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民族化艺术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庆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中国芭蕾舞发展史上,舞剧《白毛女》在文本改编、题材创作、语言形式等方面为芭蕾民族化艺术实践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不可抹煞的时代影响。自1965年,这部舞剧已经跨越半个世纪。本文以舞剧《白毛女》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舞剧题材的原... 中国芭蕾舞发展史上,舞剧《白毛女》在文本改编、题材创作、语言形式等方面为芭蕾民族化艺术实践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不可抹煞的时代影响。自1965年,这部舞剧已经跨越半个世纪。本文以舞剧《白毛女》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舞剧题材的原型人物、舞蹈语言设计和破"旧"立"新"的时代性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结合作品实例进行分析,为中国芭蕾舞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考,同时也借以纪念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五十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芭蕾 《白毛女》 人物 动作 调度
原文传递
“惊梦”是一种现代悲剧性生命体验——话剧《惊梦》观后
2
作者 王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8期57-62,I0002,共7页
话剧《惊梦》是近期在国内各大城市巡演并取得较大成功的一部作品。《惊梦》通过昆曲大班和春社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段戏剧性演出经历,把中华文明古典文化的美学形式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革命文化的美学形式在一个具体的戏剧性事件中结合起... 话剧《惊梦》是近期在国内各大城市巡演并取得较大成功的一部作品。《惊梦》通过昆曲大班和春社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段戏剧性演出经历,把中华文明古典文化的美学形式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革命文化的美学形式在一个具体的戏剧性事件中结合起来,较为成功地把已经程式化的美学形式在戏剧演出活动中重新激活,从而呈现出具有当代性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惊梦》的创作是成功的。另外,作为《惊梦》的一种艺术追求,编导用喜剧化的形式来表达和呈现具有重要意义的悲剧性冲突,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艺术探索,其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值得学术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梦》 《白毛女》 悲剧的喜剧化表达 话剧评论
下载PDF
调整与改造:从“新歌剧”到“新中国电影”的确立——论1949年前后《白毛女》文学剧本的修改与改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7,共7页
20世纪40年代问世的《白毛女》,从"新歌剧"到"新中国电影",以及各种艺术门类的修改及改编,是现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中不甚多见的重要文艺现象之一。而其作为"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经典性作品之一,所体现并... 20世纪40年代问世的《白毛女》,从"新歌剧"到"新中国电影",以及各种艺术门类的修改及改编,是现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中不甚多见的重要文艺现象之一。而其作为"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经典性作品之一,所体现并建构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其美学,对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历史演进及其文艺实践的左右影响,则产生着直接的互动作用与深刻联系。其中,1949年前后《白毛女》文学剧本的修改及改编,对"新歌剧"文本结构与主题思想的反复调整和改造,由"新歌剧"改编为"工农兵电影"的艺术策略及其政治意识形态指向,以及修改与改编活动中遵循倡导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及其"集体创作"生产方式与艺术经验,在《白毛女》艺术实践及其历史"虚构"以及当代"样板戏"与"样板戏电影"的创作活动中,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歌剧 《白毛女》 工农兵电影 集体创作 样板戏电影
下载PDF
文艺政策影响下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化过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虎 廖慧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6-102,共7页
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歌剧《白毛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版本的变化实际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调整的影响。在《讲话》影响下歌剧《白毛女》作为诠释党的文艺政策的经典之作面世,而后又经历了十七年时期文艺政策变动之下由构建经典到... 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歌剧《白毛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版本的变化实际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调整的影响。在《讲话》影响下歌剧《白毛女》作为诠释党的文艺政策的经典之作面世,而后又经历了十七年时期文艺政策变动之下由构建经典到解构经典的戏剧性命运变化,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造成了歌剧《白毛女》的彻底失语,新时期以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全新调整实现了思想领域内全面的拨乱反正,使得歌剧《白毛女》得以重登舞台再见光明。不同时期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白毛女》具体样式、文本内容、演出情况的变化上,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厘清延安时期、十七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新时期以来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变化,同时在政治文化的观照下也会对当前的文艺现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策 《白毛女》 经典 文艺与政治
下载PDF
五部中国经典歌剧的复排与“歌剧思维”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贤美 魏扬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5-20,共6页
