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完成”中的丰富可能性——关于老舍《正红旗下》的讨论
1
作者 吴晓东 肖钰可 《长江学术》 2024年第3期5-20,共16页
《正红旗下》是老舍在1961至1962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虽然并未写完,但其在语言风格、叙事节奏、情感表达以及对民族议题(特别是旗人身份)的探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丰富的可能性。小说的“未完成性”因此可被视为文本内部的问题,而非完全... 《正红旗下》是老舍在1961至1962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虽然并未写完,但其在语言风格、叙事节奏、情感表达以及对民族议题(特别是旗人身份)的探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丰富的可能性。小说的“未完成性”因此可被视为文本内部的问题,而非完全由外力所致。《正红旗下》不仅是老舍对自己和家族的纪念,其中也隐含着大历史的总体性框架,是反思旗人的历史能量与身份认同等议题的珍贵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旗下》 老舍 旗人 未完成性
下载PDF
论旗人家谱的功能——兼论满族的形成
2
作者 许淑杰 段卓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清代旗人群体较为复杂,因此旗人家谱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独特性,除发挥了家谱在一般意义上的尊祖、敬宗、收族和道德教化功能,在旗人的族源建构、政治身份强化、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传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对满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 清代旗人群体较为复杂,因此旗人家谱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独特性,除发挥了家谱在一般意义上的尊祖、敬宗、收族和道德教化功能,在旗人的族源建构、政治身份强化、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传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对满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人 满族 家谱 功能
下载PDF
俸米商业化与旗人身份的错位——兼论商人与京城旗人的经济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凤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在清朝,享有国家俸米者除贵族、官僚外,便是八旗旗人。但八旗俸米"常令充赢",在城市化过程中,旗人往往需要以多余的俸米兑换生活必需的银两。于是,一些买卖俸米的商人应运而生,旗人与商人之间因俸米形成了经济关系,这种关系... 在清朝,享有国家俸米者除贵族、官僚外,便是八旗旗人。但八旗俸米"常令充赢",在城市化过程中,旗人往往需要以多余的俸米兑换生活必需的银两。于是,一些买卖俸米的商人应运而生,旗人与商人之间因俸米形成了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旗人向商人预支银两、寅吃卯粮,逐渐演变成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八旗乃清朝之根本,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对贫困旗人进行救助,但以八旗不农不工不商的限定,在保障国家兵制与国力的同时,也使旗人陷入身份的制约,而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无疑是加速旗人特别是下层旗人贫困化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俸米 商人 旗人
原文传递
扎赉特旗的努图克人与生计地
4
作者 孟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清朝末期扎赉特旗开放,招民开垦。居住在开放地区里的努图克人划分到面积不等的生计地。但是,很多努图克人离开生计地,迁移到扎赉特旗的非开放地区。在民国时期的土地清丈中,努图克人的生计地变成了报领地,汉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由于... 清朝末期扎赉特旗开放,招民开垦。居住在开放地区里的努图克人划分到面积不等的生计地。但是,很多努图克人离开生计地,迁移到扎赉特旗的非开放地区。在民国时期的土地清丈中,努图克人的生计地变成了报领地,汉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由于努图克人土地意识淡薄,所以失去了对生计地的私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赉特旗 努图克人 生计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式禄马旗探源
5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6-83,共8页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当地人称之为"黑慕日"的鄂尔多斯式禄马旗进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式禄马旗的构件隐含着萨满文化符号,其原型是古代萨满文化的一种仪式,曾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蒙古族中,由于鄂尔多斯...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当地人称之为"黑慕日"的鄂尔多斯式禄马旗进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式禄马旗的构件隐含着萨满文化符号,其原型是古代萨满文化的一种仪式,曾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蒙古族中,由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特殊历史,特别是因为成吉思汗陵祭祀及达尔扈特这个特殊人群,这种独特形式被保存下来。由一种敬天、袪灾、净化仪式演变为带有一定藏传佛教色彩的祭祀祈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禄马旗 萨满教 藏传佛教 达尔扈特 祭祀
下载PDF
浅析民国初年满族旗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6
作者 史小倩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1-93,共3页
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旗人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特权,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他们的社会角色开始发生转变。满族旗人为了生存,纷纷脱离旗籍,加入汉籍,将满族姓氏改为汉姓。王公贵族失去特权后,有的靠挥霍祖产度日,有的开始参加工作以求谋生,还有... 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旗人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特权,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他们的社会角色开始发生转变。满族旗人为了生存,纷纷脱离旗籍,加入汉籍,将满族姓氏改为汉姓。王公贵族失去特权后,有的靠挥霍祖产度日,有的开始参加工作以求谋生,还有的则陷入了贫困潦倒的境地。普通满族旗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分化,有的成为地主,有的靠帮工为生,有的则难以为继。为了维持生计,满族聚居的地方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为旗人提供谋生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满族 旗人 社会角色
下载PDF
把群众更好地集合在党的旗帜下——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7
