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 被引量:140
1
作者 郑晓瑛 陈功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共15页
目的是了解中国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得性与可及性,为改善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可及性提供政策支持。利用分层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的抽样方法,用结构化问卷对... 目的是了解中国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得性与可及性,为改善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可及性提供政策支持。利用分层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的抽样方法,用结构化问卷对15-24岁未婚青少年的三类子总体进行匿名一对一面访式调查。青少年整体缺乏全面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22.4%的青少年具有性经历。首次和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比例分别为51.2%和21.4%。在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中,怀孕率为21.3%,多次怀孕率为4.9%。书/杂志、同学/朋友、学校老师、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是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五大来源。学校课程对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青少年参加相关课程/讲座的比例不足40%。50%以上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未实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知识 态度 行为 可及性 知识来源 咨询 治疗
下载PDF
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高尔生 左霞云 +1 位作者 沈燕 楼超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09,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2和30.5,男性各分类知识得分均高于女性,中位数差值在20分以上。不同性别对象的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得分都高于性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影响不同性别知识得分的共同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单独外出打工、是否接受过学校性教育以及是否与他人交流过性知识。此外,男性的性知识还与年龄及是否看过色情录像有关,女性的性知识还与原居住地、月收入、与谁同住、是否主动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及与媒体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应考虑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性知识 性别
下载PDF
未婚青年避孕知识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钟烨 周利锋 +1 位作者 丁吟秋 高尔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72-974,共3页
目的 解未婚青年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SAS软件对 1995年 8月至 1996年 7月“未婚青年生殖健康保健需求调查”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未婚青年的避孕知识水平低 ,知识合格率仅为 5 1%。性别、居住地、... 目的 解未婚青年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SAS软件对 1995年 8月至 1996年 7月“未婚青年生殖健康保健需求调查”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未婚青年的避孕知识水平低 ,知识合格率仅为 5 1%。性别、居住地、户口性质、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对避孕知识得分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 ,母亲是工人或农民、不与父母或朋友 (包括同事、同学 )讨论性知识、性知识的得分低、未曾发生过性关系的未婚青年等人群的避孕知识水平低。结论 应把未婚青年作为避孕宣传和教育的目标人群 ,特别是要把农村户口、文化程度及收入均低的这部分人群作为避孕知识宣教工作的重点。可以通过医院 (包括妇幼保健院 )、学校、传媒多种可行的方式在未婚青年 (尤其是大龄未婚青年 )中普及避孕知识 ,同时应该鼓励未婚青年间的性知识交流 ,以提高未婚青年的避孕知识水平。也可以通过父母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避孕知识 影响因素 家庭背景
下载PDF
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瑛 赵庆国 +1 位作者 田丰莲 李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和知情人访谈相结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收回1 333份有效问卷,工人51.0%(678/1 333)、服务业23.0%(305/1 333)、零...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和知情人访谈相结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收回1 333份有效问卷,工人51.0%(678/1 333)、服务业23.0%(305/1 333)、零售业17.0%(222/1 333)、餐饮业10.0%(128/1 333);婚前性行为11%;69.1%的人未能在现单位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性传播性疾病发生率3%;近1个月内无避孕套保护的性生活者占92%(1 221/1 333);出现生殖健康问题时去医院治疗者占17.9%(238/1 333)。结论: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角色、生活习惯、避孕方法、工作性质等因素有关,性知识、避孕知识和性病防治知识非常有限,应加强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
下载PDF
未婚青年对避孕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炳顺 钟烨 高尔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69-870,共2页
目的 了解未婚青年避孕状况 ,为婚前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上海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保健需求调查”资料 ,对婚检青年关于避孕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 2 4 0 % ;首次性生活后至首次... 目的 了解未婚青年避孕状况 ,为婚前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上海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保健需求调查”资料 ,对婚检青年关于避孕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 2 4 0 % ;首次性生活后至首次怀孕间每次性生活时都使用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为 38 4 %。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 ,其次依次为体外排精、口服药和安全期等。停用避孕套和体外排精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影响性生活 ,停用口服药及安全期避孕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不易获得、避孕失败。结论 未婚青年对常用避孕方法选择有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别 ,其它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性知识和避孕知识以及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避孕方法 选择
下载PDF
