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修宪与中国新宪法秩序的重构 被引量:26
1
作者 范进学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6,共11页
2018年修宪对于宪法的指导思想、国体、政体、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党国核心领导体制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重构与整合,在某种意义上说,1982年宪法确立的宪法秩序进入了一个"新宪法秩序"的时代。新宪法秩序对于中国与人类未来的发... 2018年修宪对于宪法的指导思想、国体、政体、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党国核心领导体制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重构与整合,在某种意义上说,1982年宪法确立的宪法秩序进入了一个"新宪法秩序"的时代。新宪法秩序对于中国与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未来"党政一体"的新政改革提供了宪法基础,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宪法实施之路提供了制度选择,为党和国家确立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根本法保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修宪所建构的中国新宪法秩序的确立,中国宪法学研究将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当然也面临着宪法学研究中国性的新机遇。如何立足于新宪法秩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将是时代向中国宪法学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新宪法秩序 宪法学研究 影响
原文传递
“摸着石头过河”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革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宪法变迁 被引量:19
2
作者 常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从"良性违宪"学说的萌发,法学界对于该理论的回应,直至"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说的提出,来对相关宪法变迁理论进行一个初步梳理和反思。文章指出:"良性违宪"行为的产生,除了宪法技术和分权机制的原因,... 本文从"良性违宪"学说的萌发,法学界对于该理论的回应,直至"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说的提出,来对相关宪法变迁理论进行一个初步梳理和反思。文章指出:"良性违宪"行为的产生,除了宪法技术和分权机制的原因,还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突破模式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之宪法修改模式的相互冲突有关,而这种冲突的根源,则正在于改革本身;同时,这种表面上的冲突,实际上恰恰构成了改革时代宪法变迁模式的内在理路:从制度试验到推及全国到党的理论到宪法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违宪 宪法变通 改革 宪法变迁 宪法修改
下载PDF
论我国现行宪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条款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叶中 张权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共11页
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条第二款增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现了党的领导由政治原则向宪法规范的转化,形成了我国现行宪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条款。这一条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条第二款增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现了党的领导由政治原则向宪法规范的转化,形成了我国现行宪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条款。这一条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宪法不断完善的必然。它不仅增强了宪法文本的逻辑连贯性,使宪法中“社会主义”概念更加明确和丰富,使“党的领导”更具有规范性,而且使其所处的宪法第一条第二款形成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明确的规范内涵和规范效力的宪法规范,将赋予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引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义务,同时也为该条款的实施指明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宪法规范 效力
下载PDF
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学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秦前红 李雷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改革现有的监察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宪法层面来看监察体制改革尚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亟待澄清,如行政监察上升为国家监察之后的宪法定位,监察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监察权在司法权力体系中的作用及定位,对... 改革现有的监察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宪法层面来看监察体制改革尚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亟待澄清,如行政监察上升为国家监察之后的宪法定位,监察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监察权在司法权力体系中的作用及定位,对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探索,宪法修改与监察体制改革合宪性的关联等。对以上理论问题的不同解答直接影响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制度构建,对未来的监察效果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试点期间必须未雨绸缪,在厘清理论难题的基础上合理建构对应的监察制度,如承认监察权的独立属性;完善选任机制和汇报制度;适时赋予监察机关侦查权,提升其在司法体系中的地位;借鉴廉政公署的监督制约模式,构建独立的人民监察员制度;以监察体制改革为修宪契机,审慎确定修宪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监察改革 宪法修改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15,共15页