作者 王平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观上展现了我党卓越的政治远见、宽广的革命胸怀、灵活的方针政策,客观上也有着与今天不同的特定形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党居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观上展现了我党卓越的政治远见、宽广的革命胸怀、灵活的方针政策,客观上也有着与今天不同的特定形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党居安思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意志、凝聚人心,更好地把群众集合在党的旗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帜 集合 群众
下载PDF
旗帜 发展 民生 和谐 小康——十七大报告解读
8
作者 李全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10,36,共4页
中共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 中共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报告的主题是高扬旗帜、主线是科学发展、宗旨是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社会和谐、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帜 发展 民生 和谐 小康
下载PDF
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书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满族统治者定鼎中原后,为保持本民族的优势地位,将其在关外创立的八旗制度与中原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传统制度体系相铆合,采取了“旗、民分治”的统治策略,在旗、民的居住、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及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构筑了严密的... 满族统治者定鼎中原后,为保持本民族的优势地位,将其在关外创立的八旗制度与中原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传统制度体系相铆合,采取了“旗、民分治”的统治策略,在旗、民的居住、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及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构筑了严密的藩篱和经界。然而,这些措施的推行从一开始就与统治者的初衷相悖,且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各地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却在分治中日渐加速,这一状况在聚居八旗人口近全国半数的八旗“大本营”—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民分治” 平满汉畛域 旗、民一体化
下载PDF
清代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寰熹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43,157,共11页
本文深入分析清代北京城旗民分城而居的过程及影响。以往对北京旗民分居的讨论研究多从顺治三年始,本文在以往研究和传统史料的基础上,利用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部分奏折和《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等资料,论证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开始于... 本文深入分析清代北京城旗民分城而居的过程及影响。以往对北京旗民分居的讨论研究多从顺治三年始,本文在以往研究和传统史料的基础上,利用清代内阁大库档案部分奏折和《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等资料,论证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开始于清顺治元年五月入北京城时,并深入探讨其具体过程。在重新梳理清初旗民分城而居过程的同时,文章进一步分析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对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影响,从北京城清代功能分区、人口流动、地理地价区位等方面探讨其影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北京城 旗民分城
原文传递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传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3期9-17,共9页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草率裁撤,而是有选择地按地域和军种批次出旗,并尽力加以安置。综合起来,限定汉军出旗的标准包括:禁旅还是驻防的八旗汉军,降清时间先后及归降后的功绩多寡,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汉军出旗"是清代八旗制度的重大调整,它所引发的旗民之间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生计问题 出旗标准 旗民分治
原文传递
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基于《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的内容分析(2013—2023)
12
作者 李敏 张津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典型报道 “三八红旗手”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下载PDF
论康熙朝北京内城旗人的外迁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寰熹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7,80,共9页
本文以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京内城一部分旗人由于生计问题移居城外各教场周边地区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阐明北京"城外八旗"作为一个范围从九门外驻防营房到教场地区营房的整体的形成过程,... 本文以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京内城一部分旗人由于生计问题移居城外各教场周边地区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阐明北京"城外八旗"作为一个范围从九门外驻防营房到教场地区营房的整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由此形成的清代中期北京城八旗分布不同于以往"内外城旗民分居"旧格局的三层新格局,即内城核心八旗驻防区、内城周边八旗驻防辐射区和外城汉人居住区,并讨论这一过程所反映的统治者政治意图及管理理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京旗外迁 北京城八旗分布 城外八旗
原文传递
晚清北京戏曲票房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对旗人戏曲活动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2,共12页
晚清北京戏曲票房的产生,与久居内城的旗人的戏曲活动密切相关。嘉庆朝内城戏园的久遭查禁,迫使内城原本以子弟书、八角鼓等曲艺演出为主的票房转向开展更受旗人欢迎的戏曲活动。在咸丰八年(1858)顺天科场舞弊案的调查中,怡亲王载垣对... 晚清北京戏曲票房的产生,与久居内城的旗人的戏曲活动密切相关。嘉庆朝内城戏园的久遭查禁,迫使内城原本以子弟书、八角鼓等曲艺演出为主的票房转向开展更受旗人欢迎的戏曲活动。在咸丰八年(1858)顺天科场舞弊案的调查中,怡亲王载垣对旗籍票友平龄处理的失当,导致了此后戏曲票房的快速发展。清末是北京戏曲票房设立最为频繁的时期,此时北京的戏曲票房全部集中在内城西部,并向八旗王公贵族府邸和寺庙聚集。此期北京戏曲票房的迅猛发展与素嗜戏曲的慈禧太后有关,也受到了当时宣南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票房 北京旗人 内城禁戏 时间及区位特征
