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Th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薇薇 苏晓 +9 位作者 高龙 夏嘉 唐华燕 杨旭鸣 张娜 顾明珠 蔡枫 谷丽华 姚重华 徐俊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验证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药组方和激素;中医组给予为中药组方;西医组给予激... 目的:验证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药组方和激素;中医组给予为中药组方;西医组给予激素。中药组方药用生地、黄芩、积雪草、川芎、猫爪草、丹参。激素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每天1mg·kg-1治疗。三组均使用硫酸羟氯喹作为基本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l0)水平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2、IL-4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IL-10水平有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IL-4水平明显优于西医组(P<0.01),优于中医组(P﹤0.05)。在改善IL-2、IL-10水平上,三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和中医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0%,46.70%和33.30%。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中医组(P﹤0.01),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对疾病活动评分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中医组(P﹤0.01),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结论: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改善了Th1和Th2之间细胞因子,从而调节了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阴虚内热 中医药 治疗 th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银屑平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小鹏 席建元 +2 位作者 谢汶芳 彭丹 冯瑞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银屑平丸治疗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血热组、血瘀组和血虚组3组证型,3组患者均予以银屑平丸口服治疗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银屑平丸治疗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血热组、血瘀组和血虚组3组证型,3组患者均予以银屑平丸口服治疗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3和IL-6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血热组总有效率86.11%,血虚组总有效率81.58%,血瘀组总有效率65.71%,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PASI积分比较,血热组和血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组与血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证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IL-17、IL-23和IL-6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证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血热组与血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证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组与血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组与血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平丸治疗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以血热组与血虚组尤甚,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IL-23和IL-6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平丸 th17相关细胞因子 中医药
下载PDF
芍药汤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敏 吴强 +4 位作者 朱蓉 李帅军 胡响当 王晓艳 杨宗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3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汤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芍药汤治疗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汤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大鼠制成胃肠湿热型... 目的研究芍药汤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芍药汤治疗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汤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大鼠制成胃肠湿热型模型后,再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治疗14 d后,处死大鼠前对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完毕后麻醉大鼠,腔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27(IL-27),并取病变结肠进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分。结果 DAI评分及CMDI评分方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芍药汤组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7方面,模型组明显高于空白组,芍药汤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血清IFN-γ及IL-27方面,模型组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汤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能明显降低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7水平,并可相应升高其血清中IFN-γ及IL-27水平,其可能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胃肠湿热 th17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羽 刘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间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间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高,且对Treg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较好,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 Treg相关细胞因子 th17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娜 苗国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30-32,37,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Ⅰ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照Ⅱ组(复方倍他米松)和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Ⅰ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照Ⅱ组(复方倍他米松)和联合治疗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合并复方倍他米松),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4/30)、10.00%(3/30)和6.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患者的面部-颈部、四肢和手-脚部位白斑复色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面部-颈部、四肢和手-脚部位白斑复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7、IL-22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IL-17、IL-22和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63.33%(19/30)和56.67%(17/3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和IL-2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方倍他米松 白癜风 疗效观察 th17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6
