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林久祥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61-67,共7页
目的介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传动矫治器分为适于安氏Ⅰ、Ⅱ类牙颌畸形的标准型和适于安氏Ⅲ类牙颌畸形的Ⅲ型。每套传动矫治器包括低摩擦力、移动范围大的尖牙托槽及其他牙托槽。传动矫治技术原理:传动... 目的介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传动矫治器分为适于安氏Ⅰ、Ⅱ类牙颌畸形的标准型和适于安氏Ⅲ类牙颌畸形的Ⅲ型。每套传动矫治器包括低摩擦力、移动范围大的尖牙托槽及其他牙托槽。传动矫治技术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矫治程序:不拔牙病例矫治分为二期,拔牙病例为三期。结果矫治完成了50余例牙颌畸形,均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效果。介绍2例典型病例。结论传动矫治器及技术是高效而便捷的新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矫治器 传动技术 传动效应 摩擦力 持续轻力
原文传递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锋 简志杉 +3 位作者 朱莹 张纯燕 胡丽 陈莉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骨性畸形的程度分为2组:轻中度骨性组(-4°≤ANB角<0°)和重度骨性组(-8°≤ANB角<-4°),每组按照采用的矫治技术不同又分为2组:传动矫治技术(T组)和MBT矫治技术(M组)。结果 97名患者均已结束治疗。轻中度骨性组:59名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恢复Ⅰ类关系,面型明显改善,但T组中U1/SN角、L1/MP角、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重度骨性组:38名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或基本解除,其中14例出现下颌前牙过度舌倾(M组9名,T组5名),面型改善不佳。24例矫治结果较理想的患者,T组中U1-NA值、U1/SN角、L1-NB值、L1/MP角、LLP、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结论相对于MBT矫治技术,传动力矫治技术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时,存在可使面型改善更加明显、上下前牙的代偿倾斜度更小、牙根吸收的风险率更低等优势,应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传动矫治技术 掩饰性治疗 牙根吸收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卫革 王云 +3 位作者 刘向辉 黄辉 刘震宇 应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进行矫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和轻力,能够迅速移动牙齿,并利用双层弓丝的作用移动牙根达到控根正轴的目的,为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畸形、拒绝外科手术矫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传动效应 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壮族青少年双颌前突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朱仕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广西壮族青少年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双颌前突畸形的广西壮族青少年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24例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相关项目的测量并统计分...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广西壮族青少年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双颌前突畸形的广西壮族青少年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24例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相关项目的测量并统计分析其变化。结果:矫治后上下切牙明显内收,U1-L1角增加26.1°(P<0.001);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接近直面型,鼻唇角(NLA)平均增加21.71°,Z角平均增加7.33°,治疗前后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颌前突畸形的广西壮族青少年经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牙合关系及较为理想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青少年 双颌前突 传动直丝弓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开牙合患者矫治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锋 胡丽 +1 位作者 周鑫 陈莉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究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开牙合病例的临床疗效及矫治体会。方法:对34例成人高角开牙合患者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前磨牙;根据患者开牙合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中度组(3 mm≤前牙开牙合≤5 mm)和重... 目的:探究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开牙合病例的临床疗效及矫治体会。方法:对34例成人高角开牙合患者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前磨牙;根据患者开牙合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中度组(3 mm≤前牙开牙合≤5 mm)和重度组(5 mm<前牙开牙合≤8 mm),每组各17例患者。中度组单独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重度组在传动技术矫治第二阶段辅以后牙区颊腭侧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磨牙。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34例患者中31例顺利完成治疗,牙性指标如U1/SN、L1/MP、U1-NA、U1/L1等,中度组改变较重度组显著;骨性指标NP/FH、SN/MP、ODI、APDI、ANS-Me/N-Me、S-Go/N-Me等和软组织指标NsPos/FH、NLA、LL-SnPos等,重度组改变较中度组显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牙性指标U6-PP、L6-MP在中度组没有明显改变,但在重度组U6-PP明显改变。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开牙合患者,可快速改善覆牙合覆盖及面部软硬组织突度,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稳定性好的优点;对重度骨性开牙合患者,配合后牙区种植体支抗能有效降低垂直高度,下颌发生逆时针旋转,颌骨及面部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牙合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 头影测量 种植体支抗 磨牙压低
原文传递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昝昊 俞星 万佳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6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5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5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直丝弓矫治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传动直丝弓矫治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切牙及磨牙位置指标以及打开咬[牙合]所需时间、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矫治后∠SNA[(80.27±1.33)°]、∠U1-NA[(15.45±1.65)°]、U1-NA[(3.10±0.88)mm]均低于对照组[(81.46±1.85)°、(28.22±2.10)°、(6.88±1.08)mm],∠U1-L1[(122.50±8.81)°]高于对照组[(104.46±8.38)°],差异显著(P<0.05),其余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打开咬[牙合]所需时间[(3.95±0.85)个月]、排齐整平时间[(5.22±1.18)个月]、复诊次数[(16.44±2.28)次]均低于对照组[(6.17±1.14)个月、(7.56±1.69)个月、(20.38±4.15)次],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效果优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早期 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 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