大型歌剧起源于17世纪,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歌剧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萌芽、革命战争年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文革时期的荒芜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五个阶段... 大型歌剧起源于17世纪,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歌剧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萌芽、革命战争年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文革时期的荒芜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五个阶段。本文以复排的五部经典歌剧《秋子》、《白毛女》、《洪湖赤卫队》以及《伤逝》和《原野》为例,论述重新打造"经典"对于中国歌剧发展的创作探索、艺术影响力和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秋子 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 伤逝 原野
下载PDF
在“恶霸”与“绅士”之间——现当代文学“恶霸地主”形象的形成与消解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浩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5,共14页
研究现当代文学地主形象的不同塑造方式和不同叙事伦理,"地主"与"恶霸"之间的关系是其关捩点。以凸显阶级对立为宗旨的"恶霸地主"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华汉的《暗夜》。此前地主形象的"恶霸"特征... 研究现当代文学地主形象的不同塑造方式和不同叙事伦理,"地主"与"恶霸"之间的关系是其关捩点。以凸显阶级对立为宗旨的"恶霸地主"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华汉的《暗夜》。此前地主形象的"恶霸"特征并不明显,此后此类塑造方式也并未立即在文坛确立其主流地位,左翼、准左翼文学对之均有质疑或创作实践上的匡正。《白毛女》公演之后,"恶霸地主"才逐渐成为地主形象的主要类型。但是,在此期间,仍有作家作品在相关描述中显示出某些不同特征。自张炜《古船》始,非恶霸、非反面人物的地主形象接连出现,甚至有圣贤化、英雄化或善人化的地主。当年将"地主"与"恶霸"两个不同概念焊接在一起,是出于发起土地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这一做法曾带来一些副作用或负面作用,但并非没有理论与现实依据。有意将客观性系统暴力具象化为主观暴力,是因前者发生作用是隐蔽潜在的,不易为农民察觉,要消灭它更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霸地主 典范土地革命叙事 绅士 《白毛女》 《暗夜》
下载PDF
新歌剧《白毛女》中的“审美交流”问题
7
作者 王蓓 冯伟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31-45,365,共16页
从理论上讲,有关审美交流及其复杂性的问题是与现代性的发生和延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分裂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审美交流理论来看,审美交流是人们以具体的审美对象作为中介,通过符合人性的情感与审美经验系统,触及个人自身的现实... 从理论上讲,有关审美交流及其复杂性的问题是与现代性的发生和延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分裂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审美交流理论来看,审美交流是人们以具体的审美对象作为中介,通过符合人性的情感与审美经验系统,触及个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及意义的深度交流。延安时期,新歌剧《白毛女》通过一种合作性的审美交流模式,展现了中国劳苦大众悲剧性的情感结构,重塑了可以实现的“未来”。这部歌剧在流传的过程中对当时的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鼓舞农民自觉地投入到反封建压迫的革命斗争中,也给当下的文艺创作带来了启示:苦难的现实中,能够引发我们共鸣与交流的并非是单纯的精神享受,而是沉淀在历史深处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意义,唯有正视它,我们才能划破现实的虚妄,洞察到可以颠倒破碎命运的崇高“未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歌剧《白毛女》 审美交流 情感结构 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中国歌剧的民族化道路与当代意识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戈尔 《音乐探索》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歌剧作为西方最为重要的艺术体裁之一传入中国已近百年。与此同时,我国作曲家在创作中国歌剧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在曲折前行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中国歌剧的历史与现状,试析在当代意识下,中国歌剧所走过的民族化道路的特点以... 歌剧作为西方最为重要的艺术体裁之一传入中国已近百年。与此同时,我国作曲家在创作中国歌剧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在曲折前行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中国歌剧的历史与现状,试析在当代意识下,中国歌剧所走过的民族化道路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所反映的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民族化 当代意识 《牡丹亭》 《白毛女》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十大芭蕾舞剧的述评 被引量:7
9
作者 于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2期17-35,共19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舞剧艺术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西方文化视野中的舞剧,其实就是芭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就创演了《和平鸽》。从剧名来看舞剧的喻体,明显带有《天鹅湖》的印记。1959年新中国成立...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舞剧艺术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西方文化视野中的舞剧,其实就是芭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就创演了《和平鸽》。从剧名来看舞剧的喻体,明显带有《天鹅湖》的印记。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在苏联专家古雪夫指导下创演的《鱼美人》,探索建立一种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相互补充的"古典—芭蕾"体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芭蕾舞剧,是《鱼美人》首演五年后问世的《红色娘子军》及与其同时问世的《白毛女》,经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祝福》《林黛玉》《雷雨》《家》,到90年代末期直至21世纪以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梅兰芳》《二泉映月》和《风雪夜归人》等,中国"芭蕾民族化"或者说"芭蕾中国学派"的舞剧创作正向新的历史时段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祝福》 《林黛玉》 《雷雨》 《家》 《大红灯笼高高挂》 《梅兰芳》 《二泉映月》 《风雪夜归人》
