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妙勇安汤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娜 曲晓波 +7 位作者 蔺爽 李晶 李辉 林贺 律广富 田文婷 李光 林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267,428,共4页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SMYA)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阳性对照组(2.7g.kg-1)及SMYA高、中、低剂量组(24.3、16.2和8.1g.kg-1)。采用大鼠股动脉注...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SMYA)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阳性对照组(2.7g.kg-1)及SMYA高、中、低剂量组(24.3、16.2和8.1g.kg-1)。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法建立大鼠TAO模型,造模后灌胃给药,以脉络宁颗粒(MLN)为阳性对照药,连续给药15d后处死动物取材,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MYA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IL-6、TNF-α、TXB2和CRP含量明显降低,NO和6-K-PGF1α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MYA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浆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受损严重,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SMYA高剂量组大鼠血管皮细胞基本完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SMYA对TAO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可能与抗炎和维持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I2(PGI2)平衡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炎症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静菊 赵文光 +1 位作者 王征 王嘉桔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87-390,共4页
目的 :研究我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发病率变化。 方法 :调查我国 13家医院1983— 1998年TAO 10 40 1例和ASO 8843例。 结果 :第一组 1983— 1986年TAO 2 313例、ASO 849例 ;1987— 1990年TAO 2 86 9例、A... 目的 :研究我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发病率变化。 方法 :调查我国 13家医院1983— 1998年TAO 10 40 1例和ASO 8843例。 结果 :第一组 1983— 1986年TAO 2 313例、ASO 849例 ;1987— 1990年TAO 2 86 9例、ASO 12 43例 ;1991— 1994年TAO 2 2 71例、ASO 1438例和 1995— 1998年TAO 16 5 3例、ASO 15 0 6例。第二组 1991— 1994年TAO 6 0 5例、ASO 5 93例 ;1995— 1998年TAO 418例、ASO 10 44例。 结论 :在我国 ,TAO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下降 ,ASO呈明显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发病率
下载PDF
脉络通冲剂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军 王玉升 +1 位作者 付蔓华 陈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21-423,共3页
本实验用月桂酸溶液注射于大鼠股动脉,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观察脉络通冲剂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品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显著降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增生及中膜和... 本实验用月桂酸溶液注射于大鼠股动脉,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观察脉络通冲剂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品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显著降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增生及中膜和外膜的炎性细胞浸润。提示脉络通冲剂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及溶血栓、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壁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实现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通冲剂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娜 曲晓波 +6 位作者 蔺爽 李辉 林贺 李晶 律广富 吴霄云 林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SMYA)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阳性对照组(2.7 g·kg-1),SMYA高、中、低剂量组(24.3,16.2,8.1 g·kg-1)。采用大鼠股动...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SMYA)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阳性对照组(2.7 g·kg-1),SMYA高、中、低剂量组(24.3,16.2,8.1 g·kg-1)。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法建立TAO大鼠模型,造模后24 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5 d后,观察SMYA对TAO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SMYA可显著降低TAO模型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SMYA高剂量组HDL含量为(0.50±0.08)mmol·L-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01);SMYA显著降低TAO模型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沉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结论:SMYA可改善TAO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对TAO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科 潘俊峰 +1 位作者 龙斌斌 侯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11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中成药治疗...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11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中成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血栓素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脉管通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青 贺菊乔 +2 位作者 曹晖 陈其华 周亮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6,31,共4页
目的探讨脉管通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月桂酸股动脉注射造成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 ,观察大鼠的体征变化、病理切片血栓分级、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浆TXB2 、6 K 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脉管通胶囊能... 目的探讨脉管通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月桂酸股动脉注射造成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 ,观察大鼠的体征变化、病理切片血栓分级、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浆TXB2 、6 K 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脉管通胶囊能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数量 ,改善血液流变 ,降低TXB2 、T K作用强于复方丹参片。结论脉管通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脉管通胶囊 血液流变学 血栓 血栓素 前列环素 大鼠
下载PDF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幸生 林挺 +1 位作者 官云彪 李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对24例患者的26条有严重慢性缺血表现的下肢,经Doppler超声与DSA、CTA或MRA检查,确诊为下肢TAO。根据影像提示的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分别用以下方式治疗:... 目的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对24例患者的26条有严重慢性缺血表现的下肢,经Doppler超声与DSA、CTA或MRA检查,确诊为下肢TAO。根据影像提示的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分别用以下方式治疗:①19例患者(21条下肢)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②3例患者(3条下肢)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③2例患者(2条下肢)行动脉切开取栓手术。结果 19例患者(21条下肢)静脉动脉化术后随访1~14.5年(平均5.6年),13条患肢症状不同程度好转,可基本正常生活。术前ABI为0.38±0.11,术后6个月为0.7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有效率为61.9%(13/21),截肢率23.8%(5/21)。3例患者(3条下肢)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其中1条失败后改行低位深组静脉动脉化手术;2例患者(2条下肢)行动脉切开取栓成功;术后随访1~4年(平均1.8年),均无截肢。结论根据病变部位与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静脉动脉化手术是治疗下肢TAO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静脉动脉化 介入治疗 取栓术
