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动脉病变特征和治疗 被引量:25
1
作者 倪俊 高山 +6 位作者 崔丽英 徐蔚海 王含 刘彩燕 陈琳 彭斌 王建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348,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脑动脉病变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5~2008年间诊治的20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对侧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其责任血管分布:颈...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脑动脉病变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5~2008年间诊治的20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对侧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其责任血管分布:颈内动脉虹吸段6例;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6例;大脑中动脉的M2段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7例。8例头颅磁共振显示典型的分水岭脑梗死。6例行血管重建治疗,临床未再发作。结论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可能是中国人群LS-TIA的主要血管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抖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动脉 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神经心理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阳 袁光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96-199,204,共5页
对49例TIA病人(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2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9例)与30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人及30名健康人进行17项神经心理测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TIA病人遗留有多种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最敏感的指标是... 对49例TIA病人(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2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9例)与30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人及30名健康人进行17项神经心理测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TIA病人遗留有多种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最敏感的指标是记忆力。TIA病人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 脑缺血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TIA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苏民 王大力 +1 位作者 赵晓晶 陈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分为TIA组和无TIA组,分别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梗死部位几方面同无TIA组比较,采用ADL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分为TIA组和无TIA组,分别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梗死部位几方面同无TIA组比较,采用AD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Ⅰ级预后预先有TIA的占72%,无TIA的占63%,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X^2=3.31,P>0.05)。但脑梗死前有TIA且持续时间在5~20min、发作次数2~3次,与脑梗死间隔不超过1周者,其Ⅰ级预后较多,同无TI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TIA有可能对人脑产生缺血耐受作用。TIA的神经保护性与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与脑梗死间隔时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耐受 脑梗死 预后
原文传递
新观点 新概念——再谈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丽英 徐蔚海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
原文传递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及影像 被引量:13
5
作者 倪俊 宋扬 +4 位作者 徐蔚海 孙鹤阳 朱以诚 高山 崔丽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1,258,共4页
目的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例,行颈部血管超声、脑电图、头部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血管成像,4例行数... 目的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例,行颈部血管超声、脑电图、头部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血管成像,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例行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均表现为发作性短暂不能控制的抖动,5例发作有明显诱因。全部患者均有抖动肢体对侧至少1条以上颅内和/或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头部核磁共振4例显示抖动肢体对侧内分水岭脑梗死。脑电图均未见痫样放电,6例可见病变血管同侧额颞部慢波灶。经扩容和抗血小板聚集或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提示大血管严重的狭窄或闭塞,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抖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低灌注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较影像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卢洁 李坤成 华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 评价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TCD检查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 目的 评价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2 0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TCD检查 ,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他脑内疾病 ,CT脑灌注成像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TCD则有助于明确TIA的病因。结论  3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应用 ,可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对TI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脑灌注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 TIA 诊断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联合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饶海冰 翟玉霞 +1 位作者 郭岳霖 颜汉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联合研究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 81例TIA患者在发病两周内行头颅MRI检查及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11例患者在随访时间段内发生继发脑梗塞而再次就诊,为进展型TIA组;其余病...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联合研究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 81例TIA患者在发病两周内行头颅MRI检查及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11例患者在随访时间段内发生继发脑梗塞而再次就诊,为进展型TIA组;其余病例为初发型TIA组。搜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实验组(包括进展型和初发型TIA组)和对照组的DWI阳性率及颈动脉软斑数混合斑数血栓数、IMT依次递减,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病例的脑部MRDWI脑梗塞病灶数目和颈动脉总斑块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787。结论 MRDWI可发现TIA新发病灶,颈动脉彩超可发现并鉴别颈动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及其继发的颈动脉血栓、中内膜增厚、狭窄,对TIA患者的病因诊断及其继发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均具有重大临床价值,脑部MRDWI脑梗塞病灶数目和颈动脉总斑块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颈动脉 超声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作间期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瑜霞 李永秋 +1 位作者 卢洁 韩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9例TIA患者在其发作间期行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9例TIA患者在其发作间期行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根据CTP结果对TIA患者进行分期,并分析脑灌注异常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69例TIA患者中有52例出现与临床表现相一致的脑灌注异常.根据CTP图CBF的改变情况分为Ⅰ期TIA 25例、Ⅱ期TIA 27例.Ⅰ期TIA患者患侧与健侧TTP 、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TIA患者患侧与健侧TTP、MTT、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TIA患者中TIA发作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4分者比例(68.2%)及发作持续时间≥60 min者比例(75.0%)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31.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脑灌注异常的TIA患者中,NIHSS评分及TIA发作持续时间均与患侧CBF/健侧CBF的比值呈负相关(r=-0.548,P=0.000;r=-0.848,P=0.000),与患侧TTP/健侧TTP的比值呈正相关(r=0.732,P=0.000;r=0.927,P=0.000),与患侧MTT/健侧MTT的比值呈正相关(r=0.668,P=0.000;r=0.902,P=0.000).