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心率下128层双源Flash Spiral 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薛跃君 钱农 +4 位作者 邵燕惠 潘昌杰 荣伟良 许轶群 陶志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心率下双源CT Flash螺旋心脏模式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以实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患者分为2组,A组27例行Flash螺旋心... 目的探讨自然心率下双源CT Flash螺旋心脏模式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以实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患者分为2组,A组27例行Flash螺旋心脏模式扫捕,入组标准:心率65次/min(bpm)以下,窦性心律且律齐,心率波动范围在±5bpm以内。采集期相为60%R—R间期。B组33例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SAS)扫捕,入组标准:(1)心率≥65bpm,(2)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排除标准:屏气不佳者。采集期相:(1)心率≤75bpm为60%~80%R—R间期,(2)心率〉75bpm为30%~50%R—R间期,(3)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为20%~90%R—R间期。2组的管电压均随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5.0kg/m^2管电压采用120kV,BMI〈25.0kg/m^2管电压采用100kV。A组的BMI为(24.6±1.0)kg/m^22,B组的BMI为(24.6±0.9)kg/m^2。对2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网像后处理,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748段,其中A组336段、B组412段;A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评价为优良者达98.2%(330/336),B组的达98.1%(404/412),2组冈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3,P=0.608)。A组平均有效剂量为(0.74±0.29)mSv,B组为(3.67±1.37)mSv,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8,P=0.000)。结论2组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 心率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黎 王爱玲 韩卫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评价心电门控的64层螺旋CT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内斑块成分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49例患者(其中ACS组23例,非ACS组26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主要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成分... 目的评价心电门控的64层螺旋CT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内斑块成分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49例患者(其中ACS组23例,非ACS组26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主要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成分进行评价。斑块的CT值用HounsfieldUnits(HU)表示。结果两组之间的斑块数量无差别,在罪犯病变中ACS组斑块的平均CT值(21±16)HU低于非ACS患者斑块的平均CT值(76±14)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非罪犯血管有斑块的19例ACS患者中,罪犯冠脉节段的斑块CT值(19±19)HU低于非罪犯冠脉节段的斑块CT值(48±16)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Ⅱ型斑块CT值(25±13)HU低于Ⅰ型斑块(46±17)HU,同时,非ACS组Ⅱ型斑块CT值(64±8)HU也低于Ⅰ型斑块(88±14)HU,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Ⅰ型病变和Ⅱ型病变中,ACS组斑块CT值均低于非ACS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成分并提示其稳定性,受到图像质量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斑块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性脑梗死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祝华强 罗东梅 +3 位作者 邱其良 刘奕仕 陈建乐 周才金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0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脑缺血/脑梗死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4年间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病例影像资料。结果25例脑出血中基底节区15例,皮层区9例,脑室内1例,血肿破入脑室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脑缺血/脑梗死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4年间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病例影像资料。结果25例脑出血中基底节区15例,皮层区9例,脑室内1例,血肿破入脑室5例。术后出现脑梗死共72处(按脑叶统计),其中额叶12处(17%)、颞叶12处(17%)、顶叶11处(15%)、枕叶21处(29%)、小脑3处(4%)、脑干5处(7%)、基底节区8处(11%)。随诊观察治疗效果,经治疗除了6例病例死亡,其余病例经8~40 d随诊复查,10例脑梗死区密度恢复正常,4例病情好转转院治疗,5例脑梗死区出现脑软化灶。25例患者进行随访,按照目前常用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GOS评分):GOS评分Ⅰ级3例(12%);GOS评分Ⅱ级8例(32%);GOS评分Ⅲ级5(20%),GOS评分Ⅳ级2例(8%),GOS评分Ⅴ级1例(4%);死亡6例(24%)。结论螺旋CT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对早期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病变、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残率以及估计其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寰枢关节受累的临床诊断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美娟 谈红霞 +3 位作者 赵卫卫 杨美红 杨明峰 王宏智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RA伴有寰枢关节受累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表现。方法64例RA伴颈椎病变的患者按照颈椎关节病变部位分为RA伴寰枢关节病变组22例和RA伴非寰枢关节颈椎病变组42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Fisher确切... 目的探讨RA伴有寰枢关节受累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表现。