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绿色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催化酯化新工艺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素琴 张泰铭 +3 位作者 廖德仲 何节玉 毛立新 许怡学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用SnCl2.2H2O作催化剂,通过减压酯化的方法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反应的优化条件如下:n(油酸)n∶(TMP)=3.11∶,催化剂用量4%,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4h,真空度0.09MPa。优化条件下TMP的酯化率达到...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用SnCl2.2H2O作催化剂,通过减压酯化的方法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反应的优化条件如下:n(油酸)n∶(TMP)=3.11∶,催化剂用量4%,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4h,真空度0.09MPa。优化条件下TMP的酯化率达到94%。产物结构经IR光谱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SnCl2·2H2O 减压酯化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芳莲 孙经武 +1 位作者 王吉平 孟继红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丙烯酸(AA)为原料,D72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苯为水夹带剂,合成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考察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酯化度的影响;初...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丙烯酸(AA)为原料,D72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苯为水夹带剂,合成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考察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酯化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脱水方式及阻聚剂对酯化反应以及粗产物的不同纯化方式对产品丙烯酸含量的影响;选出了TMPTA的最佳合成条件.最终产率70%,产品为浅黄色透明液体,=.6669,23℃时粘度423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三丙烯酸酯 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及其抗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凤兰 马文辉 +1 位作者 徐群 刘范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 (TMP)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为原料 ,合成了具有抗乳化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系列产品。考察了该系列产品抗乳化性能 ,确定了具有较佳的抗乳化性能的产品配方 :即用油酸 -庚酸 -己二酸组合与TMP反应 ,当n(TMP) /n(混酸 ) =1/... 以三羟甲基丙烷 (TMP)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为原料 ,合成了具有抗乳化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系列产品。考察了该系列产品抗乳化性能 ,确定了具有较佳的抗乳化性能的产品配方 :即用油酸 -庚酸 -己二酸组合与TMP反应 ,当n(TMP) /n(混酸 ) =1/ 2 9,m(油酸 ) /m(庚酸 +油酸 ) =80 % ,n(油酸 +庚酸 ) /n (己二酸 ) =6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酯 合成 抗乳化性能 脂肪酸 原料 配方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邢凤兰 马文辉 +1 位作者 孙钦杰 朱丽君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7年第18期16-18,共3页
以油酸及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先生成油酸甲酯,油酸甲酯进一步与三羟甲基丙烷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60℃,油酸甲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物质的量比为6.5∶1,甲醇钠的用量为总质量的0.5%,反应... 以油酸及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先生成油酸甲酯,油酸甲酯进一步与三羟甲基丙烷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60℃,油酸甲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物质的量比为6.5∶1,甲醇钠的用量为总质量的0.5%,反应8h,收率为95.5%。目的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甲醇 三羟甲基丙烷 酯交换法
原文传递
三羟甲基丙烷类酯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晓昕 周永红 +1 位作者 张猛 刘红军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介绍了近期三羟甲基丙烷类酯的合成研究,它们主要是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类酯;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动、植物油脂;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类酯的主要合成方法—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酰氯法三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三羟甲基丙烷类酯... 介绍了近期三羟甲基丙烷类酯的合成研究,它们主要是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类酯;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动、植物油脂;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类酯的主要合成方法—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酰氯法三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三羟甲基丙烷类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酯类衍生物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TMP)生产及市场概况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自力 宋师中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2年第5期6-8,共3页
三羟甲基丙烷(TMP)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康尼扎罗法和加氢法。基本原料都是正丁醛和甲醛。加氢法生产条件比较苛刻,但可节省1/3的甲醛,且副产物少、成本低、无三废、提取工艺简单。康尼扎罗法只适用于小批量间歇生产。国外BASF等公... 三羟甲基丙烷(TMP)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康尼扎罗法和加氢法。基本原料都是正丁醛和甲醛。加氢法生产条件比较苛刻,但可节省1/3的甲醛,且副产物少、成本低、无三废、提取工艺简单。康尼扎罗法只适用于小批量间歇生产。国外BASF等公司已实现了加氢法TMP的工业化生产,而我国还是采用康尼扎罗法。2001年,全球TMP的产能已超过16万t/a。我国目前TMP的生产能力约为6000t/a,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正丁醛 加氢法 康尼扎罗法 市场分析 TMP
原文传递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合成及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光辉 赵辉 +3 位作者 秦丽华 关旭 郭丽艳 崔锡红 《化工中间体》 2008年第8期60-63,共4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与油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出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优化条件下产品的酯化率达到95.6%,产品结构经IR光谱证实。通过润滑性能评价,所得复合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酯化 润滑性
