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4
1
作者 唐将 李勇 +1 位作者 邓富银 付绍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3-478,共6页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营养元素背景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之上,作者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表层土壤中N、P...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营养元素背景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之上,作者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表层土壤中N、P、K、Ca、Mg、S、B、Fe、Mn、Mo、Cl等植物生长必需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含量分布特征,以紫色土为例探讨了不同分布高度、不同坡度、不同植被条件对其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土是营养元素最丰富的土壤,黄壤是营养元素最低的土壤。母岩对土壤元素分布影响明显,灰岩母岩区土壤营养元素最丰富,砂岩母质区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最低;同为碎屑岩类的泥岩、粉砂岩、杂砂岩、砂岩母岩区的土壤相比,泥岩类母岩区的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粉砂岩母岩区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居于泥岩与砂岩母岩区土壤之间。随紫色土分布区地形坡度变化,紫色土Ca、Mg、K元素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随地形坡度变缓,N、S、Mo含量明显增高,Fe、Mn、P含量有增高的趋势;随海拔高度降低,紫色土P、S含量增高,Mn、Mo含量有增高的趋势,而其他元素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紫色土在相同的母质、气候及相似的地貌条件下,植被覆盖类型不同,土壤中不同元素分异特征差异明显。总体来说,土壤类型是土壤元素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含量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母质来源的土壤元素差异性显著;紫色土的元素分布除受土壤类型控制外,还受地形坡度、高度、植被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不同元素受影响的因素及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营养元素 分布特征 石灰土 黄壤 紫色土 三峡移民工程
下载PDF
三峡库区部分柑桔园土壤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淳长品 彭良志 +4 位作者 江才伦 曹立 雷霆 王雪生 唐海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三峡库区忠县、丰都县和北碚区3个县(区)27个柑桔园10~35cm土层4种土壤类型的营养状况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柑桔园土壤pH值多数适宜柑桔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低水平;多数果园土壤大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处于... 研究了三峡库区忠县、丰都县和北碚区3个县(区)27个柑桔园10~35cm土层4种土壤类型的营养状况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柑桔园土壤pH值多数适宜柑桔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低水平;多数果园土壤大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处于缺乏范围;中量元素有效Ca和Mg含量较为丰富,S含量较低;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多数处于适宜范围,但碱性紫色土有效Fe和Zn含量较少;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其他有效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著。综合评价三峡库区柑桔园4种土壤类型的肥力水平依次为:水稻土>酸性紫色土>黄壤土>碱性紫色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成土母质及土壤受侵蚀程度不同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柑桔园 土壤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土壤氟地球化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高武 唐将 杨德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巫山、奉节是三峡库区最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区(简称地氟病区)。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深层、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典型地氟病区与非病... 巫山、奉节是三峡库区最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区(简称地氟病区)。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深层、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典型地氟病区与非病区深层、表层土壤氟的含量特征与差异。发现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深、表层土壤氟含量均表现为:巫山>奉节>涪陵>丰都、万州、开县、云阳、忠县、长寿。巫山、奉节表层土壤氟含量分别为全国土壤氟含量均值的2.598倍、1.883倍,丰都等6区县深、表层土壤F含量与全国均值基本相当。各地区表层土壤明显继承了深层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地氟病最严重的巫山县表层土壤氟富集程度最高,而最轻的长寿县表层土壤则表现出明显的氟淋失。地氟病区深层、表层土壤F含量均远高于非病区,土壤F含量与地氟病发病率间具极显著正相关,土壤F含量对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土壤F与土壤中造岩元素具显著正相关,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氟元素地球化学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的三峡库区云阳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常见 易庆林 +2 位作者 周宝 覃世磊 曾怀恩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的三峡库区云阳县县城区域作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水系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类型6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境内143个地质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 以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的三峡库区云阳县县城区域作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水系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类型6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境内143个地质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计算分析功能,应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的信息量理论对研究区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县城开发区和库水位变动带库岸斜坡,分布地层主要为中统上沙溪庙组(J_2s)和下统的遂宁组(J_3s).通过对研究区的分区评价,确定了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为该区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和规划治理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评价指标 加权信息量 GIS 三峡库区 云阳县城