方法64例RA伴颈椎病变的患者按照颈椎关节病变部位分为RA伴寰枢关节病变组22例和RA伴非寰枢关节颈椎病变组42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RA伴有寰枢关节病变的X线片、颈椎CT片、颈椎MRI临床特点。结果与非寰枢关节颈椎病变组比较,RA伴寰枢关节病变组病程[(15±10)年和(8±9)年,t=3.030,P=0.004]、上颈椎痛(73%和7%,X2=29.75,P〈0.01)、下颈椎痛(9%和40%,X2=6.813,P=O.009)、颈椎活动受限(68%和14%,r=19.023,P〈0.01)、上颈椎压痛(100%和7%,x2=52.297,P〈0.01)下颈椎压痛(9%和60%,r=15.056,P〈0.01)和ESR[(73±34)mm/1h和(53±37)mm/1 h,t=2.039,P=O.0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联合MRI检查在RA合并颈部症状患者中,CT片异常37例,其中,14例颈椎退变,22例寰枢关节炎(其中有1例寰枢关节骨折);22例寰枢关节炎患者MRI发现寰枢关节病变16例(73%),而x线片仅发现3例(14%)。结论RA患者伴病程较长、颈椎活动受限、上颈椎(压)痛、ESR较高的患者及时行CT和(或)MRI检查,有利于RA伴寰枢关节病变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寰枢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5
作者 杜姣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之间高度疑似AP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行螺旋CT、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2种检验方法...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之间高度疑似AP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行螺旋CT、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2种检验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其诊断的漏诊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在螺旋CT诊断AP的漏诊率、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22.4%、77.6%、76.7%;MRI诊断的漏诊率、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6.1%、93.9%、93.3%;两者相比MRI明显优于螺旋CT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对AP诊断均有诊断价值,但MRI检查更为准确灵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胰腺炎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凤鸣 陈悦熙 叶更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牙科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齿科疾病患者行MSCT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对各种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牙科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齿科疾病患者行MSCT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对各种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行MSCT检查的112例口腔疾病患者中,均能全方位再现齿科全貌技术,MIP能显示牙齿全貌、牙齿纵向排列关系;MPR则对根尖骨质、根尖与牙槽骨的局部关系显示更清晰。CPR能够得到与颌骨全景断层片相似的图像;VR能够立体显示颌骨的外部形态。结论 MSCT牙科成像可对口腔、面颌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提供了一种新的先进的检查手段及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口颌疾病 放射摄影术 牙科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左心房顶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梅艳 刘浩 +6 位作者 伍伟锋 朱立光 王炎 曾晓春 林明宽 张棠 李希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41-844,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LA[包括LA横径(LA1)、上下径(LA2)和前后径(LA3)、LA容积]、LAA(包括LAA口长径、短径和面积、LAA长度、LAA容积)、LA顶部(包括LA顶长度、距离和深度)的相关径线。结果成功组CPVA术后的LA1、LA2、LA3、LA容积、LAA口长径、LAA口面积、LAA容积、LAA长度、LA顶长度、LA顶距离术后比术前减小,术前术后分别为LA1(6.97±0.87)cm vs(6.32±0.94)cm,LA2(6.02±0.84)cm vs(5.63±0.63)cm,LA3(3.71±0.64)cm vs(3.46±0.59)cm,LA容积(83.61±25.98)cm3vs(66.11±22.84)cm3,LAA口长径(3.01±0.54)cm vs(2.64±0.62)cm,LAA口面积(4.99±1.79)cm2vs(4.11±1.94)cm2,LAA容积(11.11±4.34)cm3vs(9.59±4.82)cm3,LAA长度(3.99±0.84)cm vs(3.74±0.82)cm,LA顶长度(4.02±0.89)cm vs(3.55±0.76)cm,LA顶距离(3.90±0.88)cm vs(3.43±0.73)cm(均P〈0.05);LAA口短径和LA顶深度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除了LA2较术前减小(6.43±1.04)cm vs(5.92±1.27)cm(P〈0.05),余LA、LAA、LA顶部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LA顶部较术前减小,即结构重构可以逆转;而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LA、LAA、LA顶部无明显变化,未出现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导管消融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筛骨纸样板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暖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筛骨纸样板骨折的应用价值。对97例筛骨纸样板骨折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进行轴位高分辨率重建、冠状位多平面重组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并与原始图像比较。线性骨折42例,骨折线呈线...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筛骨纸样板骨折的应用价值。对97例筛骨纸样板骨折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进行轴位高分辨率重建、冠状位多平面重组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并与原始图像比较。线性骨折42例,骨折线呈线样、无明显移位等;凹陷性骨折48例,纸样板内移凹陷、皱褶成角等;非凹陷性骨折7例,纸样板断裂、外移但仍保持弧形外凸形态;“双边征”12例;合并内直肌肿胀等39例,眶内积气、筛窦积液66例,球后出血15例。多层螺旋CT及后重建技术能精确显示纸样板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并可进行分型,是诊断纸样板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CT评价
9