结论 CTP能够显示TIA患者发作间期的脑灌注异常,且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其可为TIA的诊断、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作间期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白维 李尧 +2 位作者 刘阳 薛军 吴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前循环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技术观察到微栓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前循环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技术观察到微栓子信号(MES)。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以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IA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TCD诊断技术观察MES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效果肯定,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PWI和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宏杰 王默力 +2 位作者 杨小平 王志群 信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TIA患者分别行常规头MRI(T1WI、T2WI)、DWI、PWI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发现9例(26.5%)DWI异常,且T2WI与DWI均显示在同一部位;PWI显...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TIA患者分别行常规头MRI(T1WI、T2WI)、DWI、PWI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发现9例(26.5%)DWI异常,且T2WI与DWI均显示在同一部位;PWI显示23例(67.6%)异常;PWI异常率明显高于DWI异常(P=0.003);综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简称超声)检测判定责任血管病变:正常-轻度狭窄21例(61.8%),中重度狭窄13例(38.2%)。责任血管病变程度与PWI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TIA间期的脑血流灌注异常,部分TIA已经发生脑梗死。应重视TIA的处理以防止TIA复发及脑缺血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责任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转归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屈沂 杨文胜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转归的影响。方法:选短暂脑缺血发作64例分为两组用复方丹参滴丸及肠溶阿斯匹林对照治疗,观察发作频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发作频率、血流变学改变有显著差别。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转归的影响。方法:选短暂脑缺血发作64例分为两组用复方丹参滴丸及肠溶阿斯匹林对照治疗,观察发作频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发作频率、血流变学改变有显著差别。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 脑梗塞 复方丹参滴丸 肠溶阿斯匹林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施琴 刘涛 +1 位作者 许晓春 郭东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初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方法:39例TIA患者首次发病7天内采用中文版Mo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同时选取28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比... 目的: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初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方法:39例TIA患者首次发病7天内采用中文版Mo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同时选取28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MoCA量表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TIA患者的MoCA量表总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分别为24.46±2.51、27.86±1.76、P<0.01),其中TIA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分别为3.56±0.94,4.61±0.57,P<0.01)、注意(分别为4.23±1.09、5.43±0.57,P<0.01)、延迟记忆评分(分别为3.74±1.19,4.43±0.74,P<0.0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两组患者的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及定向力评分及与正常对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与额颞叶有关的认知功能损害,中文版MoCA量表可以用于评价TIA后的认知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认知功能受损 MOCA量表
下载PDF
血清miR-122-5p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琳琳 喻明 +3 位作者 崔文娟 徐磊 庞洪波 张运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变化及其在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TIA病人15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2-5p水平。根据入院ABCD2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以发病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变化及其在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TIA病人15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2-5p水平。根据入院ABCD2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以发病90 d内发生脑梗死或死亡、与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或心源性栓子需要抗凝治疗为主要结局衡量终点事件。结果150例中,低危组49例,中危组71例,高危组20例。150例中,41例(27.33%)出现终点事件,其中脑梗死10例,死亡1例,大动脉狭窄≥50%有21例,心源性血栓需抗凝治疗9例;其余109例(72.67%)无终点事件情况发生。血清miR-122-5p水平与病人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84,P<0.05)。发生终点事件TIA病人血清miR-122-5p明显高于无终点事件病人(P<0.05),其中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病人、脑卒中/死亡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心源性栓子需抗凝治疗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是TIA病人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提示TIA病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2评分 miR-122-5p 预后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IL6、IL8和IL10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蓓蕾 李晓波 +1 位作者 李军 马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IL6、IL8及IL10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CTA检查将TIA患者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和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的差异;检测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8及I... 目的探讨IL6、IL8及IL10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CTA检查将TIA患者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和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的差异;检测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并与TIA患者组比较;根据TIA患者的预后分为痊愈组、反复发作组、进展为脑梗死组,比较三组患者间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稳定性斑块组。TIA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为脑梗死组、反复发作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均高于痊愈组。结论血清IL6、IL8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呈负相关,而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呈正相关。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高的TIA患者易进展为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8 白介素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Recurrent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Revealing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A Comprehensive Case
15
