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总苷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朵 王靖 +5 位作者 蒋勇军 周士琦 段昊 郭豫 赵建 闫文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9-397,共9页
为了探讨肉苁蓉总苷(total glycos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TG)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3.5、10.5、21、31.5、42μg/mL)TG处理HepG2细胞24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Hoechst 33342/PI双染... 为了探讨肉苁蓉总苷(total glycos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TG)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3.5、10.5、21、31.5、42μg/mL)TG处理HepG2细胞24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Hoechst 33342/PI双染法及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细胞迁移试验检测细胞迁移现象;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展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β-连环蛋白(β-catenin)、蓬乱蛋白(Dishevelled,Dsh)、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量。结果发现,TG可以降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有浓度依赖性,当TG为42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仅有31.04%;此外,TG可以破坏细胞结构,诱导细胞凋亡,AV/PI检测后细胞凋亡率可高达32.44%;还可促使细胞坏死,限制细胞迁移,处理后的组别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高浓度TG可以阻滞HepG2细胞在S期和G2/M期;与对照组相比,TG处理之后,β-catenin、Dsh表达下降,而GSK-3β表达量升高。由此可知,肉苁蓉总苷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凋亡、限制细胞迁移等方面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GSK-3β降解β-catenin来实现肝癌抑制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肉苁蓉总苷 HEPG2细胞 抗肝癌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转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昕蕾 刘博男 +4 位作者 张蒙蒙 刘贵玉 胡扬 孙向明 李文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转化,推测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柱温为25℃,流动相为0.2%甲酸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转化,推测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柱温为25℃,流动相为0.2%甲酸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质荷比(m/z)为50→1 00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结合文献推测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代谢途径。结果:肉苁蓉总苷经人工胃液代谢后,共推测出69个成分,其中14个原型成分(如芥子醛葡萄糖苷、胡萝卜苷等)、55个代谢成分(如Methyl-O-Kankanoside J、Methyl-O-Kankanoside E等),推测其代谢途径有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甲氧基化、乙酰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肉苁蓉总苷经人工肠液代谢后,共推测出90个成分,其中4个原型成分(如Kankanoside M、Kankanoside L等)、86个代谢成分(如Methyl-O-Kankanoside、Methyl-O-Kankanoside E等),推测其代谢途径有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去羟基化、甲氧基化、乙酰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结论:本研究初步推测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可能通过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等多种途径进行代谢转化,可为肉苁蓉总苷的体内代谢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代谢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间歇低氧大鼠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盼盼 韩晓庆 +2 位作者 王袁 黄超 王红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总苷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区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5%间歇低氧组(简称低氧组)、肉苁蓉总苷干预组(简称总苷干预组)。采用自制低氧舱模拟5%间歇... 目的探讨肉苁蓉总苷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区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5%间歇低氧组(简称低氧组)、肉苁蓉总苷干预组(简称总苷干预组)。采用自制低氧舱模拟5%间歇低氧大鼠模型。分别将低氧组和总苷干预组给与5%间歇低氧,总苷干预组在给与5%间歇低氧的同时给与肉苁蓉总苷治疗。分别在第2、4、6、8周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同时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SOD的活性,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MDA的含量。结果低氧组及总苷干预组在2、4、6、8周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而低氧组及总苷干预组的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则在2、4、6、8周均逐渐缩短(P<0.05)。与低氧组比较,总苷干预组在2、4、6、8周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均逐渐缩短(P<0.05),而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则在2、4、6、8周均逐渐延长(P<0.05)。低氧组及总苷干预组海马组织MDA表达水平在2、4、6、8周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表达水平在2、4、6、8周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低氧组比较,总苷干预组海马区神经细胞MDA表达水平在2、4、6、8周均降低,而SOD表达水平在2、4、6、8周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可通过抑制间歇低氧大鼠的氧化应激,进而改善间歇低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肉苁蓉总苷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究肉苁蓉总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闫文杰 冯朵 +1 位作者 张绍时 周士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肉苁蓉总苷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收集肉苁蓉总苷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的三维结构。通过PharmMapper,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IB...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肉苁蓉总苷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收集肉苁蓉总苷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的三维结构。通过PharmMapper,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IBD相关的基因靶点信息。再将肉苁蓉活性成分靶点和IBD的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并将交集靶点上传到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筛选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将肉苁蓉总苷活性成分对IBD发挥保护作用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肉苁蓉总苷治疗IBD的作用靶点与途径,并构建IBD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结果:肉苁蓉总苷活性成分对IBD具有防护作用的靶点有254个,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30个。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发现肉苁蓉总苷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癌症通路、mTOR通路、TGF-β通路、JAK-STAT通路、AMPK通路等,进而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增殖、分化、凋亡来发挥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总苷能有效缓解IBD小鼠体质量减轻及粪便出血,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同时有效抑制脾脏中mTOR、TGF-β两个靶点蛋白的表达。通过对小鼠粪便的16S rDNA扩增子测序进行PICRUSt2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肉苁蓉总苷调控IBD疾病与小鼠体内细胞壁/细胞膜/包膜生物生成,脂代谢、糖代谢过程及相关防御信号转导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与网络药理学结果相符。结论:肉苁蓉总苷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有效防止IBD,这为阐明肉苁蓉治疗IBD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其具体机制及物质基础还需更深入的试验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网络药理学 炎症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