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郝园园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形式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形成了当代文化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景观,给主流文化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同时,媒体呈现出的青年亚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看待青年亚文化的直接印象。通过对网游族、粉丝群体及愤青三种青年亚文化现象... 形式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形成了当代文化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景观,给主流文化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同时,媒体呈现出的青年亚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看待青年亚文化的直接印象。通过对网游族、粉丝群体及愤青三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为客观看待青年亚文化提供一条路径,进而为更加全面分析当代青年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网游族 粉丝群体 愤青
下载PDF
《露水情》的社会和历史解读
2
作者 曹琳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统治下的英国被称誉为“福利国家”,其表面的繁荣掩盖了中下层人民的贫困。年轻的一代对此产生迷惘 ,愤怒之情油然而生。因此 ,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愤怒的青年”的作品。《露水情》便是当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统治下的英国被称誉为“福利国家”,其表面的繁荣掩盖了中下层人民的贫困。年轻的一代对此产生迷惘 ,愤怒之情油然而生。因此 ,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愤怒的青年”的作品。《露水情》便是当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小说深刻地对当时的英国进行了社会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英国 金斯莱·艾米斯 小说 《露水情》 愤怒的青年 社会批判
下载PDF
大学生对“愤青”群体认识倾向的研究
3
作者 赵银 赵月 +1 位作者 郑珊珊 李朝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861-1867,共7页
目的: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和内隐理论探究大学生对"愤青"群体的认知。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和内隐联想测验对396名大学生对"愤青"的认知进行了测查。结果:(1)研究一发现,"愤青"群体在大学生心目中是从以下4个方面来表征的:... 目的: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和内隐理论探究大学生对"愤青"群体的认知。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和内隐联想测验对396名大学生对"愤青"的认知进行了测查。结果:(1)研究一发现,"愤青"群体在大学生心目中是从以下4个方面来表征的:知识分子;古代诗人;政治人物;犯罪分子;(2)研究二发现,大学生在外显和内隐上对愤青群体的态度是倾向于认同的(外显:χ~2=24.94,P 〈0. 001;内隐:D=0. 07);在内隐态度上,男性与女性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倾向于认同(D=0.36)女性则倾向于不认同(D=-0.22)。结论:大学生认为"愤青"群体是多元化的存在,其代表人物也分布在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青 原型 自由联想 聚类分析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愤青”的生成机理及引导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惜群 常俊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网络愤青”是网络信息时代一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呈现出情绪表达的双重趋向、价值评判的双重标准和虚实场域的双重人格等现实表征。大学生“网络愤青”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网络空间特性以及突发事件的诱导... “网络愤青”是网络信息时代一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呈现出情绪表达的双重趋向、价值评判的双重标准和虚实场域的双重人格等现实表征。大学生“网络愤青”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网络空间特性以及突发事件的诱导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人文关怀以培育健康平和心态、注重价值引领以凝聚主流价值共识、强化队伍建设以提升主体引导能力,能够有效矫正大学生的非理性言行、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人格和文明素养、凝聚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愤青” 生成机理 引导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