下载PDF
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解从霞 孙琢琏 《辽宁化工》 CAS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采用酸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研究了酸醇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通入空气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续加...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采用酸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研究了酸醇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通入空气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续加溶剂(带水剂)的方法控制反应温度。所得产物颜色较浅,纯度及收率较高。并对产物进行了GC、IR、1HNMR、MS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 季戊四醇酯 三甲基 丙烯酸 羟甲基丙烷酯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燕霞 李维民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26,共4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和壬二酸为原料酯化合成一种混合酯,测定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酯的黏度较高,倾点较低,最大无卡咬负荷为647 N,载荷392 N、转速1 450 r/min、长磨时间30 min实验条件下磨斑... 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和壬二酸为原料酯化合成一种混合酯,测定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酯的黏度较高,倾点较低,最大无卡咬负荷为647 N,载荷392 N、转速1 450 r/min、长磨时间30 min实验条件下磨斑直径为0.56 mm,热分解温度接近250℃。该混合酯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均优于植物油和矿物油,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合成酯类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壬二酸 混合酯 润滑性能
下载PDF
一种性能良好的自干型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0
10
作者 符英 于国玲 +5 位作者 刘云凡 赵万赛 周海中 王学克 刘泽民 宋中超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1-245,共5页
以亚麻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氢氧化锂、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偏苯三酸酐、乙二醇丁醚和三乙胺为主要原料,采用成盐法合成了一种自干型水性醇酸树脂。考察了油度、中和前树脂酸值、pH、助溶剂种类和醇超量对水性醇酸树脂及以... 以亚麻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氢氧化锂、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偏苯三酸酐、乙二醇丁醚和三乙胺为主要原料,采用成盐法合成了一种自干型水性醇酸树脂。考察了油度、中和前树脂酸值、pH、助溶剂种类和醇超量对水性醇酸树脂及以其所制面漆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制备条件为:pH控制在8左右,中和前树脂的酸值(以KOH计)为50~60 mg/g,油度为50%,乙二醇丁醚(助溶剂)10%(相对于树脂质量),醇超量6%。用自制树脂配制的面漆具有以下突出性能:表干时间20 min,实干时间6 h,60°光泽94,铅笔硬度H,耐水性超过3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亚麻油 醇酸树脂 水性涂料 制备 自干
下载PDF
交联单体TMP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笑飞 吴明华 +1 位作者 洪国沈 董青青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2,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N210)为主要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单体,合成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交联单体TMP用量对聚氨酯乳液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与未交联和外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MP用量为4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N210)为主要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单体,合成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交联单体TMP用量对聚氨酯乳液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与未交联和外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MP用量为40%时,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涂层织物耐静水压为239 mm,耐洗次数可达26次,具有较高的耐静水压和较好的耐洗性,与外交联型水性聚氨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交联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 涂层
下载PDF
酯类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12
作者 寇文敏 张建 +3 位作者 张坤 董政岩 李绮璐 刘宝勇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三羟甲基丙烷(TMP)与油酸(OA)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的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对TMP、OA、TMPTO以及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产物进行热力学数据的相关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403~493 K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 针对三羟甲基丙烷(TMP)与油酸(OA)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的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对TMP、OA、TMPTO以及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产物进行热力学数据的相关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403~493 K温度范围内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m)^(θ)、反应熵变Δ_(r)S_(m)^(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_(r)G_(m)^(θ)和反应平衡常数K^(θ)。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温度范围内,吉布斯自由能变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通过对计算结果与已知文献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文章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热力学分析 基团贡献法
