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及透析器与管路凝血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董严 孟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6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及透析器与管路凝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及透析器与管路凝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凝血情况,分析凝血发生的原因.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析器凝血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满意度,同时了解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的原因,及时预防可以降低其发生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预见性护理 透析器 管路 凝血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管路凝血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景绍秀 王晓燕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防控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比较两组管路凝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路凝血率为1.67%... 目的探讨防控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12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比较两组管路凝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路凝血率为1.67%(1/60),并发症发生率为5%(3/60);对照组依次为13.33%(8/60)、18.33%(11/60)。两组二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96;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开展全方位护理能有效增强治疗的连续性及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管路凝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管路凝血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晓华 王光林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后对管路凝血以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65例):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展...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后对管路凝血以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65例):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观察组(65例):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对比管路凝血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以及总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中,表现出管路凝血患者1例(1.54%);表现出导管感染并发症1例(1.54%)、出血1例(1.54%)、精神错乱患者0例、左心衰竭患者0例,总计2例(3.08%);对照组65例患者中,表现出管路凝血患者7例(10.77%);表现出导管感染并发症4例(6.15%)、出血5例(7.69%)、精神错乱患者1例(1.54%)、左心衰竭患者1例(1.54%),总计11例(16.92%);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管路凝血率(1.54%)低于对照组(10.7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5 1,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6.92%)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3 1,P<0.05);观察组65例患者中,护理态度评分为(30.25±2.02)分,护理细节(31.33±1.13)分,护理专业性(30.99±2.05)分,总满意度(92.97±5.39)分,对照组65例患者中,护理态度评分为(22.39±2.13)分,护理细节(22.41±2.45)分,护理专业性(23.03±2.59)分,总满意度(70.39±6.02)分,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以及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87 0、26.654 6、19.428 7、22.529 3,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应用,对于管路凝血率的降低,安全性的提升,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以及总满意度评分提升,可获得明显效果,最终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水平的改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管路凝血 安全性 护理满意度评分
下载PDF
高频电刀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智文 于家城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11期50-52,共3页
根据高频电刀设计成本和安全性的要求,本文设计的高频电刀采用UPSD325X-80型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大功率电子管作为功率器件,步进电机调节输出电容从而精确控制功率输出。设计完成的电刀成本相对较低、输出功率稳定,具有很好的... 根据高频电刀设计成本和安全性的要求,本文设计的高频电刀采用UPSD325X-80型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大功率电子管作为功率器件,步进电机调节输出电容从而精确控制功率输出。设计完成的电刀成本相对较低、输出功率稳定,具有很好的切凝效果,其性能完全可以和进口的先进电刀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电子管 步进电机 电切 电凝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治疗滤器、管路凝血的原因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耿鹏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8期25-27,共3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临床使用较广泛,其中治疗滤器、管路凝血是CRRT期间遇到的共性问题,本文综述滤器、管路凝血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后续临床工作时需依据原因实施相应的预防策略,包括血流速、流量与置管的位置,正确实施管路预...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临床使用较广泛,其中治疗滤器、管路凝血是CRRT期间遇到的共性问题,本文综述滤器、管路凝血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后续临床工作时需依据原因实施相应的预防策略,包括血流速、流量与置管的位置,正确实施管路预冲,选取合理的抗凝剂,合理选择治疗的模式及参数等,旨在减少CRRT中治疗滤器、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增强护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滤器 管路 凝血
下载PDF
