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占期韩国报刊上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与东亚殖民话语构建
1
作者
张燕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于1917年同步在韩国《每日申报》上的以韩文形式同步连载,展示了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暴露了殖民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中心意识。与其相比,作为韩国文人阵地的《东亚日报》上所刊登的韩国文人游记则展现了对...
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于1917年同步在韩国《每日申报》上的以韩文形式同步连载,展示了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暴露了殖民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中心意识。与其相比,作为韩国文人阵地的《东亚日报》上所刊登的韩国文人游记则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强占期背景下韩国的文化位置和自我定位的反思。二者形成了对抗性和互补性关系,展现了日本殖民主义思想与当地独立声音之间的碰撞,以及东亚地区不同阵营之间的文化对话和冲突。这种对抗性关系凸显了德富苏峰企图通过游记等宣传媒介构建东亚殖民话语的企图,为理解强占期下日韩文人游记在东亚地区传播以及其对地区关系的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日申报》
《东亚日报》
德富苏峰
《中国漫游记》
殖民话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七十八日游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连永平
孙立春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七十八日游记》记述的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时的所见所闻。这本游记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对中国人及中国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人及中国来说也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德富苏峰是以...
《七十八日游记》记述的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时的所见所闻。这本游记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对中国人及中国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人及中国来说也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德富苏峰是以日式东方主义的思维来审视中国的,他的行文中充满了作为发达国家国民的自负与骄傲、以及对中国的鄙视情绪,这也使得《七十八日游记》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富苏峰
七十八日游记
东方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国漫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
3
作者
金成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77-80,共4页
德富苏峰一生多次周游中国,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他对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重视,其东北认识在其中国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漫游记》体现了德富苏峰具体、直接、真实的东北认识:视东北为实现其"大日本膨胀"梦想...
德富苏峰一生多次周游中国,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他对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重视,其东北认识在其中国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漫游记》体现了德富苏峰具体、直接、真实的东北认识:视东北为实现其"大日本膨胀"梦想的重要之地、日本享有特殊权益之地、日本统治成绩卓著之地。归纳总结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即他认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是必要、必然,而且是正当合理的。研究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其中国观,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漫游记》
德富苏峰
中国观
东北认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考辨:兼论独步对马修·阿诺德《华兹华斯论》的接受
4
作者
曲莉
《亚非研究》
2021年第1期3-23,共21页
有关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问题,学界已有关注。阿诺德本说和莫莱本说各有理据,然而细究起来又多少有些瑕疵,"各执一词,难以定招"。本文试图通过把国木田独步的交友、书刊借阅等周边信息纳进来,在一个更广阔的内外...
有关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问题,学界已有关注。阿诺德本说和莫莱本说各有理据,然而细究起来又多少有些瑕疵,"各执一词,难以定招"。本文试图通过把国木田独步的交友、书刊借阅等周边信息纳进来,在一个更广阔的内外互动的框架下进行观察和考证,为厘清这一问题寻找新线索。另外,在论证过程中确认独步对阿诺德《华兹华斯论》接受的事实与情状,不仅有助于观察独步早期的思想发展轨迹,也关涉和包孕明治中期作家如何参照和吸收外来思想资源,参与日本近代文学生产之论题,值得给予重视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德本
莫莱本
德富苏峰
宫崎湖处子
华兹华斯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对中日两国和战争的认识
5
作者
徐静波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甲午战争,无疑是日本试图获取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向中国本土扩张的一次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但在当时的日本,朝野、尤其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社会舆论,却普遍认为这是走上文明开化之路的日本与顽固守旧、拒绝现代文明的...