下载PDF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固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江涛 吴晓青 +3 位作者 唐贤材 张国栋 王凡 孙谦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硬段,以聚四氢呋喃二醇为软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一系列阳离子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并考察了R值、TMP含量对阳离子WPU乳液性能、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以及处理...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硬段,以聚四氢呋喃二醇为软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一系列阳离子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并考察了R值、TMP含量对阳离子WPU乳液性能、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以及处理过织物的耐摩擦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值为1.10时,阳离子WPU胶膜耐水性较好,力学性能适中,处理过的织物相比未处理过的干、湿摩擦牢度均提高1级。当TMP质量分数为0.9%时,阳离子WPU胶膜耐水性能良好,力学性能较好,织物干摩擦牢度提高1级,湿摩擦牢度提高1~2级,固色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三羟甲基丙烷 摩擦牢度 固色性能
下载PDF
聚氨酯用高羟值大豆油多元醇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照洋 高思 王念贵 《胶体与聚合物》 2016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了高环氧值环氧大豆油(ESO);以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并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对其开环合成了高羟值的大豆油多元醇(TESO),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1HNMR对其进... 本文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了高环氧值环氧大豆油(ESO);以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并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对其开环合成了高羟值的大豆油多元醇(TESO),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1HNMR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在190℃下反应4h可以得到高羟基的大豆油多元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三羟甲基丙烷 大豆油多元醇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制备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翠真 徐进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49,共3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油酸(O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减压酯化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通过比较酯化率和产品最终颜色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油酸(O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减压酯化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通过比较酯化率和产品最终颜色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优化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总投料量的1%(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50℃,投料酸醇摩尔比OA/TMP=3.0∶1,反应时间为3 h.在此优化条件下,重复试验OA的酯化率均在95%以上,产品的收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酯化
下载PDF
新戊基多元醇行业发展现状及机会展望
16
作者 闫泽 蔺昊欣 +1 位作者 管金鑫 王晓霞 《化学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综述了我国新戊基多元醇产品的行业发展现状;重点对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新戊基多元醇行业发展高端化要求日益显现,高端聚氨酯、高效环保涂料、高性能润滑油等领域将成为新戊基多元醇未来最... 综述了我国新戊基多元醇产品的行业发展现状;重点对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新戊基多元醇行业发展高端化要求日益显现,高端聚氨酯、高效环保涂料、高性能润滑油等领域将成为新戊基多元醇未来最具前景的下游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基多元醇 季戊四醇 新戊二醇 三羟甲基丙烷 技术进展 发展机会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合成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兵 龙化云 +1 位作者 黄光斗 胡爱红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研究了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碱溶液作为新的催化体系合成三羟甲基丙烷的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原料n(甲醛)∶n(正丁醛)=6∶1,催化剂n(碳酸氢钠)∶n... 研究了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碱溶液作为新的催化体系合成三羟甲基丙烷的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原料n(甲醛)∶n(正丁醛)=6∶1,催化剂n(碳酸氢钠)∶n(正丁醛)=1.5∶1,助催化剂三乙胺用量为催化剂总质量的1.0%~1.5%,缩合反应温度20~30℃,反应时间为50~70min;Can-nizzaro反应温度55~60℃,反应时间为100~120min,三羟甲基丙烷产率可达87.7%(以正丁醛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催化 合成 催化剂
下载PDF
绿色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湘洲 武永军 +1 位作者 吴志平 胡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酯化温度150℃,酯化时间4 h,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物...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酯化温度150℃,酯化时间4 h,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物质量的比为3.2∶1,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2.0%,酯化率为91.3%。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SO42-/TiO2固体超强酸 酯化
下载PDF
基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多元醇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国义 彭洪伟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等基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多元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对比研究。此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步反应均是基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同时又根据所用碱性催化剂的不同分为钙法、钠法和混合碱法等;而... 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等基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多元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对比研究。此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步反应均是基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同时又根据所用碱性催化剂的不同分为钙法、钠法和混合碱法等;而第二步各中间体醛的还原又分为康尼查罗法和催化加氢法。由于催化加氢法具有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有逐步取代康尼查罗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季戊四醇 三羟甲基乙烷 三羟甲基丙烷 新戊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