作者 程娟 朱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948-19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SCH患者70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n=42)和不良组(n=28),分析两组基...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SCH患者70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n=42)和不良组(n=28),分析两组基本信息,比较收入院时患者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L-6)水平,对患者各因子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行Point-biserial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CH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清IL-2、TNF-α、IFN-γ、IL-6高于结局良好组,IL-4、IL-10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Point-biserial相关性分析,IL-2、IFN-γ、TNF-α、IL-6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正相关,IL-10、IL-4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负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SCH患者血清IL-2、TNF-α、IFN-γ、IL-6及促甲状腺激素升高,IL-4、IL-10降低是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SCH患者血清IL-2、TNF-α、IFN-γ、IL-6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水平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 th1相关细胞因子 th2相关细胞因子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
下载PDF
解毒通腑汤加减对湿热蕴脾证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孟爱霞 宋雅琪 高树全 《四川中医》 2023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解毒通腑汤加减对湿热蕴脾证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胃肠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西医... 目的:研究解毒通腑汤加减对湿热蕴脾证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胃肠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西医外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解毒通腑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开始排气以及肛门开始排便的时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第6天血清β转化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术后第1、4、6天的白细胞(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血清TGF-β、IL-4、IL-6、IL-17下降幅度以及IFN-γ水平上升幅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高,术后第4、6天WB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腑汤加减可以有效促进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调节Th17相关细胞因子,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腑汤 湿热蕴脾证 化脓性阑尾炎 胃肠功能 th17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妊娠晚期肝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海华 杜学峰 +2 位作者 王爱东 张法标 方哲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7期1483-1487,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22在妊娠晚期肝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建立完整产检档案并于医院生产的妊娠晚期(孕周>28周)孕妇118例作为研...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22在妊娠晚期肝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建立完整产检档案并于医院生产的妊娠晚期(孕周>28周)孕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肝损伤孕妇54例,非肝损伤孕妇64例,按不同病因分别将肝损伤孕妇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例)、B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1例]、C组(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8例)、D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6例)、E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例)、F组(妊娠期不明原因肝损伤,11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Th17及IL-17、IL-21、IL-2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损伤发生的关系。结果肝损伤孕妇外周血CD4+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因子IL-17、IL-21、IL-22水平高于非肝损伤孕妇(P<0.05)。Th17细胞与细胞因子IL-17、IL-21、IL-2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B、C、D、E、F组孕妇外周血CD4^(+)细胞中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IL-21、IL-2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h17、IL-17、IL-21、IL-22在预测妊娠晚期肝损伤发生上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结论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不同病因导致的妊娠晚期肝损伤患者中有显著差异,监测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为早期防治肝损伤提供新策略方向,有助于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和管理,提高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相关细胞因子 妊娠晚期 肝损伤 表达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miR-126及Th1相关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贲 张楠 邓治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6及Th1相关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102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2名... 目的探讨miR-126及Th1相关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102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2名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miR-126、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水平。统计研究组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miR-126、Th1相关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NSCLC患者中的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NSCLC患者miR-126、Th1相关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26和IL-2水平低于对照组(t=15.816、81.256),血清IFN-γ、TNF-α、CEA、CA199、CA125、CYFR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9.166、30.190、62.488、24.722、58.627、27.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Ⅲ、Ⅳ期患者的血清miR-126和IL-2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t=6.060、5.509),血清IFN-γ、TNF-α、CEA、CA199、CA125、CYFRA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t=10.944、8.196、11.027、11.603、10.384、7.5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IFN-γ、TNF-α、CEA、CA125、CYFRA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51、6.414、8.852、8.690、7.224,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血清miR-126、IL-2、IFN-γ、TNF-α水平与其血清CEA、CA199、CA125、CYFRA水平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miR-126及Th1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能可以作为NSCLC病情判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6 th1相关细胞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湿疹患者血清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阳 李思彤 +1 位作者 朱定仙 方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17-219,共3页