伤寒H抗体产生与伤寒疫苗接种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母世林 周万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36-136,138,共2页
目的:探讨伤寒疫苗接种与伤寒H抗体产生及对伤寒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伤寒疫苗接种者42人,正常未接种者48人(均排除曾患伤寒者)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伤寒 H抗体效价。结果:接种伤寒疫苗者伤寒H抗体效价>1:160的22人,比率为52.3... 目的:探讨伤寒疫苗接种与伤寒H抗体产生及对伤寒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伤寒疫苗接种者42人,正常未接种者48人(均排除曾患伤寒者)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伤寒 H抗体效价。结果:接种伤寒疫苗者伤寒H抗体效价>1:160的22人,比率为52.38%;未接种的正常对照组其伤寒H抗体效价≥1:160的9人,比率为18.75%。两者率比较(x^2 检验)P<0.005 有显著差异。结论:接种伤寒疫苗能产生有效的伤寒H抗体,使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有利于伤寒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H抗体 试管凝集 疫苗
下载PDF
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
7
作者 宁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不同组别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不同组别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发生率为8.11%,对照组凝血发生率为54.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凝血原因包括血流不畅、透析中输血、透析前使用凝血药物。护理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3.67±2.12)s、(30.05±4.87)s、(12.98±2.78)s,均高于对照组的(12.17±2.64)s、(26.78±4.97)s、(10.88±2.68)s(P <0.05)。结论围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透析器与管路凝血发生率,还可以提升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血液透析期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析器 管路凝血
下载PDF
留置针肝素封管液浓度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舒泽蓉 张琼英 +2 位作者 邹小琴 邓华琼 刘芳 《现代护理》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常用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将 6 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 6 2 .5IU ml、83IU ml、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 ,检测使用后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血小板计... 目的 探讨常用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将 6 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 6 2 .5IU ml、83IU ml、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 ,检测使用后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血小板计数 (PLT) ,同时观察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  3种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PT、APTT、PLT、病人出血倾向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肝硬化病人选用这 3种浓度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留置针封管均不影响病人的凝血功能 ;其中 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不仅安全可行 ,而且能达到最佳保留时间 ,留置针 7天通畅率为 90 % ,与另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肝素浓度对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无影响 ,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保留时间最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肝素封管液 浓度 肝硬化 凝血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沈伟 杨炼 +2 位作者 罗德幸 向玉林 吴明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温度或时间对常规凝血4项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选择3种商品化的凝血真空采血管每人随机采集三管标本,及时低温离心分离血浆和检测。BD组凝血真空采血管检测结果分别与另两组检测结果作... 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温度或时间对常规凝血4项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选择3种商品化的凝血真空采血管每人随机采集三管标本,及时低温离心分离血浆和检测。BD组凝血真空采血管检测结果分别与另两组检测结果作配对比较;将BD组血浆分装于冰箱和室温下保存,在2h、4h、8h后上机检测,所得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作配对比较。结果①国产A组的PT、APTT、FIB、TT结果与BD组结果无差异P>0.05,国产B组的PT、APTT、FIB结果与BD组无差异P>0.05,国产B组的TT结果低于BD组结果P<0.05。②冰箱保存血浆8h后APTT和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室温保存血浆4h后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8h后PT、AP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冰箱和室温保存后的FIB检测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P>0.05)。结论①由于凝血真空采血管厂家不同,质量有差异,对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建议根据医院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凝血真空采血管;②凝血标本采集后应控制在2h内完成检测,建议不超过4h,应制定实验室凝血检测影响临床决策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真空采血管 放置时间 温度 凝血4项
下载PDF
桂中-南盘江地区黔水地1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军 陈相霖 +3 位作者 赵训林 王文彬 李岩 韩菲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3-427,共5页
