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l oxides and phosphate modification with different mechanisms over g-C_(3)N_(4) for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ribuzin 被引量:9
1
作者 Rui Yan Amir Zada +8 位作者 Lei Sun Zhi-Jun Li Zhi-Yuan Mu Shuang-Ying Chen Fan Yang Jian-Hui Sun Lin-Lu Bai Yang Qu Li-Qiang Ji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In this work,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frequently employed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to g-C_(3)N_(4)(CN)nanosheets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ribuzin(MET)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has been carried... In this work,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frequently employed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to g-C_(3)N_(4)(CN)nanosheets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ribuzin(MET)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detail.The modification methods were coupling TiO_(2)nanoparticles(TO)as electron acceptors,nano-sized Fe_(2)O_(3)(FO)to construct a Z-scheme nanocomposite,and phosphate(HP)modification to promote O_(2)adsorption.Th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state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a and transient photoluminescence(PL)spectra confirmed that all the thre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enhanced the charge separation with prolonged lifetimes and presented degradation activities in the order of TO/CN[FO/CN[HP/CN.The TO/CN nanocomposite showed the highe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 degradation,with a sixfold higher rate than bulk CN.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d radical trapp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reased activity was related to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two radicals(·O^(2-) and ·OH)involved i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athway,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OH radical-dominated pathway of bulk CN.This work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charge sepa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adical pathway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high-efficiency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tio_(2)modification Fe_(2)O_(3)coupling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is Charge separation METRIBUZIN
原文传递
TiO_(2)光催化技术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景儒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1762-1764,共3页
由于TiO_(2)光催化技术具有无毒、稳定性好、材料易得和氧化能力强的特性,在印染废水前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TiO_(2)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TiO... 由于TiO_(2)光催化技术具有无毒、稳定性好、材料易得和氧化能力强的特性,在印染废水前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TiO_(2)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TiO_(2)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的效果,并对未来TiO_(2)光催化技术在降解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技术 掺杂 tio_(2)改性 印染废水
下载PDF
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剂处理染料废水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一帆 《染料与染色》 CAS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本文概括了染料废水特征及危害,阐述了光催化技术原理,系统总结了元素掺杂TiO_(2)光催化剂研究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列举了一部分研究结果,展望了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光催化技术 tio_(2)改性 元素掺杂
原文传递
