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输穴与十二经脉脉气流注的关系——“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石焱 陈华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9期1971-1972,共2页
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系统。提出了五输、络脉为同一循行体系的论点,由此设想建立一个在十二经循行以外的,相对独立的经络循行系统,即"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其意义在于为五... 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系统。提出了五输、络脉为同一循行体系的论点,由此设想建立一个在十二经循行以外的,相对独立的经络循行系统,即"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其意义在于为五输穴的治疗作用提供更直接、合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络脉 十二经脉 气血循行
下载PDF
十二经脉要穴理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伟 卜文芬 李国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811-814,共4页
依据四总穴歌,王启才教授和近代楼百层研究员分别扩展为二十个“常用要穴”和十八个“治疗总穴”。进行串并后发现,这些穴位大部分位于十二经脉所过包括肘、膝、腕、踝在内的四肢关节处,重新梳理后归纳为十二个总(要)穴(每经选一穴)。... 依据四总穴歌,王启才教授和近代楼百层研究员分别扩展为二十个“常用要穴”和十八个“治疗总穴”。进行串并后发现,这些穴位大部分位于十二经脉所过包括肘、膝、腕、踝在内的四肢关节处,重新梳理后归纳为十二个总(要)穴(每经选一穴)。这些穴位之所以能成为总(要)穴,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取穴简单、感应强烈、操作简易、应用安全、获效显著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要穴 总穴 特定穴 十二经脉 四肢关节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良鹏 葛丽丽 +1 位作者 孙西周 杜福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5期842-846,共5页
目的:寻找慢性硬膜下血肿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规律,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应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前后及25例健康受试者十二经原穴能量值进行检测,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寻找慢性硬膜下血肿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规律,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应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前后及25例健康受试者十二经原穴能量值进行检测,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异常正经的变化。结果:术前血肿组与对照组十二经原穴能量值比较,两者左右两侧数值的平均数都基本相等,呈对称平衡状态,左右各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前血肿组能量值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经、脾经、肾经、肝经左右两侧的原穴能量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焦经、大肠经、小肠经原穴与同侧原穴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肿组左右两侧原穴能量值比较,肾经、小肠经左右两侧的原穴能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焦经、膀胱经原穴与同侧原穴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医病因病机是:阳气亏虚,津液失布,痰饮内生,郁久生热,热伤脑络,血溢络外,痰瘀互结,内迫脑髓。测定十二正经24个原穴的能量值,可以了解脏腑阴阳气血和邪气性质,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十二正经 原穴 皮肤低电阻点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伤寒论评话 第2章 医论皇遑承古今,热病繁泛贯六经——“六经”的由来
4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段;指出六经辨证的内涵是对疾病因、性、位、时、量、势六因素的分析,而其外延则是后世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伤寒传变的条件和方式。结果:认为十二条正经是以阴、阳、手、足、脏、腑分别命名而来的,若不分左右和手足就合并为六经。六经传变、六经辨证即依此而来。结论:六经辨证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又成为后代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经络 十二正经 六经传变 六经辨证 阴阳 手足 脏腑 八纲 三焦
下载PDF
开枢阖理论体系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益 徐振华 +1 位作者 刘纯燕 古志林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
探讨《内经》开枢阖理论体系,认识到开枢阖体系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与十二经脉流注体系不同:在结构上,其体表循行起于四肢而归于头胸腹,是一种向心性的循行,并存在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经气分布规律,补充经气运行的多样性;在功能... 探讨《内经》开枢阖理论体系,认识到开枢阖体系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与十二经脉流注体系不同:在结构上,其体表循行起于四肢而归于头胸腹,是一种向心性的循行,并存在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经气分布规律,补充经气运行的多样性;在功能上,开枢阖属性相同的经脉具有相似的气化功能,可简归为敷布、转输、受纳三方面;在脏腑联系上,因同气相求与阴阳相感,开枢阖属性相同的手之阳经与足之阴经、手之阴经与足之阳经所属之脏腑别通而形成特殊的脏-腑联系。其次,该理论揭示脉中营气流注、脉外卫气运行规律,是对十二经脉的另一种认识体系,拓展了经脉脏腑之间、全身上下内外的联系,为指导针灸选穴拓展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枢阖理论 脏腑别通 十二经脉 营卫运行
下载PDF
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廷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8-310,共3页
本文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经络间的内在实质联系的论述总结出十二经络阴阳二气盛衰和经脉交接的规律 ,认为经络阴气变阳气在于手 ,阳气变阴气在于足 ,故十二经中经络阴气始于足 ,汇于胸 ,上散于手 ;经络阳气始于手 ,汇于首 ... 本文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经络间的内在实质联系的论述总结出十二经络阴阳二气盛衰和经脉交接的规律 ,认为经络阴气变阳气在于手 ,阳气变阴气在于足 ,故十二经中经络阴气始于足 ,汇于胸 ,上散于手 ;经络阳气始于手 ,汇于首 (头 ) ,下泻于足。阴阳二气交换转变形成大周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经络 阴气 阳气 经脉交接规律
下载PDF
论方药归经的分类特征与融合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诗聪 范颖 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784,共7页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的。所谓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归经,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替代使用。方剂归经和归经分类古今虽未明确,但在古方剂文献中普遍存在。除以单一药物和复方为整体外,方药在归经属性确定和归经分类上毫无两致。进而为药物和方剂在归经属性确定、归经分类的统一和融合,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层面创造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 方剂归经 六经分类 十二经分类 脏腑分类 分类法
下载PDF
《灵枢》十二经脉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侯书伟 胡志强 谭奇文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6,共2页
十二经脉并不完全遵循阳经行于人体阳面、阴经行于人体阴面的规律 ,其外行线走向符合“阴升阳降”的规律 ,内行线不受此拘制。经脉有内外行、主脉支脉、有穴无穴之分 ,经穴应分布在外行线上 ,但足三阴在胸腹部的循行无内外行之分 ,对此... 十二经脉并不完全遵循阳经行于人体阳面、阴经行于人体阴面的规律 ,其外行线走向符合“阴升阳降”的规律 ,内行线不受此拘制。经脉有内外行、主脉支脉、有穴无穴之分 ,经穴应分布在外行线上 ,但足三阴在胸腹部的循行无内外行之分 ,对此当从“立体”角度理解。体表行走的有穴通路并非全部为主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经脉 分布规律 经络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