黔水地1井是一口页岩气调查井,位于桂中-南盘江地区,钻遇的石灰岩地层裂缝、溶洞发育,泥页岩地层厚度大、水敏性强、承压能力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垮孔、恶性漏失、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为此,利用转盘带动跟管进行钻进,解决了因溶洞垮塌... 黔水地1井是一口页岩气调查井,位于桂中-南盘江地区,钻遇的石灰岩地层裂缝、溶洞发育,泥页岩地层厚度大、水敏性强、承压能力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垮孔、恶性漏失、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为此,利用转盘带动跟管进行钻进,解决了因溶洞垮塌所造成的导管段不能成孔的问题;顶漏强行钻进技术实现了一次性成功封隔1 001.34 m深岩溶发育地层,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主动节流循环避免了因钻井液密度增加过大所引起的井漏;优化的聚磺钻井液体系提高了钻井液的拟制性和流变性,预防了侧钻过程中井漏、垮塌等情况的发生;弹韧性双凝双密度水泥浆体系保证了固井质量。各种技术的创新性运用,不但有效解决了该井的各种技术难题,节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形成了一套适宜于该区页岩气钻井的关键技术,为今后该区和相邻区块的类似工程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水地1井 跟管钻进 顶漏钻进 近平衡钻进 聚磺钻井液体系 双凝双密度固井
下载PDF
凝血真空采集管测定凝血功能精度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11
作者 梁成林 李鑫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集管测定凝血功能精度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月凝血功能检测患者1125例,采集血液标本并置于凝血真空采集管,采用凝血功能测定仪检测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集管测定凝血功能精度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月凝血功能检测患者1125例,采集血液标本并置于凝血真空采集管,采用凝血功能测定仪检测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根据检测精度结果分为合格组(n=1052)和不合格组(n=73)。查阅两组病例资料,对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精度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1125例凝血功能测定患者,73例测定不合格,占6.45%。单因素与多因素结果显示,扎压脉带时间、溶血标本、标本中有微小凝块、试剂盒仪器灵敏度原因、标本放置温度、标本放置时间为凝血真空采集管测定凝血功能测定精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集管测定凝血功能不合格率占据一定比例,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侧,提高凝血功能测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真空采集管 凝血功能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干预对策
下载PDF
短暂关闭静脉测压管夹在无肝素透析冲洗管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春霞 翁卫群 陈冬梅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8期701-704,共4页
目的 探讨无肝素透析冲洗时短暂关闭静脉测压管夹对滤器凝血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按单数次透析治疗和双数次透析治疗分为对照组(单数次无肝素透析74例次)和观察组(双数次无肝素透析66例次).对照组冲洗操作与普... 目的 探讨无肝素透析冲洗时短暂关闭静脉测压管夹对滤器凝血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按单数次透析治疗和双数次透析治疗分为对照组(单数次无肝素透析74例次)和观察组(双数次无肝素透析66例次).对照组冲洗操作与普通透析治疗结束下机回血的流程一致.观察组在冲洗开始前关闭静脉测压管夹,冲洗完全结束后再打开静脉测压管夹,其余操作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透机报警次数和血泵暂停的时间,凝血的发生率及凝血的程度,观察两组患者冲洗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透机报警次数和血泵暂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凝血发生率及凝血程度、提前下机情况对照组8.1%(6/74)、观察组0),两组滤器凝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85,P=0.000).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对照组为(4.80±1.00)分、观察组为(4.20±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无肝素血液透析冲洗管路时,短暂关闭静脉测压管夹能使透析治疗中断减少,延长滤器使用寿命,保证患者的透析时间和治疗效果,患者舒适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测压管夹 无肝素透析 冲洗 凝血 舒适度
原文传递
含添加剂真空采血管对生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虎定 孙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16期2133-2134,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分析结果的差异,评价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肘前正中静脉血,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分离胶的真空采... 目的观察两种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分析结果的差异,评价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肘前正中静脉血,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中,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在2 h内进行30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清钾、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白蛋白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对于某些生化项目结果有影响,使用前应对真空采血管进行评估,采用影响较小的真空采血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采血管 分离胶促凝剂 生化结果 分析比较
下载PDF
气动管道系统对全血血浆凝血因子与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建 李兴龙 +3 位作者 杨燕 钟宁 李丽玮 李志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气动管道运输系统对全血血浆凝血因子与部分生化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存期5d全血30袋,450mL/袋,将30袋全血随机分为减震组与非减震组,每组各15袋。传输前后采集血标本凝血因子、乳酸和游离血红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P... 目的研究气动管道运输系统对全血血浆凝血因子与部分生化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存期5d全血30袋,450mL/袋,将30袋全血随机分为减震组与非减震组,每组各15袋。传输前后采集血标本凝血因子、乳酸和游离血红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P、Alb、LDH、K^+、Na^+、CL~–、Ca^(2+)参数项目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传送前组血浆FⅠ、FⅡ、FⅢ、FⅣ、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FⅩⅢ和血浆TP、Alb、白/球比值、乳酸、LDH、FHb、K^+、Na^+、Cl~–、Ca^(2+)分别与减震传送后即刻组、非减震传送后即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震传送后即刻组分别与非减震传送即刻后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采用PTS传送后即刻通常不会导致全血中血浆凝血因子与部分生化参数的明显变化,立即输注给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管道系统 全血 血浆 凝血因子 生化