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崔念 田爱平 李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方法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871名家庭中至少有1个15~24岁的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约80%的父母对未婚年轻人寻求性...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方法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871名家庭中至少有1个15~24岁的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约80%的父母对未婚年轻人寻求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持理解和赞成,但对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理解和赞成者减少;超过50%的父母赞成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信息,但对于主动提供避孕服务,反对和赞成者各占1/4,理解者超过1/3。结论:父母的态度既宽容又矛盾,与其人口学特征及自身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关,提示应重视家庭性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年轻人 生殖健康 服务 父母态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素华 罗敏 +9 位作者 杨淑娟 廖强 王启兴 余刚 肖琳 龚煜汉 王科 王菊 边仕超 刘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χ2检验...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哨点监测 危险因素 未婚青年
原文传递
上海市未婚流动人口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楼超华 沈燕 +3 位作者 高尔生 许业林 张聆 涂晓雯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3-228,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未婚流动人口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某区1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仅半数的对象认为男女在婚前应该保持童贞。有相...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未婚流动人口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某区1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仅半数的对象认为男女在婚前应该保持童贞。有相当比例的对象认为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即使用避孕措施(11.8%)、决定终生相守时(39.3%)和确定关系前看双方是否合适(23.4%)。对“一夜情”、未婚同居、未婚人工流产和性交易行为持接受/理解态度的比例分别为53.1%、78.8%、67.5%和52.4%。男性对这些行为较女性持更为宽容和开放的态度。不论男女调查对象都对男性的性相关行为比较宽容,对女性的则比较保守。有相当比例的对象对婚前性相关问题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此外,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够尊重对方的意愿或拒绝一厢情愿的性要求。男性比女性受到同伴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因为同伴的行为对自己产生心理压力。结论:未婚流动人口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较为开放。男性的态度比女性开放;对男性的行为比对女性的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性相关问题 态度
下载PDF
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楼超华 许姜姜 +2 位作者 程艳 高尔生 尹逊丽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向服务行业和企业未婚流动人口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适宜模式。方法:以工作场所为基础向不同行业未婚流动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教育和服务内容包括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发放性教育宣传材料、... 目的:探讨向服务行业和企业未婚流动人口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适宜模式。方法:以工作场所为基础向不同行业未婚流动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教育和服务内容包括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发放性教育宣传材料、提供性与生殖健康咨询以及发放避孕药具等。结果:在服务行业和企业对象中,分别有86%和71%的人参加了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有98%和80%的人收到性教育宣传折页。不同行业中均有1/4左右的对象从工作场所寻求过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企业对象的咨询频率高于服务行业(P<0.05),且两者咨询的内容存在差异。在有过性经历的对象中,服务行业和企业中分别有22%和23%的人从工作场所寻求过避孕药具服务。60%以上的服务行业对象以及半数的企业对象认为生活技能培训课程"非常有用"。85%以上的服务行业对象对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以及避孕药具服务感到"非常满意",企业对象上述比例不到30%。结论:以工作场所为基础向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是可行且必要的,但针对不同行业对象的教育内容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流动性 生殖健康服务 干预性研究 未婚
下载PDF
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倾向性认识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燕 楼超华 +2 位作者 高尔生 许业林 张聆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倾向性认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了结构式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避孕套的认识并不乐观。避孕知...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倾向性认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了结构式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避孕套的认识并不乐观。避孕知识和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较高者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较为积极。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较积极者在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的可能性较大(OR=1.61)。结论:未婚流动人口对避孕套使用的认识不足,避孕套使用率较低,因此需在未婚流动人口中推广避孕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套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下载PDF
上海婚前体检男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涂晓雯 楼超华 高尔生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8-363,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婚前体检男女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更有效地在未婚青年中开展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上海三个市区和两个郊县婚前体检的男女青年各2580名进行调查。结果:男女青年具有一定的生殖生理、避孕及...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婚前体检男女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更有效地在未婚青年中开展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上海三个市区和两个郊县婚前体检的男女青年各2580名进行调查。结果:男女青年具有一定的生殖生理、避孕及性病知识,但明显不足,特别是与妊娠有关的生理知识、避孕知识和性病防治知识。男女青年现有的知识主要来自学校教育、书报传媒以及同学朋友。他们认为最理想的知识来源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书报传媒和医院宣教。结论:应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性教育,提高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知识
下载PDF
