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伤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邵启卫 康勇 +3 位作者 肖开锐 吴金邦 郑重 吴志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伤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脑伤(GCS 3~5分30例、6~12分5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单侧去骨瓣减压69例,双侧去骨瓣减压17例;死亡34例,存... 目的探讨重型脑伤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脑伤(GCS 3~5分30例、6~12分5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单侧去骨瓣减压69例,双侧去骨瓣减压17例;死亡34例,存活52例;出院时GOS预后标准评分良好33例,中残8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可快速有效降低重型脑伤患者的颅内压,并发症少,成活率高,致残率低,是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而及时准确地掌握手术时机和技术要点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伤 去骨瓣减压术 治疗时机 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根据CYP3A5*1基因多态性指导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莉 栗光明 +3 位作者 林栋栋 刘晋宁 王鑫 王璐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细胞色素P450(CYP)3A5*1基因多态性指导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个体化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连续入组的100例首次行肝移植术受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术前对供、受者进行CYP... 目的评价基于细胞色素P450(CYP)3A5*1基因多态性指导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个体化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连续入组的100例首次行肝移植术受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术前对供、受者进行CYP3A5基因检测,并根据CYP3A5*1基因型确定FK506用药方案。观察术后7、14、28 d以及3、6、9、12个月两组受者FK506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以及随访过程中FK506调整用量次数。记录两组受者1年移植物存活率,及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急性肾损伤、消化道症状、新发高血压、新发糖尿病、感冒、皮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受者术后7、14 d FK506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28 d及3、6、9、12个月FK506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及术后7个观察时间点肝功能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者随访期间FK506剂量调整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受者术后及随访期间1年移植物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根据CYP3A5*1基因多态性指导肝移植术后FK506个体化用药是安全的,能在术后早期提高受者FK506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少随访期间药量调整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他克莫司 细胞色素P4503A5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不良反应 治疗窗
下载PDF
急性期脑出血大鼠不同时间内给予三七治疗的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锋 宋孝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588,共3页
目的急性期脑出血大鼠不同时间给予三七治疗,观察治疗后脑血肿、脑水肿及出血半暗带脑组织Bcl-2表达情况,评价不同时间给药的差异。方法将210例应用自体血法注射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刻给药、第1天后给药、第2天后给药、第... 目的急性期脑出血大鼠不同时间给予三七治疗,观察治疗后脑血肿、脑水肿及出血半暗带脑组织Bcl-2表达情况,评价不同时间给药的差异。方法将210例应用自体血法注射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刻给药、第1天后给药、第2天后给药、第3天后给药、第5天后给药、第7天后给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第8天观察脑水肿、脑血肿情况及出血半暗带脑组织Bcl-2表达情况。结果⑴与对照组相比:即刻给药治疗组脑含水量偏高(P<0.01);其他各时点给药组大鼠脑含水量、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均P<0.05),尤以第3天后给药组降低最明显(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给药组脑组织Bcl-2表达均有增高(均P<0.01),以第3天后给药组最高(P<0.01)。结论三七在一定时间窗内给药可减轻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减少血肿体积,可以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选择适当的时间窗应用三七活血化淤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是安全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急性期脑出血 BCL-2 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新型光动力治疗仪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萍 樊婷 +1 位作者 徐梦丽 梁高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2期38-39,44,共3页
目的:针对现代光动力治疗仪照射光的色纯度和利用率不高等缺点,设计一种新型光子晶体光动力治疗仪。方法:利用传输矩阵法得到光子晶体禁带特性,通过Matlab仿真甄选光子晶体材料和掺杂介质材料,采用光子透射率高、带宽窄结构为(AB)_5C(BA... 目的:针对现代光动力治疗仪照射光的色纯度和利用率不高等缺点,设计一种新型光子晶体光动力治疗仪。方法:利用传输矩阵法得到光子晶体禁带特性,通过Matlab仿真甄选光子晶体材料和掺杂介质材料,采用光子透射率高、带宽窄结构为(AB)_5C(BA)_5(其中,A为碲化镉,B为二氧化硅,掺杂层C为五氧化二钽)的一维光子晶体设计。结果:该治疗仪很好地滤除了光源波长中光动力疗法的治疗窗口之外的杂波,大幅改善了照射光的色纯度和利用率,提升了光动力治疗癌症的效率。结论:该治疗仪具有自动监测和控制功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光动力疗法治疗一定体表深度癌症病灶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仪 光子晶体 光子禁带 治疗窗口
下载PDF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分级规范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游华 任新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分级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医院接受抗凝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 目的分析和研究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分级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医院接受抗凝治疗的120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级规范化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窗内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进行比较。将医护人员培训前后心房颤动及抗凝管理水平分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TTR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培训后,医护人员心房颤动抗凝管理水平分数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分级开展房颤抗凝治疗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和TTR,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房颤 华法林 分级 规范化管理 治疗窗内时间 效果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封隽 董淑萍 +2 位作者 吕娥 韩勇 刘俊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7例病案资料,按溶栓时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疗程≤7 d。观察溶栓成功率、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7例病案资料,按溶栓时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疗程≤7 d。观察溶栓成功率、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溶栓成功率、再通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严重出血倾向发生。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时间窗
下载PDF