下载PDF
基于电晕的线管式DPF捕集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秀荣 王迎辉 +1 位作者 杜丹丰 亓占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9-53,共5页
基于电晕放电理论与柴油车尾气微粒自身特殊性质,设计基于电晕放电的线管式柴油车微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首先建立线管式DPF捕集效率数值计算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结构及不同尾气温度条件下的捕集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分... 基于电晕放电理论与柴油车尾气微粒自身特殊性质,设计基于电晕放电的线管式柴油车微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首先建立线管式DPF捕集效率数值计算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结构及不同尾气温度条件下的捕集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DPF的捕集效率随管道个数增加而增强,随尾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M粒径的增大而增强.该DPF可有效捕集柴油汽车尾气中的碳烟粒子(PM),满足流通式颗粒捕集器的技术要求,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线管式微粒捕集器 电凝并 数值计算模型 捕集效率
原文传递
生物促凝管促凝机制探讨
16
作者 马列 於席芳 +3 位作者 严国红 袁野 黄炜 詹传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8期719-719,721,共2页
目的探讨从兔脑中提取组织凝血活酶,制作促凝管的促凝机制。方法从兔脑中提取兔脑粉按一定浓度制成促凝管,与普通试管比较血清分离效果。结果生物促凝管具有较高的促凝功效,分离血清时间比普通试管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物促凝管... 目的探讨从兔脑中提取组织凝血活酶,制作促凝管的促凝机制。方法从兔脑中提取兔脑粉按一定浓度制成促凝管,与普通试管比较血清分离效果。结果生物促凝管具有较高的促凝功效,分离血清时间比普通试管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物促凝管的促凝机制为通过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因子,从而缩短血液凝固时间,达到快速分离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凝血活酶 促凝作用 生物促凝管
下载PDF
不同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庞乃奇 李佩章 +3 位作者 王英 谢娟 李美琴 欧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73-176,181,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枸橼酸钠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12月分别用国产血凝管(A管)和进口血凝管(B管)采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50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统计和比较样本不合格率。选取2019年12月该院62例肿...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枸橼酸钠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12月分别用国产血凝管(A管)和进口血凝管(B管)采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50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统计和比较样本不合格率。选取2019年12月该院62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23名健康人(健康人群组),另外根据所选肿瘤患者是否应用肝素分为肝素组和非肝素组,分别用A管和B管抽取肘部静脉血各一管,同时检测并对比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D-二聚体(DD)。结果B管样本不合格率(0.29%)低于A管(5.14%)。各组中两种血凝管TT、FIB、D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T-Ⅲ%结果A管比B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结果只在肝素组中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口血凝管标本不合格率低,有利于减少标本采集误差。进口血凝管PT、AT-Ⅲ%结果及经肝素治疗的肿瘤患者的APTT结果可能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血凝管 凝血功能 肿瘤患者 肝素
下载PDF
二孔腹腔镜双极电凝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赵福杰 田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4-5,共2页
探讨二孔腹腔镜双极电凝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采用单手术操作孔 (5mm)在腹腔镜下对 32例无再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局部病灶双极电凝术。结果 :除 1例盆腔粘连过于严重 ,单孔手术操作不便而需第二个 5mm穿刺外 ,... 探讨二孔腹腔镜双极电凝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采用单手术操作孔 (5mm)在腹腔镜下对 32例无再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局部病灶双极电凝术。结果 :除 1例盆腔粘连过于严重 ,单孔手术操作不便而需第二个 5mm穿刺外 ,余 31例均经单孔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3~ 2 4min(平均17.5min)。术后 6h离床活动 ,可进普食 ,无明显术后疼痛 ,均于术后 2 4h内排气。术后无明显发热。术后随访 :15例尿 β-HCG于第 5天转阴 ,17例术后 1周转阴 ;11例于术后第 5天血 β -HCG消退至正常 (2~ 5mIU/ml) ,18例于 1周消至正常 ,3例于术后 9d消至正常。术后 3d测血WBC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输卵管娠娠病灶二孔腹腔镜双极电凝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更轻微、安全可靠、恢复迅速、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手术 双极电凝
下载PDF
承台大体积水化热分析
19
作者 庄国卿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5-39,43,共6页
文章结合内环北路桥主塔承台施工,通过实际监测温度变化和模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确保科学控制结构水化热产生裂缝。
关键词 承台 温度监测 冷却管 大体积混凝
下载PDF
手握试管法与常规法测定凝血时间的比较
20
作者 丁秀珍 杨政霞 蒋戈利 《山西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175-176,共2页
为检测手握试管法与常规法测定凝血时间的差异,随机选择40例门诊体检者和63例住院病人,分别采用常规水浴箱试管法和手握试管法,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手握试管法... 为检测手握试管法与常规法测定凝血时间的差异,随机选择40例门诊体检者和63例住院病人,分别采用常规水浴箱试管法和手握试管法,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手握试管法可替代水浴箱试管法进行凝血时间测定,此法易于操作,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握试管法 水浴箱试管法 凝血时间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