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4
1
作者 何晓炜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31,共7页
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成语法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双宾语结构是由与格结构转换而来的,而有些研究者则认为与格结构是由双宾语结构转换而来的。本文根据句法学的最新理论(Chomsky 2000,2001)并以这两... 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成语法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双宾语结构是由与格结构转换而来的,而有些研究者则认为与格结构是由双宾语结构转换而来的。本文根据句法学的最新理论(Chomsky 2000,2001)并以这两种结构在句法、语义及动词类型等方面的制约,和已有的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成果作为佐证,对这两个结构进行研究。作者认为,这两个结构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语结构 与格结构 语言习得 生成语法 句法学 语义 双及物结构 语言类型学
原文传递
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文斌 徐睿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9,共8页
英汉使役心理动词按形态可分为四大类。本文采用Chomsky的“最简方案”理论,在充实Larson所提出的VP壳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使役心理动词结构的生成过程,并探视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结构的个性及在句法深层结构中的共性。本文同时指出,使役动... 英汉使役心理动词按形态可分为四大类。本文采用Chomsky的“最简方案”理论,在充实Larson所提出的VP壳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使役心理动词结构的生成过程,并探视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结构的个性及在句法深层结构中的共性。本文同时指出,使役动词的语义由使役成分与词汇意义相互作用而成,词汇部分是否需要通过移位取得与使役成分的并合,则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比较分析 句法结构 英汉 形态 CHOMSKY 分类 动词结构 最简方案 生成过程 深层结构 相互作用 词汇意义 使役动词 词汇部分 VP壳 成分 解释 语义
原文传递
试析现代汉语中“程度性副词+非程度性形容词化名词短语”结构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永林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50,共14页
本文主要从语义认知、语法理论,以及社会语言学研究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现代 汉语中诸如“非常中国”、“很文化”之类的表达方式,探讨了这种边缘化语法结 构的认知基础、句法特征,以及日趋流行的语用成因。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名词短语 语法理论 社会语言学 句法特征 语用 副词 认知基础 形容词 语法结构
全文增补中
“得”的生成语法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寿勋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1+53-73,共23页
本文以Chomsky(1994,1995)所提出的最简程序为理论背景,提出了一套最简程序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得”字句。简述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之后,通过“得”的发展指出它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在句法上与所黏附的中心语呈并列式合... 本文以Chomsky(1994,1995)所提出的最简程序为理论背景,提出了一套最简程序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得”字句。简述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之后,通过“得”的发展指出它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在句法上与所黏附的中心语呈并列式合成关系,在语义上表达“既成、达成”。忽略这些特征的分析,比如把“得”分析成标句成分或单纯的补语标志或词缀,都是不恰当的。本文建议把“得”作为泛动词,通过泛动词短语结构来推导各种形式的“得”字句。在理论上试图探索最简程序的泛动词在语义上应该有一定的涵义,在语音上有表征;否则泛动词也应该象功能范畴“一致”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法 最简程序 泛动词
下载PDF
合并顺序与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何晓炜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2,共10页
本文根据Chomsky(2005a,2005b,2006)提出的假说,从生物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合并操作所遵循的"复杂成分合并优先原则",讨论了英汉双及物结构中VP补语的合并顺序及句法推导。本研究发现,除语义信息外,语类信息在决定VP内各... 本文根据Chomsky(2005a,2005b,2006)提出的假说,从生物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合并操作所遵循的"复杂成分合并优先原则",讨论了英汉双及物结构中VP补语的合并顺序及句法推导。本研究发现,除语义信息外,语类信息在决定VP内各成分合并顺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合并顺序的影响说明,生物学因素,如人类语言机能的处理能力、活动记忆的容量等对语言生成发挥重要影响,是语言研究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双及物结构及其相关句式以及英汉双及物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统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 双及物结构 双宾语结构 最简方案
