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传统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梓
王炳照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8期42-46,32,共6页
-
文摘
我国历史上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隋朝以前,两者各自走着一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路;隋唐五代时期,两者相须相资,相互依辅,结伴而行;宋元明清时期,两者结成了过于紧密的关系,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失却了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功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最严重的恶果,是人才标准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人才模式的强制性以及学校教育对这种单一性人才培养的依从。众多的社会因素都对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的关系产生了影响,要理顺二者的关系,显然不能囿于这两个因素,而有必要由全社会来承载。
-
关键词
科举考试
人才选拔
学校教育
-
Keyword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Selection of Talents
School Education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析科举与高考价值取向之异同
- 2
-
-
作者
蒋丽珠
-
机构
河南省郑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8期47-51,共5页
-
文摘
科举制度和高考制度是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大规模选拔人才的制度。其价值取向相同点为公平、公正,满足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向度融合。
-
关键词
科举
高考
价值取向
异同
向度融合
-
Keyword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Value-orientation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tegration in both Directions and Degrees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考的历史传承、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裴云
-
机构
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6年第12期25-29,共5页
-
文摘
科举制的历史告诉我们,高考的理念不会消失,但是某种具体的高考制度可能淘汰。当前的统一高考制度的根本问题到底在哪里,它是否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这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基本依据。在对历史作出回顾,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高考将往何处去的一些启示。
-
关键词
高考
科举
大学
-
Keywords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keju)
University
-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明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牛翠萍
胡凡
-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24期46-50,共5页
-
文摘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进一步完备,但其弊端也空前暴露。科举制度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故明代的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导向下的教育。
-
关键词
明代科举制度
导向
学校教育
-
Keywords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Directing
School Education
-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高考何去何从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黄全愈
-
机构
美国迈阿密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24期32-37,共6页
-
文摘
科举和高考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颠覆了教育的本质,使之沦为考试的工具。历史发展到今天,高考也日渐显露出其落后性,必须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才能进入更高的教育境界。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分数至上、认分不认人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高考招生制度;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三合一”的更公平、更合理、更严格、更科学、更完善的评价、选拔人才的标准。
-
关键词
科举
高考招生制度
“三合一”
-
Keyword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keju) University Admission System Trinity System'
-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科举学建构的哲学基础及其内涵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黄人杰
-
机构
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16期47-51,共5页
-
文摘
纵观当今的科举研究,在学术上不以"制度"建构为满足,而期待以建立"科举学"为理想目标。任何学科的建构研究,都应视作一种学术体系建构之研究,基于以其理想与价值不受经验检正之要求,以及科学也有哲学基础的观点视之,"科举学"的建构,应该以哲学为基础,因为学科之建构只有具有哲学特性才能确保其理想与价值不受时空限制。
-
关键词
科举学
建构
哲学基础
内涵
-
Keywords
The Disciplin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Construction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Connotation
-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考试选官的现代意义
- 7
-
-
作者
杨齐福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24期43-45,共3页
-
文摘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考试传统的国度,实行1300余年科举考试对近现代各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深刻影响,考试选官制度则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也产生了深远的直接影响。
-
关键词
科举考试
选官
现代意义
-
Keywords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Selecting Officials
Modem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从科举考试兴衰审视现代考试
- 8
-
-
作者
应书增
-
机构
教育部考试中心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4年第24期25-27,共3页
-
文摘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废除科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何看待旧科举考试,及其兴衰成败,自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但重新审视科举考试,会给现代考试带来很多启示。
-
关键词
科举考试
兴衰
现代考试
启示
-
Keyword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keju) Rise and Fall Modern examinations Enlightenment
-
分类号
G424.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维护高考的权威性,理性对待统一高考
- 9
-
-
作者
王日根
-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
出处
《湖北招生考试》
2007年第8期8-10,共3页
-
文摘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着一致的目标追求,都成为其时政治统治权威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标尺。但目前的高考又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再像科举那样仅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成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入门考试,但高中生经高考进入大学也不是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对待高考及其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必须维护高考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则应该理性地对待高考,去除一些过度看重高考的观念和行为。
-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高考
统一高考
权威性
合法性
-
Keywords
he imperial examinations(keju)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nified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uthority
Legality
-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