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彦华 俞瑞鲜 +4 位作者 赵学平 安雪花 陈丽萍 吴长兴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Viggiani和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新烟碱类药剂中,噻虫嗪对拟澳洲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表现出最高的急性毒性,其LC50分别为0.24(0.21~0.27)和0.40(0.37~0.44)mga.i./L;其次为烯啶虫胺,该药剂对上述两种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0.83(0.74~0.96)和0.72(0.65~0.80)mga.i./L;而吡虫啉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分别为502.13(459.80~549.62)和752.62(687.51~828.63)mga.i./L。在测定的大环内酯类药剂中,阿维菌素对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最高,其LC50为0.49(0.46~0.65)mga.i./L,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拟澳洲赤眼蜂表现出最低的急性毒性,其LC50为21.76(19.59~24.40)mga.i./L。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赤眼蜂为低风险~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57~23.54;噻虫啉和依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却为中等风险~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6~3.45;而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01~0.15。本研究测定的大部分杀虫剂对赤眼蜂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风险。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尤其是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以免造成对赤眼蜂的大量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杀虫剂 新烟碱类 大环内酯类 毒副作用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2
作者 祝小祥 苍涛 +3 位作者 王彦华 吴长兴 赵学平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6种三唑类药剂中,氟环唑急性毒性最高,对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12.38(11.34~13.60),12.34(10.34~15.07)和41.12(37.75~45.05)mg a.i/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种菌唑,这两种药剂对上述3种赤眼蜂的LC50在507.14(464.79~556.48)~2 246.93(1 866.65~2 755.12)mg a.i/L之间;而环丙唑醇、戊唑醇和己唑醇对3种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在5 970.03(5 062.21~7 093.93)~11 712.34(9 941.23~14 026.12)mg a.i/L之间。氟环唑对3种赤眼蜂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0~0.34。苯醚甲环唑对拟澳洲赤眼蜂为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3.96;而该药剂对稻螟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却均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分别为8.13和7.69。环丙唑醇、己唑醇、戊唑醇和种菌唑对测定的3种赤眼蜂成蜂均为低风险,其安全性系数在7.31~107.74之间。【结论】一些三唑类杀菌剂对赤眼蜂具有急性毒性潜力,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氟环唑,以免对赤眼蜂造成不良影响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三唑类杀菌剂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米蛾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丛斌 付海滨 +1 位作者 王翠敏 戴秋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5-818,共4页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它们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wsp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和测序,发现了Wolbachia在米蛾Corcyracephalonica(Stainton)体内的感染。利用所测序列和其他已发表的序列建立系统树,...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它们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wsp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和测序,发现了Wolbachia在米蛾Corcyracephalonica(Stainton)体内的感染。利用所测序列和其他已发表的序列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米蛾体内Wolbachia属于B大组的Pip类群,与其寄生物茧蜂及赤眼蜂中的Wolbachia各株系遗传距离相差较远。据此推测米蛾体内感染的Wolbachia不是由寄生物(茧蜂、赤眼蜂)水平传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BACHIA 米蛾 WSP基因 赤眼蜂
下载PDF
赤眼蜂滞育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俊杰 孙光芝 +1 位作者 杜文梅 阮长春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赤眼蜂滞育技术的研究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人工诱导赤眼蜂滞育的环境因子和内在因素对滞育的影响,低温是引起赤眼蜂滞育的最主要因素,光周期是诱导赤眼蜂滞育的另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母代效应、寄主... 赤眼蜂滞育技术的研究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人工诱导赤眼蜂滞育的环境因子和内在因素对滞育的影响,低温是引起赤眼蜂滞育的最主要因素,光周期是诱导赤眼蜂滞育的另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母代效应、寄主、诱导时期等也都影响着赤眼蜂滞育,因此针对不同的蜂种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效、稳定的滞育诱导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滞育 诱导 环境因子 内在因子
下载PDF
