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庆媛 张浩哲 唐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83-2598,共16页
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是有序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前提与基础。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框架,构建... 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是有序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前提与基础。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诊断国土空间系统潜力、连通度和韧性3维属性的时空演变趋势,识别县域单元所处适应性循环阶段,划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并明确基于分区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重庆市国土空间系统3维属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当前各县域单元大多处于重组阶段、开发阶段和协调开发阶段,少部分处于保护阶段,尚未进入释放阶段。②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包含4个大区和9个亚区。总体而言,生态修复区应关注建成区的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改良与治理力度;生态提升区应逐步提高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标准,优化各类生态要素的协调度,提升综合生态效益;生态控制区应限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降低人类活动干扰的负面影响;生态保育区应优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区管理与生态问题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分区 适应性循环 “潜力—连通度—韧性” 重庆市
原文传递
山区县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弹性空间测度——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傅丽华 彭耀辉 +3 位作者 谢美 莫振淳 鲁婵 高兴燕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85-1094,共10页
县域空间是中国城乡交融最明显的空间规划基本单元,空间发展与约束导致的用途冲突或重叠现象非常突出。论文以典型山区县湖南省茶陵县为研究对象,建立多规协同的国土空间系统弹性评价体系,运用土地利用区间优化及适宜性评价方法确定各... 县域空间是中国城乡交融最明显的空间规划基本单元,空间发展与约束导致的用途冲突或重叠现象非常突出。论文以典型山区县湖南省茶陵县为研究对象,建立多规协同的国土空间系统弹性评价体系,运用土地利用区间优化及适宜性评价方法确定各类用地的弹性区间,预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移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弹性空间差异化管控建议。结果表明:茶陵县域国土空间系统相关社会与经济指标的弹性贡献度较小,弹性综合评价值在整体上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不同用地类型的弹性规划区间有明显差异,按不同用地类型弹性区间分析,园地、林地、水域、耕地、其他农用地对茶陵县发展弹性承纳贡献值依次降低,分别占总面积的3.47%、2.97%、1.02%、0.90%、0.06%。不同用地弹性空间转移具有显著的带状分布特征,呈现生态用地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空间等3种类型交叠,生态用地与农用地空间交叠区最大,占总面积的6.41%;其次是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交叠区,占比0.97%。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弹性交叠区域尤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应加强差异化管控。弹性空间测度研究为山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提供了差异化的空间管理技术方法和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弹性区间 空间测度 规划协同 茶陵县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弹性管控及动态维护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泽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11期60-62,共3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强调实施性,既需要落实国家政策自上而下的传导,同时要面向地方发展需求,应对市场变化,其刚弹性管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控规研究的焦点。文章简要梳理阐述了南沙已有弹性管控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强调实施性,既需要落实国家政策自上而下的传导,同时要面向地方发展需求,应对市场变化,其刚弹性管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控规研究的焦点。文章简要梳理阐述了南沙已有弹性管控机制,并结合现有空间规划(控规)一张图更新维护机制和控规第三方审查机制,提出建立控规动态维护评估预警系统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控规 弹性管控 动态维护
下载PDF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4
作者 《城乡规划》 2023年第S01期68-74,共7页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沈阳市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以市级总体规划和“三区三线”为“压舱石”,持续推动“三级三类”规划编制,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以“一张图”建设为“金钥匙”,推动“多规合一...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沈阳市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以市级总体规划和“三区三线”为“压舱石”,持续推动“三级三类”规划编制,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以“一张图”建设为“金钥匙”,推动“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全过程、全方位应用,实现空间治理数字赋能;以强化地方立法为“牛鼻子”,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四体系”建设,确保规划科学编制与实施。同时,将推进“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大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规划引领,保证“三大工程”实施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规划体系 安全韧性
下载PDF
弹性体系、柔性边界、动态适应: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
5
作者 林小如 王诗御 +1 位作者 文超祥 Xu Minghui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23年第4期43-52,共10页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a core issue of China's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lanning.Ecological space,eco-space in... In line with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a core issue of China's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lanning.Ecological space,eco-space in short,is not only the guarantee of a city's ecological security,but also the main body for realizing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Currently,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definition of eco-space is limited by natural attributes,leading to an either/or situation between eco-space and urban space in planning