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生态伦理哲学基础与高校德育方法论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心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法制意识的降低。而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网络文化,也冲击着人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使人们更加关注网络生态伦理问题。在网络生态环境下,高校应把"以学...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法制意识的降低。而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网络文化,也冲击着人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使人们更加关注网络生态伦理问题。在网络生态环境下,高校应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以"道德审美"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以建构和谐的大学生网络生态伦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伦理 哲学基础 高校德育 方法论
下载PDF
生活德育——高校德育的诉求
2
作者 吴丽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8-49,共2页
反思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因此,德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反思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因此,德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提高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活德育 德育改革
下载PDF
以德治国与大学德育的使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福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德治国”是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急需加强的背景下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有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 “以德治国”是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急需加强的背景下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有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德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实现“以德治国”,首先得“以德育人”。为了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大学必须强化德育意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完成国家赋予大学的德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大学 德育工作 道德教育 道德建设 德育使命
下载PDF
高校德育的困境和改革
4
作者 唐春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认为高校德育要想摆脱困境就必须要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困境 改革 回归生活
下载PDF
高校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
5
作者 崔浩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91-92,99,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道德建设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以及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校 道德建设 教师道德 职业道德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被引量:7
6
作者 曹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年第7期412-413,共2页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一方面仍然要抓紧关系到学生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主旋律”教育和关系到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一方面仍然要抓紧关系到学生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主旋律”教育和关系到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必须具备的如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人本主义观念、规则意识等的培养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德育工作 职业道德教育 创新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 医学教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新社会环境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春子 《行政与法》 2007年第8期67-6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社会环境 综合优化
下载PDF
高校整体性、开放性德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大健 匡促联 +4 位作者 夏永华 殷石龙 任荣 许冬玲 胡年珊 《云梦学刊》 200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高校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应构建整体性、开放性的运作体系。一是构建由"八个一"组成的内容体系;二是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调适、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注重大学生公正伦理的认知和培养、切实贯彻和... 高校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应构建整体性、开放性的运作体系。一是构建由"八个一"组成的内容体系;二是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调适、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注重大学生公正伦理的认知和培养、切实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等途径和方法体系;三是构建"人性化的他律,觉悟性的自律"的管理体系;四是构建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整体性 开放性 德育体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德育工作的效益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立淮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8-61,共4页
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效益观念 ,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对于提高  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 ,要求正确树立科学  的德育效益观念 ,这是实现以德育... 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效益观念 ,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对于提高  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 ,要求正确树立科学  的德育效益观念 ,这是实现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工作 效益观念 素质教育 评价指标 德育效益 精神效益 物质效益
下载PDF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莹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3-,25,共2页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对高校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这既是提高大学生修养的实施途径和重要保障,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甚至于整个人类也需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不断实现改进和完善。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对高校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这既是提高大学生修养的实施途径和重要保障,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甚至于整个人类也需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不断实现改进和完善。在本文当中,主要是针对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所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有更多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这样一项研究和探索工作当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道德教育 现状分析 困境处理
下载PDF
试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用
11
作者 陈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已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德育功用角度,阐述了当前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并力求探索在新时期促进校...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已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德育功用角度,阐述了当前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并力求探索在新时期促进校园文化德育效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德育 德育功用 有效途径
下载PDF
对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毅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69,共2页
当前成人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实践面临着时代挑战,如市场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及其带来的精神困惑、教育的功利化趋向、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要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德育理论必... 当前成人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实践面临着时代挑战,如市场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及其带来的精神困惑、教育的功利化趋向、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等。要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德育理论必须进行反思和创新。要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确定成人高校德育目标,保证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改进成人高校德育的方法,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高校德育 实效性 创新
下载PDF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
13
作者 李耀 张继志 《农业科学研究》 1993年第4期56-60,共5页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因所学专业和今后从事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其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也应有所不同。本文详细阐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应具务备的思想政治品德及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农业院校思想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教育
下载PDF
论德育人本在构建高校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14
作者 胡剑虹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33-39,共7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现代德育人本的思想体系和实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现代德育人本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模式。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具体化,以推动现代德育人本思想由理念层次向实践层次和操作层次的转换,增强现代德育人本思想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有效性,致力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人本 高校 道德教育体系
原文传递
高校德育环境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兴玲 吴凡 《中国德育》 2006年第11期49-51,共3页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不断开放使高校德育环境日益复杂,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高校德育环境的特点和作用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指导高校德育实践。
关键词 高校德育环境 特点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凸现 ,要求高校德育转变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网络化环境 高校德育 双主体性
下载PDF
引入儒家德育思想,创新高校德育机制
17
作者 温稀丹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不端,道德行为失范,道德素质低下,高校德育绩效不彰已成不争的事实。从高校德育运行机制角度看,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在于:高校德育地位低下;德育目标泛化;德育内容重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引入;德育方法重... 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不端,道德行为失范,道德素质低下,高校德育绩效不彰已成不争的事实。从高校德育运行机制角度看,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在于:高校德育地位低下;德育目标泛化;德育内容重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引入;德育方法重灌输轻引导;德育环境复杂多变;德育评价偏离学生实际等。儒家思想精义与高校德育思想契合度高,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思想源泉,因此可以引入儒家德育思想,创新高校德育机制:坚持德育首要性;细化德育目标,树立生活德育理念;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补充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创新德育形式;树立德育环境三维一体的整体观;他律与自律并重,完善德育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儒家德育思想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评价
下载PDF
幸福指数:高校德育的重要参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50-156,共7页
幸福是人生的主旋律,是理想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是对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反应。新时期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并没有随之提高。提升大学生幸福指数,是高校德育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确立培养... 幸福是人生的主旋律,是理想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是对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反应。新时期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并没有随之提高。提升大学生幸福指数,是高校德育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确立培养个体幸福能力的德育目标,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发展受教育者创造幸福能力三方面提出新时期高校德育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幸福指数 重要参量
下载PDF
高校德育内部机制优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和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4-96,共3页
高校德育工作 ,必须根据新世纪的人才需求发挥育人作用。德育队伍的建设 ,要从优化组合 ,明确职责 ,加强高校德育保障机制三方面入手 ,其中 ,优化组合是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内部机制 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保障机制 优化组合
下载PDF
高校德育环境重建的时代思考
20
作者 李法松 陈修梅 《科教文汇》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高校德育环境是进行实现德育目标乃至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高校德育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环境重建中应注重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并重,注重教师队伍优良风貌的养成,实现教书育人天职的重新耦合;发挥学生自我... 高校德育环境是进行实现德育目标乃至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高校德育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环境重建中应注重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并重,注重教师队伍优良风貌的养成,实现教书育人天职的重新耦合;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建设优良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环境 重建 德育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