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血理论探讨肺结节的病机与防治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剑锋 周天 +2 位作者 刘殿娜 李志明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肺结节为有形之邪,病位在肺,肺的病理生理功能与中医“气血理论”关系密切,气血运行失调关系肺结节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肺气虚是肺结节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感六淫、雾霾、吸烟等外因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肺结节的形成与肺... 肺结节为有形之邪,病位在肺,肺的病理生理功能与中医“气血理论”关系密切,气血运行失调关系肺结节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肺气虚是肺结节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感六淫、雾霾、吸烟等外因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肺结节的形成与肺、脾、肝、肾四脏关系密切,气虚痰瘀阻络和气滞血瘀痰凝是肺结节形成的主要病机,在防治方面,祛除致病诱因做到未病先防,改变肺结节生长的身体环境做到已病防变,对于有形之邪,采用中药消散或者手术祛除,同时补益气血,顾护正气应该贯穿肺结节防治的始终,通过对肺结节的病机与防治的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气血理论 中医 防治 病机 治未病
下载PDF
从气血理论浅谈“虚瘀致衰”与“虚瘀致瘤” 被引量:25
2
作者 郭晓峰 赵延龙 +3 位作者 张瑞卿 冯玉华 杨婉芳 李俊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1-223,共3页
衰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老年疾病的主要因素,常与肿瘤伴发。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之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或器官而引... 衰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老年疾病的主要因素,常与肿瘤伴发。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之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或器官而引起全身脏器功能衰退,气虚血少,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加重虚损,形成"虚瘀致衰"。元气虚衰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气虚则血液滞留,血少则血流不畅,均易导致血瘀形成,即因虚致瘀,形成血液黏稠、血栓形成等,瘀血日久,干着某处,或留或积,形成癥瘕积聚,肿大成块,留居一处而不散,产生"虚瘀致瘤"。文章从衰老的表现和肿瘤的形成与临床研究,认为气血的虚少和运行迟滞是导致衰老加速和肿瘤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肿瘤 虚瘀病机 气血理论
原文传递
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拥军 梁倩倩 +19 位作者 崔学军 李晨光 莫文 胡志俊 唐德志 舒冰 卞琴 叶秀兰 叶洁 李晓锋 王晶 王腾腾 赵东峰 徐浩 唐占英 杨燕萍 张岩 卢盛 赵永见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1-4,12,共5页
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 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伤科学术精髓,并形成了以益气化瘀为核心的13个协定方。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以气为主"通过益气恢复气的推动、防御、营养等功能,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延缓细胞凋亡、促进基质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提高细胞黏附功能,从而维持骨结构与功能;还可抑制炎症介质,调节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以血为先"通过祛瘀达到行气的目的,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以利于营养物质进入骨骼,并调节血钙、碱性磷酸酶。"调和气血法"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筋骨病 气血理论 以气为主 以血为先
下载PDF
气血是中医的主要指标 被引量:13
4
作者 符仲华 吴凤芝 甘秀伦 《现代中医临床》 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
继"气血新论"在《现代中医临床》发表后,气血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指标是衡量观察目标时常用的方法,是现代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状况的观察角度。中医学此前没... 继"气血新论"在《现代中医临床》发表后,气血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阐释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指标是衡量观察目标时常用的方法,是现代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状况的观察角度。中医学此前没有明确的指标概念。本文认为气血是中医核心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的主要观察指标和主要抓手,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气血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中医核心理论的关系;阐释气血在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地位;梳理气血状态在辨证中的体现,并从临床角度剖析调和气血为中医临床的主要抓手。气血分散在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由多种小指标构成,医者借助不同感官收集出来,形成指标群。中医学现代化发展不能仅满足于对机体气血状态的描述,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气血进行精准量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 气血理论 基础医学
原文传递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之思路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健华 白舒琳 刘锐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483-486,共4页
中医学认为,气血失和,百病丛生,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现基于气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认为肺系疾病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系因机体气血功能异常,加之外邪侵袭,导致“肺气虚弱,肺虚络瘀,肺热瘀阻,... 中医学认为,气血失和,百病丛生,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现基于气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认为肺系疾病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系因机体气血功能异常,加之外邪侵袭,导致“肺气虚弱,肺虚络瘀,肺热瘀阻,热壅血瘀”,总结出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为本,痰热瘀阻为标”,治疗上应以“调和阴阳、理顺气血”为主要原则,临床上辨证应用“补肺理气、养血活血、化痰逐瘀、清肺热、利肺气、止咳平喘、凉血”之法,为临床从气血角度论治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气血理论 肺虚络瘀 气血亏虚 清阴泻阳
下载PDF
