情地释放读者关于城市记忆、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无尽遐想,从而将读者带回到他自身所生活的时代,由此引发我们阅读'城市'的兴致与对城市问题的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文本 现代性悖论 城市现代性
原文传递
近代报纸中的“茶”广告与城市现代性建构——以《新新新闻》为例
6
作者 康亚飞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9-44,63,共7页
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报纸中的广告也与城市消费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吉登斯的“脱域机制”为理论参照,对民国时期成都《新新新闻》报纸中的茶广告与城市现代性的建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整理和研究之后... 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报纸中的广告也与城市消费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吉登斯的“脱域机制”为理论参照,对民国时期成都《新新新闻》报纸中的茶广告与城市现代性的建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整理和研究之后发现,一方面茶广告是市民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茶广告也从两个维度建构着城市现代性:一是带动茶消费的现代性转向,二是对喝茶空间的现代性建构。前者将传统消费从地域化情境中抽离出来,后者则促成了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域机制 《新新新闻》 茶广告 城市现代性
下载PDF
“收藏式写作”:帕慕克《清白博物馆》中的都市现代性叙事 被引量:5
7
作者 尹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本文探讨奥尔罕·帕慕克2009年新作《清白博物馆》中呈现的城市现代景观,尤其是其中表现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关系。现代大都市的博物馆通常是人们回顾历史、抒发往日情怀的场所。帕慕克的博物馆,无论是现实中的博物馆,还是作为博... 本文探讨奥尔罕·帕慕克2009年新作《清白博物馆》中呈现的城市现代景观,尤其是其中表现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关系。现代大都市的博物馆通常是人们回顾历史、抒发往日情怀的场所。帕慕克的博物馆,无论是现实中的博物馆,还是作为博物馆的小说本身,同样体现了这个目的,尽管两者的组织形式不同:真实博物馆的建立服务于小说的创作,而小说却是博物馆收藏的直接产物。从本雅明关于收藏和城市再现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写作方式呈现出城市文本"多孔性"的特征,城市景观被掩埋在爱情故事的背后,而故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城市的细节呈现。但在小说中的物品收藏与城市街道上发生的故事之间、在本雅明所说的"当下历史"与帕慕克从墙上挂钟所追溯的事实之间、在普鲁斯的自觉和不自觉记忆的思考与帕慕克笔下主人公的记忆和行为之间看到种种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清白博物馆》 都市现代性 收藏式写作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上海娱乐明星身体商品化现象浅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丰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12期42-46,共5页
身体的商品化是民国时期城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娱乐明星身体商品化现象的分析,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城市现代性的一些特征,并进而探讨了在现代性的影响下城市市民身体审美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 身体商品化 民国城市现代性 娱乐明星 审美观念
原文传递
城市技术人工物意向下的城市现代性问题及出路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怡帆 文成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虽然技术的工具理性促成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城市人文肌理的断裂、城市差异性受限、日常生活依赖技术性的设置和城市空间隔离等城市现代性问题。这是城市技术人工物功能意向的符号化、价值意向的工具化、伦理意向的... 虽然技术的工具理性促成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城市人文肌理的断裂、城市差异性受限、日常生活依赖技术性的设置和城市空间隔离等城市现代性问题。这是城市技术人工物功能意向的符号化、价值意向的工具化、伦理意向的等级化的必然结果。为此,从超越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立场出发,从发展智慧科技、涵养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技术人工物共享价值3个方面对城市日常生活进行改造,来克服由于技术理性而带来的城市现代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城市现代性问题 技术人工物 意向转向 日常生活改造
下载PDF
现代性的呈现 上海近代建筑设备演进的文化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仪军 《时代建筑》 2018年第1期162-166,共5页
建筑设备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社会和建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上海近代建筑设备发展的回顾,探讨了建筑设备发展对当时文学、广告和电影等都市文化方面的影响,并试图解析建筑技术进步与都市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上海 近代 建筑设备 文化 现代性
下载PDF
异乡与异文--张爱玲《异乡记》与《华丽缘》写作析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希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93,共17页
析读张爱玲外集——可视为"异文"的《异乡记》和《华丽缘》等"异乡游记"系列,关注张爱玲1947年后至五十年代初变化甚巨的文艺写作观,可以发现以《传奇》《流言》为代表的根植于半殖民地都市内室语境下发展出来的物... 析读张爱玲外集——可视为"异文"的《异乡记》和《华丽缘》等"异乡游记"系列,关注张爱玲1947年后至五十年代初变化甚巨的文艺写作观,可以发现以《传奇》《流言》为代表的根植于半殖民地都市内室语境下发展出来的物象意象化、情境化、景观化的写作技术,在以异质他者的农村为主题的《异乡记》中处处显出扞格不合之处。在叙述乡村生活"精神的盛举"之《华丽缘》中,戏剧化和情境化的诗学处理最终报复和反噬作者:被殖民都市现代性塑造的写作-情感主体的自我认同,在个体历史以及与周遭"他者"的关系上皆出现了断裂。而这种断裂则一定程度地预示了张爱玲写作生涯地图上分水岭的大体样貌,标志着其沦陷期写作诗学技术及题材的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化 情境化 乡村题材 殖民都市现代性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被引量:424
12
作者 叶裕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7-31,共5页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大部分都属于初步实 现现代化的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更低,还处于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阶段。因此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 城市化
下载PDF
论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新——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品牌战略研究 被引量:69
13
作者 张鸿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C00期327-338,共12页
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竞争和城市地位在全国范围的重组正在开始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核心力的构建是中国所有城市共同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化 ,城市间新的竞争正在开始 ,历史... 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竞争和城市地位在全国范围的重组正在开始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核心力的构建是中国所有城市共同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化 ,城市间新的竞争正在开始 ,历史曾证明 :有的城市衰落了 ,有的城市兴起了 ,有的城市正以全新的面貌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势态。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 ,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角度 ,分析论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建设 城市综合竞争力 品牌战略 城市现代化 城市文化资本 城市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56
14
作者 顾朝林 黄春晓 吴骏莲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2000年第6期34-39,共6页
本文在分析城市现代化评价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江苏省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 ,并对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指标体系 预测模型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城市现代化基本概念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33
15
作者 姚士谋 朱英明 +1 位作者 汤茂林 管驰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60,共4页
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六个标志,选择了八大要素 30 项城市现代化指标,制定了我国城市现代化测度标准、城市现代化类型以及不同规模城市的现代化分类标准。同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可比性。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指标体系 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
下载PDF
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 被引量:42
16
作者 王忠诚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3,共2页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状况来反映。研究...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状况来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四个直辖市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必须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被引量:22
17
作者 马武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7,共6页
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化是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后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并且认为在我国城市化问题所面对的艰巨性与紧迫性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必须走一条有... 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化是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后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并且认为在我国城市化问题所面对的艰巨性与紧迫性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积极发展小城镇并不能等同于城市化,也不能代替城市现代化。对现有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质的提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 社会转型 城市发展
下载PDF
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目标——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0,共5页
明确了生态城市内涵、特点、结构与功能。在分析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现状和面临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阐述了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最后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现代化 南京市
下载PDF
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英明 姚士谋 李玉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面 ,是研究城市问题的基本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时序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 ,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界定的综合性、指向性及层次性。之后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测度标准、...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面 ,是研究城市问题的基本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时序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 ,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界定的综合性、指向性及层次性。之后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测度标准、水平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以期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指标体系 可能度 指数法
下载PDF
城市化内涵综述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洁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等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内涵 城镇化 城市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