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法和共混法制备的PEG/CDA相变材料的性能比较——储热性能与链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姜勇 丁恩勇 黎国康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25,共9页
通过IR、DSC和X -ray研究了用化学键联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聚乙二醇 /二醋酸纤维素 (PEG/CDA)型相变材料的相变热焓、相变温度和结晶度等物性 ,探索了两种材料的链结构与储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相同PEG含量的共混材料和化学改性... 通过IR、DSC和X -ray研究了用化学键联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聚乙二醇 /二醋酸纤维素 (PEG/CDA)型相变材料的相变热焓、相变温度和结晶度等物性 ,探索了两种材料的链结构与储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相同PEG含量的共混材料和化学改性材料而言 ,共混物的相变焓要大于化学改性材料的相变焓 ;但化学改性物是一种固固相变材料 ,而共混物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热性能 共混法 化学法 PEG CDA 纤维素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国平 王渠东 蒋海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122,共8页
双金属复合材料能综合各基体金属的优异性能,弥补单一金属的不足,具有性价比高、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综合利用铜的高导电、高导热,以及铝的质轻、易焊接、低成本... 双金属复合材料能综合各基体金属的优异性能,弥补单一金属的不足,具有性价比高、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综合利用铜的高导电、高导热,以及铝的质轻、易焊接、低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热传输、汽车等领域,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制备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主要难点包括:(1)铜、铝两种材料均易氧化,且形成的氧化膜难以去除;(2)界面易形成硬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危害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完善现有工艺和开发新工艺,对界面形成机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调控、组元金属之间的尺寸与性能的匹配、变形与热处理协调、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控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原位表征手段观察界面的相演变,探究界面结合机理;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开展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变形、热处理和缺陷预测等方面研究,指导实际生产;综合评价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和耐腐蚀等性能,不断挖掘其应用潜力。本文归纳了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评析了组合复合工艺在制备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综述了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在界面组成、原位观察界面相的演变、界面性能评价和界面结合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预测了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 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热性能 结合性能
下载PDF
热键合技术及其在激光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静姝 闫平 +1 位作者 巩马理 柳强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5-356,359,共3页
由于热键合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对材料物化性能基本无影响等优点 ,所以它在激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高功率激光和小型激光系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简单介绍了热键合技术的发展现状 ,并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 由于热键合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对材料物化性能基本无影响等优点 ,所以它在激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高功率激光和小型激光系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简单介绍了热键合技术的发展现状 ,并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激光方面的用途和前景。由于热键合技术对工艺水平的要求较高 ,研究难度较大 ,探索性较强 ,所以加快它的研究和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键合 高功率激光器 微晶片激光器 晶体
原文传递
锅炉受热面结渣的危害与预防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晓 郑永利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燃煤发电机组锅炉结渣问题较为突出 ,洛阳分公司热电站的一台B&WB2 2 0 - 9.81-M煤粉炉开工3年来 ,已发生多次结焦堵塞冷灰斗或堵塞高温过热器的停炉事故。文章分析了燃煤锅炉结渣的原因和危害 ,并从燃煤特性、炉膛设计和燃烧组织。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热阻 腐蚀 结渣
下载PDF
热喷涂铜基W涂层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简中华 马壮 +1 位作者 王富耻 曹素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和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铜基体W涂层,分析涂层的组织形貌,测定等离子喷涂W涂层的孔隙率、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并考察该涂层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HVOF制备W涂层时,钨颗粒加热熔化不充分,主要以固态颗粒形式撞击基体,...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和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铜基体W涂层,分析涂层的组织形貌,测定等离子喷涂W涂层的孔隙率、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并考察该涂层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HVOF制备W涂层时,钨颗粒加热熔化不充分,主要以固态颗粒形式撞击基体,不能形成连续涂层;等离子喷涂W涂层时,钨颗粒熔化充分,铺展变形改善,涂层致密,平均孔隙率为2%,显微硬度为315HV0.1;等离子喷涂W涂层与铜基体结合质量较好,结合强度可达36MPa,经压缩变形后与铜基体结合较好,涂层未出现整体剥落,二者具有较好的协调变形能力,随压缩载荷增加,涂层和基体变形量差值增大,涂层边角部分孔隙增加,结合能力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W涂层 压缩 延伸率 结合强度