作者 杨梅 林存山 +1 位作者 张永海 孙艳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定期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微波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的情...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定期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微波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肿瘤残留或原位复发的主要征象是消融区的边缘呈带状或结节样强化,或随访过程中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在微波消融治疗后的首次CT复查中,72个(80%)病灶出现完全坏死。在随后的CT随访复查中,8个消融灶出现肝内原位复发。结论增强CT能有效评价MWA疗效,在其长期随访过程中,能为肿瘤消融术后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消融技术
下载PDF
T_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横纵径的相关测量
10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2 位作者 李南 陈秉耀 史亚民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测量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纵径相关数据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2例随机成人胸椎,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19~28岁)。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分组,即同一病例、同侧T4椎弓根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对照。所用设备为GE公司Lightspeed16排... 目的:测量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纵径相关数据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2例随机成人胸椎,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19~28岁)。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分组,即同一病例、同侧T4椎弓根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对照。所用设备为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自T3至T5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参数:椎弓根横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横径、椎弓根纵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纵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重叠纵径。结果: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的椎弓根与肋骨部分重叠,椎弓根横径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纵径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纵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肋骨复合体重叠纵径与椎弓根纵径或复合体纵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椎弓根与肋骨是部分而非完全重叠,且椎弓根或复合体的纵径均不能等同于重叠纵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复合体 螺旋CT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MSCT重建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姜兵 黄祖平 +1 位作者 张伟 王明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MSCT重建在诊断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4年4月四肢骨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常规轴位平扫显示可疑或阴性,而行MSCT三维重建发现或确诊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骨关... 目的探讨MSCT重建在诊断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4年4月四肢骨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常规轴位平扫显示可疑或阴性,而行MSCT三维重建发现或确诊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骨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常规轴位平扫显示阴性或可疑骨折患者中,25例MSCT重建明确诊断骨折,1例MSCT重建未发现骨折而MRI诊断骨折;1例MSCT重建诊断骨折而MRI证实无骨折;MSCT重建诊断骨折符合率达92.6%。本组股骨颈线状不完全性骨折10例,胫骨平台轻微塌陷骨折6例,腕骨骨折7例,足跗骨中中间楔骨3例。结论 MSCT重建特别是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在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在骨关节外伤患者中如X线片阴性,临床进一步检查时应首选MSCT重建扫描以明确诊断,而不是简单的行CT常规轴位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骨折 隐匿性 四肢
下载PDF
心率波动患者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相重建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佳宾 李坤成 +3 位作者 杜祥颖 李鹏雨 梁志刚 李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及舒张中末期重建3种重建时相与心率波动患者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阶梯状伪影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出现心率波动患者20例,平均心率(65.1&#... 目的:探讨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及舒张中末期重建3种重建时相与心率波动患者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阶梯状伪影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出现心率波动患者20例,平均心率(65.1±5.0)bpm(55~75bpm),扫描过程中心率波动范围≥5bpm。采用64层MSCT进行扫描。使用相对延迟方式选出最佳收缩末期及舒张中末期时相。使用绝对延迟方式选出最佳收缩末期时相。由2名本专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双盲情况下对图像的阶梯伪影评价打分。阅片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观察者间Kappa检验,如具有较好一致性则进一步进行评价结果的组间χ2检验。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两个阅片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91(P=0.000)。3种重建时相阶梯状伪影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延迟及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优于舒张中末期重建。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与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优质图像比例高于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结论:使用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能有效减小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因心率波动引起的阶梯状伪影,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影像检查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红茹 王仁生 韦波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第2期194-197,193,共5页
