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事求真 做人求善 人生求美——真善美教育论纲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正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7-51,共5页
真善美教育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关于精神、灵魂、生命的教育,是中外教育理想家们的追求。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 真善美教育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关于精神、灵魂、生命的教育,是中外教育理想家们的追求。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真善美教育的实施有两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层次 美的本质 真善美教育 人生境界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的包装设计美学本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希楠 李正 《湖南包装》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后疫情时代,在社会经济、消费模式和审美习惯产生变革之背景下,通过分析包装设计在技术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发展趋势,结合设计美学的本质问题展开分层讨论,厘清美的本质、设计美的本质、设计美感的本质以及设计美的多种表现形态,有针对性... 后疫情时代,在社会经济、消费模式和审美习惯产生变革之背景下,通过分析包装设计在技术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发展趋势,结合设计美学的本质问题展开分层讨论,厘清美的本质、设计美的本质、设计美感的本质以及设计美的多种表现形态,有针对性地结合包装设计审美要素,从设计实践、审美观念等层面展开研究,对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包装设计美学本质问题展开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包装设计 设计美学 审美 美的本质
下载PDF
生命与生命美学 被引量:9
3
作者 封孝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17,共4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20世纪初年 西方哲学 现代形态 哲学思想 柏拉图 公元前 美本身
原文传递
人类大宇宙哲学观念与美的根源和本质新解 被引量:8
4
作者 贺天忠 鲁定元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度对苍茫的宇宙来说,还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直接或间接把自然力演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把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转变为体力和智力的无限无穷性,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逐步扩展到宇宙其他星系,实现人类与宇宙同在的终极性使命。实践派或后实践派美学主要解说了马克思主体实践本体论思想,对美的根源和本质的思考具有不完备性。美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客体自然力量和人的本质力量相互契合的自由超越性创造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宇宙哲学观念 自然化 人化 客体实践本体论 主体实践本体论 美的根源 美的本质
下载PDF
重要的不是美学的问题,而是美学问题——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知常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共5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美学问题 美本质 历史演进
原文传递
“人造美女”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广根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7期10-11,17,共3页
“人造美女”是对美的本质的亵渎 ,是对女性价值全面性的否定 ,同时也是对医学人道主义和医学伦理基本原则的全面践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应该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 ,全心全意地践行医德誓言 ,把治疗伤疾、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自己... “人造美女”是对美的本质的亵渎 ,是对女性价值全面性的否定 ,同时也是对医学人道主义和医学伦理基本原则的全面践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应该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 ,全心全意地践行医德誓言 ,把治疗伤疾、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的神圣信条和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美女 美的本质 医学目的 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命美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早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学研究 生命美学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现代 美学发展 艺术文化 审美文化
原文传递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后现代语境下美的本质的再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徐碧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6,共10页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无法回避。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致成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问题域之区分:"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的隐含主体是人类,而人们却...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无法回避。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致成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问题域之区分:"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的隐含主体是人类,而人们却常常从个体主体的具体审美活动或个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去讨论这一问题。换言之,在追问美的本质的时候,人们混淆了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两个层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厘清问题域之所属,区分类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哲学讨论美的本质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由的形式"。个体主体是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由于对象的某种形式或形象在主体心理上引起情感共鸣或愉悦感受而形成的主客合一的、某种具有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境象",它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象",其次,它是包含象但超越象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自然的人化 自由的形式 形式力量 境象
原文传递
认知美学究竟为何物?——答新实践美学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兆武 李志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17,共6页
新实践美学固守着美的本质的传统论点,身陷迷途而不知返。"美是什么"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前提,使所有肯定性的回答都陷于诡异之门:越是要证明该命题的合理性,越是在证明其不合理性;只要是在寻找"美",就是在证明没有&... 新实践美学固守着美的本质的传统论点,身陷迷途而不知返。"美是什么"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前提,使所有肯定性的回答都陷于诡异之门:越是要证明该命题的合理性,越是在证明其不合理性;只要是在寻找"美",就是在证明没有"美"。彻底否定美本质不等于反本质主义,也不等于否定人文科学。人文研究借鉴自然科学成果是势所必然。审美之所以可能,其关键性因素不是"美本质",而是大脑神经系统中"认知模块"的存在和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新实践美学 美本质 认知模块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的“泛化”还是美的“异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5-99,共5页
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现象,学术界形成了“泛化”论和“异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如若从美的本质和美的范围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异化”论比“泛化”论更显合情合理。之所以说更为合情,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现象,学术界形成了“泛化”论和“异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如若从美的本质和美的范围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异化”论比“泛化”论更显合情合理。之所以说更为合情,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体现出比“泛化”论更为执著的人文追求和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之所以更为合理,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范围的理解上,比“泛化”论具有更多的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泛化 异化 美的本质 美的范围
下载PDF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晓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奥古斯丁 美的本体 上帝 艺术论
下载PDF