下载PDF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董景荣 王亚飞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提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存在的工业规模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以及由于三峡移民所产生的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原因;提出了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效益... 在提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存在的工业规模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以及由于三峡移民所产生的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原因;提出了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效益型工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提升工业产业竞争力,壮大商贸流通和旅游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及构建库区特色产业与小城镇协同发展、实施科技兴库和人才战略、加大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等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庠区 生态经济区 产业空心化 产业定位 保障体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架空墩式散货码头结构模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世良 吴飞桥 +1 位作者 王全 李丰华 《港工技术》 2010年第3期25-27,共3页
架空墩式码头结构是适用于三峡库区大型散货码头的新结构型式。本研究以重钢环保搬迁大型散货出口码头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在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后,提取关键模态分析结构的振形特点。最后... 架空墩式码头结构是适用于三峡库区大型散货码头的新结构型式。本研究以重钢环保搬迁大型散货出口码头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在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后,提取关键模态分析结构的振形特点。最后,结合码头的基本工况,评价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架空墩式码头 振动特性 模态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云阳宝塔滑坡西边界的更正与反思——古滑坡鉴别问题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晓 张年学 +1 位作者 李守定 赫建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563,共9页
宝塔滑坡是1个基岩古滑坡,本文把它作为1个实例,分析为什么进行了3次大规模勘探仍然出现范围边界的错误,这涉及到古滑坡确定的证据、分析判断方法、勘探方向与方法等问题。确定滑坡的根据主要依据各种滑坡地质现象与滑坡地形地貌证据,... 宝塔滑坡是1个基岩古滑坡,本文把它作为1个实例,分析为什么进行了3次大规模勘探仍然出现范围边界的错误,这涉及到古滑坡确定的证据、分析判断方法、勘探方向与方法等问题。确定滑坡的根据主要依据各种滑坡地质现象与滑坡地形地貌证据,除滑面证据外,许多所谓滑坡的地质、地形、地貌现象都具有多解性,因此要进行多因素综合对比分析。本文对宝塔滑坡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以前对汪家梁部分坡体被确定为宝塔滑坡西部滑体证据的翏误与不足,提出了地质、地貌与滑坡形态学的反证与理由;结合宝塔古滑坡实例,提出了识别古滑坡的地貌对比、滑坡形态学、滑坡性质与现象分析等方法,更正了滑坡的面积与体积,也讨论了古滑坡调查与勘探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塔滑坡 三峡库区 西边界 更正 古滑坡鉴别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地质背景对土壤元素分布的影响及地方病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钟远平 唐将 王力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0-476,共7页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与泥岩母岩区两种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中52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富集...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与泥岩母岩区两种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中52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富集而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贫乏,As、Br、B、Sb、C、F、I、Li、Mo、CaO等元素在灰岩母岩区土壤中含量大于泥岩区2倍以上。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含量比灰岩母岩区高的元素仅有Ba、P、Sr、Na2O、SiO2。元素分布的差异与三峡库区的地氟病与克山病分布关系密切,地氟病高发区主要分布于灰岩母岩风化形成的高氟土壤区,克山病则主要发生于泥岩母岩风化形成的低硒土壤区。地质背景对地方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农业及城乡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质背景 土壤元素 地方病
下载PDF
基于水位梯度变化的消落带城市段植被景观修复策略——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翟文雅 伊若辰 +1 位作者 黎子豪 王江萍 《园林》 2020年第8期56-60,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的兴建,河岸两侧水位消落带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三峡大坝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水位调度极大地改变了长江原本自然的水位节律,在长江两岸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水位的梯度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的兴建,河岸两侧水位消落带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三峡大坝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水位调度极大地改变了长江原本自然的水位节律,在长江两岸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水位的梯度变化对消落带原有植被群落及生境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态环境问题突显。以重庆市南岸区消落带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研究案例,剖析其水位梯度变化及各梯度下的现状植被类型,分析消落带水位波动情况下植被景观修复的原则,最终基于水位梯度变化提出消落带植被景观修复的三大策略:(1)划定不同水位梯度下植被功能区;(2)选择不同水位梯度下适生植被;(3)明确各功能区中植物配置模式。以期通过项目的生态修复和植被景观营造经验梳理,为消落带城市段植被的修复与景观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植物景观营造 南岸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詹培民 王文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三峡库区既有西部地区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又存在很大的差距。三峡库区和谐社会怎样构建是一个大课题。本文从三峡库区教育入手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试图从教育入手探求三峡库区和谐建设之路。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新丰江与三峡水库农村移民的时空跨域比较研究--以广东博罗为中心 被引量:7