TiO_(2)改性的CaCO_(3)热化学储热的反应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钿昕 田希坤 +2 位作者 闫君 叶强 赵长颖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CaCO_(3)/CaO热化学储热体系在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文通过物理混合法制备了掺杂TiO_(2)的CaCO_(3)/CaO复合储热材料,系统研究了TiO_(2)掺杂对CaCO_(3)/CaO循环稳定性和储/放热过程中... CaCO_(3)/CaO热化学储热体系在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文通过物理混合法制备了掺杂TiO_(2)的CaCO_(3)/CaO复合储热材料,系统研究了TiO_(2)掺杂对CaCO_(3)/CaO循环稳定性和储/放热过程中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掺杂摩尔比为100∶2.5(Ca∶Ti)时,复合材料展现出了最佳的循环稳定性,15次循环后的转换率为对照组的1.65倍。表征结果显示,最佳掺杂比例的CaCO_(3)-TiO_(2)复合储热材料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发达的孔隙,因而在循环过程中具备更好的抗烧结能力。在碳酸化放热过程中,CaCO_(3)-TiO_(2)-2.5在高温区(750℃和800℃)有更高的反应转换率和放热/储热焓值比例,但由于复合材料中CaCO_(3)的含量下降,其储热、放热的焓值有所下降。此外,在等温储热分解过程中,N2气氛下TiO_(2)掺杂可提升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时间;CO_(2)气氛下TiO_(2)掺杂可降低起始分解温度,促使反应更早开始与结束。而在非等温储热过程中(10℃/min),CO2气氛下TiO_(2)掺杂可将纯CaCO_(3)的起始分解温度从897.16℃降至870.92℃。综上,TiO_(2)改性对CaCO_(3)/CaO储热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_(3)热化学储热 tio_(2)改性 循环稳定性 碳酸化放热 分解过程
下载PDF
改性TiO_(2)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可欣 沈丛丛 +3 位作者 肖斌 李德全 邱之实 柳清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09-417,共9页
TiO_(2)光催化剂因具有无毒、稳定性高、氧化还原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其禁带宽度较宽只能被紫外光激发,以及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局限性,限制了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提... TiO_(2)光催化剂因具有无毒、稳定性高、氧化还原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其禁带宽度较宽只能被紫外光激发,以及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局限性,限制了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提高其可见光响应,降低载流子复合,进而提高光催化产氢率。本文综述了对TiO_(2)光催化剂改性及其在光催化产氢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解水制氢 tio_(2)催化剂 tio_(2)改性
原文传递
O_(3)/Fe-TiO_(2)/UV净化室内气体污染物的研究
6
作者 贾冠冠 张兴惠 +1 位作者 高鑫 胡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9-444,450,共7页
以硫化氢、氨气、甲醛、甲苯、正戊烷和丙酮作为室内气体污染物,采用臭氧协同光催化技术,选择TiO_(2)为光催化剂并掺杂Fe^(3+)改性,考察TiO_(2)的改性和不同的气体流速、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对湿度以及臭氧浓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以硫化氢、氨气、甲醛、甲苯、正戊烷和丙酮作为室内气体污染物,采用臭氧协同光催化技术,选择TiO_(2)为光催化剂并掺杂Fe^(3+)改性,考察TiO_(2)的改性和不同的气体流速、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对湿度以及臭氧浓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段气体流速为1 m/s,臭氧添加量为49.08 mg/m^(3),相对湿度小于50%,系统运行30 min时,O_(3)/Fe-TiO_(2)/UV技术对6种气体污染物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气体污染物 臭氧 光催化 tio_(2)改性
下载PDF
Sb_2O_5/TiO_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溶液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 韩建涛 +5 位作者 张向东 郭宝东 刘振荣 李绮 康平利 李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 Sb2 O5掺杂 Ti O2 作为催化剂 ,研究各种因素对甲基橙的超声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Sb2 O5掺杂Ti O2 催化剂作用下 ,甲基橙的超声催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Ti O2 的情况。 1 .5 %掺杂量的催化剂 ,用量...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 Sb2 O5掺杂 Ti O2 作为催化剂 ,研究各种因素对甲基橙的超声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Sb2 O5掺杂Ti O2 催化剂作用下 ,甲基橙的超声催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Ti O2 的情况。 1 .5 %掺杂量的催化剂 ,用量在 1 .0~ 1 .5 g/L之间 ,超声波频率 2 5 k Hz,输出功率 1 .0 W/cm2 ,p H为 1 .0~ 3.0时 ,初始浓度为 2 0 mg/L的甲基橙水溶液 ,1 0 0 min左右基本可全部降解 ,COD去除率达到 99.0 %以上。Sb2 O5掺杂 T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tio2改性 Sb2O5掺杂 超声波 甲基磴降解
下载PDF
煤矸石烧结滤料TiO_2改性及其光催化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文艺 董清玉 +2 位作者 夏绍凤 葛廷辉 陈慧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3,76,共6页