关于两种赤眼蜂寄生荔枝蒂蛀虫卵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赞安 梁广文 +1 位作者 刘文惠 陈巧贤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21.67%和29.00%,寄生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1.76%和80.49%,显示出这两种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赤眼蜂 卵寄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半自然条件下几种赤眼蜂及品系对亚洲玉米螟卵寄生能力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帆 王素琴 +2 位作者 张君明 孟昭君 李德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在半自然条件下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虽寄生能力高于其他供试品系,但到第2、3天明显降低;玉米螟赤眼蜂北京6-2-2品系每天均维持一个较平稳的寄生能力,产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比较分散,并在第2、3天显示出比其他品系较高的寄生潜能。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的卵块寄生数量可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品系则在各处理密度下,寄生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从卵粒寄生率看,广赤眼蜂伊朗1-1和吉林1-2两个品系的寄生数量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其他品系增加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赤眼蜂 种及品系 玉米螟 寄生能力
下载PDF
不同品系赤眼蜂对烟青虫卵的寄生力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福莲 侯茂林 +1 位作者 张帆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4,共5页
于山东自然变温条件下,比较了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几个品系在试管和笼罩内对烟青虫卵的寄生能力和烟青虫卵对其的适合性。结果表明,对烟青虫卵寄生力最高的是螟黄赤眼蜂的JDM品系,其次为松毛虫赤眼蜂的HJS和YYS品系;0~12h的烟... 于山东自然变温条件下,比较了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几个品系在试管和笼罩内对烟青虫卵的寄生能力和烟青虫卵对其的适合性。结果表明,对烟青虫卵寄生力最高的是螟黄赤眼蜂的JDM品系,其次为松毛虫赤眼蜂的HJS和YYS品系;0~12h的烟青虫卵适合JDM、YYS和HJS品系,而12~36h的卵只适合螟黄赤眼峰GGM品系。综合各品系对0~12h烟青虫卵的寄生力及适合性,以螟黄赤眼蜂JDM品系、松毛虫赤眼蜂HJS和YYS品系综合寄生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品系 寄生力 适合性 烟青虫
下载PDF
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赤眼蜂研究50年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诗畴 吕欣 +2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李丽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0多年来有关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赤眼蜂种质资源挖掘、寄生生态学、药剂敏感性、滞育贮存和体外培育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的赤眼蜂近20种(品...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0多年来有关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赤眼蜂种质资源挖掘、寄生生态学、药剂敏感性、滞育贮存和体外培育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的赤眼蜂近20种(品系),重点研究了使用范围广的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广赤眼蜂以及可用米蛾卵繁殖并对南方水稻、甘蔗和玉米等作物螟虫有较好防控效果的稻螟赤眼蜂、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繁殖技术 体外培育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赤眼蜂、茧蜂人工繁殖及应用技术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阿克旦.吾外士 郭文超 +2 位作者 许建军 帕尔哈提.买买提 Ращидов Мурод Иброхимови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农作物和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在该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十分重视保护和研究利用棉田自然天敌。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乌兹别克斯坦已开发出一整套先进、成熟的赤眼蜂、茧蜂等... 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农作物和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在该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十分重视保护和研究利用棉田自然天敌。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乌兹别克斯坦已开发出一整套先进、成熟的赤眼蜂、茧蜂等主要棉田天敌人工繁殖和田间应用技术,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棉田棉铃虫防治上,形成了以释放赤眼蜂和茧蜂等人工繁殖优势种天敌为核心的棉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人工繁殖天敌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网络,为人工繁殖天敌技术和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各棉区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棉铃虫 赤眼蜂 茧蜂 人工繁殖与田间释放技术
下载PDF
mtDNA COⅡ基因序列应用于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杜贤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7-1933,共7页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卷蛾赤眼蜂(T.cacoecia)5种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的不同地理种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mtDNACOⅡ)基因序列片段的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微小赤眼蜂T.minutum、T.plantneri的同源序列,对不同种赤眼蜂的mtDNACOⅡ序列进行了多重排比和聚类,探讨了mtDNACOⅡ用于赤眼蜂不同种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鉴定的可行性。【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66%,不同种赤眼蜂间的遗传距离在2%~7.6%之间。【结论】COⅡ基因序列在赤眼蜂种内非常保守,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可以用作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MTDNA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鉴定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我国赤眼蜂分类及自然分布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联合 王怀松 +1 位作者 徐炳芳 刘薇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33-35,38,共4页
