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应该如何对待《能源宪章条约》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德胜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7,共10页
《能源宪章条约》体系是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国际法律工具。它存在着适用活动范围"能源部门的经济活动"缺乏边界,以及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国际仲裁机制缺乏公正保障的重大法律缺陷。这两项缺陷所导致的风险会由于地缘... 《能源宪章条约》体系是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国际法律工具。它存在着适用活动范围"能源部门的经济活动"缺乏边界,以及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国际仲裁机制缺乏公正保障的重大法律缺陷。这两项缺陷所导致的风险会由于地缘政治、缔约方之间或者投资者与作为东道方的缔约方之间的价值理念差异、仲裁机构(员)枉法等因素而变得更为扩大或者严重。中国不应该参加现行《能源宪章条约》,但是应该在审慎检视自己相关能源法律制度与其兼容性的基础上,推动其修改工作,而后决定是参加它还是继续作为观察员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适用活动范围 强制争端解决机制 地缘政治 价值理念
下载PDF
浅析国际能源争议解决机制——以《能源宪章条约》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马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在世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在进行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国际能源争议的解决机制亦变得越来越重要。《能源宪章条约》是一个在加强国际社会能源领域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多边协议,其针对能源合作的不同领域,如能源投资... 在世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在进行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国际能源争议的解决机制亦变得越来越重要。《能源宪章条约》是一个在加强国际社会能源领域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多边协议,其针对能源合作的不同领域,如能源投资、能源贸易、能源过境运输、竞争、环境,制定了各不相同的争议解决机制。这些争议解决机制对于国际能源争议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希望开展能源合作的其他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争议解决 《能源宪章条约》
下载PDF
《能源宪章条约》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规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吕江 赵靖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1年第4期48-67,共20页
实现碳峰值、碳中和已成为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诉求。为实现这一诉求,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投资变得愈加紧迫。然而,《能源宪章条约》在促进与保护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相关实践表明,其投资规则不仅侵蚀了东道国的... 实现碳峰值、碳中和已成为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诉求。为实现这一诉求,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投资变得愈加紧迫。然而,《能源宪章条约》在促进与保护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相关实践表明,其投资规则不仅侵蚀了东道国的规制权,不利于其规制可再生能源行业,而且其争端解决机制也易被投资者用做索赔的便捷工具。是以,未来的《能源宪章条约》改革,应积极利用其"现代化进程"谈判,重塑投资规则,改进其争端解决机制与仲裁机构之间的协同,从而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勃兴之势。就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到能源宪章组织的现代化进程谈判中,不断输出中国立场与方案,审慎考虑加入《能源宪章条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泥于《能源宪章条约》,而是要充分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全球领先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能源秩序重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可再生能源投资 公平公正待遇 东道国规制权
下载PDF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传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涉及的主体众多,选择的方式广泛,适用的法律多样。《能源宪章条约》规定的有关争端解决机制同样适用于能源的合作开发领域,另外,美国晚近发展的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也为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 能源合作开发 争端解决 《能源宪章条约》 替代性机制
下载PDF
能源宪章最新动向:洞察与借鉴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6,56,共11页
[目的/意义]研究《能源宪章条约》主要内容、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功能,可为构建上合组织下的能源安全体系和"一带一路"能源投资贸易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和能源行业实践,提出了能源安全范式的演变,深入... [目的/意义]研究《能源宪章条约》主要内容、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功能,可为构建上合组织下的能源安全体系和"一带一路"能源投资贸易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和能源行业实践,提出了能源安全范式的演变,深入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其次,以《能源宪章条约》的历史演变、主要内容为依据,重点分析其作为欧洲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工具所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能源宪章在中亚的扩展及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和我国在该地区的能源投资现状,以典型能源投资案例说明了《能源宪章条约》的"双刃剑"作用。[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能源宪章条约》客观上对我国海外能源合作造成了一定的挤压和竞争,但加入国际能源组织,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运作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最佳选择。因此,通过多边磋商,待宪章条约完善其内容和机制之际,采取再加入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此外,宪章条约在多维度能源安全目标、能源市场竞争机制、能源安全的地区合作体系、能源跨境运输机制以及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等领域为我国提供了成熟的范本,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能源安全 国际能源组织 《能源宪章条约》 能源治理 争端解决机制
下载PDF
《能源宪章条约》下可再生能源投资仲裁案及启示——以西班牙投资仲裁案为主线的考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志一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8,共13页
