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王艳 柴发合 +1 位作者 王永红 刘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30-1435,共6页
采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运行MM5获得研究区域2004年代表月份的气象场模拟结果,运用HYSPLIT4.8模式,计算代表城市的后向及前向气流轨迹.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气流轨迹的分布差异明显,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影响长三角地区低层大气的输送气流主... 采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运行MM5获得研究区域2004年代表月份的气象场模拟结果,运用HYSPLIT4.8模式,计算代表城市的后向及前向气流轨迹.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气流轨迹的分布差异明显,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影响长三角地区低层大气的输送气流主要来源于蒙古、华北或东北地区,途径黄海海域或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或上海等地抵达长三角地区.受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方向也是比较重要的输送途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界的中尺度污染传输主要受东亚季风活动的影响,其中冬季季风是长三角污染物向华南和西太平洋地区传输的一个主要机制;影响长三角污染物输送的重要系统还包括春夏控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环流,该系统主要向西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大气污染物 输送规律 气流轨迹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氮素的运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夏晖 刘军 王益权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206,共5页
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剖面水分、养分空间分布严重错位的问题 ,从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出发 ,提出孔源施肥技术 ,并对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 (表层全面施肥 )下麦田土壤的氮素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 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剖面水分、养分空间分布严重错位的问题 ,从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出发 ,提出孔源施肥技术 ,并对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 (表层全面施肥 )下麦田土壤的氮素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下 ,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 ,与常规施肥相比 ,孔源施肥条件下 ,土壤氮素剖面分布更趋合理 ,水分与氮素达到了协调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土壤氮素 运移特征 氮素利用效率 孔源施肥 常规施肥
原文传递
金沙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35
3
作者 潘久根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论述了金沙江河流泥沙的来源和沿程分配、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关系以及泥沙形成的原因。为研究金沙江流域...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论述了金沙江河流泥沙的来源和沿程分配、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关系以及泥沙形成的原因。为研究金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其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河流泥沙 输移特性 输沙量
下载PDF
中国客运交通的碳排放地理特征与展望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琳娜 Becky P.Y.Loo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0-1242,共13页
围绕全国、省市和"一带一路"三个空间层面,对1990-2012年中国客运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公路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运输方式,其次是航空,而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较低且保持稳定;2在省市层面上,交... 围绕全国、省市和"一带一路"三个空间层面,对1990-2012年中国客运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公路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运输方式,其次是航空,而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较低且保持稳定;2在省市层面上,交通碳排放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并且空间分布越来越集中在东部省份;3"一带一路"的主要城市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的沿线城市表现出较低的交通碳排放,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沿线的港口城市的交通碳排放较高,而且都以公路碳排放为主。未来在满足和控制交通需求的同时,有必要发展以铁路和公共交通为主的低碳交通模式,替代目前以公路为主的交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交通 碳排放 地理特征 中国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均质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试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何克瑾 费良军 尹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5,共5页