下载PDF
低熔点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佳月 张北波 +3 位作者 王桦 陈丽萍 覃俊 岳海生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6年第7期1-4,共4页
低熔点纤维是热熔粘合工艺生产非织造布所需的重要原料,是非织造布行业的新技术。介绍了低熔点纤维的定义、作用机理、成型过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应用开发,并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 低熔点纤维 热粘合 共聚酯 共聚酰胺 复合纺丝
下载PDF
热老化对硅酮结构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兵 朱莹莹 高志明 《中国建筑防水》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随机选取了8种硅酮结构密封胶,通过热老化试验,研究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得出结构胶相对粘结强度随热老化时间延长的变化关系呈二次函数曲线,同时给出了该二次函数曲线的方程式。
关键词 硅酮结构密封胶 热老化 粘结强度 二次函数 归一化处理
下载PDF
H13钢表面喷涂Cr_3C_2-NiCr和Ni60A涂层的结合强度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洪波 王依敬 +1 位作者 顾勇飞 韩金成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6-502,509,共8页
在H13钢表面分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Cr_3C_2-NiCr涂层和氧-乙炔火焰喷熔Ni60A涂层,观察了喷涂粉末和涂层的微观结构,测试了两种涂层在常温及600℃下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涂层在600℃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Cr_3C_2-NiCr涂层和Ni60A... 在H13钢表面分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Cr_3C_2-NiCr涂层和氧-乙炔火焰喷熔Ni60A涂层,观察了喷涂粉末和涂层的微观结构,测试了两种涂层在常温及600℃下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涂层在600℃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Cr_3C_2-NiCr涂层和Ni60A涂层表面均匀平整,无裂纹等缺陷,Cr_3C_2-NiCr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方式是以机械结合为主的"微冶金"结合,而Ni60A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方式为冶金结合;Cr_3C_2-NiCr涂层的显微硬度值大于Ni60A涂层;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的结合强度均有所下降,但Ni60A涂层的下降幅度大于Cr_3C_2-NiCr涂层,在常温和600℃下Ni60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都高于Cr_3C_2-NiCr涂层;在H13基体表面喷涂Cr_3C_2-NiCr和Ni60A涂层,均能提高其表面高温耐磨性,但Cr_3C_2-NiCr涂层的效果要好于Ni60A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热喷涂 CR3C2-NICR涂层 Ni60A涂层 结合强度 耐磨性
下载PDF
芯片键合材料对功率型LED热阻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炳乾 布良基 范广涵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2-424,共3页
 分析了功率型LED热阻系统的构成,对采用银浆和环氧胶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功率型LED热阻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银浆作为芯片键合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功率型LED的热阻系统,同采用环氧胶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功率型LED相比,其热阻...  分析了功率型LED热阻系统的构成,对采用银浆和环氧胶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功率型LED热阻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银浆作为芯片键合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功率型LED的热阻系统,同采用环氧胶作为芯片键合材料的功率型LED相比,其热阻下降了约10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型LED 热阻 芯片键合 银浆 环氧胶
下载PDF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魔芋葡甘聚糖复配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博 邵自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采用黏度测试、振荡测试以及动态力学分析方法,以结构典型的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天然多糖混合水溶液表观黏度、流变性及溶液动态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结... 采用黏度测试、振荡测试以及动态力学分析方法,以结构典型的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天然多糖混合水溶液表观黏度、流变性及溶液动态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结构差异性天然多糖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建立分子模型.实验表明,HPMC-KGM复配后,KGM分子链上未被取代的甘露糖单元与HPMC分子链上憎水性基团通过疏水作用形成弱交联的疏水缔合区域,而形成以HPMC分子为骨架并与KGM分子相联结的结构.HPMC与KGM按质量比3∶1到1∶1比例范围内复配效应最为明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缓解KGM分子在高温条件下的降解,还对HPMC的热凝胶化作用起到延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C-KGM复配体系 疏水缔合 热凝胶 氢键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空气过滤用微纳米聚丙烯腈/皮芯型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晓明 魏楚 +2 位作者 钱幺 刘永胜 王立晶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13-1521,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收集在皮芯型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微米纤维网上,制备PAN/PE-PP单层复合纤维网,再将多个单层复合纤维网层层堆叠,经热黏合加固,制备PAN/PE-PP多层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研究了PAN/PE-PP复合...