control.Although this approach may assure rigid bottom lines,it results in the freezing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separation of eco-space from urban space,as well as the missing of many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lanning control on eco-space of the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lanning system,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concept of eco-space and propo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resilient system,flexible boundary,and dynamic adaptation,'as well as the categorization of eco-space into the three zones of mandatory protection,strategic reservation,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Taking Haicang District of Xiamen as an example,it puts forward an analysis model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co-space by superimposing the weight of five influence factors for a scientific result of zoning.It concludes that the mapping of overall ecological pattern,the spatial interaction crossing flexible boundaries,the management allowing dynamic conversion,and the refined control incorporating both rigid and elastic principles may provide guide-lines for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eco-space,so as to maximiz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pace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lanning planning control resilience XIAMEN
原文传递
How to Achieve Local Resilience to Flood Risks by Increasing Solidarity: The Example of the “Syndicat Mixte” (Inter-Municipal Cooperation Structure) of the French Territory of Belfort-Montbéliard
6
作者 Pierre Pech Charly Duplan +1 位作者 Lucas Robin-Chevallier Remy Fevrie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6年第4期493-504,共12页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pproaches to flooding risk governance in a territory where a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corresponds to a high level of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infrastru...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pproaches to flooding risk governance in a territory where a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corresponds to a high level of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in a transboundary context between France,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In the last few years, som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European official instructions about risks and especially about flooding risks occurred. Substantial public policy challenges remain in order to promote a broad-based resilient territory twinned with local knowledge of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ance. The survey is based on a GIS study and questionnaires with a representative panel of 235 stakeholders from the studied territory. Our statis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 spite of a deep-rooted mindset as regards flooding hazards, local population awareness of the territorial vulnerability is not related to important challenges. A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awareness of stakeholders is less related to the importance of risks when the territorial level decrease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decline of solidarity among neighbouring communities wh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dustrial axis increases. Greatly impacted by flooding risks, industrial activities of the regional basin are paradoxically not really perceived as common challenges. Such a case study illustrates how public policies need to be relevant to the adapted levels. Awareness of common issues is a central target to develop accept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cluding willingness to pay to reduce the risk and solidarity in local development compens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itorial resilience Flooding Management Public Policies territorial Solidarity
下载PDF
从安全防灾到韧性建设——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韧性规划的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25
7
作者 吕悦风 项铭涛 +1 位作者 王梦婧 吴次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81-2293,共13页
新形势下城市巨系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与未知扰动,要求安全防灾规划从目标对象、战略定位、技术手段与规划理念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通过韧性城市建设引领区域安全稳定发展。对韧性城市的概念起源、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和评... 新形势下城市巨系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与未知扰动,要求安全防灾规划从目标对象、战略定位、技术手段与规划理念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通过韧性城市建设引领区域安全稳定发展。对韧性城市的概念起源、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结合我国"多规合一"后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对空间治理背景下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层级类型、流程形式与公共治理进行认识与思考;并从深化韧性城市的理论构建与机理研究、转变规划编制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流程、完善韧性实践中的规划传导和尺度治理、关注韧性建设中的基层治理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韧性规划的实践路径展望,力求有序推进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现代化治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城市 国际进展 认知框架
