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春美 王锐 +4 位作者 蔡然泽 王殷庆 吴剑锋 涂松杰 石松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椎管内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共11例,气管插管全麻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显微镜下先显露胸椎... 目的分析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椎管内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共11例,气管插管全麻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显微镜下先显露胸椎椎管对侧硬脊膜后方,高速磨钻小心磨除钙化黄韧带,再行同侧椎管减压,达到双侧显微减压目的;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3、7 d肌酸磷酸激酶(CPK-MM)水平;于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1周行胸椎CT三维重建;术前、术后1 w、术后6个月胸椎MRI平扫。结果本组胸椎椎管减压充分,无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MRI复查椎管减压效果好,CT三维重建检查示微创入路椎板切口未影响脊柱的稳定性;VAS及JOA评分在术后1 w、3个月和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CPK-MM水平于术后1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于术后7 d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随访6~23个月,所有病例症状改善,随访期间未见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充分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高速磨钻,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既能最大程度避免损伤椎旁肌肉、关节突、棘突和韧带,也能达到椎管减压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椎体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 经皮微通道系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胸椎管内肿瘤28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远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管内肿瘤的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椎管内肿瘤28例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经2个月至5年的随访,13例完全恢复,13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MRI是诊断胸椎管内肿瘤的最好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胸... 目的探讨胸椎管内肿瘤的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椎管内肿瘤28例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经2个月至5年的随访,13例完全恢复,13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MRI是诊断胸椎管内肿瘤的最好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胸椎管内肿瘤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 肿瘤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志坚 侯铁胜 +3 位作者 李少华 鲁凯伍 邵国峰 黄永碧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地研究了 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TOL 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对 1989~ 1999年收治的 32例 TOL F患者所施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 ,均符合 TOL F。 30例获随访 ,随访时间 5~ 7... 目的 :回顾性地研究了 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TOL F)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对 1989~ 1999年收治的 32例 TOL F患者所施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 ,均符合 TOL F。 30例获随访 ,随访时间 5~ 72月 ,平均 32月 ,根据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优 11例 ,良 10例 ,可 7例 ,差 2例 ,优良率 73.3% ,有效率 93.3%。结论 :早期减压是治疗 TOL F的唯一有效方法 ,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单纯 TOL F最常用而有效的术式 ,对于合并 TDH或 OPL L 患者 ,后路全椎板减压加侧后方入路脊髓前方减压是简单实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 黄韧带 骨化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2
4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3 位作者 戴力扬 刘洪奎 侯铁胜 赵定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56-59,88,共5页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优良率66.7%,有效率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 黄韧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症型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海波 王义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症型胸椎管狭窄症(OLF-TSS)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0月~2007年2月采用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治疗38例OLF-TSS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9~71岁,平均48岁。病变位于T10~L13个椎间盘水平3...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症型胸椎管狭窄症(OLF-TSS)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0月~2007年2月采用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治疗38例OLF-TSS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9~71岁,平均48岁。病变位于T10~L13个椎间盘水平31例(占81.6%)。平均病程10个月。5.3%合并胸椎间盘突出。[结果]3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8年,平均3年6个月。4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3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均经以俯卧位为主的综合保守治疗后痊愈。按照王自立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25例,良11例,无改变2例,优良率94.7%。未出现定位错误和神经功能恶化者。[结论]OLF-TSS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症状包括下肢麻木无力、腰背痛、间歇性跛行、束带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结合X线、MRI及CT检查是确诊的有效手段。采用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进行胸椎管后壁减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失误和并发症的对策是确定责任节段和规范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管狭窄症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 被引量:19
6
作者 孔金海 吕国华 +5 位作者 康意军 王冰 韩莹松 李晶 邓幼文 陈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口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多节段 前后路手术 一期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 被引量:18
7