一种宽回火时间窗口的10.9级螺栓钢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娇娇 刘宏春 +3 位作者 刘泳 陈红卫 田志强 张洪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237,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洛氏硬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一种钒微合金化Si-Mn-Cr系螺栓钢经870℃淬火+550℃不同时间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870℃淬火后试验钢为马氏体板条组织,经550℃分别回火40、60、80 min后...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洛氏硬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一种钒微合金化Si-Mn-Cr系螺栓钢经870℃淬火+550℃不同时间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870℃淬火后试验钢为马氏体板条组织,经550℃分别回火40、60、80 min后,均为清晰的马氏体板条组织并伴有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析出。当回火时间在40~80 min时,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在1081~1120 MPa范围内,屈服强度在993~1013 MPa范围内,断面收缩率在56.0%~56.3%范围内,力学性能稳定,试验钢的拉伸断口均有明显的缩颈现象,起裂源区均为细小韧窝伴有撕裂棱的韧性断裂,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因此研究的10.9级螺栓钢回火时间窗口宽泛,并且综合力学性能稳定,进而有利于扩大螺栓钢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9级螺栓钢 回火时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宽热处理窗口
原文传递
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潘先琴 王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1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2016年2~7月入院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1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2016年2~7月入院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静脉通道开通时间、CT检查确诊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溶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13.72±4.59)min、(33.19±7.13)min、(61.07±7.29)min,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16±1.85)min、(25.59±6.85)min、(54.13±10.27)min(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8.1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2%(P<0.05)。对照组呼吸道阻塞、脑疝、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9.18%、7.14%、14.2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4%、1.02%、5.10%(P<0.05)。对照组溶栓率为35.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2.04%(P<0.05)。结论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缩短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溶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急性脑卒中 急救护理 溶栓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C元素对600℃高温钛合金热处理温度窗口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郝孟一 蔡建明 +1 位作者 杜娟 李臻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0-22,共3页
研究了间隙元素C对600℃高温钛合金(Ti60)热处理温度窗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元素对Ti60合金的a+β→β相变过程有明显影响,C元素不仅提高了合金的相转变温度(T_β),而且显著减缓了初生a相含量的变化。微量的C元素(质量分数<0.1%... 研究了间隙元素C对600℃高温钛合金(Ti60)热处理温度窗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元素对Ti60合金的a+β→β相变过程有明显影响,C元素不仅提高了合金的相转变温度(T_β),而且显著减缓了初生a相含量的变化。微量的C元素(质量分数<0.1%)可以使a体积分数的变化速率从(1.5%~2%)·℃^(-1)(Ti60)减缓到0.5%·℃^(-1)(Ti60-C)左右。C元素的这种特性改善了Ti60钛合金在a+β上部区的热处理温度窗口,可以确保该合金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进行固溶处理时初生a相的体积分数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确保了合金具有稳定的高温蠕变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热处理温度窗口 蠕变性能 C元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志国 陈会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0-713,共4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目前溶栓治疗已被大家公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将对急...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目前溶栓治疗已被大家公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时窗、溶栓药物、溶栓治疗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概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时间窗 溶栓药物 溶栓治疗
原文传递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菊香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急性期介入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病程为6~24h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在急性期即给予良肢位摆放、关节功能锻炼等康复项目,对照组则是急性期结束后...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急性期介入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病程为6~24h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在急性期即给予良肢位摆放、关节功能锻炼等康复项目,对照组则是急性期结束后介入上述康复治疗,治疗30d。结果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提示,两组的肢体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急性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康复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创伤救治时间窗急救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华尚伯 顾卯林 +2 位作者 黄永刚 胡天平 郭吕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阐述创伤急救时间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生命支持及院内急救的体液复苏;以及抢救中的创伤评分系统概论及细则;黄金1小时的概念;中国的医疗急救事业的展望。
关键词 创伤救治时间窗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创伤评分 黄金1小时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控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春虹 程莹 +1 位作者 杨文勇 刘国艳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9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控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该院急诊科接诊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溶栓治疗,按照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控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该院急诊科接诊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溶栓治疗,按照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时间窗为发病4.5 h以内,对照组的治疗时间窗为发病4.5~12 h以内,每组患者均为54例。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7 d、3个月后NIHSS评分分别为(6.62±1.02)分、(3.25±1.14)分,低于对照组的(8.22±2.03)分、(6.3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5、13.335,P<0.05);研究组治疗后Rankin评分为(1.23±0.11)分低于对照组的(3.02±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42,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的治疗,将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控制在4.5 h以内,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治疗时间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下载PDF