目的:应用CT、MRI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原发病灶GTV大小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最优的影像学检查和靶区勾画建议。方法:连续选取放疗科从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3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未作任何抗... 目的:应用CT、MRI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原发病灶GTV大小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最优的影像学检查和靶区勾画建议。方法:连续选取放疗科从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3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未作任何抗肿瘤治疗之前,采用统一的体位及固定方法,行头颈部的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全身18FDG-PET-CT三种检查。全部患者分别在增强CT、MRI T2加权和PET-CT上勾画原发灶GTV。结果:GTVCT(27.31±15.53cm3)>GTVMRI(26.30±17.93 cm3)>GTV2.5(18.43±12.93 cm3)>GTV45(13.20±11.22 cm3),GTVCT/GTVMRI与GTV2.5/GTV45间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早期病例(T1、T2),GTVCT>GTV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对于晚期病例(T3、T4),GTVCT<GTV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咽癌原发病灶靶区勾画方面,以SUV=2.5或最大SUV的45%阈值法为标准,PET在GTV的确定上小于CT和MRI,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CT和MRI在GTV的确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T1、T2局部早期病例的GTV,CT大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影像学特点上考虑,对于GTV的准确确定,MRI比CT更有价值;PET-CT作为辅助显像方法提供CT所不能发现的病灶信息,作为靶区勾画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螺旋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l)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DG-PET-CT) 大体肿瘤体积(GTV)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诊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虎 秦东京 +1 位作者 姜兴岳 曹新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选和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灶(肝癌30例,肝转移瘤20例,肝血管瘤20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来进行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DWI在显示...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选和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灶(肝癌30例,肝转移瘤20例,肝血管瘤20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来进行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DWI在显示恶性病灶,特别是显示多发小病灶转移瘤,要比CT增强扫描更有优势。肝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均低于血管瘤的ADC值,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表观弥散系数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螺旋CT诊断肝癌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炳良 乔乃春 +1 位作者 陈来荣 孙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PTV)患者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螺旋CT诊断该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彩色多普勒、MRI或手术证实的CTPV,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肝癌合并CTPV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PTV)患者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螺旋CT诊断该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彩色多普勒、MRI或手术证实的CTPV,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肝癌合并CTPV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肝癌合并CTPV有特征性螺旋CT表现,螺旋CT可以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正确认识其CT表现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在有CTPV形成时,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血管瘤 海绵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聪 张可仞 +3 位作者 尹璐 高玉颖 贾莹 吴迪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前进行切除风险评估,尝试提出新的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安全切除的影像分级标准,从而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辅助和指导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儿均行...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前进行切除风险评估,尝试提出新的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安全切除的影像分级标准,从而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辅助和指导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儿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影像资料,所有患儿腹部肿瘤与毗邻重要血管的关系均归类于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分为A、B、C、D、E五类中的一类,结合实际手术所见,分别计算以相应组别标准作为可切除标准时,CT术前诊断的各统计指标。