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序言,成为国家和宪法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法... 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序言,成为国家和宪法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法治意义。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内涵深刻、体系完整、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宪法思想引领下,我们党更加重视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宪法思想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宪法修改 宪法实施和监督
下载PDF
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全面推进依宪治国 被引量:9
6
作者 莫纪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5,共11页
在详细介绍了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工作的全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次修宪相对于现行宪法前四次修改所具有的特征,指出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早于党的十九大启动,同时在宪法修改过程中结合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把党的... 在详细介绍了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工作的全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次修宪相对于现行宪法前四次修改所具有的特征,指出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早于党的十九大启动,同时在宪法修改过程中结合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使得党章规定的指导思想通过宪法修改转变为宪法所肯定的国家指导思想,保证了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此次宪法修改还完善了五项宪法制度,其中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和宪法实施监督制度都是原来就有的,通过这次宪法修改进一步加以完善;宪法宣誓制度、国家监察制度和设区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制度是通过宪法修改在宪法中新增设的制度。通过上述修改使得现行宪法能够始终与执政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价值理念和制度逻辑上的一致性,确保宪法与社会现实相适应,充分体现了现行宪法与时俱进的品格。最后,分析了此次宪法修改所体现的执政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力,指出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强调了宪法的规范指引作用,弘扬了宪法权威,有助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也为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宪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宪法修正案 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宪法原则 宪法规范 依宪治国
下载PDF
转型社会宪法修改的模式与功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翟国强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以宪法制度的稳定性程度为标准,世界各国宪法大致可以分为定型宪法和转型宪法两种类型。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宪法制度仍未定型。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中国宪法修改的模式和功能不同于一般西方法治国家宪法,也不同于一般的转型国家宪... 以宪法制度的稳定性程度为标准,世界各国宪法大致可以分为定型宪法和转型宪法两种类型。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宪法制度仍未定型。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中国宪法修改的模式和功能不同于一般西方法治国家宪法,也不同于一般的转型国家宪法。从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经验来看,宪法修改主要发挥了向后看的确认功能。在全面推进法治的进程中,宪法修改逐渐开始发挥前瞻性的功能,将社会基本价值共识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为根本规范,进而为未来社会转型提供规范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社会转型 确认式修宪
原文传递
徘徊于我国宪法的两个文本之间——对宪法文本正当性和实用性的检视 被引量:10
8
作者 邹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经过局部修改之后,我国现行宪法呈现出两个文本形态:其一为宪法原文及修正案,其二为宪法修正文本。1988年局部修宪时,我国决定仿效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来修改宪法。然而,由于中美两国宪法在文本和实践上的巨大差异,我国采用宪法修正案... 经过局部修改之后,我国现行宪法呈现出两个文本形态:其一为宪法原文及修正案,其二为宪法修正文本。1988年局部修宪时,我国决定仿效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来修改宪法。然而,由于中美两国宪法在文本和实践上的巨大差异,我国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效果并不理想,宪法修正文本遂得以产生并普及。作为一部成文宪法,我国宪法应当具备唯一确定的文本形态,宪法文本应当兼具充分的正当性与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在两个宪法文本间作出选择。选择宪法修正文本是一条更为现实的进路,而选择宪法原文及修正案则有可能进一步发挥宪法修正案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宪法原文 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文本
下载PDF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问题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锦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16,共12页
鉴于我国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省市进行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并在此基础上拟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设立统一、高效、权威的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 鉴于我国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省市进行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并在此基础上拟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设立统一、高效、权威的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新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必然涉及宪法上的诸多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委员会 公权力 宪法修改 监察权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宪法修改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进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3,共10页