视网膜急性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治疗的时间窗(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剑涛 孟青青 +4 位作者 郭欣璐 袁敏立 任燕茹 接传红 高健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发病时间较长的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14例15眼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病区的患者,并对其进...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发病时间较长的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14例15眼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病区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并分析治疗后7,14,30d视力结果及治疗前后视野结果。结果:患者13例14眼完成14d治疗,11例12眼完成30d治疗。治疗7d后15眼中有11眼(73.33%)视力改善,14d后14眼中11眼(78.57%)视力改善,治疗30d后12眼中有11眼(91.67%)视力改善。治疗7d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14d与7d比较(P<0.05)、治疗30d与14d比较(P<0.05)视力均有显著的提高。14例中12例完成视野检查,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治疗前显著意义的改善(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发病后视网膜水肿未消失之前治疗价值更高,同时治疗时机也不应拘泥在传统概念的发病3d内,或许更长,比如6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阻塞 治疗效果 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术后24 h给予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敏 许栋明 +3 位作者 孙芳玲 刘婷婷 李艳菲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30 mg/kg)、中(90 mg/kg)、大(270 mg...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30 mg/kg)、中(90 mg/kg)、大(270 mg/kg)剂量组,术后24 h开始给予莫诺苷,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 d。通过检测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予莫诺苷对血管新生相关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增加(P<0. 001),给药7 d后,莫诺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了神经功能评分(P<0. 01),且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P<0. 05)。与假手术相比,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CD34和Ang-1的表达均增加(P<0. 05,P<0. 05)。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大剂量组皮层血管新生相关蛋白CD34和Ang-1的表达显著增加(P<0. 05,P<0. 01),其中莫诺苷中剂量组也能促进Ang-1的表达(P<0. 05)。结论莫诺苷给药时间窗扩大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其大剂量组可以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对CD34及Ang-1血管新生相关蛋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脑缺血再灌注 治疗时间窗 血管新生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园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4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2017年1月25日—2020年1月25日本院所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治疗,同时使用他汀...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2017年1月25日—2020年1月25日本院所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治疗,同时使用他汀药物以及抗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半个月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半年,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mRS及BI分数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以常规治疗方案为基准,同时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疾病,有助于全面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升治疗效果。另外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其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栓 治疗时间窗 超敏C反应蛋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阶梯性降压联合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威 李德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时间窗阶梯性降压联合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2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155例、B组6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在此基...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时间窗阶梯性降压联合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2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155例、B组6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在此基础上,A组接受阶梯性降压治疗,并按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分为A1、A2亚组,B组则按照指南接受强效降压治疗。对比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差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亚组及A2、B组差值两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再出血率、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B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差异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行阶梯性降压联合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再出血率,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 治疗时间窗 阶梯性 降压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心源性卒中采用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贵珍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心源性卒中采用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源性卒中患者82例(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依据入院时间分为<3h组(n=41)与3~4.5h组(n=41)。两组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统计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d、14d、30d...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心源性卒中采用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源性卒中患者82例(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依据入院时间分为<3h组(n=41)与3~4.5h组(n=41)。两组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统计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d、14d、30d、90d神经功能(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临床疗效、溶栓前及溶栓后7d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预后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1)神经功能:溶栓后1d、14d、30d、90d两组NIHSS分值较溶栓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2)日常生活能力:溶栓后14d、30d、90d两组BI分值较溶栓前增高(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3)疗效:<3h组总有效率(85.37%)与3~4.5h组(78.05%)间无差异(P>0.05);(4)HGF及SDF-1:溶栓后7d两组血清HGF、SDF-1水平较溶栓前增高(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5)预后情况:<3h组mRS分值、预后良好率(75.61%)、预后不良率(24.39%%)与3~4.5h组(65.85%、34.15%)无差异(P>0.05);(6)不良反应:<3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7%)与3~4.5h组(21.95%)间无差异(P>0.05)。结论心源性卒中发病后<3h及3~4.5h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HGF及SDF-1水平,保证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卒中 RT-PA静脉溶栓 治疗时间窗 预后 HGF SDF-1
原文传递
不同治疗时间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何衍慈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时间窗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时间窗分为三组。A组给予急性期抗凝治疗;B组给予术前抗凝治疗;C组给予术后抗凝治疗。比较三...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时间窗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时间窗分为三组。A组给予急性期抗凝治疗;B组给予术前抗凝治疗;C组给予术后抗凝治疗。比较三组围术期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 d后,C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A、B组,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时间窗抗凝治疗老年髋关节患者效果不同,建议首选急性期抗治疗,能够达到理想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治疗时间窗 老年髋部骨折 围术期 抗凝效果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少荣 朱海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6期61-61,共1页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治疗 不同时间窗脑梗死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