为了加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以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但是,随着政策的变化,相关的法律争端也随之产生。除了国际贸易争端以外,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投资争端也大量出现,其中以西班牙最为典型,所涉投资案件... 为了加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以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但是,随着政策的变化,相关的法律争端也随之产生。除了国际贸易争端以外,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投资争端也大量出现,其中以西班牙最为典型,所涉投资案件也最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投资者在海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会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能源领域对外开放的幅度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外资也会越来越多,但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并不足以规范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本文分析西班牙相关法律政策变化及仲裁庭的裁决,以期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海外投资者保护提供启示,也为我国分析评估是否加入《能源宪章条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政策调整 投资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下载PDF
中国油气管道法律政策与《能源宪章条约》的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涛 胡德胜 姜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0,共11页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实现全球能源善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领域。《能源宪章条约》是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国际法律工具之一。中国油气管道政策法律...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实现全球能源善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领域。《能源宪章条约》是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国际法律工具之一。中国油气管道政策法律与该条约之间是否兼容,是决定中国是否加入、能否与其缔约方进行有效合作的前提。解读《能源宪章条约》相关条款以及中国油气管道政策法律,发现加入《能源宪章条约》将使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能够构成《能源宪章条约》意义上的"邻国",并可能使中国面临着承担沉重的"过境输送"义务这一风险;中国油气管道政策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已有油气管道政策法律缺少过境输送规定,将会形成其他成员方与中国油气管网相连的法律障碍;海底油气管道立法严重滞后,缺乏过境输送和第三方接入的规定;可用于过境输送的管网分类及区别规定比较混乱,从而与《能源宪章条约》对油气管网的规定不兼容;政策及政策性规定占比过高,从而削弱了法治对油气管道的保障作用;无法确保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第三方市场主体无法获得公平的运输服务。中国油气管道政策法律与《能源宪章条约》远不兼容,如果现在贸然加入《能源宪章条约》,中国将无法承担沉重的"过境输送"义务。中国需要在油气管道政策法律中增加过境输送规定,对海底油气管道进行立法,降低政策及政策性规定占比以强化法治,对可用于过境输送的管网进行协调分类,以及修改或明确有关规定,以确保对来自不同国家的油气过境请求一视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油气管道政策法律 过境自由 非歧视 兼容性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过境运输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
8
作者 杨洪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4,共12页
过境安全关乎能源是否能持续稳定供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能源过境运输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能源安全过境、防范化解冲突,建立可持续能源安全合作框架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能源宪章条约》对过境运输争端机制的规定,以习近平总书... 过境安全关乎能源是否能持续稳定供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能源过境运输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能源安全过境、防范化解冲突,建立可持续能源安全合作框架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能源宪章条约》对过境运输争端机制的规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厘清过境运输争端解决机制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原则和在程序设计上应综合采取政治的方法和法律的方法;在机构设置上,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依托成立争端解决机构,组建调解小组、仲裁庭和监督机构,对争端解决程序进行执行与监督,最后提出了现实可行并卓有成效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安全 过境运输争端 《能源宪章条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评AES公司和TAU POWER B.V.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案
9
作者 李丹 《商事仲裁与调解》 2024年第2期145-160,共16页
AES公司和Tau Power B.V.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案是投资者援引《哈萨克斯坦-美国双边投资协定》(1992)、《哈萨克斯坦外国投资法》(1994)和《能源宪章条约》(1994)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起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仲裁庭于2013年... AES公司和Tau Power B.V.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案是投资者援引《哈萨克斯坦-美国双边投资协定》(1992)、《哈萨克斯坦外国投资法》(1994)和《能源宪章条约》(1994)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起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仲裁庭于2013年对本案作出裁决,认定仲裁庭对此事项拥有管辖权,但仲裁庭在裁决中驳回了申请人的大多数主张,认为东道国的行为不构成违反《哈萨克斯坦外国投资法》(1994)第6条、第8条,《能源宪章条约》(1994)以及《双边投资协定》。本文首先对该案的案件背景进行了梳理,包括投资事实、被诉行为、仲裁请求以及仲裁庭结论等。其次对该案涉及的管辖权、保护伞条款、公平公正待遇条款、不合理和歧视性措施以及为投资者创建透明有利的投资环境条款等主要法律争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仲裁庭因法律和政策变化导致投资者损失的解释做了简要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公平公正待遇条款 保护伞条款 岔路口条款
原文传递
发展的机遇:中国、中亚和《能源宪章条约》 被引量:4
10
作者 淀川诏子 亚历山大.M.彼特森 苏苗罕 《国际法研究》 2016年第1期16-38,共23页
