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处方中用药名称存在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杰 张玲忠 +4 位作者 李松梅 尹蔚萍 仇嘉 马殿飞 王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为保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质量、疗效和使用安全,探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中用药名称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规范修订的建议及对策,旨在科学、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处方中欠妥的用药名称。方法:考证分析云南中医集... 目的:为保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质量、疗效和使用安全,探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中用药名称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规范修订的建议及对策,旨在科学、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处方中欠妥的用药名称。方法:考证分析云南中医集团调剂使用的中药制剂品种的质量标准处方中不科学、不规范的中药饮片名称和实际所指的中药饮片的品种和制品。结果:具有时代印迹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处方虽经过多次再注册和修订,但处方中的用药名称并未随着《中国药典》及地方标准的改版而及时修订,存在药物名称与实际用药和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不相符的情况。结论:因处方中药名称的问题,使得制剂生产面临着为保质量、疗效和使用安全而违规生产,或者放弃制剂的质量、疗效和使用安全的困境。本研究为确保中药制剂持续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医特色服务的作用和优势,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中药制剂 用药名称 规范
原文传递
论秦汉时期多用丸散剂型的原因 被引量:12
2
作者 傅延龄 杨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9-831,共3页
中药剂型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合适的剂型便于临床应用,而且可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现代中医临床口服中药剂型多采用汤剂,文章研究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医学著作中... 中药剂型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合适的剂型便于临床应用,而且可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现代中医临床口服中药剂型多采用汤剂,文章研究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医学著作中的口服剂型,发现丸、散剂多于汤剂。分析其原因,秦汉时期医多游历,丸、散剂有方便携带、易于储藏、节省药材等优点,并且丸剂有利于发挥持久药效,散剂有利于快速缓解病情,因此丸、散剂在秦汉时期方书的口服剂型中占有重要位置。进入东汉,汤剂的应用增多,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汤剂多于丸、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剂型 汤剂 丸剂 散剂 秦汉时期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中药制剂处方流动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若飞 赵立杰 冯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11-619,共9页
目的:通过建立混合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变化规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方法:以五倍子、金钱草浸膏粉为模型药物,将其与4种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分别测定混合前后各粉体的松密... 目的:通过建立混合过程中物料流动性变化规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方法:以五倍子、金钱草浸膏粉为模型药物,将其与4种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分别测定混合前后各粉体的松密度、振实密度,并计算豪斯纳比率和压缩度以表征流动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混合过程中流动性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进而预测任意以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的中药处方流动性。结果: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处方 微晶纤维素 松密度 振实密度 流动性 神经网络
下载PDF
高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以《中药制剂分析》教材为例
4
作者 孙兰 张勇 +1 位作者 黄巧燕 王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1期38-42,共5页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依据,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通过分析《中药制剂分析》教材存在的问题,介绍高职《中药制剂分析》新形态教材建设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教材建设 新形态教材
下载PDF
《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圣璇 胡思源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从中药新药研发的实践角度出发,围绕《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核心内容,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原则,重点分析和讨论人用经验的内涵、基于人用经验中药新药的研发计划,并对人用经验其他可能应用情形提出... 从中药新药研发的实践角度出发,围绕《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核心内容,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原则,重点分析和讨论人用经验的内涵、基于人用经验中药新药的研发计划,并对人用经验其他可能应用情形提出建议与思考,以期为采用人用经验进行中药新药研发的业内同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用经验 中药复方制剂 中药新药 指导原则
下载PDF
不同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孙欣欣 李怡芳 +2 位作者 陈庆淑 张卫华 王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6组。其中4组(配方二至配方五组)应用4种不同中药配方联合乳酸亚铁,1组(配方六组)仅使用中药配方,1组(配方一组)仅使用乳酸亚铁,并且各... 目的:研究不同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6组。其中4组(配方二至配方五组)应用4种不同中药配方联合乳酸亚铁,1组(配方六组)仅使用中药配方,1组(配方一组)仅使用乳酸亚铁,并且各个实验组使用不同的药物剂量。连续经口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实验组的治疗方案,30 d后进行检测,将所测各项指标结果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结果:所有配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一至五各剂量组及配方六高剂量组均能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两项指标(P<0.01),配方六低剂量组可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P<0.01),对于红细胞压积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配方各剂量组对大鼠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无明显提升(P>0.05)。结论: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中药铁剂配方 乳酸亚铁 四物汤 大鼠
下载PDF
中药剂型改革探要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艳 刘庆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102-102,共1页
从剂型的改革(汤剂、丸剂、辅料)等对中药剂型改革作了论述。
关键词 中药剂型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