将Green-Ampt模型用于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过程分析中,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均质土毛管水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土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均与时间之间为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速度和地下水补给速率也均与时间呈幂... 将Green-Ampt模型用于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过程分析中,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均质土毛管水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土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均与时间之间为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速度和地下水补给速率也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毛管水上升速度与地下水补给速率也呈线性关系;通过试验资料可以推求有关参数;说明入渗条件下的Green-Ampt模型用于模拟均质土的毛管水上升过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土 GREEN-AMPT模型 上升毛管水 运动特性
下载PDF
2018年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颗粒物的传输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雁宇 李杰 +2 位作者 杨文夷 王玲玲 马双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9-791,共13页
煤炭产业的集中使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新高地.本研究基于FLEXPART-WRF模式,数值模拟了2018年三门峡、西安和郑州粒子逐日72 h后向轨迹,并利用停留时间分析方法(RTA)分析了在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染程度的情况下... 煤炭产业的集中使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新高地.本研究基于FLEXPART-WRF模式,数值模拟了2018年三门峡、西安和郑州粒子逐日72 h后向轨迹,并利用停留时间分析方法(RTA)分析了在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染程度的情况下大气颗粒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传输特征.结果表明,秋冬季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偏西和偏东北两条主要的传输路径,偏西路径是源自关中平原西部的粒子沿秦岭向东的传输,偏东北路径为来源于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粒子沿太行山向西南的传输.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到达西安的粒子水平传输距离最短,其次是三门峡,到达郑州的粒子传输距离最长,重污染期间三门峡的垂直传输高度最高,其次是西安,郑州最低.秋冬季重污染期间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水平传输距离r≤100 km,垂直传输高度在300 m<h≤900 m的粒子占主导,春季重污染期间传输距离r≤200 km,垂直传输高度在300 m<h≤900 m的粒子占主导.2017年和2018年重污染期间,粒子穿越边界层的概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平原 FLEXPART-WRF 停留时间分析方法(RTA) 传输特征
原文传递
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及铺置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狄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针对高闭合应力储层加砂压裂难度大的问题,文中以提高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效率和导流能力为目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支撑剂运移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校正,进而明确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和铺置特... 针对高闭合应力储层加砂压裂难度大的问题,文中以提高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效率和导流能力为目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支撑剂运移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校正,进而明确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和铺置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低密度、小粒径支撑剂和高排量、低砂比以及高黏度压裂液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缝内砂堤平衡高度,延长支撑剂的铺置距离,减少缝内砂堵。依据运移规律及铺置特征分析结果,应用压裂模拟软件对定北区块压裂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现场应用,施工成功率由75.0%提高至97.8%,产量也取得突破,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运移规律 铺置特征 数值模拟 物理实验 压裂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不同干湿制度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徐港 徐可 +1 位作者 苏义彪 王谊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9,共6页
设计了8种干湿循环侵蚀制度,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制度同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深度、氯离子含量分布规律、表面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对流区及氯离子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加速氯离子的传输仅限于一定范围;不同干湿... 设计了8种干湿循环侵蚀制度,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制度同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深度、氯离子含量分布规律、表面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对流区及氯离子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加速氯离子的传输仅限于一定范围;不同干湿制度下,表面氯离子含量随干湿比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干湿循环下混凝土中对流区的出现具有时间性;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对流峰值以幂函数增加,且干湿比越大越有利于氯离子峰值浓度的积累;干湿循环制度不同,但干湿循环1个周期的时间相同且干湿比为5:1时,氯离子向混凝土内的传输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 干湿循环 传输特性
下载PDF