气功运气过程中手部远红外热像图的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家蓉 马燕红 +1 位作者 袁伟芳 程安龙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为研究气功锻炼过程中相关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应用远红外热像仪观察练功者练功前、中、后右手各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结果 :练功运气过程中右手各手指 (包括各指节、指端 )、手掌及劳宫穴温度迅速上升 (与运气前比较 ,P <0 0 5~ ... 为研究气功锻炼过程中相关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应用远红外热像仪观察练功者练功前、中、后右手各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结果 :练功运气过程中右手各手指 (包括各指节、指端 )、手掌及劳宫穴温度迅速上升 (与运气前比较 ,P <0 0 5~ 0 0 1) ;收功后温度迅速下降至练功前水平或略低。提示练功时随着气在经络中运行的加快 ,其中的血也加快了运行 ,为“气为血之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运气 手部 远红外热像图 气血理论
下载PDF
浅谈“百病皆在调气血”在哈氏妇科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彬 闫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45-649,共5页
气血理论是中医重要理论,妇科疾病应首调其气血,哈氏妇科是全国中医妇科十大流派之一,诊治疾病独具特色,哈孝廉教授宗古人“百病皆在调气血”思想,治疗崩漏、产后身痛、滑胎等妇科常见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深入学习与探讨。
关键词 气血理论 哈氏妇科 崩漏 产后身痛 滑胎
下载PDF
气血“济衡守和”学说刍议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红梅 王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22-3926,共5页
基于"气-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传统气血理论提出的气血"济衡守和"学说,是对不同阶段气血稳态平衡调控机制及其效应规律的高度概括,全面阐释了气血在生理状态下相互济生、相互为用的动态过程——"... 基于"气-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传统气血理论提出的气血"济衡守和"学说,是对不同阶段气血稳态平衡调控机制及其效应规律的高度概括,全面阐释了气血在生理状态下相互济生、相互为用的动态过程——"济",气对血的制衡作用——"衡",血对气的守护作用——"守",以及气血在病理状态下通过调和气血达到气血冲和的治疗总纲——"和"。气血"济衡守和"学说的生物学基础在于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线粒体和内质网及其相互作用稳态调控失常则是气血"济衡守和"异常的病理学基础,体现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气血相关理论科学内涵,对临床复杂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阳-五行 “济衡守和”学说 气血理论 生物学基础
原文传递
武权生教授运用气血理论防治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9
作者 车荷娴 孙艳艳 +4 位作者 崔楠 王玉梅 张作良 张小花 武权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2-44,共3页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半数以上患者病因不明。通过总结导师武权生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现今本病发病原因、发病人群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变化,认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气血失和有很大关系,在治疗该病...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半数以上患者病因不明。通过总结导师武权生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现今本病发病原因、发病人群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变化,认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气血失和有很大关系,在治疗该病时始终贯穿气血理论。未孕前调气和血调经,孕后益气养血安胎,同时注重夫妻双方形神共调,临床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复发性流产 滑胎
下载PDF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稳态探讨偏头痛的气血病机
10
作者 李丹溪 任北大 +1 位作者 韩芳 曹克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偏头痛是临床多发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发作-缓解”特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医学理论中,偏头痛属“头痛”“头风”等疾病范畴,气血失调是其发病基础,气虚血瘀是其重要病机。神经血管单元的生理功能与气血密切相... 偏头痛是临床多发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发作-缓解”特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医学理论中,偏头痛属“头痛”“头风”等疾病范畴,气血失调是其发病基础,气虚血瘀是其重要病机。神经血管单元的生理功能与气血密切相关。本文围绕神经血管单元这一研究热点,从微环境稳态失调及各细胞成分交互作用的角度,梳理脑微观气血理论的生理基础,阐释偏头痛的气血病机的科学内涵。神经血管单元微环境稳态失调,参与偏头痛病理机制,契合偏头痛气血病机,主要体现在气虚固摄失权、卫外失司、气化失常,以及邪毒积聚、瘀血阻滞等方面。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对偏头痛的气血病机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偏头痛疾病发展规律,可为中医药从气血论治偏头痛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偏头痛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血管单元 气血理论 病机 气虚血瘀
原文传递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糖尿病认知障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晓歌 王旭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合并症,本文通过分析气血理论内涵,从气血失和的角度剖析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从调和气血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五脏气血失和是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基础,瘀血是引起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键,也是...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合并症,本文通过分析气血理论内涵,从气血失和的角度剖析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从调和气血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五脏气血失和是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基础,瘀血是引起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键,也是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可通过益气生血、行气养血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运用气血理论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可为本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障碍 气血理论 气血失和 活血化瘀
下载PDF
方晓华从“气血论”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撷要
12
作者 刘乐 杨振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9期81-84,共4页
肝硬化腹水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疗程长,易反复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促进腹水消退、预防腹水复发的优势,文章总结了方晓华主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证经验。方晓华主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及气、血、水三者运行异常关... 肝硬化腹水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疗程长,易反复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促进腹水消退、预防腹水复发的优势,文章总结了方晓华主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证经验。方晓华主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及气、血、水三者运行异常关联,提出从气血论治腹水的观念。治疗时辨其病变部位,辨其在气在血,辨其虚实,使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气血调和,已达利水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鼓胀 气血论