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收集在皮芯型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微米纤维网上,制备PAN/PE-PP单层复合纤维网,再将多个单层复合纤维网层层堆叠,经热黏合加固,制备PAN/PE-PP多层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研究了PAN/PE-PP复合纤维网的层数和纺丝时间对其孔径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复合的方式可得到与单层复合材料相似的孔径参数,但两种材料的孔道结构不同。在总面密度和总纺丝时间一定时,当PAN/PE-PP复合纤维网的层数大于10层时,PAN/PE-PP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和品质因子Q_F均明显大于PAN/PE-PP单层复合过滤材料,阻力略微增大;其中,相较PAN/PE-PP单层复合过滤材料,20层PAN/PE-PP复合过滤材料对≥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提高了33%,阻力增加了5 Pa,Q_F值提高了30%。当总面密度和层数一定时,延长静电纺丝时间≥210 min,20层PAN/PE-PP复合过滤材料对颗粒的过滤效率可提高至90%以上,但阻力也急剧增大,因此静电纺丝时间为210 min的PAN/PE-PP多层复合材料的过滤性能最佳。因此,与相同面密度的PAN/PE-PP单层复合过滤材料相比,PAN/PE-PP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明显提高;微纳米纤维多层复合法是制备高效低阻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纤维 多层复合法 静电纺丝 过滤性能 热黏合
原文传递
冷热循环后4种双固化树脂粘结剂与根管内牙本质粘结性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鹂 陈吉华 +2 位作者 沈丽娟 王迎捷 张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前后4种双固化树脂粘结剂与根管内牙本质的粘结性能。方法:40颗健康上前牙随机分为8组。根管预备后选用4种树脂粘结剂(Clearfil DC Core Automix,Calibra esthetic resin cement,DMG LUX-ACORE Smartmix Dual,3M ESPE ... 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前后4种双固化树脂粘结剂与根管内牙本质的粘结性能。方法:40颗健康上前牙随机分为8组。根管预备后选用4种树脂粘结剂(Clearfil DC Core Automix,Calibra esthetic resin cement,DMG LUX-ACORE Smartmix Dual,3M ESPE RelyXTM Unicem)分别粘结直径1.2mm纤维桩。将20颗牙沿垂直牙根长轴方向片切成厚度为1mm的薄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微推出测试,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方式。对粘结强度及断裂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20颗牙进行冷热循环处理10000次,放置24h后按同样步骤测试。结果:冷热循环前后粘结强度测试结果分别为:Clearfil DC Core Automix(8.9540±2.85955,7.1212±2.34645)MPa,Calibra esthetic resin cement(6.2314±1.83828,5.4596±1.99693)MPa,DMG LUXACORE Smartmix Dual(7.3410±2.27467,6.4844±1.99055)MPa,3M ESPE RelyXtm Unicem(7.8400±2.37045,6.9804±2.23403)MPa,冷热循环前后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冷热循环前后断裂方式均为粘结面型断裂为主。结论:4种双固化树脂粘结剂与根管内牙本质粘结强度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循环 双固化树脂粘结剂 牙本质 粘结强度
下载PDF
Selective interfacial bonding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iamond/Cu-alloy composites prepared by HPHT technique 被引量:9
13
作者 Hui Chen Cheng-chang Jia +2 位作者 Shang-jie Li Xian Jia Xia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4-371,共8页
Cu-based and Cu-alloy-based diamond composites were made by high-pressure-high-temperature (HPHT) sintering with the aim of maximiz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Improvements in interfacial bonding ... Cu-based and Cu-alloy-based diamond composites were made by high-pressure-high-temperature (HPHT) sintering with the aim of maximiz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Improvements in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chieved using an atomized copper alloy with minor additions of Co, Cr, 13, and Ti.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TC) oh- mined exhibited as high as 688 W.m-1.K-1, but also as low as 325 W.m-1.K-l. A large variation in TC can be rationalized by the discrepancy of diamond-matrix interfacial bonding. It was found from fractography that preferential bonding between diamond and the Cu-alloy matrix occurred only on the diamond {100} faces. EDS analysis and Raman spectra suggested that selective interfacial bonding may be attributed to amorphous carbon increasing the wettability between diamond and the Cu-alloy matrix. Amorphous carbon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C of the composite by interface mod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matrix composites diamonds copper alloys interfacial bond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下载PDF
耐热性聚氨酯新型材料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璟 杨秋转 +4 位作者 文秀芳 蔡智奇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0,29,共4页
综述了聚氨酯热降解的过程及机理,探讨了软硬段、NCO∶OH比例、微相分离、氢键、交联度等因素对聚氨酯耐热性的影响,总结了提高聚氨酯热稳定性的方法,并展望了耐热性聚氨酯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热稳定性 相分离 氢键
下载PDF