原文传递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栓素、前列环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淑兰 魏晨玲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栓素B2 、前列环素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A2 和PGI2 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 ,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栓素B2 、前列环素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A2 和PGI2 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 ,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TXB2 ( 53.59± 83.2 1ng/L)、6 K PGF1α( 14 .50± 3.4 5ng/L)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存在TXA2 /PGI2失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液流变学指标 患者 血栓素 前列环素 治疗 检测分析 变性 坏死 肢体
下载PDF
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洪波 张先东 王铁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动脉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9例中共检出受累血管405条,受累动脉血管均行超高频探头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变血管前、后段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 目的探讨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动脉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9例中共检出受累血管405条,受累动脉血管均行超高频探头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变血管前、后段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21例行动脉血管CTA检查。结果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的显示受累动脉血管壁改变,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再管化的程度及正常血管与病变血管移行区。结论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中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首选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被引量:8
10
作者 戈小虎 赛力木 +3 位作者 李雪松 任昊 慈红波 方青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121例TAO患者中的14例(14条肢体:上肢2例和下肢12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其中8例肢体行单纯动脉切开取栓术,6例行同期动脉切开取栓联合... 目的探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121例TAO患者中的14例(14条肢体:上肢2例和下肢12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其中8例肢体行单纯动脉切开取栓术,6例行同期动脉切开取栓联合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14例肢体中,11例肢体取栓成功,3例取栓不满意。取栓成功患肢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成功取栓患者中7例获得随访,随访5个月至8.5年(平均4年),其中4例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症状消失,2例未戒烟患者病情加重(1例行膝下截肢),1例已戒烟患者仍有间歇性跛行。3例远端取栓不成功的患者,1例失访,1例术后未戒烟,症状加重行膝下截肢术,另1例已戒烟并随访3年,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治疗TAO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治疗 外科 动脉 取栓术
原文传递
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控制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玉龙 李彦平 王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760-762,共3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下肢疼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n=19)和神经阻滞组(n=20)。氨酚羟考酮组口服氨酚羟考酮(每片含325 mg对乙酰氨基酚+5 mg羟可...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下肢疼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n=19)和神经阻滞组(n=20)。氨酚羟考酮组口服氨酚羟考酮(每片含325 mg对乙酰氨基酚+5 mg羟可酮),每日3次,每次1片,并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为8片/天。神经阻滞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患侧坐骨神经臀点穿刺,穿刺成功后置管,做皮下隧道,固定导管,并连接自控镇痛(PCA)泵。100 ml药盒内配制0.15%罗哌卡因溶液,电子泵设定参数:单纯自控镇痛(PCA)模式,8 ml/PCA,间隔时间30 min,每小时限量16 ml。治疗时间为两周。观察指标:①应用VAS镇痛评分评估镇痛效果。②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③下肢皮温的变化。④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给药每日剂量均在药物安全适用范围,并氨酚羟考酮组高剂量组病例数占本组的52.6%;②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在VAS≤3分组对比中,神经阻滞组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氨酚羟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镇静评分比较显示,神经阻滞组治疗后均达到正常的镇静状态,而氨酚羟考酮组近30%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循环改善情况比较,神经阻滞组治疗后皮温有显著性增高(P<0.05),而氨酚羟可酮组治疗后皮温无明显升高。⑤氨酚羟考酮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阻滞组(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治疗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下肢疼痛患者神经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在安全性和对下肢循环影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疼痛 坐骨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氨酚羟考酮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星 张大伟 +2 位作者 孟红 张勇 刘秀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病因研究的关键环节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复制 ,本研究希望提供一个可靠、确实的复制方法。方法 :针对多种致病因素 ,采用烟草致敏、寒冻、注射 TAO免疫提取物、影响性激素水... 目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病因研究的关键环节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复制 ,本研究希望提供一个可靠、确实的复制方法。方法 :针对多种致病因素 ,采用烟草致敏、寒冻、注射 TAO免疫提取物、影响性激素水平等方法 ,对 Wister实验大白鼠进行动物模型的复制。结果和结论 :通过体征观察、常规病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查及中医辨证分型 ,并与已确诊的人类 TAO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物醋 实验研究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腘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冰 唐波 +6 位作者 王海洋 王海君 黄任平 单鹏 李海斌 韩鹏 王青山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腘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以腘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11月接受腘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63例(67条下肢)TA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条患肢获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7%(65/67... 目的探讨腘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以腘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11月接受腘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63例(67条下肢)TA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条患肢获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7%(65/67)。患者术后次日、术后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分别为0.75±0.10与0.67±0.11,与术前(0.31±0.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4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7%(47/61);随访时间6~99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6个月动脉通畅率为85.7%(42/49),术后1年通畅率为73.4%(36/49);术后1年保肢率为95.9%(47/49)。2例分别在术后5个月及11个月因动脉再闭塞引起症状复发行截肢术。结论腘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以腘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TAO具有较好效果,风险相对较低,远期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血栓剥脱术 血栓性脉管炎 闭塞性 腘动脉闭塞 血管通畅率
下载PDF
血管复生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文元 辛学爱 +1 位作者 官文明 王书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310-314,共5页