利用赤眼蜂雄性生殖器的形态特征对我国常见赤眼蜂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对国内赤眼蜂种类的自然分布与寄主情况进行了综述,可为赤眼蜂的繁育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眼蜂 分类 自然分布 寄主
下载PDF
赤眼蜂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褚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材,研究了单头赤眼蜂DNA的提取方法以及SSR反应体系的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dNTP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8μmol.L-1,Ta...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材,研究了单头赤眼蜂DNA的提取方法以及SSR反应体系的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dNTP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8μmol.L-1,Taq聚合酶的最适浓度为1.0U。利用此反应体系,对13个松毛虫赤眼蜂地理品系进行SSR反应,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不同品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简单序列重复 反应体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忠诚 赵奎军 +6 位作者 张树权 梁虹 赵曦 韩冬伟 迟莉 杨莹 许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77-79,共3页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蛹后期虫态的柞蚕赤眼蜂对环境高温较为敏感,尤其在环境温度超过40℃以后,短期即可对其羽化出蜂造成较大影响;蛹后期虫态赤眼蜂较蛹中期更易受到...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蛹后期虫态的柞蚕赤眼蜂对环境高温较为敏感,尤其在环境温度超过40℃以后,短期即可对其羽化出蜂造成较大影响;蛹后期虫态赤眼蜂较蛹中期更易受到高温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高温胁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赤眼蜂对灰白蚕蛾卵的偏好性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欧海英 田明义 +2 位作者 阮琳 何余容 谢梅琼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87,398,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不同种类和品系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对灰白蚕蛾Ocinnara varians选择性和灰白蚕蛾对其适合性的差异,筛选防治灰白蚕蛾的有效蜂种和品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不同种类和品系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对灰白蚕蛾Ocinnara varians选择性和灰白蚕蛾对其适合性的差异,筛选防治灰白蚕蛾的有效蜂种和品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euproctidis和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5种赤眼蜂较其它3种赤眼蜂更偏好寄生灰白蚕蛾的卵,每雌蜂在灰白蚕蛾卵上的接触次数、寄生卵数都相对较多,且羽化率也都较高。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最多,为6.60次/雌,但寄生卵数却很少,为4.55粒/雌,羽化率也很低,为27.86%。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灰白蚕蛾的卵比较多,为14.35粒/雌,但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很少,仅1.20次/雌,羽化率也很低,为24.17%。卷蛾分索赤眼蜂对灰白蚕蛾卵的接触次数和寄生卵数最少的,分别为0.60次/雌和2.20粒/雌,且被寄生卵全部不能发育成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是最适合寄生灰白蚕蛾卵的赤眼蜂种,可作为其生物防治的潜在寄生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分索赤眼蜂 灰白蚕蛾 偏好性
下载PDF
广东省几种野外赤眼蜂的采集及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轶 张英杰 +1 位作者 黄寿山 陈炳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71,307,共9页
通过野外直接采卵(寄生昆虫卵)和野外挂卵(米蛾杀胚卵)诱集的方法,开展了广东省本地赤眼蜂野外采集工作。利用雄虫的外生殖器特征及ITS2序列聚类分析方法对采获的赤眼蜂种类进行鉴定,目前已鉴定出7个不同的赤眼蜂种类,其中小灰蝶分索赤... 通过野外直接采卵(寄生昆虫卵)和野外挂卵(米蛾杀胚卵)诱集的方法,开展了广东省本地赤眼蜂野外采集工作。利用雄虫的外生殖器特征及ITS2序列聚类分析方法对采获的赤眼蜂种类进行鉴定,目前已鉴定出7个不同的赤眼蜂种类,其中小灰蝶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hypsipylae Nagaraja为中国新记录种,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e Westwood,食胚赤眼蜂Trichogramma embryophyagum(Harting)及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为广东省内首次采获。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广东省本地具有丰富的赤眼蜂优质种质资源,可为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更大的筛选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种类 采集 鉴定 雄性外生殖器 ITS2序列聚类分析
下载PDF
5种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力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玉英 金涛 +3 位作者 马光昌 温海波 龚治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8-1653,共6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Walker)]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为筛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优势赤眼蜂蜂种,研究比较了稻螟赤眼蜂、食胚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红脉穗螟的寄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寄主卵密度范围内...