原文传递
文学与法律之间——以《白毛女》的文本演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晓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通过对《白毛女》文本演替历程的回顾 ,分析了文学与法律既协同互渗又相互龃龉的关系 ,同时还抽绎出了革命与秩序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白毛女》 复仇 法律与文学
下载PDF
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白毛女》故事的历史演绎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剑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白毛女》是新中国红色经典之首,它由民间传奇发展为艺术精品的嬗变过程,深刻地反映出政治对于艺术的制约作用。《白毛女》原本只是体现为一种艺术真实,但后来却被人为地升华为历史真实。因此,全面地回顾与探讨《白毛女》经典化的"... 《白毛女》是新中国红色经典之首,它由民间传奇发展为艺术精品的嬗变过程,深刻地反映出政治对于艺术的制约作用。《白毛女》原本只是体现为一种艺术真实,但后来却被人为地升华为历史真实。因此,全面地回顾与探讨《白毛女》经典化的"成长"历程,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十七年中国文学的经验教训,更可以使我们清晰地认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历史演绎 经典化
下载PDF
中国芭蕾学派之训练教学研究——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舞蹈动作元素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之瑞 杨惠迪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40,共9页
芭蕾艺术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吸收各国优秀民族文化,各国也将芭蕾规范技术与其民族舞蹈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系。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与丰富的民族舞蹈语汇,随着中国芭蕾剧目的编创和演出不断繁荣,中国芭蕾形成了自己鲜明... 芭蕾艺术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吸收各国优秀民族文化,各国也将芭蕾规范技术与其民族舞蹈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系。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与丰富的民族舞蹈语汇,随着中国芭蕾剧目的编创和演出不断繁荣,中国芭蕾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表演风格。中国芭蕾表演和教育领域对芭蕾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提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成为芭蕾专业教学机构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文章以中国芭蕾的典型代表《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两部芭蕾舞剧为例,梳理和分析中国舞蹈元素在中国学派芭蕾训练中的价值,探寻中国学派芭蕾训练体系的重点及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舞蹈元素开展芭蕾基训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研究和完善中国芭蕾学派教学体系,助推中国芭蕾为中国舞蹈和世界芭蕾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芭蕾学派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教学 训练体系
原文传递
苦难的变迁——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诉苦运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红色经典文学沿袭了左翼文学中的诉苦笔法,同时契合了诉苦运动的技术机制,在特殊年代参与了阶级苦从个体经验到意识形态的生产,也记录了诉苦运动的意识过程。红色经典文学成为研究诉苦运动历史过程的一种思想史料,它承载着历史时刻的思... 红色经典文学沿袭了左翼文学中的诉苦笔法,同时契合了诉苦运动的技术机制,在特殊年代参与了阶级苦从个体经验到意识形态的生产,也记录了诉苦运动的意识过程。红色经典文学成为研究诉苦运动历史过程的一种思想史料,它承载着历史时刻的思想状态,往往又具有完整的历时演化轨迹。不同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显示出诉苦运动的操作手段逐步升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地主 苦感 《苦菜花》 《暴风骤雨》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下载PDF
中国故事的讲法:以《白毛女》为例探析民族歌剧的对外传播效果
14
作者 席晓婕 马璋琦 《新闻知识》 2024年第7期48-54,95,共8页
1945年,《白毛女》脱胎于秧歌剧,在传承古典戏曲的同时吸收了西方戏剧表演理念,以深刻的时代主题和转折起伏的情节吸引观众,将中国歌剧的发展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后,《白毛女》从国内走向国外,在世界各地演出。本文以歌剧《白毛女》的... 1945年,《白毛女》脱胎于秧歌剧,在传承古典戏曲的同时吸收了西方戏剧表演理念,以深刻的时代主题和转折起伏的情节吸引观众,将中国歌剧的发展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后,《白毛女》从国内走向国外,在世界各地演出。本文以歌剧《白毛女》的对外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选取1945年至1955年这一时段,分别梳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和对外传播轨迹。十年间,歌剧《白毛女》的传播对象由国内的域外观察者逐步扩大到世界各国人民群众,从舞台走向银幕,最后,以芭蕾舞剧的形式重新回到舞台。其传播过程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载体极具观赏性和生命力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白毛女》 文化交流 歌剧
下载PDF
民族歌剧《白毛女》经典化的启示
15