目的 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湿疹患者血清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方法 回顾性选取156例慢性湿疹病患,根据外用药物种类分为氟米松组和丙酸氯倍他索组,对比2组湿疹的治疗效果、血清和皮损的Th细胞相关细胞因... 目的 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湿疹患者血清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方法 回顾性选取156例慢性湿疹病患,根据外用药物种类分为氟米松组和丙酸氯倍他索组,对比2组湿疹的治疗效果、血清和皮损的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氟米松组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为(27.57±5.67)pg/m L、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为(36.51±8.03)pg/m L、IL-4为26.37±5.29)pg/m L、IL-10为(25.38±4.64)pg/m L和皮损INF-γ为(56.53±21.81)pg/L、IL-2为(51.69±15.67)pg/L、IL-4为(159.42±25.64)pg/L、IL-10为(139.62±24.58)pg/L显著低于丙酸氯倍他索组(P〈0.05),但临床受益率(94.87%)明显高于丙酸氯倍他索组(80.77%)(P〈0.05)。结论 与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相比,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的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氟米松软膏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湿疹 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儿童期重症肌无力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君 张函 +2 位作者 何丹 谢敏杰 王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5期228-230,共3页
目的: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试验(CMG)组,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为正常对照(HC)组,采集2组儿童的外周血,采用ELISA方法对其外周血中IL-23、IL-12/23p40及IL-17... 目的: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试验(CMG)组,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为正常对照(HC)组,采集2组儿童的外周血,采用ELISA方法对其外周血中IL-23、IL-12/23p40及IL-17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HC组相比,CMG组外周血中IL-23、IL-12/23p40及IL-17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重症肌无力 th17相关细胞因子 IL-23 IL-17A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及其肽段诱导的免疫抑制依赖APC表面Notch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志军 周芸 +5 位作者 辛利军 路丽明 丁庆 周晓荣 杨能 周光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8-453,共6页
新近发现,Notch信号途径参与调节外周成熟T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化和功能发挥。本研究应用天花粉蛋白及其衍生肽处理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检测Notch配体家族分子的表达及DC对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花粉蛋白或... 新近发现,Notch信号途径参与调节外周成熟T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化和功能发挥。本研究应用天花粉蛋白及其衍生肽处理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检测Notch配体家族分子的表达及DC对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花粉蛋白或其衍生肽PB处理DC可使Notch配体Jagged1、Delta1分子表达明显增加,并改变CD8+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格局,明显抑制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L-10分泌明显增加。Notch信号的阻断剂可以部分逆转Tk及肽段的抑制作用。表明天花粉蛋白及其衍生肽可诱导一群具有抑制能力的CD8+T细胞,该作用依赖于DC表面Notch配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th2相关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NOTCH配体
下载PDF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誉秀华 周桂桃 杨秀堂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RA患者,根据DAS28积分分为活动组(DAS28>3.2)32例和稳定组(DAS28≤3.2)28例,另选择60例健康者作... 目的探讨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RA患者,根据DAS28积分分为活动组(DAS28>3.2)32例和稳定组(DAS28≤3.2)28例,另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TGF-β1),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三组测定结果。结果抗CCP抗体阳性率: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IL-17、IL-6水平: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TGF-β1水平: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结论抗CCP抗体阳性率、IL-17、IL-6水平越高,RA的DAS28积分越高,而TGF-β1水平越高,RA的DAS28积分越低,因此,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抗CCP抗体可以提高RA诊断及活动性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治疗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相关细胞因子 抗CCP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湿疹患者血清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小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19期2654-2655,共2页
目的对比湿疹患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与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后血清以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104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记录2组血清和皮损处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 目的对比湿疹患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与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后血清以及皮损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104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记录2组血清和皮损处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和皮损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远低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远高于B组(P<0.05)。结论湿疹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且能够显著抑制血清及皮损处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复方氟米松软膏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郭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再分别选择同期入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和体检的...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再分别选择同期入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和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各80例,分别采取三组女性的血液样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IL-17、IL-21、TGF-β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 (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L-23水平与对照组1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2 (P<0.05)。观察组中有59例轻度子痫前期、31例重度子痫前期,轻度患者的IL-17、TGF-β均低于重度的相应值(P<0.05)。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中IL-17与TGF-β呈正相关,而IL-17与IL-21、IL-23无相关性。结论在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血清中的Th17相关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TGF-β升高会促使IL-17升高,从而促进Th17活化,并参与到子痫前期孕妇的炎症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th17相关细胞因子 表达水平 相关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NGF、NKA、SP表达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卜元 范静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激肽A(NKA)、P物质(SP)的表达与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CVA患儿为研究组,健康体检正常儿童80例为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3%的高渗盐水及...