日本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化波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9,共6页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对生育意愿起显著作用的因素变得不显著。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及心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新型的生育文化,它是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日本 未婚青年 生育意愿 影响 因素
下载PDF
成都地区未婚流动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和需求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永军 崔念 +2 位作者 刘小章 蔡卫东 田爱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12-615,622,共5页
目的:了解城市未婚流动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在成都地区抽取工厂和服务场所,对15~24岁未婚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780例。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各项得分均很低。60.8... 目的:了解城市未婚流动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在成都地区抽取工厂和服务场所,对15~24岁未婚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780例。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各项得分均很低。60.8%的男性和37.7%的女性曾有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有时使用避孕措施者80%,每次都使用者仅占12.7%,从不使用者占7.5%。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相关知识教育、相关咨询服务和避孕药具服务。认为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不好意思、不知道地方、没有时间以及担心服务人员的态度。结论: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贫乏,不安全的性行为较多,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一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重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 知识 需求
下载PDF
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利用与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蓉蓉 韩优莉 +2 位作者 谈玲芳 陈鹤 陈功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9,106,共7页
利用2009年全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对15-24岁青年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利用状况与效果进行研究。2009年青年咨询需要率(人次比人数)为39.1%,同时超过80%的青年未报告有任何咨询需要;此外农村15-19岁男性咨询需... 利用2009年全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对15-24岁青年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利用状况与效果进行研究。2009年青年咨询需要率(人次比人数)为39.1%,同时超过80%的青年未报告有任何咨询需要;此外农村15-19岁男性咨询需要率与实现率(人次比人次)都高于同龄女性,但有咨询需要的比例低于女性,可见未婚青年尤其是农村15-19岁男性的生殖健康状况严峻。需要为未婚青年尤其是农村15-19岁男性青年提供一揽子咨询服务。不同咨询途径存在的问题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咨询 服务利用
下载PDF
未婚青少年实现安全流产需求的障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蓉蓉 庞丽华 郑晓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6-468,472,共4页
目的: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视角分析未婚青少年安全流产需求的主要障碍。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对广东、江苏、陕西、甘肃、北京等省市共9所公立医院12名妇产科医务人员展开半结构式个体深入访谈或集体访谈。在定性分析软件NVivo... 目的: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视角分析未婚青少年安全流产需求的主要障碍。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对广东、江苏、陕西、甘肃、北京等省市共9所公立医院12名妇产科医务人员展开半结构式个体深入访谈或集体访谈。在定性分析软件NVivo8中基于社会构建理论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匮乏,公立医院的制度缺陷与医疗服务价格高的印象,以及私立医疗机构欠缺资质与夸大宣传是妨碍未婚青少年安全流产需求实现的主要障碍。结论:亟需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改良公立医院流产服务流程,加强流产医疗机构资质审核与监管,规范流产服务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少年 人工流产 主题分析法
下载PDF
中原地区未婚青年女性小腿的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丽丽 陈旻静 刘林嶓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原未婚青年女性小腿美学标准的正常值,为小腿美容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人类形态学积累资料。方法测量531例健康未婚青年女性的身高、体质量、臀围、全腿长、小腿长、小腿粗围距胫骨点距离、小腿中围距胫骨点距离、小腿粗... 目的探讨中原未婚青年女性小腿美学标准的正常值,为小腿美容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人类形态学积累资料。方法测量531例健康未婚青年女性的身高、体质量、臀围、全腿长、小腿长、小腿粗围距胫骨点距离、小腿中围距胫骨点距离、小腿粗围和细围等项目,计算各测量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对其有关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身高(163.22±4.03)cm、体质量(53.82±6.12)kg、臀围(91.51±4.56)cm、全腿长(75.95±2.97)cm、小腿长(37.97±1.83)cm、小腿粗围距胫骨点距离(14.13±0.74)cm、小腿中围距胫骨点距离(18.99±0.92)cm、小腿最大围(34.91±1.82)cm、小腿最小围(20.30±1.06)cm。小腿长身高指数23.26±0.90、小腿长全腿长指数50.01±1.95、小腿最大围臀围指数38.18±1.66、小腿长围指数92.12±5.86、小腿围度指数58.21±2.84、小腿最粗点比例位置37.26±1.78。全腿长、小腿长、小腿粗围距胫骨点距离、小腿中点距胫骨点距离与身高、体质量和臀围均有关;小腿最大围、小腿最小围与身高无关,与体质量和臀围有关;小腿最大围臀围指数与身高、体质量无关;小腿最粗点比例位置、小腿围度指数与身高、臀围有关,与体质量无关;小腿长围指数与身高、体质量和臀围均有关;小腿长全腿长指数与身高、体质量和臀围均无关;小腿长身高指数与体质量和臀围有关。结论测量值为分析人类特征及中原地区青年女性小腿美容术提供了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女性 小腿 测量
原文传递
从教育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视角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颖 崔念 田爱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从教育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视角分析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探讨未婚女性寻求人工流产服务存在的顾虑和困难以及向她们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困难。方法:对成都市10名教育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避孕知识缺乏... 目的:从教育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视角分析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探讨未婚女性寻求人工流产服务存在的顾虑和困难以及向她们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困难。方法:对成都市10名教育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避孕知识缺乏和不良信息误导为未婚人群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传统观念束缚、选择公立或私立医院的困惑以及经济压力是未婚女性寻求人工流产服务的主要障碍;向未婚人群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与服务存在相关教育不足、难以把握教育切入点和方式、年轻人的接受性及监护人方面的顾虑等困难。结论:需要政府牵头、社会多部门协同合作,并不断探索适宜、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及服务模式,以满足未婚人群的生殖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少年 人工流产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情侣及单身青年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希倩 王菊生 +3 位作者 刘俊须 綦翠华 王淑娥 赵长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2,共2页