甲午战争,无疑是日本试图获取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向中国本土扩张的一次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但在当时的日本,朝野、尤其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社会舆论,却普遍认为这是走上文明开化之路的日本与顽固守旧、拒绝现代文明的中国之间的一场有关“文明”的冲突。这一认识的思想资源何在?其内在本质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对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和德富苏峰这三位明治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在战争时期有关中国和日本、当然还有这场战争的言论的分析,来透视这一时期的日本知识人对于自我和他者(包括中国和欧美诸国)、对于近代文明和战争认识的内在肌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福泽谕吉
内村鉴三
德富苏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占期韩国报刊上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与东亚殖民话语构建
1
作者
张燕燕
机构
山东女子学院
出处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强占期韩国报刊上的山东形象研究”(立项号:2023-JCXK-019)
山东女子学院高层次课题培育项目“殖民地双重语境下韩国报刊山东形象演变研究”(立项号:2021GSPSJ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于1917年同步在韩国《每日申报》上的以韩文形式同步连载,展示了殖民主义话语的矛盾性,暴露了殖民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中心意识。与其相比,作为韩国文人阵地的《东亚日报》上所刊登的韩国文人游记则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强占期背景下韩国的文化位置和自我定位的反思。二者形成了对抗性和互补性关系,展现了日本殖民主义思想与当地独立声音之间的碰撞,以及东亚地区不同阵营之间的文化对话和冲突。这种对抗性关系凸显了德富苏峰企图通过游记等宣传媒介构建东亚殖民话语的企图,为理解强占期下日韩文人游记在东亚地区传播以及其对地区关系的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每日申报》
《东亚日报》
德富苏峰
《中国漫游记》
殖民话语
Keywords
Maeil-Shinbo
Dong-A
Ilbo
tokutomi
soho
Chinese
Wanderings
Colonial
discourse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七十八日游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连永平
孙立春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日语系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YGH201004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YJC752038)
文摘
《七十八日游记》记述的是德富苏峰1906年历时两个月零十天游历中国时的所见所闻。这本游记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对中国人及中国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人及中国来说也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德富苏峰是以日式东方主义的思维来审视中国的,他的行文中充满了作为发达国家国民的自负与骄傲、以及对中国的鄙视情绪,这也使得《七十八日游记》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
关键词
德富苏峰
七十八日游记
东方主义
Keywords
tokutomi
soho
Seventy-eight
days
Travels
Orientalism
分类号
I106.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国漫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
3
作者
金成花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77-80,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3B325
文摘
德富苏峰一生多次周游中国,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他对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重视,其东北认识在其中国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漫游记》体现了德富苏峰具体、直接、真实的东北认识:视东北为实现其"大日本膨胀"梦想的重要之地、日本享有特殊权益之地、日本统治成绩卓著之地。归纳总结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即他认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是必要、必然,而且是正当合理的。研究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其中国观,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
《中国漫游记》
德富苏峰
中国观
东北认识
Keywords
Chinese
Roaming
Mind
tokutomi
soho
China&#39
s
View
the
understanding
of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考辨:兼论独步对马修·阿诺德《华兹华斯论》的接受
4
作者
曲莉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出处
《亚非研究》
2021年第1期3-23,共21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富苏峰译介西方文艺思想对明治日本以及清末中国留日知识分子的影响”(16WXC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有关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问题,学界已有关注。阿诺德本说和莫莱本说各有理据,然而细究起来又多少有些瑕疵,"各执一词,难以定招"。本文试图通过把国木田独步的交友、书刊借阅等周边信息纳进来,在一个更广阔的内外互动的框架下进行观察和考证,为厘清这一问题寻找新线索。另外,在论证过程中确认独步对阿诺德《华兹华斯论》接受的事实与情状,不仅有助于观察独步早期的思想发展轨迹,也关涉和包孕明治中期作家如何参照和吸收外来思想资源,参与日本近代文学生产之论题,值得给予重视并深入研究。
关键词
阿诺德本
莫莱本
德富苏峰
宫崎湖处子
华兹华斯论
Keywords
Arnold’s
version
Molly’s
version
tokutomi
soho
MIYAZAKI
Kosyoshi
“Wordsworth”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313.0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对中日两国和战争的认识
5
作者
徐静波
机构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出处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文摘
甲午战争,无疑是日本试图获取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向中国本土扩张的一次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但在当时的日本,朝野、尤其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社会舆论,却普遍认为这是走上文明开化之路的日本与顽固守旧、拒绝现代文明的中国之间的一场有关“文明”的冲突。这一认识的思想资源何在?其内在本质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对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和德富苏峰这三位明治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在战争时期有关中国和日本、当然还有这场战争的言论的分析,来透视这一时期的日本知识人对于自我和他者(包括中国和欧美诸国)、对于近代文明和战争认识的内在肌理。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福泽谕吉
内村鉴三
德富苏峰
Keywords
Sino-Japanese
War
Fukuzawa
Uchimura
Kanzo
tokutomi
soho
分类号
K31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占期韩国报刊上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与东亚殖民话语构建
张燕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七十八日游记》
连永平
孙立春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中国漫游记》看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
金成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木田独步所购华兹华斯诗集版本考辨:兼论独步对马修·阿诺德《华兹华斯论》的接受
曲莉
《亚非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对中日两国和战争的认识
徐静波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