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孝亲、忠君、爱民——清官政治思想模式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旭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6-100,115,共6页
清官政治思想为"孝亲、忠君、爱民"三位一体建构,其核心是"忠君"。"忠孝"思想观念是专制王 权政治体系中最基本的政治道德规范,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臣民对君主具有绝对义务之政治观念。清官政治 思想中的... 清官政治思想为"孝亲、忠君、爱民"三位一体建构,其核心是"忠君"。"忠孝"思想观念是专制王 权政治体系中最基本的政治道德规范,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臣民对君主具有绝对义务之政治观念。清官政治 思想中的爱民思想源于儒家"仁政"与"民本"学说。在清官政治思想中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孝亲、忠君、爱 民"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模式,成为指导清官做人从政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 忠君 孝亲 爱民 政治思想
下载PDF
包公现象及其在通俗文学中的展现 被引量:4
2
作者 曹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9-133,共15页
构成包公现象的核心部分 ,是包拯将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人生化而形成的自身素质。北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君臣际遇及政治生涯 ,是这一核心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与条件。宋代吏治与监司制度的特殊性 ,又助长了包公现象的成熟。此现象投... 构成包公现象的核心部分 ,是包拯将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人生化而形成的自身素质。北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君臣际遇及政治生涯 ,是这一核心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与条件。宋代吏治与监司制度的特殊性 ,又助长了包公现象的成熟。此现象投射到文学中 ,便在通俗文学上形成了一个开放性文学展现过程。其根因在于士人传统的清官政治理想 ,以及平民百姓崇尚清官品格的审美期待 ,包公现象的形成及在通俗文学上的展开 ,体现并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某些特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现象 清官 文学形象 意蕴
下载PDF
理想的承载——浅析《三侠五义》所构建的侠义世界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彦 陈青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73-76,共4页
以明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三侠五义》及其续书为研究文本,分析"侠"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学性格在清代的独特发展,本文从名侠与清官的黄金结合、男性理想的抒发、说书式处理等三方面入手着重阐述在民间愿望导向下,"侠&qu... 以明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三侠五义》及其续书为研究文本,分析"侠"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学性格在清代的独特发展,本文从名侠与清官的黄金结合、男性理想的抒发、说书式处理等三方面入手着重阐述在民间愿望导向下,"侠"作为民众理想的承载及其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客 清官 三侠五义 理想承载
下载PDF
论元代清官及文学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98-105,共8页
长期的元杂剧研究将元代视为没有清官的时代,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这种刻板印象遮蔽了元代清官本来的面目。历史上,元代不仅有清官,而且数量众多。元代多民族融合,出现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清官,这是元代清官的一大特色。元代诗文中存在大量清... 长期的元杂剧研究将元代视为没有清官的时代,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这种刻板印象遮蔽了元代清官本来的面目。历史上,元代不仅有清官,而且数量众多。元代多民族融合,出现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清官,这是元代清官的一大特色。元代诗文中存在大量清官的书写,以诗存史,诗史互证,保存了许多底层清官的勤政为民事迹,表达了对清官的尊敬之情。这些诗文丰富了元诗的清官书写,成为元诗宝贵的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清官 以诗存史 少数民族清官 同题集咏
下载PDF
略论包拯与中国的清官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8-31,60,共5页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封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 清官 道德人格 普适价值
下载PDF
明清循吏为官理念与施政活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明明 白春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128,共5页
循吏是明清社会行政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从政理念上,循吏忠以事君、恭以事长;清廉施政、治事安民;敬以处事、自律正己。其施政活动,强调可“弃官以全政体”,他们劝课农桑,发展地方经济,勤政尽职,决断狱讼,使社会公平公正,教化一方,... 循吏是明清社会行政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从政理念上,循吏忠以事君、恭以事长;清廉施政、治事安民;敬以处事、自律正己。其施政活动,强调可“弃官以全政体”,他们劝课农桑,发展地方经济,勤政尽职,决断狱讼,使社会公平公正,教化一方,传承文化,造福黎民百姓。明清时期的循吏虽然人数不多,但其行为理念对当时社会发展还是产生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循吏 清正廉洁
下载PDF
两《唐书·循吏传》载循吏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昊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唐人尤为重视吏治,从而也涌现出一批奉法循理的循吏。新旧《唐书》共记载循吏52人,通过对其籍贯的分析,可以看出唐代循吏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 唐人尤为重视吏治,从而也涌现出一批奉法循理的循吏。新旧《唐书》共记载循吏52人,通过对其籍贯的分析,可以看出唐代循吏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循吏地理分布的分析,也可大致了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吏 唐代 《新唐书》 《旧唐书》
下载PDF
清官“吏德”论
8
