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喆平
宗华伟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94,6,共31页
当前,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研究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一个重要观察点。作为第一会费大国,中国在该组织的大会提案数量并未呈线性增长,而是呈历时性波动,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这与将中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
当前,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研究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一个重要观察点。作为第一会费大国,中国在该组织的大会提案数量并未呈线性增长,而是呈历时性波动,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这与将中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归纳为阶梯式递进"阶段论"的既有理论解释和研究结论不符。国际实践理论从惯习和场域互动角度,将实践行为置于中心,对中国的实践逻辑与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可为提案数量的波动与下降提供一种解释。中国提案数的下降,一方面说明存在以国际组织本体为实践场域的"客场"型在场实践,也存在以国内空间为实践场域的"主场"实践,另一方面说明出现了基于"国内重心"策略的从"客场"到"主场"的实践场域转移。场域转移的择地实践逻辑体现了中国近年来参与国际组织的一种重要思路,也与国际组织的政治化和平权机制导致的大国困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实践理论
国际组织
实践场域
提案实践
原文传递
关于多边外交的国际实践理论——《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评介
2
作者
宗华伟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22年第2期363-371,共9页
全球治理和多边外交日常实践中,不同国家及其外交官在话语影响、行动成效、地位威望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被称为“国际啄序”。加拿大学者文森特·波略特2016年的专著《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借鉴戈夫曼和布尔迪厄的社会理...
全球治理和多边外交日常实践中,不同国家及其外交官在话语影响、行动成效、地位威望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被称为“国际啄序”。加拿大学者文森特·波略特2016年的专著《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借鉴戈夫曼和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指出,“国际啄序”是一种在实践中涌现的社会现象,而塑造“国际啄序”的多边外交实践作为一种情境,是由外交实践者的背景性知识倾向、身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方位资源共同塑造的。关于多边外交的实践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国际等级制既有研究的解释,对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外交中的话语权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啄序
多边外交
国际实践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喆平
宗华伟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94,6,共31页
文摘
当前,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研究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一个重要观察点。作为第一会费大国,中国在该组织的大会提案数量并未呈线性增长,而是呈历时性波动,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这与将中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归纳为阶梯式递进"阶段论"的既有理论解释和研究结论不符。国际实践理论从惯习和场域互动角度,将实践行为置于中心,对中国的实践逻辑与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可为提案数量的波动与下降提供一种解释。中国提案数的下降,一方面说明存在以国际组织本体为实践场域的"客场"型在场实践,也存在以国内空间为实践场域的"主场"实践,另一方面说明出现了基于"国内重心"策略的从"客场"到"主场"的实践场域转移。场域转移的择地实践逻辑体现了中国近年来参与国际组织的一种重要思路,也与国际组织的政治化和平权机制导致的大国困境有关。
关键词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实践理论
国际组织
实践场域
提案实践
Keywords
China
UNESCO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ield
of
practices
practic
e
of
proposals
分类号
D813.7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多边外交的国际实践理论——《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评介
2
作者
宗华伟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
出处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22年第2期363-371,共9页
文摘
全球治理和多边外交日常实践中,不同国家及其外交官在话语影响、行动成效、地位威望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被称为“国际啄序”。加拿大学者文森特·波略特2016年的专著《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借鉴戈夫曼和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指出,“国际啄序”是一种在实践中涌现的社会现象,而塑造“国际啄序”的多边外交实践作为一种情境,是由外交实践者的背景性知识倾向、身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方位资源共同塑造的。关于多边外交的实践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国际等级制既有研究的解释,对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外交中的话语权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国际啄序
多边外交
国际实践理论
Keywords
international
Pecking
Order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谢喆平
宗华伟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2
关于多边外交的国际实践理论——《国际啄序论:多边外交政治与实践》评介
宗华伟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