下载PDF
国家管控与旗地出典——康雍乾三朝旗地的典卖
15
作者 张楚 聂红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67-76,共10页
旗地是清统治者分配给旗人的一种土地形式。随着旗人生计问题的出现,旗地的典卖现象随即产生。旗地的典卖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方式,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国家的管控与旗人生计问题的解决相矛盾,清政府所推行的土地政策无法与社会... 旗地是清统治者分配给旗人的一种土地形式。随着旗人生计问题的出现,旗地的典卖现象随即产生。旗地的典卖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方式,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国家的管控与旗人生计问题的解决相矛盾,清政府所推行的土地政策无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旗人出典旗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地 典卖 回赎 旗人生计问题
下载PDF
浅析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力均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共6页
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保留本民族诸多特质的同时,他们勇于接纳汉文化;在繁忙的政务之暇,用汉文著书立说,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论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其作品蕴涵着以民为本这一中国传统政治思... 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保留本民族诸多特质的同时,他们勇于接纳汉文化;在繁忙的政务之暇,用汉文著书立说,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论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其作品蕴涵着以民为本这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髓。不仅如此,他们还身体力行,在其从政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践行这一治国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蒙古 汉文著作家 以民为本
下载PDF
晚清北京“闲散旗人”职业选择研究
17
作者 曹昊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晚清时期随着清政府财政的恶化和旗人人口的增多,八旗驻防体制已经无法容纳过多的旗人就职,出现了众多的“闲散”旗人,这一群体的职业选择成为清政府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旗人的择业观念中,当差或者当兵本为首选,但迫于生计压力,晚清... 晚清时期随着清政府财政的恶化和旗人人口的增多,八旗驻防体制已经无法容纳过多的旗人就职,出现了众多的“闲散”旗人,这一群体的职业选择成为清政府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旗人的择业观念中,当差或者当兵本为首选,但迫于生计压力,晚清时期旗籍报人、旗籍小说家、旗人手工业者、旗商、旗籍艺人开始增多。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大力引导旗人去新式学堂就读,到工厂做工,充当警察,旗人在职业选择方面开始趋向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北京 闲散旗人 职业选择
下载PDF
清代吉林地区的棉花试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志超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100,共9页
清代棉花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其种植范围几遍布全国。为解决旗人生计,雍正、道光年间清廷在吉林地区曾先后两次试种、推广棉作。吉林不宜植棉的气象条件导致本地出产棉花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差,在清代全国性棉花市场中缺乏竞争... 清代棉花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其种植范围几遍布全国。为解决旗人生计,雍正、道光年间清廷在吉林地区曾先后两次试种、推广棉作。吉林不宜植棉的气象条件导致本地出产棉花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差,在清代全国性棉花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使两次试种、推广皆未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吉林 旗人生计 棉花种植
原文传递
论清晚期福州旗人的维系与变化
19
作者 张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17,共9页
福州旗人作为清代驻防东南疆域的军事力量,为清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虽一直力图维护驻防旗人的内部维系力,但旗人不断融入地方社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福建和台湾地方政治格局发生了重... 福州旗人作为清代驻防东南疆域的军事力量,为清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虽一直力图维护驻防旗人的内部维系力,但旗人不断融入地方社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福建和台湾地方政治格局发生了重要转变,福州旗人在驻防事务上的作用和地位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福州旗人的心理和生存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清末八旗制度崩坏,朝廷裁撤了驻防八旗,福州旗人也面临解散的局面。辛亥革命爆发后,福州旗人也被卷入时代的剧变中,并呈现出不同的心态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晚期 福州旗人 维系 变迁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的扎赉特旗蒙古人
20
作者 孟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8-101,共4页
以扎赉特旗非开放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兴安南省扎赉特旗实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39年)、《开放蒙地资料第五辑:西科后旗扎赉特旗开放蒙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40年)等文献资料,对20世纪上半叶处于游牧经济向半农半牧经济演变之... 以扎赉特旗非开放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兴安南省扎赉特旗实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39年)、《开放蒙地资料第五辑:西科后旗扎赉特旗开放蒙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40年)等文献资料,对20世纪上半叶处于游牧经济向半农半牧经济演变之中的扎赉特旗蒙古人进行事态研究。研究表明,扎赉特旗蒙古人的经营方式有了农牧并存、多种经营的特点。这种经营方式是建立在努图克人和外来蒙古人、原住民和移民、雇佣和被雇佣的复杂关系上的。努图克人和外来蒙古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扎赉特旗蒙地开放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伪满洲国政府也实施一系列方案企图改善上述各种社会问题,但是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赉特旗蒙古人 努图克人和外旗人 多种经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