作者 丁锦云 王志清 《廉政文化研究》 2012年第6期70-74,共5页
中国古代清官的"吏德",是中国特定文化塑造出来的一种廉政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官"吏德",主要留存于哲人、明君、贤相、清官的警策语录中,内容比较宽泛,主要有四点:一是清正廉明的勤勉;二是... 中国古代清官的"吏德",是中国特定文化塑造出来的一种廉政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官"吏德",主要留存于哲人、明君、贤相、清官的警策语录中,内容比较宽泛,主要有四点:一是清正廉明的勤勉;二是知耻好洁的慎独;三是民胞物与的仁恤;四是正道直行的坚守。学习与继承古代清官的"吏德",能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道德素养,改善执政环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 吏德 廉政文化
下载PDF
雍正时期惩贪治吏的思想措施探析
9
作者 代鹏芳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11-117,共7页
康熙后期政治情况大不如初,官场腐败盛行,雍正作为继任者励志革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采取了措施。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对雍正治吏措施加以分析,雍正在此领域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儒家学说端正道统,强调儒理治世;利用清官的榜样作用... 康熙后期政治情况大不如初,官场腐败盛行,雍正作为继任者励志革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采取了措施。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入手对雍正治吏措施加以分析,雍正在此领域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儒家学说端正道统,强调儒理治世;利用清官的榜样作用进行宣传,达到政治教化的目的;利用宗教来影响士民等,这些措施虽然受到个人和时代的局限,但是颇具成效,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清朝中前期的吏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 吏治 思想文化 清官
下载PDF
盐城历史上的清官与廉政文化建设
10
作者 曹晋杰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0-72,共3页
盐城历史上的清官言行与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清官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廉政文化建设,对于以史为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盐城 清官 廉政文化
下载PDF
略论北宋前期循吏的积极作用及其原由
11
作者 白雪松 李秋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6-69,83,共5页
北宋前期的循吏,大多政绩出色,在发展农业、稳定治安、防灾赈灾、改善风俗、出使邻邦诸多方面颇有作为,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究其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提倡与选拔,也与士大夫自身的修养有关。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循吏 积极作用
下载PDF
明清时期山西清官廉吏群体研究
12
作者 高春平 卫永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强化,但在官场政治生态整体污浊、吏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态势下,仍有一批清官廉吏秉持儒家忠君、报国、清正、爱民的执政理念与不法势力做斗争。其中,山西的廉吏群体尤其值得关注。文献和统计结果表明,明清山西清官大...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强化,但在官场政治生态整体污浊、吏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态势下,仍有一批清官廉吏秉持儒家忠君、报国、清正、爱民的执政理念与不法势力做斗争。其中,山西的廉吏群体尤其值得关注。文献和统计结果表明,明清山西清官大多进士出身,担任过知县,熟悉民情,相当一部分人后来由基层凭政绩出任疆吏高官,对当时的国计民生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西 清官廉吏
下载PDF
昆曲《十五贯》新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傅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7,共11页
浙江省《十五贯》整理小组改编、陈静执笔的昆曲《十五贯》是1950年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品,通过原始材料的重读,可以确定剧本改编于1955年冬,1956年元旦首次公演。但国风昆剧团195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改编并且演出该剧目。对比三个《十五贯... 浙江省《十五贯》整理小组改编、陈静执笔的昆曲《十五贯》是1950年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品,通过原始材料的重读,可以确定剧本改编于1955年冬,1956年元旦首次公演。但国风昆剧团195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改编并且演出该剧目。对比三个《十五贯》早期剧本,重新评价陈静执笔的改编本《十五贯》之成就与得失,是还历史以真实的重要工作。但《十五贯》改编的深远意义,还需要从超越这一具体剧目甚至昆曲这个剧种的立场去解读,回到1956年的戏剧现实语境,《十五贯》的成功为大量歌颂“清官”的传统剧目赢得了重登舞台的机会,传统戏剧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当代生存空间,这才是该剧无与伦比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十五贯》 清官戏
原文传递
古代中国司法官的处事风格与角色意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交发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基础上 ,长期封建集权条件下的古代中国司法官 ,其司法审判的处事风格和角色意识呈复杂多样性 :有奉公守法、断狱平恕的循吏 ;有持法任术、心狠手辣的酷吏。他们追求与充当的社会角色 ,或是为民伸冤、为民做主、廉... 在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基础上 ,长期封建集权条件下的古代中国司法官 ,其司法审判的处事风格和角色意识呈复杂多样性 :有奉公守法、断狱平恕的循吏 ;有持法任术、心狠手辣的酷吏。他们追求与充当的社会角色 ,或是为民伸冤、为民做主、廉洁贤明的清官 ;或是循循告诫、力行德化、调停诉讼的父母官 ;或是被社会称为君主之鹰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意识 古代中国 司法官 风格 处事 文化基础 传统法律 奉公守法 司法审判 社会角色 多样性 封建 清官 廉洁 诉讼
下载PDF
巧思破案·公案文学:闽剧《贬官记》的文本符号分析
15