作者 姜传杰 杨永军 +3 位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姚树强 于建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患者19例,其中T2~T32例,T3~T56例,T5~T811例。17例存在明显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患者19例,其中T2~T32例,T3~T56例,T5~T811例。17例存在明显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2例。术前后凸畸形Cobb角为24°~53°,平均32.4°。根据患者手术时间、Frankel分级、后凸Cobb角、骨融合、内固定物失效、血沉变化及结核复发等情况评价手术治疗结果。结果:1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25.4±26.7min,全部病例随访1.5~3年(平均20.7个月)。9例术前合并有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肋间神经损伤病例。术后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至5°~17°,平均12°。术后6~12个月(平均6.8个月)椎间植骨达到骨性融合,未发现假关节形成。无一例内固定物出现断裂、松动、脱落。血沉均在2周后明显下降,在2~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颈前结核脓肿复发,后另行颈前结核脓肿切除术后痊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可彻底清除病灶,椎体钉置钉安全性高,固定切实可靠,适合大部分中上胸椎结核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椎体钉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迅 乔军杰 +3 位作者 关晓明 冯皓宇 陈晨 霍建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其中单节段29例,连续型56例,跳跃型4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3例;胸椎间盘突出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9例。均采用经后路“揭盖法”椎板切除减压术。记录术中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随访患者神经功能AIS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11例次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其中脊髓损伤2例次;硬脊膜损伤5例次;脑脊液漏3例次;硬膜外血肿1例次。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例为术中减压过程操作不慎损伤,1例为术后硬膜外血肿致伤,2例均经甲强龙冲击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脊髓功能不完全恢复。1例硬膜外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后痊愈。5例硬脊膜破损者4例硬脊膜损伤术中行硬脊膜修补,1例未予修补,术后均加压包扎及生物蛋白胶封闭,其中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放置引流、严密缝合及补充水电解质等处理治愈。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2例ASIA B级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4例ASIA C级患者2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1例ASIA D级患者改善为E级。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率,术中规范精心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处理是减少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后路手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温泉水疗对改善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志杰 刘春龙 +2 位作者 冯亚男 刘佳 王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温泉水疗结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25例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加温泉水疗。治疗前、... 目的观察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温泉水疗结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25例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加温泉水疗。治疗前、后进行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泉水疗能有效改善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疗 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痉挛
下载PDF
Computer-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for resection of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in the thoracic spine 被引量:12
10
作者 Yuan Qiang Zheng Shan Tian 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043-2047,共5页
Background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oracic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thoracic myelopathy.Decompression is the only effective strategy for ... Background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oracic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thoracic myelopathy.Decompression is the only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reating thoracic myelopathy caused by OLF.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computer-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CAMISS) for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myelopathy caused by OLF.Methods In all cases,the surgical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n intra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system.De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 was performed with a high-speed drill; the supraspinal ligaments and spinous process were partially preserved.The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by a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ing system and recovery rates.Results The mean duration of follow-up for the 14 cases was 3.9 years.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neurological recovery,the mean JOA score improving from 6.1 points preoperatively to 8.6 points at final follow-up and the mean rate of recovery being 52.7% (excellent in two cases,good in eight,fair in three,and unchanged in one).Conclusion CAMIS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resection of the OLF in the thoracic sp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ligamentum flavum ossification thoracic spinal canal stenosis DECOMPRESSION
原文传递
臭氧注射联合中药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爱萍 肖林 +4 位作者 王娴默 黄亮 熊昌源 徐澄 张忠贵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盘臭氧注射联合中药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臭氧结合中药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值... 目的:观察经椎间盘臭氧注射联合中药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臭氧结合中药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值比较,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椎间盘臭氧注射结合中药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致脊椎压缩性骨折效果优于单纯臭氧注射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臭氧注射 辨证论治 针灸 胸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凯 刘晓光 +2 位作者 祝斌 于淼 刘忠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28-2033,共6页