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Walker)]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为筛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优势赤眼蜂蜂种,研究比较了稻螟赤眼蜂、食胚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红脉穗螟的寄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寄主卵密度范围内,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数量随着红脉穗螟卵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在红脉穗螟的卵密度分别为35、30和25粒/管,寄生卵数量和寄生率均为最大,寄生卵数量分别为16.2、8.8和10.6粒,寄生率分别为46.3%、29.3%和42.4%。在赤眼蜂羽化后的12 h内,在0~72 h提供充足卵的情况下,食胚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主要在0~24 h寄生红脉穗螟的卵,分别占总寄生量84.8%、48.6%和60.7%,其子代蜂总数分别为48.5、50.8和53.8头,子代雌蜂比例分别为68.2%、74.4%和55.1%。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作为红脉穗螟卵补充优势赤眼蜂,这3种赤眼蜂可共同防治红脉穗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寄生力 生物防治 赤眼蜂
下载PDF
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供体蜂种的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燕 王倩 +4 位作者 付海滨 丛斌 董辉 解焱艳 姬景红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实验室条件下以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引进种卷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短管赤眼蜂为材料,比较分析3种赤眼蜂连续3代喂食抗生素后子代雄蜂率、寄生和羽化情况。除卷蛾赤眼蜂F_2代外,取食四环素后3种赤眼蜂各世代寄生率均降低,其中食胚赤眼... 实验室条件下以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引进种卷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短管赤眼蜂为材料,比较分析3种赤眼蜂连续3代喂食抗生素后子代雄蜂率、寄生和羽化情况。除卷蛾赤眼蜂F_2代外,取食四环素后3种赤眼蜂各世代寄生率均降低,其中食胚赤眼蜂的寄生率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3种赤眼蜂间寄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取食抗生素世代的增加,3种赤眼蜂子代雄蜂率逐渐增大,短管赤眼蜂F_1代开始出现雄蜂,F_3代雄蜂率高达54.54%,明显高于卷蛾赤眼蜂(20.58%)和食胚赤眼蜂(13.94%);食胚赤眼蜂3个世代羽化雄蜂率均最低,说明其产雌孤雌生殖方式比较稳定,较适合作为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的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赤眼蜂 产雌孤雌生殖
下载PDF
赤眼蜂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辉 柳晓利 +1 位作者 钱海涛 丛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2,共5页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验材料,对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电泳条件、温度、变性时间、上样缓冲液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恒温,7W恒功率下,上样缓冲液中不添加甘油、用量为PCR产物体积的0.5~3.5倍,变性温度95℃或98℃,变性时间1... 以松毛虫赤眼蜂为试验材料,对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电泳条件、温度、变性时间、上样缓冲液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恒温,7W恒功率下,上样缓冲液中不添加甘油、用量为PCR产物体积的0.5~3.5倍,变性温度95℃或98℃,变性时间10~15min,电泳缓冲液为1×TBE,电泳16h,为SSCP分子标记体系最佳的条件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SSCP 反应体系
下载PDF
感染Wolbachia赤眼蜂的嗅觉反应和寄生力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海燕 王丽艳 +7 位作者 丛斌 金永玲 林志伟 孙强 吴金花 赵长江 赵莹 胡雪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1-14,19,共5页
为揭示昆虫共生菌Wolbachia对不同宿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Y"型嗅觉仪分析了三种赤眼蜂对宿主米蛾雌蛾腹部鳞片和米蛾卵表正己烷提取物嗅觉反应,对米蛾卵的寄生能力,以及抗生素去除体内Wolbachia后的性比情况。研究发现:... 为揭示昆虫共生菌Wolbachia对不同宿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Y"型嗅觉仪分析了三种赤眼蜂对宿主米蛾雌蛾腹部鳞片和米蛾卵表正己烷提取物嗅觉反应,对米蛾卵的寄生能力,以及抗生素去除体内Wolbachia后的性比情况。研究发现:食胚赤眼蜂对米蛾两种提取物的正趋向性最强,短管赤眼蜂无明显趋性,而卷蛾赤眼蜂只对米蛾卵表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正趋性;食胚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单头寄生率为52.70%,高于卷蛾赤眼蜂的37.58%和短管赤眼蜂的26.35%;抗生素处理后食胚赤眼蜂雄性比率最少,短管赤眼蜂最多。结果表明Wolbachia参与调控赤眼蜂生殖行为,对不同宿主嗅觉反应和寄生能力影响不同,该研究可为孤雌产雌赤眼蜂品种/品系的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赤眼蜂 产雌孤雌 嗅觉反应
下载PDF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20
作者 胡尊瑞 吴晓云 +2 位作者 尹哲 张翌楠 姜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9期134-136,共3页
在室内条件下筛选了7种野生型赤眼蜂,测定不同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的寄生潜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等生物学参数。赤眼蜂不同地理品系寄生潜能显示,不同品系赤眼蜂之间,寄生能力差异显著。选择性试验中,松毛虫赤眼蜂吉林品系Jd和玉米螟赤... 在室内条件下筛选了7种野生型赤眼蜂,测定不同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的寄生潜能、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等生物学参数。赤眼蜂不同地理品系寄生潜能显示,不同品系赤眼蜂之间,寄生能力差异显著。选择性试验中,松毛虫赤眼蜂吉林品系Jd和玉米螟赤眼蜂吉林品系Jo、北京品系Bo、贵州品系Go对玉米螟卵表现的选择性好,寄生数量分别为33.6、31.8、33.2和26.1粒,对米蛾卵表现出选择性较好的是螟黄赤眼蜂贵州品系Gc和北京品系Bc,寄生数分别为10.37和7.38粒。7个品系赤眼蜂的羽化率差异不显著,都在90%以上,而雌蜂率则差异较大,Jd、Jo、Bo、Go雌蜂率高。综上所述,根据赤眼蜂的选择性、羽化率和后代雌蜂率表现,松毛虫赤眼蜂Jd品系,玉米螟赤眼蜂的Jo、Bo、Go可以作为防治玉米螟的候选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优势种 寄生潜能 选择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