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激肽A(NKA)、P物质(SP)的表达与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CVA患儿为研究组,健康体检正常儿童80例为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3%的高渗盐水及沙丁胺醇400μg收集支气管诱导痰,检测诱导痰炎性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GF、NKA、SP、神经源性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NGF、NKA、SP与Th1/Th2、IL-2、IL-4、IL-10、IFN-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Th1细胞数、Th1/Th2值及IL-2、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总数、Th2细胞数及NGF、NKA、SP、TNF-α、IL-5、MMP-2、MMP-9、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GF、NKA及SP与Th1/Th2(r=-0.354、-0.457、-0.502,均P<0.01)、IL-2(r=-0.493、-0.398、-0.376,均P<0.01)、IFN-γ(r=-0.506、-0.385、-0.489,均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IL-4(r=0.437、0.382、0.455,均P<0.01)、IL-10(r=0.396、0.508、0.449,均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VA患儿存在明显的Th1/Th2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失衡,炎症因子水平急增,通过NGF、NKA及SP检测可有助于了解CVA患儿病情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激肽A P物质 th1/th2细胞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Graves眼病Th_1/Th_2相关细胞因子群谱的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汪新宇 李全忠 +2 位作者 文世林 王桂兰 田志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 ,GO)发生的免疫机制 ,明确GO的Th1/Th2 相关细胞因子群谱的特征。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FN γ、TNF α、IL 2、IL 4、IL 6、IL 10等 6种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结果 ...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 ,GO)发生的免疫机制 ,明确GO的Th1/Th2 相关细胞因子群谱的特征。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FN γ、TNF α、IL 2、IL 4、IL 6、IL 10等 6种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Graves病恶性突眼组与非突眼组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检出率明显增高 (P <0 .0 1) ;Graves病非突眼组Th2 类细胞因子IL 4和IL 6的基因转录检出率明显高于Th1类细胞因子IFN γ ,TNF α和IL 2的基因转录检出率 (P <0 .0 1) ;而恶性突眼组Th1和Th2 之间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raves病恶性突眼者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模式呈典型的Th0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了突眼的发生 ,而非突眼者细胞因子表达向Th2 方向漂移 ,以体液免疫应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RT-PCR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Th1/Th2细胞相关因子表达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周桃 孙晓宁 +6 位作者 韩向阳 蓝程 邓桃枝 赵蜀崖 蔡曼妮 陈翩 黄永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37-1440,F0003,F0004,共6页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鼠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HP组及NAFLD+HP组。构建NAFLD模型、HP模型和NAFLD+HP模型,饲养满12周...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鼠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HP组及NAFLD+HP组。构建NAFLD模型、HP模型和NAFLD+HP模型,饲养满12周。之后处死所有大鼠,四组大鼠分别抽取外周血,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2(IL-22)进行检测。NAFLD+HP组大鼠抗HP治疗后,外周血再行上述检测。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四组胃黏膜组织的HP判定,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TNF-α、IFN-γ、IL-10、IL-22水平及组织中分布。结果 ALT、AST、CRP、TG、TNF-α、IFN-γ和IL-22水平,NAFLD+HP组、HP组和NAFLD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NAFLD+HP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P治疗后NAFLD+HP组CRP、ALT、AST、TNF-α、IFN-γ、IL-22水平比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对照组的胃粘膜完整,上皮固有层内的腺体排列紧凑,有少量的淋巴细胞,NAFLD+HP组大鼠固有层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胃部炎症严重,而HP组和NAFLD组比NAFLD+HP组相对较轻。肝组织中的TNF-α、IFN-γ、IL-10和IL-2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4组细胞因子的表达在NAFLD+HP组、HP组和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高。结论NAFLD与HP有相关性,且HP感染会通过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促进及加重NAFLD,抗HP治疗不但有利于消除HP,而且对治疗NAFLD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HP感染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皮下免疫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亮 李宏 +2 位作者 白珺 廖旺 陈国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1671-1675,1701,共6页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120例...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120例患儿,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早上及晚上各吸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免疫治疗,进行12个月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控制率、肺功能变化。检测两组患儿血清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6月及治疗12个月后发作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控制率显示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第1秒呼气流速(FEV_(1))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EV_(1)%)及呼气峰流速(PEF)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两组治疗12个月后上述2项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血清IL-4、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免疫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改善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孝周 杨涓 郑盛 《医学信息》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CHB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31名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依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CHB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31名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依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研究组分为HBeAg(+)组与HBeAg(-)组,以病毒载量10^(4)拷贝/ml为界值,将HBeAg(+)组进一步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4)拷贝/ml)与低病毒载量组(<10^(4)拷贝/ml)。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中HBeAg(+)组与HBeAg(-)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HBeAg(+)组中的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外周血IFN-y、IL-2、IL-4、IL-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HBeAg(+)组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低于HBeAg(-)组,而外周血IL-4和IL-5水平高于HBe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组中低病毒载量组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5水平均低于高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IFN-Γ IL-2 IL-4 IL-5 免疫功能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