[目的]探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11月~2013年2月因胸椎管狭窄症行"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11月~2013年2月因胸椎管狭窄症行"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的患者,共4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患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29例,合并有颈椎OPLL患者30例。手术方式采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手术疗效采取改良胸脊髓病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其中远期预后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1~6.5年)。Hirabayashi改良率优良32人(66.7%),一般9人(18.7%),无变化7(14.6%)人。12例患者术后发生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5例为单侧肢体活动障碍,7例为双侧肢体活动障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在术后第2 d^6个月开始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JOA评分对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有显著影响(OR值0.145,95%CI 0.037~0.564)。[结论]"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虽仍有一定概率发生脊髓损伤加重,但长期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及以上,其远期预后满意,证明了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脊髓损害程度(JOA评分)与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胸脊髓环形减压 并发症 脊髓功能损伤加重 预后
原文传递
胸椎结核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常用 徐志刚 刘建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对比前、后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前路手术与后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胸椎结核患... 目的对比前、后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前路手术与后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胸椎结核患者50例,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术式,分为前路手术组(前路组)和后路手术组(后路组),每组25例。后路组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前路组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后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前路组,Cobb'角平均矫正值明显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为E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后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胸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案,较前路手术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内固定 后路经椎弓根入路 Cobb's角 植骨融合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峰 张春林 +1 位作者 阴彦林 李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有硬膜外粘连者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岁。病变累及上胸段5例,中胸段6例,下胸段24例...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有硬膜外粘连者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岁。病变累及上胸段5例,中胸段6例,下胸段24例;胸椎黄韧带肥厚、骨化26例,单纯后纵韧带骨化2例,椎板增生骨赘内突1例,单发或多发性胸椎间盘突出14例。术前JOA评分-1~23分。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术后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60min,平均出血量为400ml。12例术中硬膜损伤者均行硬膜修补并于硬膜外腔放置引流管,2d后均拔管。术后无1例神经症状加重,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蛛网膜下腔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7~29分,改善率平均为73.4%±26.3%,治疗效果优22例,良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无加重病例,优良率为77%(27/35),总有效率为97.1%(34/35)。结论: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可减少神经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硬膜外粘连 手术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潘显纬 张浩 +3 位作者 王建喜 臧法智 施靓宇 陈华江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收治的因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致胸椎管狭窄症接受手术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收治的因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致胸椎管狭窄症接受手术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超声骨刀组(A组)和高速磨钻组(B组),每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中实时记录胸椎管后壁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硬膜囊损伤和脑脊液漏、有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结果 A组出现脑脊液漏5例(19.2%),B组8例(30.8%),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0.923,P=0.337);A组神经根损伤1例(3.8%),B组3例(11.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0.271,P=0.603)。术后6个月随访时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2、6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26,P=0.000),末次随访时总优良率为78.8%。A、B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时间分别为3.7±1.0(2~6)min和6.2±2.0(3.5~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2,P=0.000);单个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7.2±33.0(65~195)ml和163.9±45.5(65~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7,P=0.000)。结论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应用超声骨刀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胸椎管狭窄症的减压手术操作。与高速磨钻相比,超声骨刀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症 超声骨刀
下载PDF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啸 刘晓光 +5 位作者 祝斌 刘忠军 姜亮 韦峰 于淼 吴奉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8.7岁(36~71岁),平均病程15.2±21.9个月(1~120个月)。根据术前CT及MRI矢状位和轴位影像将TOPLL分为四型:Ⅰ型为上胸椎(T1~T4)局灶压迫型(1~2节段);Ⅱ型为中下胸椎(T5~T12)局灶压迫(1~2节段),ⅡA型为不合并同节段黄韧带骨化(OLF)者,ⅡB型为合并OLF者;Ⅲ型为连续腹侧压迫(≥3个节段);Ⅳ型为跳跃型TOPLL,ⅣA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ⅣB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将此分型应用于临床实践,记录患者的分型、手术相关数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记录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本组Ⅰ型6例,手术方案为经后路的环形减压(360°涵洞塌陷法);ⅡA型2例,采用侧前方经胸/腹膜外入路减压,ⅡB型3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Ⅲ型30例,13例后纵韧带为平坦型,行单纯后壁切除术,余17例行广泛后壁切除联合局部环形减压;ⅣA型7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术,ⅣB型1例,采用单纯后壁切除术。1例术后26个月死于脑干出血,余48例获得大于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85个月,平均47±24个月。48例术前JOA评分4.6±1.8分(0~9分),术后JOA评分为8.8±2.1分(4~11分),平均改善率为69%±28%(14%~100%)。依据Hirabayashi法对改善率进行分级,优23例、良9例、中16例。术前1例Frankel 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改善为B级,22例Frankel B级患者中17例改善为C级,26例Frankel C级中2例改善为D级,余无变化。术后共11(22%)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单纯后壁切除1例,环形减压10例;均等引流液清亮后拔管,深缝伤口后沙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后纵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症 分型 手术策略