杂散电流影响下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耿健 丁庆军 +1 位作者 孙家瑛 孙炳楠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利用加载直流电场模拟杂散电流的方法,对杂散电流存在情况下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散电流的存在会明显加速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同时随着杂散电流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电流强度的增大,杂散电流对氯离子... 利用加载直流电场模拟杂散电流的方法,对杂散电流存在情况下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散电流的存在会明显加速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同时随着杂散电流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电流强度的增大,杂散电流对氯离子传输的加速作用越发明显.此外,与无杂散电流情况下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均匀扩散的特点相比,杂散电流的存在使得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渗透面变为一个抛物面,并且在垂直钢筋的方向上氯离子侵入深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氯离子 传输特征 混凝土 耐久性
下载PDF
气力输送过程中粮食颗粒的输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明旭 秦超 +1 位作者 李永祥 曹宪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2,共5页
为控制气力输送过程中粮食颗粒的破碎、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能耗,以小麦颗粒为研究对象,以其在90°弯管中的输送为研究条件,基于CFD-FLUENT对其运动特性与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以气流速度、小麦颗粒在输送过程中的体积百分含... 为控制气力输送过程中粮食颗粒的破碎、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能耗,以小麦颗粒为研究对象,以其在90°弯管中的输送为研究条件,基于CFD-FLUENT对其运动特性与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以气流速度、小麦颗粒在输送过程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优化参数,流场内部压力为目标的小麦颗粒输送特性优化模型;采用该模型获得了最佳输送状态下的气流速度和小麦颗粒的体积百分含量。研究结果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破碎 输送特性 流场 粮食颗粒
下载PDF
天津夏季边界层低层大气中PAN和O_3的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姚青 马志强 +4 位作者 林伟立 刘敬乐 王晓佳 蔡子颖 韩素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5,共9页
采用在线仪器监测分析2017年夏季天津气象铁塔220 m观测平台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和后向轨迹分析PAN和O_3的输送特征.观测期间PAN和O_3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73±0.56)×10^(-9)和(53... 采用在线仪器监测分析2017年夏季天津气象铁塔220 m观测平台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和后向轨迹分析PAN和O_3的输送特征.观测期间PAN和O_3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73±0.56)×10^(-9)和(53±25)×10^(-9),最大小时体积分数分别为3.49×10^(-9)和137×10^(-9),PAN和O_3体积分数具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白昼PAN和O_3浓度高于夜间,且PAN和O_3浓度相关系数(R2=0.52)显著高于夜间(R2=0.21).观测期间偏南风下PAN和O_3浓度最高,偏东风下最低,风玫瑰图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都表明,来源于西南方向的气流轨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最高,途经渤海和河北、辽宁沿海地区的偏东气流对应的PAN和O_3体积分数最低,边界层内输送对PAN和O_3的体积分数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臭氧 输送特征 边界层 天津
原文传递
运输行为的本质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群琪 黄智英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为科学构建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经济学根本动力机制出发,分析了运输行为的本质。指出运输行为的本质是基于人或物的位移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具有互动性、相对性、主体性、主观性和集合性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正确认识运输行为的... 为科学构建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经济学根本动力机制出发,分析了运输行为的本质。指出运输行为的本质是基于人或物的位移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具有互动性、相对性、主体性、主观性和集合性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正确认识运输行为的本质及其特征,有助于明确运输经济理论主线,校正对运输需求及其相关特征的认识以及运输布局理论和运输预测理论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运输行为 本质特征 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PDF
北京2019年冬季一次典型霾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廉涵阳 杨欣 +5 位作者 张普 陈义珍 杨小阳 赵妤希 何友江 赵丹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1-2132,共12页
为研究北京冬季霾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成因,以北京2019年12月一次典型PM_(2.5)污染过程为分析对象,利用气溶胶垂直探测资料、边界层气象场和近地湍流资料,对霾不同污染阶段的特征与边界层理化特性的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 为研究北京冬季霾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成因,以北京2019年12月一次典型PM_(2.5)污染过程为分析对象,利用气溶胶垂直探测资料、边界层气象场和近地湍流资料,对霾不同污染阶段的特征与边界层理化特性的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北京共经历两次污染生消,历时5 d,PM_(2.5)小时浓度最高220μg·m^(-3),超过重度污染标准的时次占比53%.(2)高空稳定形势和地面均压场配置下,来自北京西南城市群地表的气溶胶和水汽传输(占比48%),在近地层偏南弱风(风速1~2m·s^(-1)),贴地强逆温[0.8 K·(100 m)^(-1)]和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等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不断吸湿增长,加之本地污染排放,成为霾日维持的主要原因.且随污染加重,气溶胶球形特征逐步显著(退偏比从0.05降至0.02).(3)各湍流统计量(湍流强度、摩擦速度和湍流动能)在重污染发生与结束前提前出现规律性异常突降(小时波动率77%)与激增(超过一个量级的峰值)现象,表明湍流统计量可作为重污染过程发生和结束的预报指标,其中湍流强度响应提前的时长与其峰值后的持续湍流强弱有关.污染累积阶段摩擦速度(0.04~0.21 m·s^(-1))、湍流强度(均值0.678)和湍流动能(均值0.643 m^(2)·s^(-2))等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底层大气混合扩散能力较差,对污染持续累积起重要作用.另外晴天和霾天感热通量均由地面向大气输送,且呈明显的日单峰变化特征,霾天感热通量(20 W·m^(-2))较晴天小(60 W·m^(-2));潜热通量则全程在0值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污染特征 污染成因 气流输送 边界层结构 湍流特征
