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舒通丸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玲 宋毅 +2 位作者 孙成磊 商素珍 李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16-2319,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脉络舒通丸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观察并分析脉络舒通丸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沙格雷酯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沙格雷酯片联合脉络舒通丸口服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盐酸沙格雷酯可有效缓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盐酸沙格雷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海林 张大伟 +2 位作者 孙隆儒 纪建波 吴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为其临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C-UV-MS法对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花丹参...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为其临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C-UV-MS法对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5.63、2.82、1.41 g/kg)组,通塞脉片(0.66 g/kg)阳性对照组。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溶液制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后第2天ig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周,观察用药前后大鼠的体征、血管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等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水平。结果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明显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降低血清中TXB2、ET水平,升高6-k-PGF1α水平。结论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总酚酸提取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素B2(TXB2) 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 内皮素(ET)
原文传递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管壁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轶 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aogiitis obliterans,TAO)患者的病变血管进行免疫病理学研究,以探讨血管壁的免疫损伤与TAO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05~2007年29例因TAO导致肢体坏死行截肢术的患肢血管为病例组,以我院同期32例... 目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aogiitis obliterans,TAO)患者的病变血管进行免疫病理学研究,以探讨血管壁的免疫损伤与TAO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05~2007年29例因TAO导致肢体坏死行截肢术的患肢血管为病例组,以我院同期32例因其他病因行截肢术的患肢血管为对照组,均以免疫组化SP法进行CD3、CD20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探讨。结果:TAO组中CD(3+)、CD2(0+)细胞平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TAO组中CD(3+)细胞平均数高于CD2(0+)细胞平均数,两者间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TAO的发病与患者血管壁的免疫损伤关系密切,CD(3+)细胞直接引起的免疫损伤在血管壁的免疫损伤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免疫病理学 血管壁
下载PDF
四妙通脉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倩 李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四妙通脉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将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抗炎、降纤等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对溃疡者给予创面配合换... 【目的】观察四妙通脉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将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抗炎、降纤等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对溃疡者给予创面配合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妙通脉汤加减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肢疼痛、发凉和疮面的改善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为64.0%(16/2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和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肢疼痛、发凉、麻木和疮面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通脉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通脉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疗效 最大行走距离 踝肱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赛 白明 苗明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5-240,共6页
基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总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优缺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总结发现... 基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总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优缺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总结发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与中医寒湿阻络证和热毒伤阴证吻合度较高,与湿热毒盛证和气血两虚证吻合度较低,没有与血脉淤阻证相吻合的动物模型。患肢病变程度、病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为最常检测指标。现阶段相对于大量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相对薄弱,建立合理的模型判断量化标准,复制与中医证候吻合度更高的动物模型是日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脱疽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仝现州 仝麟龙 陈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0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1-12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9(平均3.5...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1-12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9(平均3.5)。手术采用高位深组30例,低位深组32例,浅组29例(其中双向血流组22例,直接转流组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达100%。随访6—60个月,77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静息痛存在,间歇性跛行消失或无痛行走距离大于500m。深组4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移植物闭塞,行截肢术。随访期问,10例患者彩超检查出现移植物闭塞,但元临床症状。总救肢率为95.6%(87/91);有效率为84.6%(77/91);移植物长期通畅率为84.6%(77/91)。结论静脉动脉化是应用于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远端无良好流出道而无法进行常规动脉旁路重建,肢体濒临坏死患者的手术方法,是一种非常规的救肢术式,如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操作规范,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严重缺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 静脉动脉化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中膜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新明 陈越 +4 位作者 潘力 崔丽 李颖 赵文光 栗振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 9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分布。结果 :在 4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内和平滑肌细胞间观察到高电子致密度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同时还观察到与免疫复...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 9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分布。结果 :在 4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内和平滑肌细胞间观察到高电子致密度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同时还观察到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损伤相关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结论 :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这炎 膜免疫复合物 电子显微术 tao
下载PDF
探讨雷公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初步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勇 于中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01-702,705,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初步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TAO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例。实验组采用雷公藤+基础治疗45 d,对照组基础治疗4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初步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TAO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例。实验组采用雷公藤+基础治疗45 d,对照组基础治疗4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趾端皮肤温度(TTS)及MRI下肢动脉流出道检查显影分数(OTVC)差异。结果:TAO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1、TNF-α、TTS及OT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5天血清IL-1、TNF-α及T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OT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对TAO血清IL-1、TNF-α有抑制作用,对缺血肢体动脉侧支再生有一定的影响,可提高缺血趾端皮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影响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miR-223-5p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波 林学广 +5 位作者 邓颖 王博 童进东 余波 史卫军 汤敬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89,共13页
目的探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中miRNAs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HVSMC)的影响。方法从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浆中提纯外泌体,进行miRNA测序。通过生物信... 目的探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中miRNAs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HVSMC)的影响。方法从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浆中提纯外泌体,进行miR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DEmiRNA),用RT-qPCR进一步验证。将PKH67荧光标记的外泌体与HVSMC共培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VSMC的细胞活力和凋亡。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并确认miR-223-5p的下游靶点。结果在TAO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共发现39个DE-miRNA,其中miR-223-5p是显著上调的miRNA。TAO患者血浆外泌体或miR-223-5p模拟物能降低HVSMC的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miR-223-5p抑制剂可削弱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的表达被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和miR-223-5p模拟物下调,这一下调作用可被miR-223-5p抑制剂所抑制。双荧光素酶报告提示VCAM-1是miR-223-5p的靶点。结论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23-5p/VCAM-1途径抑制HVSMC的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在TAO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外泌体 mi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 生物信息学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文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2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AO患者122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自拟通脉汤...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AO患者122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自拟通脉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G、IgM、LDL和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C3、C4和H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TAO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改善血脂代谢和肢体机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血脂水平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SNP靶点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磊 戈小虎 史振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SNP靶点。方法以2016年11月-2019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时期在体检中心86例健康成年男性为对照... 目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SNP靶点。方法以2016年11月-2019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时期在体检中心86例健康成年男性为对照。采用芯片法筛选差异位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质量控制分析确定SNP靶点的研究。对易感SNP所在基因及上下游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富集差异基因的Pathway条目,找寻引起疾病发病及进展的细胞通路。结果通过检验计算SNP与疾病关联的显著性筛选出26个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关SNP靶点,通过GO与Pathway富集分析,最终获得16个靶点。筛选出26个SNP所在的基因及附近所涉及的基因共84个,其主要作用于细胞粘附,生物粘附,细胞与细胞间粘附,细胞真菌起源的分子应答,调节细胞组件大小,细胞内的信号级联,肿瘤坏死因子生成的正向调控,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激活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激活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SPN靶点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靶点 免疫炎症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5例
12
作者 李海军 聂富祥 《河南中医》 2015年第5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00.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00.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地尔
下载PDF
消炎生肌膏治疗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疗效观察
13
作者 林红明 马一平 胡成挺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516-517,共2页
目的观察消炎生肌膏在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12例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早期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应用消炎生肌膏,观察术后创口愈合的情况。结果9例应用消炎生肌膏1周,创面肉芽组织新鲜;3例应用... 目的观察消炎生肌膏在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12例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早期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应用消炎生肌膏,观察术后创口愈合的情况。结果9例应用消炎生肌膏1周,创面肉芽组织新鲜;3例应用2周后,骨外露消失,肉芽组织饱满,均在2-8周内达到创面愈合。结论消炎生肌膏能减少创面感染、刺激肉芽生长,避免植皮带来的并发症,是修复严重足外伤合并脉管炎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生肌膏 足外伤 脉管炎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