11
作者 赖韦文 朱洁怡 +1 位作者 谢英美 向安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1期21-27,共7页
新丰江与三峡水库的农村移民,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且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安置模式。各时期不同的迁移条件及安置理念,对其安置工作产生根本影响,导致移民安置效果差异显著。通过对新丰江与三峡水... 新丰江与三峡水库的农村移民,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且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安置模式。各时期不同的迁移条件及安置理念,对其安置工作产生根本影响,导致移民安置效果差异显著。通过对新丰江与三峡水库农村移民进行跨时域及跨地域的比较,结合水库农村移民群体所出现的社会问题,提出水库农村移民相关问题的治理方略,供水库农村移民安置及其管理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农村移民安置 时空跨域 比较研究 新丰江水库 三峡水库 广东博罗
下载PDF
Surface Microtextures of Slipping Zone Soil of Some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istrict and Their Significance 被引量:5
12
作者 YAN Chunjie SUN Yunzhi TANG Hui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49-352,共4页
The mineral assemblage and content and surface microtextures of slipping zone soil of several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istrict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The mineral assemblage and content and surface microtextures of slipping zone soil of several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istrict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All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are similar in these landslides. The main minerals are montmorillonite, illite, kaolinite, chlorite, quartz and feldspar.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urface microtexture in the slipping zone soil, i.e., linear scratches and arcuate scratches.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 changes of the microtextures, one can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directions and stages of landslide movements. The authors have also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landslide formation, evaluated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s and revival possibility of ancient landslides and forecasted the activity of similar landslid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The surface microtexture features of stable landslides and mobile landslides are summariz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filamentous bacteria may result in or increase movements of lands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istrict LANDSLIDE surface microtex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下载PDF
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主题公园”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9,共5页
三峡库区是民族传统、自然禀赋和地域文化的富集地区.研究显示,历史街区面对现代与后现代双重发展语境,选择旅游产业主导下的"主题公园"模式作为保护更新策略,缓解了复兴的资金压力,保护和延续了地域文化传统,但也出现了商品... 三峡库区是民族传统、自然禀赋和地域文化的富集地区.研究显示,历史街区面对现代与后现代双重发展语境,选择旅游产业主导下的"主题公园"模式作为保护更新策略,缓解了复兴的资金压力,保护和延续了地域文化传统,但也出现了商品化、戏仿化和碎片化等物质表征.究其原因,是"主题公园"式的保护更新模式将历史街区纳入了资本循环的社会再生产逻辑,将作为生活场所的历史街区变成了市场商品.其真正动力来自于资本借助消费过程从传统生产领域跨入日常生活范畴,最终建立了时空结构本身的集体生产与消费模式.因此,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的核心是维护自然的时空结构,除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还应该保护街区传统日常生活,并以案例说明通过保护社会关系网络达到维护日常生活形态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历史街区 主题公园化 保护更新
下载PDF
三峡水库区江阳坪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进莲 陈必威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本文介绍了滑坡体、滑带、滑床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及滑坡具多期次滑动的变形特征,认为滑坡区岩石破碎、滑坡前缘形成临空面、地表水渗入土体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长时间的持续暴雨、古夫河长期冲刷、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发生... 本文介绍了滑坡体、滑带、滑床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及滑坡具多期次滑动的变形特征,认为滑坡区岩石破碎、滑坡前缘形成临空面、地表水渗入土体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长时间的持续暴雨、古夫河长期冲刷、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结果以及滑坡稳定性反演分析计算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传递系数法,分不同的工况条件进行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阳坪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评价 综合治理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蓄水至175m水位后变动回水区观音滩航道条件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胜发 夏文颖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观音滩河段是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内几个急流滩之一,根据观音滩河段天然条件下以及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在三峡成库前后航道条件的变化以及3 000吨级和万吨级船队自航上滩能力。