下载PDF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Qi, Blood, and Vessel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Failing to Govern Blo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Qi and Blood 被引量:3
13
作者 WANG Ming-jing CHEN Zhuo +7 位作者 ZHU Shi-rong DING Xiao-qing CHEN Hai-yan QUAN Ri-cheng XU Yong-gang ZHAO Pan JIANG Yun-yao HU Xiaomei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qi, blood and vessel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failing to govern blood(SQFGB)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A tota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qi, blood and vessel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failing to govern blood(SQFGB)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A total of 52 ITP patients with SQFCB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bleeding group(38 cases) and non-bleeding group(14 cases).Bleeding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mild qi deficiency group(25 cases) and moderate/severe qi deficiency group(13 cases)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20 healthy volunteer were recruited as control group.The count of platelet(PLT) was taken as the blood related indicator.The expressions of cytokines including IL-1β, IL-17 A, TNF-α, CD40 L, and TGF-β, detected by Aim Plex Multiple Immunoassays for Flow, were taken as the qi related indicators.The expressions of VEGF-A, detected by Aim Plex Multiple Immunoassays for Flow and NO, NOS, and ET-1 detected by ELISA, were taken as the vessel related indicators.Result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unt of PLT, taken as the blood related indicato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ITP group patients with SQFCB(P<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7 A and TNF-α, taken as the qi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those of CD40 L, IL-1β, and TGF-β, also taken as the qi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ITP patients with SQFCB, respectively(P<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O and ET-1, taken as the vessel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OS and VEGF-A also taken as the vessel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ITP patients with SQFCB, respectively(P<0.05).The count of PLT, taken as the blood related indicato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oderate/severe group than those in mild group(P<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40 L and TGF-β, taken as the qi related indicator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oderate/severe group than those in mild group, 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The count of PLT might be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rome of qi failing to govern bloo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theory of qi and blood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明清三位医家对气血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爱萍 王键 胡建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7期935-937,共3页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血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步完善过程,《黄帝内经》初步奠定了气血理论基础,而后各时期的医家在《黄帝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变迁与中医学发展,对气血理论进行继承与创新。明清时期叶...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血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步完善过程,《黄帝内经》初步奠定了气血理论基础,而后各时期的医家在《黄帝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变迁与中医学发展,对气血理论进行继承与创新。明清时期叶天士的《温热论》、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宗海的《血证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王清任 唐宗海 气血理论
下载PDF
运用国医大师颜德馨衡法理论的临证感悟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文俊 赵立基 杨伟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873-875,共3页
已故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是孟河医派第二代传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颜德馨教授长期从事内外妇儿各科疑难病证的研究,独创性的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治疗法则并创立了"衡法"理论,临证经验丰富。作者常观... 已故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是孟河医派第二代传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颜德馨教授长期从事内外妇儿各科疑难病证的研究,独创性的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治疗法则并创立了"衡法"理论,临证经验丰富。作者常观其大量医案及论著,均离不开气血二字,故临床诊治过程中多用此法,常有开雾睹天,现将其衡法理论运用于治疗闭经的经验总结如下,并结合医案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德馨 衡法 气血学说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析心脏康复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运用