原文传递
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运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穆红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通过单膜孔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肥液入渗的分布特性与运移规律。研究表明,膜孔肥液入渗湿润体土壤含水率比清水的大;分析了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比清水入渗增加的机理;供水入渗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 通过单膜孔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肥液入渗的分布特性与运移规律。研究表明,膜孔肥液入渗湿润体土壤含水率比清水的大;分析了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比清水入渗增加的机理;供水入渗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继续增大,而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均近似于“S”型曲线。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肥液入渗 运移特性
下载PDF
太湖风生流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5
作者 舒叶华 高晨晨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建立高精度的太湖三维风生流数值模型和风生流-污染物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盛行风作用下的太湖风生流特征和风生流驱动下的太湖污染物输移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后的太湖风生流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表层流向基本上同风向一致,底层流向... 建立高精度的太湖三维风生流数值模型和风生流-污染物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盛行风作用下的太湖风生流特征和风生流驱动下的太湖污染物输移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后的太湖风生流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表层流向基本上同风向一致,底层流向则与表层大致相反,具有补偿流的特征;风向能显著影响太湖风生流的形态和结构;在垂向扩散作用下,太湖污染物质量浓度沿水深方向上近似均匀分布;在定常风作用下,太湖北部的湖湾区出现多个小尺度闭合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对太湖水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生流 污染物 示踪剂 输移特征 盛行风 太湖
下载PDF
短舱扰流片对运输机增升装置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文升 陈海昕 +4 位作者 张宇飞 符松 陈迎春 李亚林 周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5,共10页
以民用运输机增升装置复杂增升构型气动设计为背景,针对短舱扰流片对增升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对流动控制效果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片设计可以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特性,提高最大升力系数0.3以上,... 以民用运输机增升装置复杂增升构型气动设计为背景,针对短舱扰流片对增升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对流动控制效果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片设计可以明显改善增升装置的气动特性,提高最大升力系数0.3以上,增大失速迎角3°左右。短舱扰流片安装参数研究表明:短舱扰流片产生旋涡强度对其推迟失速的效果有明显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短舱扰流片弦向位置明显影响扰流片的当地来流迎角,进而改变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的周向安装角主要影响扰流片的来流强度,同样影响所产生旋涡的强度;扰流片面积对提高升力系数贡献不大,主要影响失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机 增升装置 短舱扰流片 气动特性 机理 安装参数
原文传递
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均质土壤毛管上升水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伟佳 吴军虎 +1 位作者 裴青宝 张铁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67-70,74,共5页
不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毛管上升水的含量及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均质土毛管上升水的运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与时间之间... 不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毛管上升水的含量及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均质土毛管上升水的运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和地下水补给量与时间之间均为幂函数关系,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毛管水上升过程以毛管水上升速率为依据可划分为上升和稳渗两个阶段,在上升阶段,毛管水上升高度、平均上升速率及时间均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关系,但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上升毛管水 运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我国风景道政策演进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盼盼 余青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8,共13页