找出拥有相对最佳指标的组别,作为CT在术前诊断的划分可切和不可切的界限。结果43例患儿的所有纳入统计的血管数为473条,按其在CT中与肿瘤的关系分为A级283条、B级65条、c级32条、D级76条及E级17条。结合手术情况,运用SPSS17.O软件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B组作为可切除标准时,肿瘤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4.47%、89.73%、69.60%、95.40%、88.58%,因此将B组标准作为CT进行术前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最为合适。结论根据影像特点和手术情况所得的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安全切除的影像分级标准,以肿瘤包绕大血管超出周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神经母细胞瘤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64排CT导引立体定向治疗小脑出血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建敏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9期1378-1379,1381,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CT导引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42例在64排CT导引下采取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小脑出血病人对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42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存活,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76%。40... 目的:探讨64排CT导引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42例在64排CT导引下采取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小脑出血病人对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42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存活,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76%。40例存活患者中,28例患者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6例患者生活工作能力部分恢复,6例患者需他人进行生活方面照顾。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是治疗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采用64排CT导引有利于准确定位、选择入路及排除小脑区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性出血,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立体定向技术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鑫 朱榆红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首次发病且发病24h内入院的54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21d进行床旁TCD检测,并分别对TCD的主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与脑出血体...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首次发病且发病24h内入院的54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21d进行床旁TCD检测,并分别对TCD的主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与脑出血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CD异常主要表现为高阻力、低流速的血流频谱。连续监测发现,降低的血流速度逐渐增高,同时增高的脉动指数则逐渐降低。出血量、MESSS评分与大脑中动脉的Vm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而BI与大脑中动脉的Vm呈正相关,与PI呈负相关。结论TCD指标异常程度有助于判断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在肝癌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明富 许美 +1 位作者 崔璇 周飞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20-21,3,共3页
目的探讨SCT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动态复查的意义。方法对175例肝癌的首次SCT表现及89例肝癌治疗中的S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肝癌中,单发137例,多发38例;生长方式以巨块型最为常见,占56.57%,弥漫型最少见仅5例,占2.86%。首次... 目的探讨SCT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动态复查的意义。方法对175例肝癌的首次SCT表现及89例肝癌治疗中的S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肝癌中,单发137例,多发38例;生长方式以巨块型最为常见,占56.57%,弥漫型最少见仅5例,占2.86%。首次行SCT扫描发现门脉及IVC内瘤栓57例;肺部转移瘤26例;对89例进行了动态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8年。结论SCT扫描及动态复查对肝癌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动态随访
下载PDF
MRI与增强CT对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冰 肖建国 陶明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运用改良CT严重指数,比较MRI与CE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AP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分析患者临床以及MRI和CECT表现,MCTSI作为MRI严重指数(MRSI)的指标,分别对AP患者作分级... 目的:运用改良CT严重指数,比较MRI与CE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AP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分析患者临床以及MRI和CECT表现,MCTSI作为MRI严重指数(MRSI)的指标,分别对AP患者作分级诊断与临床评估结果对照。结果:28例患者临床评估为轻型胰腺炎(37.8%),46例患者临床评估为SAP和MSAP(62.2%);MRSI和MCTSI诊断轻型胰腺炎分别为33例(44.6%)和30例(40.5%)。MRSI诊断SAP和MSAP为44例(55.4%);MCTSI诊断SAP和MSAP共41例(59.4%),MRI诊断SAP和MSAP的准确率高于CECT(95.7%对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在揭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方面MRI优于CT。结论:MRSI和MCTSI评分对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与临床结合Ranson评分分级诊断结果相似;MRI对轻型急性胰腺炎胰腺实质炎症水肿改变的显示优于CECT;MRI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效果与CECT相似,是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急性胰腺炎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