16
作者 吴志荣 郭磊磊 +2 位作者 叶宇 罗林进 齐晓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56-860,共5页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至少22.3%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高血压,全球每年有近94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气血失调为高血压病病变关键所在,可分为气血生成失调及运行失调两类,二者相互影响。气血生成失调分为气虚、血虚(...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至少22.3%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高血压,全球每年有近94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气血失调为高血压病病变关键所在,可分为气血生成失调及运行失调两类,二者相互影响。气血生成失调分为气虚、血虚(最终气血两虚),气血运行失调如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气陷血瘀、气血上逆等。气血失调为基本病机,血瘀为最终走向,可采用调气活血通脉等降血压。心脏康复(CR)治疗可以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协助降压,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药治疗在心脏康复保健领域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是心脏康复的新动力。通过阐述中医学“气血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运用,旨在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气血理论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张伯礼教授运用八珍汤从气血论治胸痹验案举隅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佳宝 王昭琦 +2 位作者 李霄 张晗 江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953-956,共4页
胸痹之病包含了西医“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张伯礼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胸痹心痛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以气血阴阳虚衰为本,以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为标,注重对该病本虚标实之辨识,除化痰逐瘀... 胸痹之病包含了西医“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张伯礼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胸痹心痛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以气血阴阳虚衰为本,以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为标,注重对该病本虚标实之辨识,除化痰逐瘀之法治疗标实之证外,尤注重补益气血以治本的重要性。当前诸多医者认为胸痹主要矛盾是血瘀,故多选活血化瘀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对胸痹的病机及虚实变化认识不足,不识护本,不辨气血,长期使用攻伐活血之品,犯虚虚之戒。文章通过整理验案,体现张伯礼教授以气血论治胸痹的辨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气血 胸痹 冠心病 张伯礼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究巨噬细胞极化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8
作者 李鹏 李宇轩 +5 位作者 李星星 张园园 逯金金 崔晓云 林谦 李岩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120-1122,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学认为MIRI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需针对气虚血瘀进行调理。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在MIRI炎症中起抗炎和促炎的双向调节作用,与气血的调控内涵相似。基于二者的相关性,通过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学认为MIRI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需针对气虚血瘀进行调理。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在MIRI炎症中起抗炎和促炎的双向调节作用,与气血的调控内涵相似。基于二者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巨噬细胞的极化,探讨气血理论与MIRI之间的关系,发现气血理论对MIRI的治疗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巨噬细胞极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从“气血理论”探讨铁代谢紊乱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19
作者 王朔 孙星怡 +4 位作者 董雨蓉 刘畅 解存 赵佳 李春洁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65-272,共8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继发的心脏损伤,中医认为其病理性质属于虚实夹杂,其发生发展与痰浊、血瘀、气虚多种病理因素相关。铁死亡是铁代谢紊乱所致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铁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和铁自噬4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继发的心脏损伤,中医认为其病理性质属于虚实夹杂,其发生发展与痰浊、血瘀、气虚多种病理因素相关。铁死亡是铁代谢紊乱所致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铁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和铁自噬4种途径。中医药在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铁代谢紊乱方面具有疗效,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可减轻铁离子累积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恢复机体气血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心肌缺血。文章对铁代谢特征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探讨铁死亡与气血理论的相似之处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进一步认识铁死亡的机制,理解气血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 铁死亡 中医药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崑《医方考》气血理论思想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赛伟 王茎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对《医方考》中所体现的吴崑的气血理论思想进行探析。其重视气在人体中的作用,尤其强调元气的重要作用,指出气虚的诊断应当四诊合参,辨证准确后方可补气,临证以顾护元气为首务,喜用独参汤大补元气,并擅以六君子汤培补中气。同时,吴崑... 对《医方考》中所体现的吴崑的气血理论思想进行探析。其重视气在人体中的作用,尤其强调元气的重要作用,指出气虚的诊断应当四诊合参,辨证准确后方可补气,临证以顾护元气为首务,喜用独参汤大补元气,并擅以六君子汤培补中气。同时,吴崑认为七情不调可致气病,擅于行无形之气。在营血方面,吴崑受朱丹溪影响,认为阴血易亏而难成。对于血虚之证,其认为应通过药物调和五脏功能以滋补阴血,而非通过药物直接生血。对于出血之证,其指出血热出血当分虚实,实火可攻,虚火可补;下焦出血则以"通""凉"二字立法,引而竭之。在气与血的关系方面,其认为二者互根互用,一损俱损,气血互生,气病可及血,血病可及气,临证治疗应统筹兼顾,气血并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考》 气血理论思想 新安医家 吴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