原文传递
空算子与中间结构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兴刚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本文在最简方案(Chomsky,1993;1995)的框架内探讨了英语中间结构的句法机 制。我们认为,英语中间动词的逻辑主语在句法层次上存在并且具有句法作用, 是一个主目语(argument)位置上的PRO。英语中间结... 本文在最简方案(Chomsky,1993;1995)的框架内探讨了英语中间结构的句法机 制。我们认为,英语中间动词的逻辑主语在句法层次上存在并且具有句法作用, 是一个主目语(argument)位置上的PRO。英语中间结构的生成牵涉到wh- movement。中间结构的表面主语在一个非题元(non-thematic)位置上原位生成 (base-generated)。在中间动词的宾语位置存在一个带格的题元空元素(case-marked thematic empty element),它通过Wh-movement移到[Spec,CP]位置,充当一个空 算子(empty operator),约束着留在宾语位置上的wh-trace。在逻辑形式层次,同标 的表面主语和空算子构成一条组合链,使得非题元表面主语可以合法存在,并使 空算子-变量链具有了所指。这种分析维持了诸如投射原则和题元准则等基本原 则,并且使英语中间结构的特性得到了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结构 题元 主语 语位 英语 宾语 动词 句法作用 最简方案 投射原则
全文增补中
最简方案新框架内的句法推导——Chomsky(1999)《语段推导》评述 被引量:20
7
作者 何晓炜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本文介绍Chomsky(1999)新作《语段推导》的主要内容。此新作旨在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最简方案,对最简方案新框架内的句法推导进行了较深入探讨。Chomsky认为,表达式的推导是以语段为单位进行的,而每一个语段则是由置于大脑活动记忆区的词... 本文介绍Chomsky(1999)新作《语段推导》的主要内容。此新作旨在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最简方案,对最简方案新框架内的句法推导进行了较深入探讨。Chomsky认为,表达式的推导是以语段为单位进行的,而每一个语段则是由置于大脑活动记忆区的词汇次矩阵所决定的;并区分强语段与弱语段、核心功能语类φ特征的完整与非完整在句法推导中的不同作用。把过去认为是显性句法或隐性句法中的操作归结于语音部分。笔者认为,《语段推导》是对原则参数理论的又一贡献,为更好地解决描写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之间的张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段推导》 句法推导 最简方案 强语段 弱语段 英语
全文增补中
再谈“兼语式” 被引量:21
8
作者 成镇权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4,共8页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借鉴英语宾语控制和例外赋格结构,提出了"兼语式"的两个句法分析模式,认为所谓"兼语"实质上是主句宾语N2和VP2小句空主语之间的语义控制关系。"兼语式"中的VP2是一个不定式小句,指...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借鉴英语宾语控制和例外赋格结构,提出了"兼语式"的两个句法分析模式,认为所谓"兼语"实质上是主句宾语N2和VP2小句空主语之间的语义控制关系。"兼语式"中的VP2是一个不定式小句,指代某个事件,具体说明致使动词V1对N2产生的影响或结果,在句法上表现为补语。其空主语的性质类似于PRO,它的释义问题可以在控制理论或核查理论的框架内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式 最简方案 VP内主语假设 VP壳假设 宾语控制 例外赋格
原文传递
词库应该是什么样的?——基于生物语言学的思考 被引量:22
9
作者 程工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0,共8页
本文认为,包括最简方案在内的主流理论有关词库的观念与生物语言学有所背离,尤其不符合语言作为一个晚出而且突发的系统所应有的特性。本文从生物语言学角度对词库应该具有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应该是非生成性的,为此应该把句... 本文认为,包括最简方案在内的主流理论有关词库的观念与生物语言学有所背离,尤其不符合语言作为一个晚出而且突发的系统所应有的特性。本文从生物语言学角度对词库应该具有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应该是非生成性的,为此应该把句法推导的起点前移到没有内部结构的语素上,通过句法推导得出词的主要特性,并通过句法后的形态规则派生出词与短语的差异部分,同时还应大力压缩词库所规定的内容,包括词根的语类特征,谓词的论元结构,以及各种屈折变化形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库 生物语言学 最简方案 分布式形态学
原文传递
论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语法分析的根本基础——兼谈转换语法的一些发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陆丙甫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1,共16页