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变动回水区 急流滩 航道条件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涪陵段消落区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敏 《中国水利》 2020年第8期30-33,共4页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三峡库区在长江干流及支流将形成最大水位涨落幅度达30 m,长度近2000 km的永久性水位季节消落区。三峡库区消落区是库区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消落区管理保护在长江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三...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三峡库区在长江干流及支流将形成最大水位涨落幅度达30 m,长度近2000 km的永久性水位季节消落区。三峡库区消落区是库区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消落区管理保护在长江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三峡库区涪陵段消落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消落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管理 涪陵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嗣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由于高山峡谷、河道型水库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经济体制、WTO、环境保护等形势 ,决定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定位总的应是 :工业为次 ,突出其它产业 .在库区内 ,可适当发展旅游工艺品等工业 ,要特别禁止污染严重的工业 ;在泛三峡库区 ... 由于高山峡谷、河道型水库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经济体制、WTO、环境保护等形势 ,决定三峡库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定位总的应是 :工业为次 ,突出其它产业 .在库区内 ,可适当发展旅游工艺品等工业 ,要特别禁止污染严重的工业 ;在泛三峡库区 ,可多在上游的重庆、下游的宜昌至枝城布设工业 ,在宜昌至枝城可多发展高耗能、高耗水的工业 .国家要对三峡库区的工业发展给予严格的规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工业发展战略 定位 工业布局 旅游业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后三峡时代”库区城镇空间管制规划方法探析——以长寿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燕 赵万民 《室内设计》 2013年第2期25-30,共6页
三峡工程极大地改变了三峡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和城镇空间格局,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库区空间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和库区城镇空间拓展缺乏针对性等现状,提出构建库区城镇空间管... 三峡工程极大地改变了三峡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和城镇空间格局,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库区空间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和库区城镇空间拓展缺乏针对性等现状,提出构建库区城镇空间管制规划方法,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了叠加分析;并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该方法的运用过程和结果。该方法为库区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后三峡时代 空间管制 长寿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辉 马泽忠 向宇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以RS和GIS技术为手段,利用TM遥感数据分别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4年、2007年、2012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模型对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近12a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稳定,耕地、... 以RS和GIS技术为手段,利用TM遥感数据分别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4年、2007年、2012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模型对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近12a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稳定,耕地、林地为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流向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林地转向水域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及草地单一动态度变化不大,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呈正向变化,未利用地呈负向变化。文章旨为三峡库区万州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GIS和RS 三峡库区 万州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新农村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万州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凤龙 谢必武 +1 位作者 童洪志 徐小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32-3435,共4页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新农村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相应的选择指标;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通过内外部坏境的SWOT定性分析,对其产业进行了定位,同时选择指标体系中区位商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万州区新农村建设中首选林业作为主...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新农村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相应的选择指标;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通过内外部坏境的SWOT定性分析,对其产业进行了定位,同时选择指标体系中区位商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万州区新农村建设中首选林业作为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新农村建设 主导产业 万州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