作者 Kenza Khelfaoui Tredano Houyam Tibar +3 位作者 Kaoutar El Alaoui Taoussi Wafae Regragui Abdeljalil El Quessar Ali Benomar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AS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This case report investigates the manifestation of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through recurrent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s) in an 82-year-old patient. Despite initial diagnostic complexities, cerebral ang... This case report investigates the manifestation of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through recurrent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s) in an 82-year-old patient. Despite initial diagnostic complexities, cerebral angiography-MRI revealed features indicative of CAA. Symptomatic treatment resulted in improvement, but the patient later developed a fatal hematoma. The discussion navigates the intricate therapeutic landscape of repetitive TIAs in the elderly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emphasizing the pivotal role of cerebral MRI and meticulous bleeding risk management. The conclusion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SWI sequences, specifically when suspecting a cardioembolic TIA, as a diagnostic measure to explore and exclude CA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his case report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se challenges, highlighting the need to consider CAA in relevant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Recurrent Hemiparesis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Cardioembolic Origin Bleeding Risk Manageme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下载PDF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昭贤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与缺血性脑卒中(IS)颈动脉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不同,以达到早期识别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IS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8例(TIA组),采用Siemens ACUSON 512型彩色多...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与缺血性脑卒中(IS)颈动脉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不同,以达到早期识别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IS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8例(TIA组),采用Siemens ACUSON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TIA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低于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中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均明显高于IS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的出现往往预示着IS的发生,临床中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实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 缺血性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蓓蕾 李晓波 袁成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vWF,FⅧ:C及各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极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液vWF,FⅧ:C,FIB,ATⅢ,PT,APTT,TT和PT-IN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vWF...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vWF,FⅧ:C及各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极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液vWF,FⅧ:C,FIB,ATⅢ,PT,APTT,TT和PT-IN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vWF和FⅧ:C水平较高。且vWF和FⅧ:C水平较高者更易进展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FIB,ATⅢ,PT,APTT,TT和PT-INR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凝血系统激活。检测血液vWF,FⅧ:C水平将有助于我们诊断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凝血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凝血因子Ⅷ:C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和彩超联合应用于TIA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世霞 王东 +6 位作者 黄维星 王慧玲 杨月明 刘利强 姬俊芳 李晓艳 张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02-1006,1010,共6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头颈64排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 CTA检查45例TIA患者中40例颅内外共116支动脉狭窄或闭塞,总异常率为88.9%,颅...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头颈64排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 CTA检查45例TIA患者中40例颅内外共116支动脉狭窄或闭塞,总异常率为88.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61.1%高于颅外动脉38.9%,颅外动脉狭窄中以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最多44.4%,颅内动脉狭窄中以ICA颅内段狭窄最多32.3%,频发(发作频率≥2/d)及短时程(发作持续时间在1 h以内)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74.2%)高于非频发组及长时程(发作持续时间≥1 h),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TCD异常75.6%,占CTA异常的94.4%,TCD血流速度增快85支,较CTA65支多;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6例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共35支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7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检出率低于CTA,对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检出率远低于CTA。结论 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斑块发生率高,CTA检查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异常率为88.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外动脉,频发及短时程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4排CT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 动脉彩超
下载PDF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秋爽 栾松 戴悦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年至2002年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5例中青年(≤45岁)患者及90例老年(≥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总结分析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年至2002年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5例中青年(≤45岁)患者及90例老年(≥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肥胖、高脂血症、睡眠障碍及血管病家族史在中青年组发生率高,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长期吸烟史、周围血管病以及颈动脉狭窄症在老年组发生率高,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在两组均占较高比例。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中青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与老年患者比较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其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应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青年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磁共振血管成像病变特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玉茹 王宏 +4 位作者 钟心 刘勉 刘腾 兰鹏宇 杨斯娇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时磁共振血管成像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TIA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颅内动脉、颈部动脉,分析患者颅颈部供血动脉病变特点、狭窄情况。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脑供...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时磁共振血管成像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TIA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颅内动脉、颈部动脉,分析患者颅颈部供血动脉病变特点、狭窄情况。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53例(88.33%),未见异常者7例(11.67%)。其中,颈内动脉系统发现病变者40例(75.47%),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现病变者13例(24.53%)。不同动脉系统的病变在颅内外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4.94,P=0.08470)。53例发生狭窄病例中,共有病变动脉92支,其中轻度狭窄20支,中度32支,重度38支,2支闭塞;按发生支数依次排序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段、大脑后动脉。结论磁共振技术诊断TIA客观,综合患者临床情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