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晓娟 邱育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7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39例和常规... 目的:探讨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7例C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39例和常规组37例。常规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灌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免疫因子、炎症因子等变化情况。结果:灌肠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灌肠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常规组,最大峰值流速(Vs)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CD3^+、CD4^+、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常规组,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γ干扰素(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CPID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液微循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灌肠 慢性盆腔炎 血液循环 免疫-炎症因子
下载PDF
微波理疗联合红藤汤及莫西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肖肖 白彩萍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联合红藤汤及莫西沙星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该方法对免疫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2组均给予红藤汤灌肠及莫西沙星治疗,观察者同时给予微波理疗治疗,2...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联合红藤汤及莫西沙星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该方法对免疫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2组均给予红藤汤灌肠及莫西沙星治疗,观察者同时给予微波理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和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21%,对照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A及Ig M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TNF-α和IL-10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理疗联合红藤汤及莫西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该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消除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慢性 微波理疗 红藤汤 灌肠 莫西沙星
下载PDF
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先果 严亚锋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1期2814-2816,共3页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超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红藤汤 保留灌肠 盐酸莫西沙星片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组)35例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组)35例,比较...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组)35例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及14 d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5),而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佳,且能显著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红藤汤 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疗效
下载PDF
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明霞 姜旭光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烟台莱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浓缩水煎液保留灌肠,观察比...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烟台莱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浓缩水煎液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的两个疗程症状量化积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两组在症状量化积分方面:两个疗程两次结果比较,中西医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效评估方面:中西医组在痊愈率和显效率方面的两次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个疗程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第2个疗程之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抗生素口服治疗,其见效快,症状改善更显著,考虑其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故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总有效率 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越 谢文娟 +1 位作者 范丽丽 武淑慧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6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口服... 目的:观察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口服1周治疗,观察组加予红藤煎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评定2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能提高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型 红藤煎 中药保留灌肠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免疫状况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包春燕 卢白玉 +1 位作者 李彩霞 于晓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桂枝肌瘤丸治疗,观察组联合红藤汤治... 目的:探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桂枝肌瘤丸治疗,观察组联合红藤汤治疗,均于月经干净后服药,连续用药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IgG、IgA、IgM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异常、低热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3%%(51/55)vs72.73%(40/55)](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使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免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桂枝肌瘤丸 红藤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红藤方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凤岚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9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红藤方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以戴德英教授拟定的红藤方加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CA125及囊肿缩小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 目的:探讨红藤方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以戴德英教授拟定的红藤方加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CA125及囊肿缩小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以痛经及肛坠症状的改善最为显著,卵巢囊肿缩小总有效率为82.14%,其中明显缩小18例,占64.28%。经红藤方治疗显效14例,占46.67%;有效15例,占5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红藤方在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疗效确切,在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方面功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活血化瘀 红藤方 瘀热互阻 CA125
下载PDF
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江梦华 石秋里 刘海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红藤汤 盆腔治疗仪
下载PDF
红藤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丽华 曹泽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观察红藤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分析红藤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机制。方法: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n=10):对照组(C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目的:观察红藤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分析红藤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机制。方法: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n=10):对照组(C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M组)、红藤汤治疗组(H组)。C组自由饮水,M组和H组采用自由饮用4%的DS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H组从造模第1天起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0天后,采集动脉血检测TNF-α和IL-6的浓度,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色法测定MDA量及SOD和GSH-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P-ERK1/2、JNK、P-JNK及GADP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M组比较,H组的结肠病理学评分和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MDA的含量降低(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P-ERK1/2和P-JNK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调(P<0.05)。结论:红藤汤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可以上调抗氧化基因,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重建氧化还原平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NK和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 抗氧化
下载PDF