下载PDF
强化肺部功能锻炼法在预防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伟玲 丁倩倩 +3 位作者 罗小梅 刘艳斌 刘金厚 刘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89-2393,共5页
目的观察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降低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肺部感染率。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于医院行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降低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肺部感染率。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于医院行胸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护措施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医护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再予以肺部功能强化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3个月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功能指标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变化、呼吸功能障碍率、呼吸功能分级评定的变化。结果入组后3个月,两组患者PaO_2、PaO_2/FiO_2、MVV、FEV1较入组前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PaO_2、PaO_2/FiO_2、MVV、FEV1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个月内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3.7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9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呼吸功能障碍率为12.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7%(P=0.031);两组患者入组3个月后呼吸功能分级有所下降,试验组患者零~Ⅱ级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强化肺部功能锻炼可有效提升胸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呼吸功能障碍率及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胸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脊髓损害合并截瘫患者 强化肺部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障碍 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加庆 于先凯 +7 位作者 赵子豪 付国勇 李雪城 任佳彬 李瑞 胡鹏 朱锴 耿晓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TOLF)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29例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TOLF)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29例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行UBE治疗(UBE组),17例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开放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UBE组切口总长度、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0±1.3)个月,UBE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的ODI评分、JOA评分、锥体束征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胸椎后凸角、椎管面积、椎管矢状径均显著增大(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UBE组的胸椎后凸角和术后后侧骨丢失均显著小于开放组(P<0.05)。[结论] UBE及传统全椎板切除术均可有效治疗TOLF,相比之下,UBE创伤更小、对骨结构及稳定性破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可减少术后胸椎后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全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世庆 王沛 +7 位作者 郭世绂 马信龙 邰杰 郑永发 孙景成 张义修 阮文东 孙振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削薄”、“打磨”、“漂浮”、“蚕食”等微创操作行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8年(平均20个月),根据脊髓功能评分进行疗效综合评...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削薄”、“打磨”、“漂浮”、“蚕食”等微创操作行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8年(平均20个月),根据脊髓功能评分进行疗效综合评价。结果:68例患者中优27例(39.7%),良24例(35.2%),可10例(14.7%),差7例(10.2%),优良率为75.0%。疗效差的7例患者中2例为脊髓压迫时间过长导致不可逆性脊髓损伤;3例为外院术后疗效不佳于我院行二次手术;2例为胸椎管狭窄合并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结论:后路“微创”操作减压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脊髓功能 减压术 微创外科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招文 吉宁 +1 位作者 吴建斌 赵建宁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出现脊髓功能受损的原因,总结脊髓手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1]的预处理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内收治的3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脊髓恢复情...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出现脊髓功能受损的原因,总结脊髓手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1]的预处理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内收治的3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脊髓恢复情况,出现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客观评估。结果2年内在收治并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中,手术减压前给予1克甲基强的松龙预防。5例患者于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受损,即刻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脱水药及神经营养药,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理想,2例患者症状部分改善,生活可自理,2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出现的脊髓功能受损可能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再灌注损伤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较多见,但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的少见,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妥善的处理可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胸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