随着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引发了宪法内容与宪法规范对于社会事实的相对滞后性,并且这种滞后已经突破了宪法解释所能容纳的范围与技术... 随着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引发了宪法内容与宪法规范对于社会事实的相对滞后性,并且这种滞后已经突破了宪法解释所能容纳的范围与技术要求。面对这一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做出了对我国宪法进行适当修改的重大政治决定,开启了自1982年宪法颁行以来的第五次宪法修改。这次宪法修改应该包括宪法指导思想、国家建设目标、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及宪法具体实施部门等相关内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范,能够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 宪法修改 宪法实施
下载PDF
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7,共4页
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都是宪法演进的方式,但宪法解释是顺着宪法文本的原意往前走,而宪法修改则是对宪法文本的改变或补充,它多多少少改变了其方向——不是整个宪法的方向,而是宪法中的某些条文的方向。考察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其... 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都是宪法演进的方式,但宪法解释是顺着宪法文本的原意往前走,而宪法修改则是对宪法文本的改变或补充,它多多少少改变了其方向——不是整个宪法的方向,而是宪法中的某些条文的方向。考察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其中有些条文是应该修改、必须修改、也是只能用修正案的形式而很难用宪法解释的方式表现的;但也有些条文是可以用宪法解释的方法、而不必启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加以改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宪法解释 宪法修正案 宪法文本
下载PDF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修宪保障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洪昌 叶远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6,共7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乃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此重大的政治改革,不能缺少宪法的参与。改革的内容关涉国家的宪制结构,改革的进行也应做到于法有据,改革的成果同样需要借由法律予以固...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乃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此重大的政治改革,不能缺少宪法的参与。改革的内容关涉国家的宪制结构,改革的进行也应做到于法有据,改革的成果同样需要借由法律予以固化。传统的宪法解释理论不能回应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因此,必须要用修宪保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委试点 监察体制改革 宪法解释 修宪保障
下载PDF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语境下的宪法修改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锦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2,共6页
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新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必然涉及宪法修改问题。此次修改以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为宜,并且新增的修正案应当是可以作为独立适用的条款,既能保证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一致性,又能保证宪法的稳定性以增... 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新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必然涉及宪法修改问题。此次修改以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为宜,并且新增的修正案应当是可以作为独立适用的条款,既能保证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一致性,又能保证宪法的稳定性以增强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宪法修正案 宪法稳定性 宪法尊严
下载PDF
论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云生 马英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4-60,共7页
私有财产权是保障人权、建设法治的基石,又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私有财产权保障构成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私有财产权是保障人权、建设法治的基石,又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私有财产权保障构成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宪法第13条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明确了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定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重申了私有财产权的内容及界限应当符合法律;增加了征收补偿条款,从而形成了由保障条款、限制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构成的较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私有财产权 征收补偿
下载PDF
宪法变迁的路径选择——以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为分析主线 被引量:6
15
作者 苗连营 陈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6,共8页