目的了解情侣与单身青年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差异,为对青年人进行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东济南市区100对情侣和单身青年男女各10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情侣间饮食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情侣组男女平均分分别为16.9... 目的了解情侣与单身青年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差异,为对青年人进行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东济南市区100对情侣和单身青年男女各10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情侣间饮食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情侣组男女平均分分别为16.99和17.43分,单身组男女平均分分别为16.44和16.24分,情侣组男女平均分均高于单身组男女(P<0.05);情侣组和单身组女性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分别有86,83人,分别占86%和83%,均高于2组男性(P<0.05);情侣组和单身组男性在外就餐的分别有36,41人,分别占36.7%和42.3%,均高于2组女性(P<0.05);情侣组和单身组女性有挑食习惯的分别有29,33人,分别占29.6%和33.0%,均高于2组男性(P<0.05)。结论性别和是否单身对青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有影响;情侣营养知识掌握较好,女性营养态度较好,男性在外就餐者多于女性,爱挑食者少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侣 单身 营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容器人”视角的当代中国低结婚率成因初探
19
作者 杜娟 张娜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文章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分析数据升降间的关系,即“容器人”媒介的使用与“婚恋”之间的关系。研究挖掘出新媒体环境下“容器男女”渴望自由、渴望被爱、渴望独特却又不敢暴露、拒他人于千里的矛盾心理,进... 文章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分析数据升降间的关系,即“容器人”媒介的使用与“婚恋”之间的关系。研究挖掘出新媒体环境下“容器男女”渴望自由、渴望被爱、渴望独特却又不敢暴露、拒他人于千里的矛盾心理,进一步分析“容器男女”婚恋逃离心理成因,即习得性无助及负性行为的模仿。以上现象的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技术发展问题,亦有原生家庭及社会原因。建议从青年男女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心理引导等方面着手,多方治理,打好“组合拳”,破解其当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人 媒介 未婚青年 社会压力 婚姻
下载PDF
How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Needs of Unmarried Youth Be Concerned in Quality Services in Family Planning/Reproductive Health? 被引量:2
20
作者 Nian CUI Min-xiang LI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06年第4期307-314,共8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needs of unmarried youth so as to provide them better quality services. Method Data were drawn from a base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rovis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i...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needs of unmarried youth so as to provide them better quality services. Method Data were drawn from a base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rovis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for unmarried youth aged 16-20 years in rural areas of Chengdu, Southwest China in 2001-2002. Results The study comprised of 1 895 valid subjects. More than 70% subjects felt that the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in relation to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provided by the society were rather insufficient. Near 95% thought that unmarried young people seeking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counseling and services were quite normal, although some of them had different misgivings. Their preferred services in reproductive health included: counseling in relation to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how to cope with unexpected sex and unwanted pregnancy, how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ontraceptives for unmarried youth, etc. About 2/3 subjects agreed to provide contraceptive services to unmarried youth actively, by the society. A. nd they thought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provision of contraceptive services for un- married youth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restri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s, shyness of unmarried youth in accept of such services, disapproval of parents/school teachers, and so forth. Conclusion To improve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of unmarried youth and meet their needs is a challenge to quality service of family planning/reproductive health program in China,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and service provid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and take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pecific, friendly and accessibly services for unmarried young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rried youth reproductive health NEED SERV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