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菊霞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7期2704-2706,共3页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藤汤...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消除炎性包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疾病复发率低,且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下病 慢性盆腔炎 阿奇霉素 红藤汤 保留灌肠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红藤煎剂对盆腔炎大鼠子宫内膜HOXA10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浩 丁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红藤煎剂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输卵管注射苯酚糊剂建立盆腔炎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庆大霉素组)、中药对照组(康妇消炎栓组)及红藤煎剂灌胃组、灌肠组,每... 目的:探讨红藤煎剂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输卵管注射苯酚糊剂建立盆腔炎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庆大霉素组)、中药对照组(康妇消炎栓组)及红藤煎剂灌胃组、灌肠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处理30 d后,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HOXA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OXA10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药物组两者表达均明显升高,其中红藤煎剂灌肠组升高最显著,与其他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煎剂能够提高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从而改善妊娠结局,灌肠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炎 @红藤煎剂 子宫内膜 @HOXA10蛋白 大鼠 女(雌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卜平 汪丽云 张飞龙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有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R、IL-2等生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桂枝茯苓丸 仙方活命饮 红藤煎 锡类散 TDP神灯电疗仪
下载PDF
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蕾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73-76,共4页
目的:总结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藤汤保... 目的:总结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4.0%,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2.0%,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4.0%,观察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0.05;治疗前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等子宫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灌肠 中药外敷 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红藤煎加减灌肠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单喜花 石晴 贾丽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红藤煎加减灌肠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红藤煎加减灌肠治疗,7d一个疗程。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红藤煎加减灌肠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红藤煎加减灌肠治疗,7d一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阴道分泌物改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阴道乳酸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率、阴道分泌物改善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煎加减灌肠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虫性阴道炎 红藤煎 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甲硝唑
下载PDF
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分析及免疫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林波 李鹏飞 张鹏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治疗作用及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01/2017-04期间收治的6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即抗菌素常规治疗组(31例)和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治疗作用及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01/2017-04期间收治的6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即抗菌素常规治疗组(31例)和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组(37例),分析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第10天脓肿消失率、脓肿穿刺引流率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8天外周血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比较.结果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抗菌素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组治疗第10天脓肿消失率显著高于抗菌素常规治疗组(91.89%vs 70.97%,P<0.05),脓肿穿刺引流率显著低于抗菌素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vs 22.58%,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红藤汤联合抗菌素组治疗第4天、第8天IL-6及TNF-α水平均较单纯抗菌素组下降明显(P<0.05).单纯抗菌素组第8天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红藤汤联合抗菌素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中药红藤汤联合抗菌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显著促进脓肿吸收消散,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其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阑尾周围脓肿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红藤汤灌肠加腹部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加减灌肠治疗联合腹部微波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藤汤加减灌... 目的探讨红藤汤加减灌肠治疗联合腹部微波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藤汤加减灌肠治疗联合腹部微波理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中性粒细胞分数、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VAS评分均降低,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深度均减小,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分数及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红藤汤加减灌肠治疗联合腹部微波治疗可缓解疼痛程度,缩小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深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带下病 慢性盆腔炎 红藤汤 中药灌肠疗法 腹部微波 疼痛
下载PDF
红藤煎剂联合浮针治疗盆腔炎腹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杨 胡红霞 王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红藤煎剂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扬州市中医院收入的慢性盆腔炎腹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联合浮针组及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红藤煎剂口服和常规治疗,联合浮针组在... 目的:探究红藤煎剂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扬州市中医院收入的慢性盆腔炎腹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联合浮针组及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红藤煎剂口服和常规治疗,联合浮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浮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疼痛情况、不良反应、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指标。结果:联合浮针组总有效率(97.50%,39/40)较对照组显著增高(82.50%,33/40,P<0.05)。治疗前组间症状积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联合浮针组的主要症状积分和次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10 d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联合浮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浮针组白带异常消失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CRP、PCT、WB均降低(P<0.05),且联合浮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煎剂联合浮针治疗慢性盆腔炎腹痛的安全性高,可缓解腹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煎剂 浮针 盆腔炎 腹痛 疗效
下载PDF
腹部针灸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阴道分泌物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禹宏 徐毛毛 +2 位作者 张宇 刘宝生 王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0期1189-1191,11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针灸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阴道分泌物洁净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4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双号为观察组,单号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部针灸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阴道分泌物洁净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4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双号为观察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CRP水平、阴道分泌物洁净度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14%(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5%(5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洁净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63%(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针灸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阴道清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红藤汤 保留灌肠 盆腔炎 中医症候积分 C反应蛋白 阴道分泌物洁净度
下载PDF
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文艳 邓霜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最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汤 慢性盆腔炎 妇炎消胶囊 血液流变学 炎性包块直径 盆腔积液最深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