一部"良宪"的存在及其有效运作,是树立宪法权威、实现良法善治的规范前提,更是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文本基础。我国现行宪法虽历经四次局部修改,但仍存在诸多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在日新月异的改革进程和社会现实面前已呈现出明... 一部"良宪"的存在及其有效运作,是树立宪法权威、实现良法善治的规范前提,更是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文本基础。我国现行宪法虽历经四次局部修改,但仍存在诸多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在日新月异的改革进程和社会现实面前已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周延性。陷入困局的宪法解释和局部修宪无法实现宪法精神与面貌的全面更新,也无法满足宪法整体性变革的时代需求。只有适时启动全面修宪,修订一部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新宪法,方能为宪法权威的真正树立提供坚实的文本支撑,铸就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宪法根基和法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文本 宪法修改 宪法解释 局部修宪 全面修宪
下载PDF
论违宪审查依据的范围——以宪法渊源为参照 被引量:5
16
作者 饶龙飞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9-74,124,共7页
违宪审查依据是指违宪审查机构运用违宪审查权对受审查之规范性文件或其他公权力行为作出是否合宪判断时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基于违宪审查依据之"绝对拘束力","宪法关联法"意义上之宪法性法律、仅具"弱拘束力... 违宪审查依据是指违宪审查机构运用违宪审查权对受审查之规范性文件或其他公权力行为作出是否合宪判断时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基于违宪审查依据之"绝对拘束力","宪法关联法"意义上之宪法性法律、仅具"弱拘束力"之宪法判例、不具普遍约束力之宪法解释、自身需接受宪法审查之宪法修正案均不具有违宪审查依据之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依据 宪法性法律 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 宪法修正案
下载PDF
我国宪法修改的路径与变迁:以宪法修正案为重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会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6,共9页
我国四部宪法和五次宪法修正案的变迁表明,宪法修改变迁背后遵循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宪法修改表象乃是基于宪法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因时势演变而在外部文本上的折射。立足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考察发现,我国宪法变迁因循着三条逻辑进... 我国四部宪法和五次宪法修正案的变迁表明,宪法修改变迁背后遵循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宪法修改表象乃是基于宪法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因时势演变而在外部文本上的折射。立足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考察发现,我国宪法变迁因循着三条逻辑进路:第一条进路是以时间为纵轴的理念变迁,即从文本宣示到工具主义再到价值回归;第二条进路是以规范为横轴的内容变迁,即从计划管制到市场调节再到社会民生;第三条进路是以法治为内容的治理变迁,即从全面控制到间接管制再到合作共治,三条进路相互交织,不同时期侧重不同,但基本逻辑主线清晰。分析上述三条进路,有助于准确理解宪法修改背后的演进规律,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更好地准确理解和观察把握宪法实施、宪法修改和宪法完善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宪法修正案 宪法变迁 演进规律 宪法实施 宪法完善
原文传递
修宪与缅甸政治演变:路径与方向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达丰 范宏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缅甸现行宪法于2008年由当时执政的军政府历时十五年起草颁布,该法赋予了军方特殊的政治地位。2011年,缅甸民主化转型之后,缅军只是表面上退出了政治,缅甸进入了军政"双头政治"的格局。2019年1月,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启动... 缅甸现行宪法于2008年由当时执政的军政府历时十五年起草颁布,该法赋予了军方特殊的政治地位。2011年,缅甸民主化转型之后,缅军只是表面上退出了政治,缅甸进入了军政"双头政治"的格局。2019年1月,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启动修宪,试图改变这一局面。然而,这一努力不出意外地在2020年3月遭遇失败。修宪本质是如何处理军人在缅甸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问题。军人在缅甸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来自尚未完成的民族国家建构困境,有长期、深厚的历史根源。2008年宪法实际也是缅甸独立60年发展史、近半个世纪军人执政历史的逻辑结果和延伸。民盟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主张通过渐进、协商的方式修宪。此次修宪更多是民盟为了应对2020年11月大选的策略,以恢复、强化选民对民盟民主化改革意志的信心和决心,打击和分化军方-巩发阵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民盟 巩发党 缅军 修宪
下载PDF
改革、修宪与宪法理论论争——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之际的一个学术史回溯 被引量:6
19
作者 常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3,共10页
从宪法修改问题在学界的最初提出、学界对频繁修宪现象的反思以及在宪法修改内容方面的一些理论焦点等问题出发,梳理了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学界对于宪法修改的一些争议性论题,旨在以宪法修改的相关理论论争为线索,探究现行宪法30年来的变... 从宪法修改问题在学界的最初提出、学界对频繁修宪现象的反思以及在宪法修改内容方面的一些理论焦点等问题出发,梳理了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学界对于宪法修改的一些争议性论题,旨在以宪法修改的相关理论论争为线索,探究现行宪法30年来的变迁轨迹,并对现行宪法的实施、变迁等问题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改革 宪法理论
原文传递
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
20
作者 苏升 温泽彬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党内法规具备宪法渊源功能,它既能够在宪法修改中充当修宪渊源,也能够在合宪性审查中充当认知渊源。以宪法文本的认可和党内法规是否涉及宪法关系、是否涉及实定的宪法关系为标准,我们可以识别出具备宪法修改渊源地位和宪法适用渊源地... 党内法规具备宪法渊源功能,它既能够在宪法修改中充当修宪渊源,也能够在合宪性审查中充当认知渊源。以宪法文本的认可和党内法规是否涉及宪法关系、是否涉及实定的宪法关系为标准,我们可以识别出具备宪法修改渊源地位和宪法适用渊源地位的党内法规。在修宪活动中,党内法规通过中国共产党和修宪机关互动的方式转化为宪法内容;在合宪性审查中,党内法规主要通过与宪法解释相结合的方式为合宪性审查依据提供内容。在诸多认知渊源中,党内法规、党和国家政策、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成例、部分国际条约都属于合宪性审查机关应该适用的宪法渊源,应当优先适用,民族风俗习惯属于可以适用的宪法渊源,其适用顺位低于应该适用的宪法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宪法渊源 宪法修改 宪法适用 宪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