本文指出语法研究应该以形式-意义间的一致性这一最简单状态为起点,然后寻找偏离这种一致状态的原因。意义可以分认知意义和语用意义,跟它们对应的相应形式分别为反映距离近远的轨层结构和反映时间先后的线形语序,这两对因素互相制约。... 本文指出语法研究应该以形式-意义间的一致性这一最简单状态为起点,然后寻找偏离这种一致状态的原因。意义可以分认知意义和语用意义,跟它们对应的相应形式分别为反映距离近远的轨层结构和反映时间先后的线形语序,这两对因素互相制约。此外,成份的大小跟位置之间的互动因素也对语言形式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本文也讨论了转换语法从发掘限制到发掘动因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起点 线性语序 移动α 最简方案
原文传递
论元、焦点与句法结构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元建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24,共14页
按论元指派的原则,本文论证汉语客事宾语在句法结构上必须是谓语动词的补足 语。如果客事宾语出现在不同的句法位置,它是从动词的补足语位衍生而来的,原 因是客事宾语要作焦点。这跟呼应语言(如英语)中的客事宾语为了呼应而移位类... 按论元指派的原则,本文论证汉语客事宾语在句法结构上必须是谓语动词的补足 语。如果客事宾语出现在不同的句法位置,它是从动词的补足语位衍生而来的,原 因是客事宾语要作焦点。这跟呼应语言(如英语)中的客事宾语为了呼应而移位类 似。不同的是,焦点不完全是强制性的,而呼应则是普遍性的。本文分析的优点是,不论客事宾语出现在何种句型,其语义和句法结构位置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宾语 论元 补足语 句法位置 呼应 语位 汉语 语义 动词
全文增补中
核心功能语类与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晓炜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0,共9页
在传统文献里,中心语参数、动词移位等因素被认为是造成语言结构差异的原因。本文根据最简方案新框架的精神,将语言的结构差异归结于核心功能语类,在近年来最简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及英语的几个结构进行了逐步的地推导研究。本研究... 在传统文献里,中心语参数、动词移位等因素被认为是造成语言结构差异的原因。本文根据最简方案新框架的精神,将语言的结构差异归结于核心功能语类,在近年来最简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及英语的几个结构进行了逐步的地推导研究。本研究证明了Chomsky(2000,2001)有关语言结构差异的论断,即EPP特征是普遍的,而P特征则是因语言不同而异的论断。本研究的句法推导说明,核心功能语类在决定语言结构及语言间的结构差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功能语类 语言结构 汉语 英语 生成语法理论
原文传递
再论汉语中的动词复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寿勋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Hsieh (1992)提出,根据Vendler (1967)所提出的动词分类,动词复制因分类不同而表现出强制、可选到受禁等不同的可能性。本文重新分析了Hsieh文中的语言事实,指出所谓强制性动词复制是有特定含义的,其实是有多种选择,而Hsieh文中所谓可... Hsieh (1992)提出,根据Vendler (1967)所提出的动词分类,动词复制因分类不同而表现出强制、可选到受禁等不同的可能性。本文重新分析了Hsieh文中的语言事实,指出所谓强制性动词复制是有特定含义的,其实是有多种选择,而Hsieh文中所谓可选复制的情况都带有持续或频度短语,而不论其动词是属于哪一类,所谓强制复制的情况都是带动作-结果动词的句子或带持续、频度或数量短语的句子,而所谓受禁动词复制的句子其实本身也是不合格的。更为重要的是Hsieh文的理论无法解释“得”字句中的动词复制现象。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讨论汉语动词复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动词复制 形式主义方法 语言研究 生成语法
全文增补中
阶段式的句法推导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邓思颖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15,共9页
本文介绍阶段理论的主要构思和主张。阶段是完整的小句或有完整论元结构的动词短语,可以诱发移位,而且在音韵上比较独立。句法结构的推导分阶段进行。这个理论尝试解释语言的循环性,最终希望能够探索掌管运算效率的大原则,重新为普遍语... 本文介绍阶段理论的主要构思和主张。阶段是完整的小句或有完整论元结构的动词短语,可以诱发移位,而且在音韵上比较独立。句法结构的推导分阶段进行。这个理论尝试解释语言的循环性,最终希望能够探索掌管运算效率的大原则,重新为普遍语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阶段不透性条件 循环性 最简方案 普遍语法
原文传递
理论语言学研究与外语教学——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晓炜 《外国语言文学》 2004年第3期26-32,共7页
本文讨论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认为,虽然生成语法研究不是以外语教学为直接目的,但生成语法理论的一些原则及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日常的外语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学生常犯的语法错误。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成... 本文讨论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认为,虽然生成语法研究不是以外语教学为直接目的,但生成语法理论的一些原则及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日常的外语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学生常犯的语法错误。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格理论,D结构和S结构的概念及生成语法的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生成语法理论 英语教学 格理论 约束理论
原文传递
