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欲望的象征──西门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扬碚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明代特定时代为背景,以商业社会、权力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以 及人物的行为方式、心路历程等方面,对西门庆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 探讨。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商业社会 权力社会 人物形象 人性扭曲 欲望象征 长篇小说
下载PDF
仿拟及其类型与文体丕变:《金瓶梅词话》的仿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彬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金瓶梅词话》的仿拟现象,是这部奇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创作特色。以"互文"理论为基础的仿拟研究是对传统素材来源研究的升级,着重于探讨仿拟过程中人物形象、情节片段及诗词韵语等素材的创生性改造。本文从对《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词话》的仿拟现象,是这部奇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创作特色。以"互文"理论为基础的仿拟研究是对传统素材来源研究的升级,着重于探讨仿拟过程中人物形象、情节片段及诗词韵语等素材的创生性改造。本文从对《金瓶梅词话》的仿拟方式进行初步分类开始,着力探求它如何经由仿拟文本与其自身文本的融会与化合,"以他人之成文,写自己之故事"的写作模式。由此引发的对于小说叙事风格、题旨意蕴乃至文体类型的丕变,使它与其所仿拟的所有类型的文本都产生了差异,这些都昭示出《金瓶梅词话》对传统小说的疏离与演变。同时,仿拟研究对作者、成书过程等等的考证工作,也可以提供别一角度的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仿拟 创生性改造 类型 写作模式 文体丕变
原文传递
细节刻画 内情外显——《金瓶梅》人物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之一
3
作者 高飞燕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5,共2页
小说《金瓶梅》心理描写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尤其是运用细节,从细微处来省察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将心理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金瓶梅》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手法采用的并不多见,而《金瓶梅》在这一方面却是做得非常成... 小说《金瓶梅》心理描写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尤其是运用细节,从细微处来省察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将心理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金瓶梅》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手法采用的并不多见,而《金瓶梅》在这一方面却是做得非常成功。这种表现手法似乎已成为作者自觉的行为,这是古代小说观的一个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心理描写 人物言行 古代小说观的进步
下载PDF
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代新人——西门庆与“金瓶梅”
4
作者 石麟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0-95,共6页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成功塑造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一代新人。这里所谓“新人”,主要指的是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发展到某一时代所必然塑造出的人...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成功塑造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一代新人。这里所谓“新人”,主要指的是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发展到某一时代所必然塑造出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金瓶梅 新人
下载PDF
假作真时真亦假——《金瓶梅》谈片
5
作者 贺根民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4-28,共5页
 《金瓶梅》中人物身份、关系、作态真假莫定,反映了封建伦常、人性的失落与败亡。作者开辟西门家庭这一窗口,剥落了黑暗社会的虚假外衣,让世人窥见了腐朽荒唐的社会真相。
关键词 《金瓶梅》 真假 人物 荒唐
下载PDF
男权主义下的潘金莲——读《金瓶梅》札记
6
作者 石钟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金瓶梅》中潘金莲在男权主义的统治下,为了争得西门庆的宠爱,采用了种种办法,归结起来,一是礼让,二是抗争。
关键词 《金瓶梅》 潘金莲 男权
下载PDF
曹涵美连环图画《金瓶梅》的风格之变
7
作者 陈绘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4,共5页
曹涵美绘制的《金瓶梅》连环图画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上海。他的绘画风格经历了从最初的“古版画风格”至中期的“工笔线描风格”再到成熟的“漫画风格”三个阶段。在风格成熟时期,曹涵美一改往常传统风格,在继续习古的同时,把西方透视... 曹涵美绘制的《金瓶梅》连环图画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上海。他的绘画风格经历了从最初的“古版画风格”至中期的“工笔线描风格”再到成熟的“漫画风格”三个阶段。在风格成熟时期,曹涵美一改往常传统风格,在继续习古的同时,把西方透视法灵活恰当地融入了连环图画创作中,在人物刻画、场景刻画上也有很大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画连环图画风格。曹涵美画《金瓶梅》数十年,曾几易风格,一个“变”字使得他的《金瓶梅》连环图画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涵美 金瓶梅 连环图画 漫画
原文传递
吴月娘论
8
作者 黄吉昌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7-24,共8页
《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是个小事上装好人而大事上决不手软的铁血人物.在她表面的伪善下有着凶狠残忍的另一面.
关键词 吴月娘 人物形象 《金瓶梅》
下载PDF
商业社会启示录——《金瓶梅》其他市民形象合论
9
作者 肖扬碚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18-22,共5页
生存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生活观念的变化 ,而生活观念的变化 ,也会促使生存方式的转变。《金瓶梅》中各色市民人物的行为方式、观念形态、生存方式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现实人生状态 ,同时表现出当商业观念充斥于整个社会。
关键词 《金瓶梅》 市民人物 商业社会 生存方式 行为方式
下载PDF
孟玉楼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吉昌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9-25,共7页
分析《金瓶梅》作者对孟玉楼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使读者对孟玉楼这一人物形象有较为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孟玉楼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妻妾成群中的人性抉择——试论《金瓶梅》对男性精神世界变异的反思及其意义
11
作者 曾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金瓶梅》的作者借一个大家庭,来表现自己对衰世中人尤其是男性的精神状况的反思。书中描写的男权世界里的这些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精神世界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一种象征,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她们分别代表着人心的"理、欲、情、... 《金瓶梅》的作者借一个大家庭,来表现自己对衰世中人尤其是男性的精神状况的反思。书中描写的男权世界里的这些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精神世界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一种象征,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她们分别代表着人心的"理、欲、情、意、气",其冲突实质上是人的内心各种欲望的斗争。其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人的精神命运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情感 男性 精神世界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