美的价值本质与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共9页
新实践美学认为,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这是一种价值论的美的本质观。美的价值本质把美归属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范畴之内,成为真、善、美统一体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大多数把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整体,从... 新实践美学认为,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这是一种价值论的美的本质观。美的价值本质把美归属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范畴之内,成为真、善、美统一体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大多数把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美的价值本质辩证地表现出真善美的关系,制约着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美必须以真和善为根据,美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着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取向。美可以显现出真和善,它必定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美学的"美储真善"的本质内涵。美可以启发真和善,美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引导着真和善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美学的"美启真善"的独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价值本质 核心价值观 美学 文化建设 新实践美学
下载PDF
认知科学美学与审美机器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宏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学化的新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假说。不过,认知科学还从来没有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过专项研究及实验。如果相关实证研究得以进行,将最终地、彻底地揭示审美活动的本性,为审美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审美机器人的开发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本质 美感 认知美学 审美机器人
下载PDF
论美是社会的最高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德兴 楼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6,22,共5页
美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是真与善的统一,因而也不是如康德所说的是感性与理性、自然与道德之间的中介。美是人的生命的自由流露和实现,是对真与善的超越,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当劳动是出于对丰富个性、全面的能力发展的渴望这种内在必... 美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是真与善的统一,因而也不是如康德所说的是感性与理性、自然与道德之间的中介。美是人的生命的自由流露和实现,是对真与善的超越,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当劳动是出于对丰富个性、全面的能力发展的渴望这种内在必然性时,就是在进行美的创造。遵循生命的自由呼唤,尽情地任由内在丰富本性的全面展现,就是美的规律。美作为社会的最高价值,引导社会确立以人为目的的价值目标,培养人们树立非功利导向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人的本质 社会文化 最高价值 最高存在方式
下载PDF
认知美学原理分析——兼与李志宏先生商榷美的本质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立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7,共8页
认知美学是美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它将认知科学理论引用到美学研究中来,为美感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科学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学的科学研究给哲学研究找到了实证材料,但是科学美学无法代替哲学美学对人意... 认知美学是美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它将认知科学理论引用到美学研究中来,为美感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科学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学的科学研究给哲学研究找到了实证材料,但是科学美学无法代替哲学美学对人意识的凝练与提升功能,事实判断无法代替价值判断。认知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没有超出实践美学原有的思路和方法,其结论的普遍必然性也值得商榷,所以认知美学无法证明对美的本质研究已经过时。认知科学与美学都是从传统哲学分化出来的新门类,认知美学作为跨学科研究必须对两个门类同时加以扬弃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美的本质 分析
下载PDF
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中美学研究的经典范例——宗白华美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探析
16
作者 李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9,共6页
宗白华以其融汇中西的美学思维方式,以及学术性的比较目的,解读中西美学的差异,辨别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区别于西方美学的根本特性,追问差异与美的关系。他的研究为中西文化碰撞中如何诠释不同文化的美学间之差异提供了一种范例。
关键词 美学研究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 《美学散步》 中西文化 中西美学 中西差异
下载PDF
浸润东方文化精神的民艺美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大仁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20世纪初,日本学者柳宗悦以一个东方人独到的慧眼,从朝鲜、中国、日本等民族的民艺品中,发现了"出尘超俗的美",从而创立了民艺美学。他的民艺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从人们身边美的事物和人们的审美实...  20世纪初,日本学者柳宗悦以一个东方人独到的慧眼,从朝鲜、中国、日本等民族的民艺品中,发现了"出尘超俗的美",从而创立了民艺美学。他的民艺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是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从人们身边美的事物和人们的审美实践出发,去阐明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自由创造以及审美直观等基本美学问题,让人切实透彻地领悟到美的真谛,领悟到美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种贯注着东方思维方式和浸润着东方文化精神的返朴归真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艺 美学 美的本质 自在美 审美直观
下载PDF
当下文化语境与艺术学学科建构的现实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德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艺术学学科正面临着由文化语境改变所导致的艺术指向性变迁。只有从当下文化语境的基本点出发,才能有效地将艺术学学科建构引向一个切合文化发展实际的方向。置身多元文化语境,在各种新的艺术现象、新的艺术经验和新的艺术阐释要求面前... 艺术学学科正面临着由文化语境改变所导致的艺术指向性变迁。只有从当下文化语境的基本点出发,才能有效地将艺术学学科建构引向一个切合文化发展实际的方向。置身多元文化语境,在各种新的艺术现象、新的艺术经验和新的艺术阐释要求面前,能否走出既有知识传统,又走向开放性体系建构,是艺术学学科建构中最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它要求把"开放的态度"具体化为学科理论的现实成果,突破有关艺术的知识传统的普遍性指向,进而完成从知识传统的封闭预设向当下艺术现实转换的学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理论 文化语境 艺术学 学科建构 艺术指向性变迁
下载PDF
论艺术美及其表现类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梦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期166-167,共2页
美源自何处?美的本质是什么?在众多研究美学的领域中,究竟什么才是美学研究对象的主导?自然不是艺术,但艺术却又脱离不了自然。归纳、演绎和观察的方法是研究美学的常用方法,它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艺术美才是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对象... 美源自何处?美的本质是什么?在众多研究美学的领域中,究竟什么才是美学研究对象的主导?自然不是艺术,但艺术却又脱离不了自然。归纳、演绎和观察的方法是研究美学的常用方法,它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艺术美才是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对象的主导,并结合中西方美学思想阐述艺术美的表现类型及其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艺术美 美的本质 艺术的表现
下载PDF
玉湖村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德罡 王瑾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文章从玉湖村所展现的自然美、人工美出发,深入挖掘了产生美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玉湖村平凡、真实的物质美和起到支撑作用的文化因素的关联关系。揭示出玉湖村的美是纳西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真"与"善"、"... 文章从玉湖村所展现的自然美、人工美出发,深入挖掘了产生美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玉湖村平凡、真实的物质美和起到支撑作用的文化因素的关联关系。揭示出玉湖村的美是纳西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通过玉湖村的美学解读,以期能有助于规划师对"城市美"有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湖村 自然美 人工美 美的本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