对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球形水处理滤料采用液相沉积法进行表面纳米TiO_2改性。对热处理后的TiO_2薄膜表面形貌、矿物相、晶粒结构、元素成分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比表面积和空隙率两项理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常温下制得的Ti... 对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球形水处理滤料采用液相沉积法进行表面纳米TiO_2改性。对热处理后的TiO_2薄膜表面形貌、矿物相、晶粒结构、元素成分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比表面积和空隙率两项理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常温下制得的TiO_2薄膜表面均匀,感光性强,纳米TiO_2平均粒径30~50 nm,经表面纳米TiO_2改性后的煤矸石烧结滤料,其比表面积由改性前的4.0 m^2/g提高到8.1 m^2/g,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以有机酚和细菌为处理对象,其对微污染水中有机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8%、细菌灭除率可达到75%。曝气、pH值、流量是影响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纳米tio_2改性 液相沉积法 光催化
下载PDF
TiO_(2)/有机硅溶胶改性含氟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史书源 安秋凤 邱甲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241,共8页
为改善含氟苯丙乳液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以钛酸丁酯(TBT)、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_(2)/有机硅溶胶(TS),并将其与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 为改善含氟苯丙乳液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以钛酸丁酯(TBT)、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_(2)/有机硅溶胶(TS),并将其与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及其他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半连续加料法及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一种TiO_(2)/有机硅溶胶改性的含氟苯丙乳液(TS-BHSAG)。探讨了不同TS含量对乳液转化率的影响,利用FTIR、纳米粒度仪、稳定性分析仪、XPS、XRD、SEM、AFM、TGA表征研究了乳液及乳胶膜的结构组成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当TS含量逐渐增加时,乳液转化率及稳定性呈持续下降趋势;随着TS含量增加,乳液平均粒径从55.58 nm增至106.16 nm;FTIR及XPS结果显示,TS-BHSAG乳胶膜中形成了Si-O-Si、Si-O-Ti、CF2键,证实TS被初步合成,且其与G04一起被引入聚合物中;XRD结果表明,TS是以无定形相分散于丙烯酸树脂基体中;通过SEM与AFM观察到,TS纳米粒子在乳胶膜表面构成峰状粗糙结构,增强了乳液的疏水性能;TGA结果表明,在热失重为10%及50%时,TS-BHSAG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80.59℃、415.39℃,在600℃时,乳胶膜的残余质量分数从4.78%增加到8.56%;当TS添加量为3%时,TS-BHSAG乳胶膜的接触角为121°,附着力为1级,耐冲击性能为50 cm,硬度为2H,吸水率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有机硅改性 乳液聚合 含氟苯丙乳液 疏水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小强 杜仕国 +1 位作者 闫军 施冬梅 《化工时刊》 CAS 200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的常用方法 ,并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在抗菌涂料、净化空气涂料、汽车面漆、耐老化涂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抗菌涂料 改性 汽车面漆 耐老化 应用进展 净化空气 钛表面 综述 常用方法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鸿钟 高大海 +1 位作者 闫宝林 戴玉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04-112,共9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是太阳能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_(2)光阳极材料,总结了目前TiO_(2)光阳极...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是太阳能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_(2)光阳极材料,总结了目前TiO_(2)光阳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TiO_(2)光阳极材料改性对DSSC性能的影响。同时,展望了TiO_(2)光阳极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光阳极 tio_(2)电极材料改性
原文传递
TiO_2晶体和TiO_2-SiO_2复合变体对铀的吸附及其辐照稳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琪新 宋胤杰 +2 位作者 宋大康 姜立强 赵爱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4,共5页
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及红外光谱(IR)方法研究了TiO2晶体中非晶态SiO2的存在导致形成新的变体的过程;同时研究了TiO2、SiO2水合氧化物及其复合变体的辐照稳定性。结果表明,非晶态SiO2的存在有助于... 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及红外光谱(IR)方法研究了TiO2晶体中非晶态SiO2的存在导致形成新的变体的过程;同时研究了TiO2、SiO2水合氧化物及其复合变体的辐照稳定性。结果表明,非晶态SiO2的存在有助于由锐钛矿和金红石共同组成的TiO2复合晶体转变为单一的锐钛矿。TiO2、SiO2及其复合变体良好的辐照稳定性为其用于核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二氧化钛晶体 辐照稳定性 吸附 复合变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