将中药白果、人参、葱根等发酵制成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药血管复生素。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血管复生素:①具有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其镇痛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1);②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抗炎抑... 将中药白果、人参、葱根等发酵制成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药血管复生素。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血管复生素:①具有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其镇痛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1);②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抗炎抑制率达75.33%,和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1);③具有显著扩张病变血管的功能,扩张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④可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观察68例,66例获近期痊愈,治愈率为97.02%,仪器检查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免疫学检测,血清中抗血管抗体消失。证明该药具有抗栓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血管复生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动脉内皮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大伟 金星 +1 位作者 孟红 刘秀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 :研究动脉内皮细胞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 ,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动脉内皮细胞进行观察。 结果 :有坏疽症状的动物模型的内皮细胞损伤较重 ,呈无序状排列甚至大片剥脱 ,并有血栓形... 目的 :研究动脉内皮细胞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 ,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动脉内皮细胞进行观察。 结果 :有坏疽症状的动物模型的内皮细胞损伤较重 ,呈无序状排列甚至大片剥脱 ,并有血栓形成。有溃疡症状的动物模型的内皮细胞表现为形态的明显改变和细胞间隙的增大 ,并有血小板的聚集。而红肿症状的动物模型的动脉内皮细胞仅表现为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 结论 :动脉内皮的损伤程度与病变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塞闭性脉管炎 动物模型 内皮细胞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英 刘莉 +6 位作者 杨占清 陈巍 柳巨雄 袁川评 付守鹏 刘颖 王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7,共5页
利用手术结合化学造模法,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并运用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模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利用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成功构建类似于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大鼠动物模型。模型大鼠病变明显,病变部位... 利用手术结合化学造模法,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并运用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模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利用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成功构建类似于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大鼠动物模型。模型大鼠病变明显,病变部位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 mRNA表达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清中TXB2、AECA含量显著升高,与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自然发病病理特点相似。本试验构建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可为该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与治疗方法探索提供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物模型 月桂酸钠
原文传递
正负压交替疗法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40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祁光裕 张一亥 冯玉梅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正负压治疗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3例(31个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23个肢体)进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96.77%,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总有效率92.23%。作者改革了国外产品治疗舱口的袖套装置,减少了患者... 采用自行研制的正负压治疗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3例(31个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23个肢体)进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96.77%,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总有效率92.23%。作者改革了国外产品治疗舱口的袖套装置,减少了患者治疗时的不适。同时观察到治疗时以前从未报道的“反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动脉硬化性 闭塞症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地塞米松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周和成 赵小琴 +2 位作者 谢青 吴邓中 刘智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脉络舒通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地塞米松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鹰潭市人民医院的80例T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参... 目的观察脉络舒通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地塞米松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鹰潭市人民医院的80例T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参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38 U/kg,q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qd),联合组采用联合口服脉络舒通丸(36.0 g,1瓶/次,ti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14 d后两组的Rutherford分级分布和治疗效果,比较治疗7、14 d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血栓素B2(TXB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14 d后Rutherford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参照组,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 d后TT、PT、APTT、6-k-PGF1α、NO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 d后FIB、TXB2、PAF,IL-1β、IL-6、IL-7、TNF-α水平及ET-1、VEGF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和低分子肝素、地塞米松可以显著提升TAO治疗效果,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血管及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脉络舒通丸 低分子肝素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春喜 臧广生 +2 位作者 贾润英 王嘉桔 姚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作者利用致敏酵母菌法对28例TAO患者进行RBC免疫系列检查,结果表明28例患者均存在RBC·C3b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降低,而RBC·CIC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升高,本病... 作者利用致敏酵母菌法对28例TAO患者进行RBC免疫系列检查,结果表明28例患者均存在RBC·C3b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降低,而RBC·CIC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升高,本病患者存在继发性红细胞免疫缺陷,且红细胞免疫抑制状态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结果同时表明红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同疾病活动情况密切相关,而与病变范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红细胞免疫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大伟 杨咏梅 +2 位作者 金星 张精勇 孟红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年第4期203-206,211,共5页
为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TAO)的大鼠模型,采用烟草致敏、寒冻、注射TAO免疫提取物、影响激素水平等方法进行复制。通过体征观察、常规病理、扫描电镜观察、血液流变学等检查,并与已确诊的人类TAO比较,可基本... 为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TAO)的大鼠模型,采用烟草致敏、寒冻、注射TAO免疫提取物、影响激素水平等方法进行复制。通过体征观察、常规病理、扫描电镜观察、血液流变学等检查,并与已确诊的人类TAO比较,可基本确认研制结果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同时对各种致病因素以及对模型复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大鼠模型 激素水平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