热贴合工艺在无缝内衣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旭 傅菊芬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14,共4页
对热贴合工艺及使用设备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工艺参数包括时间、温度和压力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工艺在无缝内衣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从而对无缝内衣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热贴合 无缝内衣 原理 设备 应用
下载PDF
热键合YAG/Nd:YAG复合晶体的透过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敦陆 张庆礼 +6 位作者 王召兵 苏静 谷长江 张霞 邵淑芳 王爱华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本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热键合技术,获得了YAG/Nd:YAG复合晶体。这种复合晶体在非吸收波段的光学透过率与通过一块相同厚度Nd:YAG晶体的光学透过率实验值以及理论值相一致。因此从透过率的角度,表明纯YAG晶体与Nd:YAG晶体间的键... 本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热键合技术,获得了YAG/Nd:YAG复合晶体。这种复合晶体在非吸收波段的光学透过率与通过一块相同厚度Nd:YAG晶体的光学透过率实验值以及理论值相一致。因此从透过率的角度,表明纯YAG晶体与Nd:YAG晶体间的键合区域为均匀过渡,基本上无散射界面存在,实现了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 热键合技术 透过率 键合面 热处理 激光器
下载PDF
Ni-Al混合粉喷涂层反应烧结结合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长军 李必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32,35,共2页
将Ni基粉末与一定比例的Al粉,机械混合并喷涂于A3钢上,在700 ℃左右炉中进行反应烧结,形成有冶金结合的涂层。分析烧结层的金相组织并测量其结合强度,表明有良好的结合性能。
关键词 热喷涂 反应烧结 结合强度 混合粉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热稳定性和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郑炀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5-970,共6页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HA涂层中引入第二相颗粒氧化锆(ZrO2)制备HA/ZrO2复合涂层,研究了ZrO2晶型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热稳定性和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的复合...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HA涂层中引入第二相颗粒氧化锆(ZrO2)制备HA/ZrO2复合涂层,研究了ZrO2晶型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热稳定性和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的复合减小了HA晶体尺寸,但不影响HA水热电沉积的机理;1200℃热处理后,HA分解生成的CaO和ZrO2形成固溶体,使单斜晶型(m-ZrO2)和四方晶型(t-ZrO2)的ZrO2转变为立方晶型的的ZrO2(c-ZrO2),并促进HA的完全分解;HA/ZrO2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HA涂层的结合强度,且随涂层中ZrO2含量增大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00℃热处理后,HA/ZrO2复合涂层既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又可获得对骨生长有利的HA+β-Ca3(PO4)2(β-TCP)双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羟基磷灰石 复合涂层 热稳定性 氧化锆 ZrO2 HA涂层 第二相颗粒 热处理温度 电沉积法 表面形貌 晶体尺寸 立方晶型 O2含量 双相结构 相组成 固溶体 CaO A分解 骨生长 水热 增大
下载PDF
低速大熔滴模拟热喷涂熔滴扁平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皮涛 李京龙 李长久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4-18,共5页
运用雷诺力学相似准则,采用Sn-Pb合金低速大熔滴,模拟研究了热喷涂熔滴碰撞基体后的扁平化过程.研究表明:粒子的结合性能与粒子的尺寸、结合面积、粘结力、粒子内部及界面的热应力有关.适当提高粒子碰撞速度、有效地粗化基体... 运用雷诺力学相似准则,采用Sn-Pb合金低速大熔滴,模拟研究了热喷涂熔滴碰撞基体后的扁平化过程.研究表明:粒子的结合性能与粒子的尺寸、结合面积、粘结力、粒子内部及界面的热应力有关.适当提高粒子碰撞速度、有效地粗化基体表面和采用预热或减缓粒子在塑性温度点以上的停留时间,可有效地提高粒子的结合面积、粘结力和释放粒子的热应力,从而提高粒子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扁平粒子 低速大熔滴 熔滴 扁平化
下载PDF
四种预处理方法的稻壳/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抗老化及热学行为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磊 何春霞 杨星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7-2594,共8页
为探讨稻壳预处理(水热、微波、碱处理和苯甲酰化处理)对制备稻壳/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在模拟土壤老化条件下抗老化及热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测试了稻壳/PVC复合材料的TG曲线,并测试了其线性热膨胀系数、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 为探讨稻壳预处理(水热、微波、碱处理和苯甲酰化处理)对制备稻壳/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在模拟土壤老化条件下抗老化及热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综合热分析仪测试了稻壳/PVC复合材料的TG曲线,并测试了其线性热膨胀系数、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利用SEM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四种预处理均能提高稻壳/PVC复合材料抗老化及热学性能;处理后稻壳纤维表面更粗糙,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更好,微裂隙较少。模拟土壤老化21天后,苯甲酰化处理稻壳/PVC复合材料初始热分解温度比未处理稻壳/PVC复合材料提高了3.9%,其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了6.72%。24h吸水率降低了55.6%,拉伸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03%和119%。苯甲酰化处理稻壳/PVC复合材料中稻壳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较好。四种预处理方法优劣顺序为:苯甲酰化处理>碱处理>水热处理>微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热稳定性 热膨胀 界面结合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