随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开通,中国正在深化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在国际法上,《能源宪章条约》为能源合作提供了独特的多边法律框架。但是,与中亚国家不同,中国尚未成为《能源宪章条约》的缔约方。本文分析了中亚国... 随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开通,中国正在深化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在国际法上,《能源宪章条约》为能源合作提供了独特的多边法律框架。但是,与中亚国家不同,中国尚未成为《能源宪章条约》的缔约方。本文分析了中亚国家油气资源运输协议的现状,接着对《能源宪章条约》及其在中亚国家的适用进行简要的概述。除了对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以外,本文还分析了中亚的缔约国可能会因此获得的利益。最后,作者的结论是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符合中国的最佳利益,因为加入该条约是利大于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贸易 运输 投资 争端解决
原文传递
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的利弊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中红 潘远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79,86,共6页
《能源宪章条约》是能源领域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条约,它的核心是实现能源投资自由化,而能源投资自由化是把双刃剑。因此,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有利也有弊。经过利弊权衡,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积极加入《能源宪章条约》,努力克服不良影响。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能源投资自由化 能源安全
下载PDF
ECT投资仲裁与ICSID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新 周林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ICSID机制作为传统投资仲裁机制的代表,赋予东道国三件自卫的法宝:逐案审批同意权、当地救济优先权和东道国法律适用权。ECT是国际能源领域第一个授权投资者直接针对缔约国违反条约义务提请国际投资仲裁的多边条约,其投资仲裁条款完全排... ICSID机制作为传统投资仲裁机制的代表,赋予东道国三件自卫的法宝:逐案审批同意权、当地救济优先权和东道国法律适用权。ECT是国际能源领域第一个授权投资者直接针对缔约国违反条约义务提请国际投资仲裁的多边条约,其投资仲裁条款完全排除ICSID机制三大法宝的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投资者对抗东道国的强制仲裁权、随时仲裁权和国际法排他适用权。作为ECT的观察国,我国应灵活地应对ECT投资仲裁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ICSID机制 国际投资仲裁
下载PDF
论《能源宪章条约》的过境争端解决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中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8,共6页
《能源宪章条约》(Energy Charter Treaty,简称ECT)中的能源过境制度是该条约最引人注目的,它的建立存在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ECT的第7条第7款和《有关过境争端的调解行为规则》构成过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该机制具有创新性,但... 《能源宪章条约》(Energy Charter Treaty,简称ECT)中的能源过境制度是该条约最引人注目的,它的建立存在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ECT的第7条第7款和《有关过境争端的调解行为规则》构成过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该机制具有创新性,但同时也带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对该机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过境争端时,可以借鉴ECT的过境争端解决机制,但同时也要考虑过境争端中的政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宪章条约》 《有关过境争端的调解行为规则》 能源过境 过境争端
下载PDF
中亚国家在仲裁中援用的利益拒绝条款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阿迪拉.阿布里克木 王晓峰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7,共10页
国际投资条约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目的是为防止不应当受条约保护、不履行条约义务的投资者享受该条约的保护及相关利益。现今国际投资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具体内涵及适用更多地是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得到细化和明确,因而对具体条款的分... 国际投资条约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目的是为防止不应当受条约保护、不履行条约义务的投资者享受该条约的保护及相关利益。现今国际投资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具体内涵及适用更多地是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得到细化和明确,因而对具体条款的分析离不开对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研究。本文通过考察中亚国家在国际投资仲裁庭所援用的利益拒绝条款,重点分析仲裁庭对该条款的内涵、适用、程序要求等问题的阐释,更加精确地把握该条款在实践中的适用,为我国相关国际投资条约中设置利益拒绝条款提供借鉴,亦为我国海外投资者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应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国际投资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利益拒绝条款
下载PDF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的非传统解决机制析论
15
作者 孙传香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是现代国际法晚近出现的新问题,其涉及的主体众多,选择的方式广泛,适用的法律多样。传统解决方式诸如调停、仲裁等国际争端解决方式显露出它的局限性,《能源宪章条约》中的解决机制为国际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提...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是现代国际法晚近出现的新问题,其涉及的主体众多,选择的方式广泛,适用的法律多样。传统解决方式诸如调停、仲裁等国际争端解决方式显露出它的局限性,《能源宪章条约》中的解决机制为国际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美国晚近发展的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也为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合作开发 能源安全 《能源宪章条约》 替代性机制
下载PDF
全球能源治理的缺陷与国际法框架
16
作者 王雪婷 张建新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03-120,共18页
相互依赖的能源安全迫切需要一个全球性治理框架,现存的治理机制却因利益相左而相互掣肘。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治理的高度碎片化,其结构性缺陷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兴行为体的参与度低;二是能源治理政策在国家与国际层次上存在断裂;三是... 相互依赖的能源安全迫切需要一个全球性治理框架,现存的治理机制却因利益相左而相互掣肘。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治理的高度碎片化,其结构性缺陷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兴行为体的参与度低;二是能源治理政策在国家与国际层次上存在断裂;三是互相矛盾的治理目标加剧了治理的复杂性。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全球能源治理需要依循一种国际法治的路径实现转型。《国际能源宪章宣言》为解决跨越国界的能源问题提供了全球性的司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国际能源宪章宣言 能源宪章条约 国际法
