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探讨脐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俞蕾敏 吴婵妮 +2 位作者 叶蔚 张娅丽 范一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脐针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治疗上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D患者入组,予脐针治疗,疗程4周。征集30例健康志愿者作基线检测... 目的:探讨脐针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治疗上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D患者入组,予脐针治疗,疗程4周。征集30例健康志愿者作基线检测对照。观察健康志愿者及IB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检测粪便肠道菌群,检测血清色氨酸(TRP)、5-羟色胺(5-HT)、犬尿氨酸(KYN)及吲哚2,3-双加氧酶1(IDO1)浓度,以及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蛋白表达。结果:经脐针治疗后,IBS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结构差异明显;IBS患者血清TRP、5-HT、KYN、IDO1浓度较前下降(P<0.01);结肠TPH1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脐针治疗能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抑制5-HT及KYN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脐针 肠道菌群 色氨酸代谢
原文传递
脐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姚娟娟 曹丽萍 +2 位作者 林淑芳 黄超 王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50-54,共5页
目的探究脐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康复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脐针结合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脐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康复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脐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单独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吞咽能力、进食情况、食物残留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评分为(1.08±0.52)分,低于对照组的(2.99±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98,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喉镜检查食物残留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脐针 康复训练 疗效
下载PDF
宣丽华从脾虚痰瘀论治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 被引量:6
3
作者 毕颖 宣丽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6期825-828,共4页
宣丽华教授认为,顽固性面瘫以素有脾虚痰饮内停,风邪外袭,内外合病,痰瘀互结为主,或兼有肝郁脾虚,痰瘀结聚面部经络,致面部经筋失养和(或)拘挛。病机关键为脾虚痰瘀互结,脾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提出了“病痰饮者,当温经”的思想,... 宣丽华教授认为,顽固性面瘫以素有脾虚痰饮内停,风邪外袭,内外合病,痰瘀互结为主,或兼有肝郁脾虚,痰瘀结聚面部经络,致面部经筋失养和(或)拘挛。病机关键为脾虚痰瘀互结,脾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提出了“病痰饮者,当温经”的思想,治疗中应谨守病机、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温经通络、化痰利饮、肝脾同调、痰瘀并治为原则。采用粗针平刺督脉穴温经通络、化痰利饮;脐针疗法中的健脾三针肝脾同调、痰瘀并治;配合面部穴位浅刺通络牵正;并以中药苓桂术甘汤合牵正散加减来温阳化饮、化瘀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宣丽华 临床经验 粗针疗法 脐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