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控制与移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京廉 朱玉山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44,共10页
控制理论是生成语法的一个子理论,因其不确定性一直是生成语法学者争论的焦点。Hornstein(1999)修改最简方案的一些理论假设,提出了控制的移位理论,认为控制即移位,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本文首先对有关控制与移位关系的争论作一介绍,然... 控制理论是生成语法的一个子理论,因其不确定性一直是生成语法学者争论的焦点。Hornstein(1999)修改最简方案的一些理论假设,提出了控制的移位理论,认为控制即移位,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本文首先对有关控制与移位关系的争论作一介绍,然后以汉语语言事实为基础,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控制的移位理论可以解释汉语的一部分控制事实,但无法解释另外的一些情况,因为控制虽然本质上是句法问题,但控制语的选择还涉及语义和语用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句法 语义 语用 控制理论
原文传递
双及物结构中的题元阶层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晓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题元阶层理论在GB理论框架内发挥重要作用。题元角色在深层结构中赋予 ,论元通过移位形成不同的表层结构。研究者一致认为施事在题元阶层中高于客体 ,但对于客体和目标在题元阶层中的位置问题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从复合词的构成、... 题元阶层理论在GB理论框架内发挥重要作用。题元角色在深层结构中赋予 ,论元通过移位形成不同的表层结构。研究者一致认为施事在题元阶层中高于客体 ,但对于客体和目标在题元阶层中的位置问题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从复合词的构成、结构关系、惯用法、移位以及分词修饰语方面论证说明 ,目标的位置在题元阶层中高于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阶层 双及物结构 最简方案
下载PDF
双及物结构与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晓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1,共6页
在传统文献里,"重型名词短语移位"被认为是相关的重成分发生了右向移位。也有研究者认为并不是重成分发生了右移,而是其它成分发生了左移。本研究从Chomsky(2005a,2005b,2006)近期所强调的生物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双及物... 在传统文献里,"重型名词短语移位"被认为是相关的重成分发生了右向移位。也有研究者认为并不是重成分发生了右移,而是其它成分发生了左移。本研究从Chomsky(2005a,2005b,2006)近期所强调的生物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双及物结构中的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及相关句式的推导,证明了所谓的"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并不存在,相关成分并没有发生右移或左移,重成分一开始就基础生成在句末的位置,认为这是由生物学因素及运算效率所决定的。本研究进一步证明,除语义信息外,语类信息在决定VP内各成分合并顺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名词短语移位 双及物结构 双宾语结构 最简方案
下载PDF
基于最简方案框架的汉语被字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德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3,共4页
借鉴"最简方案"中的"轻动词"和"特征核查"理论,对汉语中的"被"字句进行研究,并结合汉语被动句的历史发展,对汉语的被动句提出新的理论解释:汉语中"被"是次动词,"被"字结... 借鉴"最简方案"中的"轻动词"和"特征核查"理论,对汉语中的"被"字句进行研究,并结合汉语被动句的历史发展,对汉语的被动句提出新的理论解释:汉语中"被"是次动词,"被"字结构是一种vP壳。"被"字结构中的"被"有三个变体:弱式,中式"被"和强式"被+DP".弱式是一个语法特征很强的成分,必须有一个实体动词移到其相邻的位置,才能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弱式的"被"和中式的"被"本身没有赋格能力,其后不可以出现体词性成分,而强式的"被"具有赋格能力,其后必须出现体词性成分,接受由其赋予的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法 最简方案 “被”字句 轻动词 特称核查
原文传递
最简方案中vP壳结构的由来及其设计原则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长银 张法科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vP壳结构是最简方案对80年代管约论的理论构建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是TG理论探求动词词组内部结构表征最优化表达方式的结果.80年代后期的VP内主语假说和在二分叉原则下用X阶标表征双宾语句而设计出的Larson壳结构对vP壳的设计起... vP壳结构是最简方案对80年代管约论的理论构建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是TG理论探求动词词组内部结构表征最优化表达方式的结果.80年代后期的VP内主语假说和在二分叉原则下用X阶标表征双宾语句而设计出的Larson壳结构对vP壳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与Larson壳相比,vP壳的设计更优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X阶标理论 Larson壳 VP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