原文传递
国际核能源投资仲裁中公共利益保护缺失的困境与破解
17
作者 罗维昱 《国际法学刊》 2023年第2期106-130,157,共26页
在日益加速的全球能源发展过程中,核能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核电站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能源,在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核能因与之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风险而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因此,在核能源投资领域投资者的个人权利与... 在日益加速的全球能源发展过程中,核能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核电站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能源,在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核能因与之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风险而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因此,在核能源投资领域投资者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即保护公共健康和生命)之间存在着潜在冲突。一些与核能相关的投资纠纷已经反映出东道国的公共利益保护存在缺失的现象。本文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之后,试图找出其公共利益保护缺失的原因,并寻求破解的方法。具体来说,通过完善仲裁员行为守则、提高透明度要求以及对东道国例外条款的合理运用平衡投资者与东道国的利益等方法,能更好地破解核能源这一敏感领域的投资仲裁公共利益保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源 公共利益 能源宪章条约 透明度 例外条款
原文传递
Mamidoil Jetoil希腊石油产品协会诉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仲裁案评析
18
作者 马燕飞 《商事仲裁与调解》 2023年第1期133-148,共16页
Mamidoil Jetoil希腊石油产品协会诉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仲裁案是投资者援引《阿尔巴尼亚-希腊BIT》和《能源宪章条约》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起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该案仲裁庭于2015年作出裁决,裁定投资者的投资违反程序法并... Mamidoil Jetoil希腊石油产品协会诉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仲裁案是投资者援引《阿尔巴尼亚-希腊BIT》和《能源宪章条约》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起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该案仲裁庭于2015年作出裁决,裁定投资者的投资违反程序法并不影响仲裁庭的管辖权,同时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认定阿尔巴尼亚并未直接或间接征收申请人的投资,也不构成对公平与公正待遇原则、不合理和歧视性措施以及最稳定的保护和安全条款的违反。本文首先对该案的案件背景进行了梳理,包括投资事实、被诉行为、仲裁请求以及仲裁庭结论等。其次,对该案的主要法律争议即仲裁庭的管辖权、间接征收、公平与公正待遇、不合理和歧视性措施以及最稳定的保护和安全条款等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该案投资的合法性、间接征收、《能源宪章条约》第10条第1款及其现代化改革等问题作了简要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管辖权异议 公平与公正待遇 间接征收
原文传递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不可持续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维拉·韦格曼 大卫·霍尔 +1 位作者 毕占方(译) 王秋蕾(审校)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 2021年第3期69-87,共19页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曾经旨在保护北方国家的公司免受南方国家的征收②。自2000年以来,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对付北方国家。针对这些国家的国有化和再市政化,以及这些国家出台的威胁商业利益的环境或社会服...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曾经旨在保护北方国家的公司免受南方国家的征收②。自2000年以来,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对付北方国家。针对这些国家的国有化和再市政化,以及这些国家出台的威胁商业利益的环境或社会服务监管等政策决定,通过该机制来索取赔偿或者对上述政策进行限制。社会运动和政府都抵制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尽管跨国公司掌握着权力,但当下的全球趋势是将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排除在新的投资条约之外。本文的目的是对支持和质疑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条约中作用的过程进行政治经济分析,该过程包括国家、次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活动。对于随后的争端则是从全球化主权的后殖民主义矛盾,以及对公共部门的作用和气候变化政策的持续争论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条约 补偿 能源宪章条约 环境法规 全球化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 市政化 国有化 民粹主义
原文传递
亚洲国家涉能源类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兼谈对中国的启示
20
作者 张正怡 郭爽 《仲裁研究》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随着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的发展,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逐步增加,亚洲国家开始逐步参与其中。《能源宪章条约》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涉亚洲国家数量已达1/5。近期仲裁裁决体现出对投资者保护和东道国利益的平衡。通过案例研究,东道国和投资者... 随着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的发展,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逐步增加,亚洲国家开始逐步参与其中。《能源宪章条约》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涉亚洲国家数量已达1/5。近期仲裁裁决体现出对投资者保护和东道国利益的平衡。通过案例研究,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焦点逐步显现,这也将为亚洲国家未来参与能源类投资争端解决尤其是仲裁提供相应的参考。无论是作为东道国还是投资母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均应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能源类国际投资争端可能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国家 投资争端解决 能源宪章条约 能源投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