采用国家层面风景道政策文本,通过语义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政策工具编码,基于政策演进视角,从政策文本形式、政策制订主体、政策关注主题、政策运用工具4方面,对我国风景道政策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从本质上深刻剖析我国风景道政策... 采用国家层面风景道政策文本,通过语义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政策工具编码,基于政策演进视角,从政策文本形式、政策制订主体、政策关注主题、政策运用工具4方面,对我国风景道政策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从本质上深刻剖析我国风景道政策演进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风景道政策演进已历经萌芽起步、平稳发展、快速增长、政策利好4大阶段,但仍处于风景道专门性政策起步时期;政策文本形式逐渐多样化,已涵盖多种类型,以引导类政策为主,但针对性不足,问题解决类、法规性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主体逐步多元,注重部门联合联动,政策主体间合作程度逐步增强,但尚未成立专门主导或牵头机构;政策主题关注要素和内容,主要聚焦于"建"方面,"管养运"虽有所关注,但具体化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工具以供给型和环境型为主,政策工具协同性呈上升趋势,政策工具由单一向综合性转变,但内部均衡性不足,有待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各类政策工具使用结构。最后,基于规范化、长远性、可持续,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文本形式、设立专门风景道机构、具体化政策主题、均衡化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政策量化研究 语义内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政策工具编码 风景道 演进特征
原文传递
苏州郊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鲍孟盈 曹芳 +6 位作者 刘寿东 刘晓妍 张园园 张雯淇 汤天然 高雅琦 章炎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大气灰霾污染已经成为了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针对背景地区站点的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和输送规律的研究仍然有限。利用PM_(2.5)、PM_(10)、CO、SO_2、O_3、NO_2等6种大气成分质量浓度数据、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H... 大气灰霾污染已经成为了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针对背景地区站点的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和输送规律的研究仍然有限。利用PM_(2.5)、PM_(10)、CO、SO_2、O_3、NO_2等6种大气成分质量浓度数据、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5年1月15—28日发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的一次持续十余天的空气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东山镇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灰霾生成-积聚-消散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两个主要污染时段,1月15—19日轻污染时段和1月22—26日重污染时段。ρ(PM_(2.5))/ρ(PM_(10))平均值达到62.8%(30.0%~93.4%),表明PM_(2.5)对东山大气颗粒物污染贡献显著。6种大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发现CO和NO_2与PM_(2.5)和PM_(10)相关性最好,人为燃烧源和交通源对灰霾形成贡献显著。高空较稳定的环流形势和地面弱气压场的配合以及低压高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阻碍了污染物的垂直和水平扩散,是此次持续性灰霾天气形成的客观原因。通过风向、风速统计和后向轨迹分析发现,此次污染过程,在大风下颗粒物以远程输送为主,微风下颗粒物以局地排放为主。外来源的输送和本地源排放的叠加造成了灰霾的形成和积聚。轻污染时段,高浓度污染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来自山东、河北等工业发达地区的排放源对东山地区灰霾的形成影响显著。重污染时段,污染气团主要来自偏南方向的局地输送,此外来自湖南、江西一带的大规模生物质燃烧生成的高浓度污染气团输送也是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来自东北方向的气流对此次区域灰霾污染起到了清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PM2.5 气象条件 输送规律 轨迹分析
下载PDF
乌海市臭氧传输特征与潜在源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佳琦 陈强 +2 位作者 刘晓 张瑞欣 李光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12-3020,共9页
乌海是典型的西北工业城市,O_(3)污染问题突出但缺乏研究.本文基于乌海市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分析了乌海市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乌海市O_(3)日最大8 h平均值(MDA8O_(3))第90位百分数由2015年的131μg·m^(-3)上升至2018年的16... 乌海是典型的西北工业城市,O_(3)污染问题突出但缺乏研究.本文基于乌海市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分析了乌海市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乌海市O_(3)日最大8 h平均值(MDA8O_(3))第90位百分数由2015年的131μg·m^(-3)上升至2018年的162μg·m^(-3),超标天数由2015年的8 d上升到2018年的44 d,O_(3)超标日集中出现在4—8月;2018年4—8月乌海市近地面盛行南风,O_(3)浓度在近地面风向位于西南-南、东南、北-东北3个风向区间,风速处于2~7 m·s^(-1)的区间时最高.为进一步研究乌海O_(3)传输特征、潜在源区,本文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使用后向轨迹、PSCF方法与CWT方法研究了2018年4—8月O_(3)的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O_(3)非污染过程中,74%的轨迹来自北方,气团移动速度快且途经的下垫面以沙漠为主,较为清洁.O_(3)污染过程中,来自南方的轨迹占比59%,贡献了76%的污染轨迹,这些轨迹传输距离较短、移动速度较慢且经过的下垫面多为城市及工业园区;PSCF分析与CWT分析的结果较为一致,O_(3)非污染过程的主要源区分布在乌海市以南.O_(3)污染过程的主要源区为鄂尔多斯西部、阿拉善东部、石嘴山、银川、吴忠、榆林西部,WPSCF值均大于0.5,WCWT值均大于120μg·m^(-3).乌海市O_(3)易受区域传输影响,O_(3)污染过程中其主要源区为距乌海400 km以内的上风向城市,O_(3)非污染过程则主要在200 km的范围内.分过程进行气团轨迹聚类分析和潜在源区分析有利于得到更为真实的污染物传输特征和潜在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传输特征 潜在源区 后向轨迹 乌海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