作者 朱洁琼 孟凡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民族歌剧《白毛女》历经多次蜕变,终于铸就为永恒经典。从其最初酝酿到秦腔《白毛女》试排失败的困境,再到最终成为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这一历程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自诞生之日起,《白毛女》便不断地自我完善,经历了延安版-张家口版-... 民族歌剧《白毛女》历经多次蜕变,终于铸就为永恒经典。从其最初酝酿到秦腔《白毛女》试排失败的困境,再到最终成为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这一历程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自诞生之日起,《白毛女》便不断地自我完善,经历了延安版-张家口版-东北版-北京版,每一次演变都使其艺术价值得到新的提升。数代演员,特别是主演喜儿的扮演者,传承赓续,开宗立派,使其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开山扛鼎的经典。该剧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在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反复锤炼,最终打造成为真正属于中国的民族歌剧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白毛女》 经典化 喜儿
下载PDF
乡间与庙堂之争——从歌剧《白毛女》的文本生产看解放区文艺的一种创作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滟波 刘光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0-35,59,共7页
歌剧《白毛女》的文本生产经历了民间奇闻传说—现代革命故事—个人化的小说改写—集体创作的歌剧四个阶段。在文本生产的过程中,原先处于自在自为状态的民间口头叙述是丰富的、多样的、杂草丛生的,在进入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国家文学... 歌剧《白毛女》的文本生产经历了民间奇闻传说—现代革命故事—个人化的小说改写—集体创作的歌剧四个阶段。在文本生产的过程中,原先处于自在自为状态的民间口头叙述是丰富的、多样的、杂草丛生的,在进入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国家文学生产之前,民间文学形态已经经历了一个民众/个人"去除杂草"的过程。正源于这种剔除,民间文化形态才会与官方意志达成默契、交融,进而进入延安文艺"把关人"的视野中,最终将其确立为重点建设的文艺项目进行集体创作,成为了解放区文艺的一种创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白毛女》 文本生产 口头传播 民间文学形态 集体创作 解放区文艺
下载PDF
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与相关之音乐创作——以《白毛女》《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查宁 任堃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祖国的民族歌剧事业自起步到繁荣的时光里,那些倍受瞩目的题材一直是被观众称道、被业界关注的中心。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导演、作家、作曲家及投身于歌剧事业的音乐工作者们,将展现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歌剧作品呈现于舞台。在这些杰出的... 在祖国的民族歌剧事业自起步到繁荣的时光里,那些倍受瞩目的题材一直是被观众称道、被业界关注的中心。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导演、作家、作曲家及投身于歌剧事业的音乐工作者们,将展现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歌剧作品呈现于舞台。在这些杰出的歌剧作品中,音乐的创作始终把握题材,围绕题材,紧扣题材,同时,又将源于生活的作品与精神层面的提升充分地发掘出来,使得这些歌剧作品坚实地立足于现实题材,继而又将之升华,与观者产生共鸣。本文将分析几部民族歌剧的佳作,以便将作品题材与音乐创作的关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现实题材 音乐创作 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 野火春风斗古城
下载PDF
歌剧《白毛女》版本考略及三次重要修改评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国庆 《嘉兴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修改直至定型经历了8年之久,具有版本学意义的重要修改主要有1946、1947年和50年代初三次,在此其间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如果把《白毛女》的创作和修改看作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可以发现:在解放区三种主要...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修改直至定型经历了8年之久,具有版本学意义的重要修改主要有1946、1947年和50年代初三次,在此其间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如果把《白毛女》的创作和修改看作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可以发现:在解放区三种主要文化力量作用下构成的《白毛女》文本话语体系,最初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貌。不同话语之间的渗透与磨擦、相融与抵牾,使得文本内涵表现为一种复杂而又具潜在性的意义系统。而三次修改,实际上是代表"五四"传统的知识分子话语逐渐被弱化、被逐出文本话语系统而政治话语巩固其霸主地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 修改 评述 《白毛女》
下载PDF
歌剧《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嵩楠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白毛女》 秧歌剧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歌剧《白毛女》首演时间及若干版本问题考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琼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后,在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了多个版本,造成了版本芜杂的现状。学术界关于歌剧《白毛女》的首演时间、版本修改及“重要版本”的判定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通过版本比较认为,歌剧《白毛女...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后,在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了多个版本,造成了版本芜杂的现状。学术界关于歌剧《白毛女》的首演时间、版本修改及“重要版本”的判定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通过版本比较认为,歌剧《白毛女》经历了4次重要的修改,形成了5个重要的版本:1945年延安新华书店出版的“延安本”、1946年8月晋察冀新华书店出版的“张家口本”、1947年7月东北书店出版的“东北本”、1954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二本”和2000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青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白毛女》 版本 文献考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