作者 刘慧芳 田龙过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戏曲经过数百年发展艺术魅力犹存,以涉案剧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一直受到民间百姓喜爱,新编闽剧《贬官记》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故事讲述新官上任的贬官县令边一笑开场遇到奸情人命案,最终探查到案件真相的故事。文章借助格雷马斯结构主... 戏曲经过数百年发展艺术魅力犹存,以涉案剧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一直受到民间百姓喜爱,新编闽剧《贬官记》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故事讲述新官上任的贬官县令边一笑开场遇到奸情人命案,最终探查到案件真相的故事。文章借助格雷马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行动元模型和符号学矩阵分析闽剧《贬官记》的人物叙事,得出人物设置上的对立关系和人物关系之下的思想对立。然后,从人物存在的故事结构中分析文本情节构成的叙事结构,深入解读文化语境下作者和民众为何钟爱公案文学中的清官文化。此类公案戏背后呈现的清官文化以及社会映射的现实价值,值得我国戏曲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官记》 行动元模型 符号学矩阵 公案戏 清官文化
下载PDF
“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益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8,共7页
元杂剧公案剧塑造了包拯、张鼎等清官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作者赋予其共同的思想性格特征: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犯颜直谏、打击豪强、为民除害、聪明睿智、断狱精明,这是作者美好理想的外化,也体现出人民与黑暗势力... 元杂剧公案剧塑造了包拯、张鼎等清官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作者赋予其共同的思想性格特征: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犯颜直谏、打击豪强、为民除害、聪明睿智、断狱精明,这是作者美好理想的外化,也体现出人民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斗志和不畏强暴的正直精神。他们正是人民所期望的清明政治的化身,同时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崇拜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公案剧 清官形象 清官崇拜
下载PDF
汉代循吏治政生态考察——以《汉书·循吏传》为中心
17
作者 牛子晗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汉代循吏多出自宣帝朝,循吏建树地方善政,与其所处“自然—社会—政治”三位一体的治政生态息息相关。汉宣帝时期天灾较少,偃武修文的政策促使环境优化,为地方善政奠定基础。循吏富民治平,化民以礼,移风易俗,使民众回归理性,营造良好的... 汉代循吏多出自宣帝朝,循吏建树地方善政,与其所处“自然—社会—政治”三位一体的治政生态息息相关。汉宣帝时期天灾较少,偃武修文的政策促使环境优化,为地方善政奠定基础。循吏富民治平,化民以礼,移风易俗,使民众回归理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以为善政核心。汉宣帝选贤任能,给予地方官久任制、自治权,并严格监察,奖励务实,惩罚伪诈,成为实现地方善政的关键与保障。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代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借鉴,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正确选人用人,理顺央地关系,循吏善政启示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循吏 治政生态 地方治理
下载PDF
《周易·讼》卦与中国古代的诉讼观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永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6,共6页
《周易·讼》卦主要涉及诉讼问题,从《讼》卦本身的含义以及历代学者对《讼》卦的解读和称引,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诉讼观念,这些诉讼观念主要包括贱讼观念、清官情结以及诉讼中的尊卑不犯。这些诉讼观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还有一... 《周易·讼》卦主要涉及诉讼问题,从《讼》卦本身的含义以及历代学者对《讼》卦的解读和称引,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诉讼观念,这些诉讼观念主要包括贱讼观念、清官情结以及诉讼中的尊卑不犯。这些诉讼观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还有一定的影响。从《周易.讼》卦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的诉讼观念,对于深入了解《周易》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讼卦 贱讼观念 清官情结 尊卑不犯
下载PDF
雷州文化研究新视阈——《雷州文化概论》创作缘由与主旨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司徒尚纪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雷州文化概念应由其地域全在热带范围内,分布连片,有一致发展过程、共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一致的发展水平和稳定的文化中心等整合而成,应定名为雷州文化。与此相应,形成"雷州民系",加入岭南四大民系之列。雷州文化具有热带农... 雷州文化概念应由其地域全在热带范围内,分布连片,有一致发展过程、共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一致的发展水平和稳定的文化中心等整合而成,应定名为雷州文化。与此相应,形成"雷州民系",加入岭南四大民系之列。雷州文化具有热带农业、海洋、清官廉吏、独特风俗、流寓和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华,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文化 热带农业 文化 海洋文化 清官廉吏文化 流寓文化
下载PDF
论话本小说对清官的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东方 《贵州文史丛刊》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自从《老残游记》自评提出“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的观点后,学人们纷纷探讨到底是哪本小说始“揭清官之恶”。实际上,“揭清官之恶”、对清官的反思从来不是哪本小说突然产生的,它是一个前有萌芽后有繁衍的发展过程。在此... 自从《老残游记》自评提出“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的观点后,学人们纷纷探讨到底是哪本小说始“揭清官之恶”。实际上,“揭清官之恶”、对清官的反思从来不是哪本小说突然产生的,它是一个前有萌芽后有繁衍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话本小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两个命题:一是为民作主的官员不一定是清官;二是清官不一定为民作主。前者从侧面反思了清官思维的狭隘性,后者从正面反思了清官思维的荒谬性,共同使反思走向深化。当其它文学热情地塑造清官神话时,话本小说对清官的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清官 《老残游记》 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