原文传递
生态修复背景下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楚雄 刘唱唱 李忠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韧性理论契合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风险应对性、要素治理系统性、干扰机理明晰性、多主体参与性和生态功能可持续性;流域国土空间韧性需考虑的因素可划分为基础因子、发展因子、主体因子、距离因子和功能因子;通过构建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框架,明确了自组织机制、失配机制、崩溃机制、边界机制及网络协同机制等关键机制;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适应性循环的流域国土空间韧性评价、尺度依赖界定、基于阈值的韧性机理阐释、关键主体行为参与响应及复合情景下韧性预测等。研究结论:韧性理论可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系统修复及增强应对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流域国土空间韧性 研究框架 关键机制 阈值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框架与规划响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曾穗平 王琦琦 田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9,共9页
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系统科学理念,解析了韧性及气候韧性的基本概念,揭示了韧性理论演进的历程,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策略,辨析了两种策略的异同点及内在关... 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系统科学理念,解析了韧性及气候韧性的基本概念,揭示了韧性理论演进的历程,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策略,辨析了两种策略的异同点及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明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气候韧性规划响应内容,提出了多层级韧性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及控规指标体系,挖掘了气候韧性的专项规划基本内涵,明确了智慧规划平台建设及韧性管控规程,创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气候韧性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气候韧性 韧性城市 韧性规划
下载PDF
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对总体思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凯 蒋国翔 +1 位作者 罗彦 邴启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共6页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常态化趋势明显,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被认为是提升新时期国土空间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我国气候变化事实出发,通过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土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的影响,以及我国城镇化...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常态化趋势明显,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被认为是提升新时期国土空间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我国气候变化事实出发,通过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土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的影响,以及我国城镇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风险耦合关系,提出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大适应理念;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层级,从技术方法、空间治理和工作体系3个维度提出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思路及应对策略,探索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 风险耦合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韧性与效率的耦合关系及跃迁机制
11
作者 耿艺伟 李效顺 +3 位作者 陈姜全 刘希朝 张金鑫 成菊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03-6019,共17页
在中国国土空间面临结构转型和“蓝图”重塑的关键时期,探究韧性与效率的耦合关系及跃迁驱动机制,对于破解国土空间路径依赖与低效利用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研究中国国土空间韧性与效率耦合关系的差... 在中国国土空间面临结构转型和“蓝图”重塑的关键时期,探究韧性与效率的耦合关系及跃迁驱动机制,对于破解国土空间路径依赖与低效利用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研究中国国土空间韧性与效率耦合关系的差异格局、动态演化及跃迁机制。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国土空间韧性和效率均符合区域发展菱形结构板块分异的共性特征,在数值指数与动态演进方面,国土空间韧性呈路径依赖与锁定,效率呈波动式增长等个性特征。(2)全国耦合关系与中部地区演化轨迹相似,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四大区域呈东部(0.832)>中部(0.661)>东北(0.623)>西部(0.427)的梯度分异特征,东南省份与西北省份相比呈协作态势强于竞争态势。(3)跃迁模式的驱动机制表明二者耦合关系发展方向呈自西北向东南的“同向制约-反向发展-同向发展”梯度格局,并存在“产业-经济驱动、经济-产业-城镇化驱动、政府-科技-人口制约、科技-政府制约”4种跃迁模式。因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权衡韧性或效率的单一增长方式,还需要考虑二者耦合过程中不同跃迁模式的驱动机制,以期实现“共性兼具个性”的协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韧性 国土空间效率 跃迁机制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重构
12
作者 李阳力 陈天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移,国土空间规划向整体性管理规划转变。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专项规划研究模式,确保专项规划研究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升国土空间...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移,国土空间规划向整体性管理规划转变。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专项规划研究模式,确保专项规划研究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下,重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首先,回顾现有研究成果,总结水生态韧性评价、规划策略和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其次,总结并分析全过程传导、全域全要素、全空间覆盖、全周期管理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再次,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重构“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包括全过程传导的水生态韧性研究步骤、全域全要素的水生态韧性评价体系、全空间覆盖的水生态韧性规划策略、全周期管理的水生态韧性规划实施保障等4部分;最后,提出“标准化”水生态韧性研究模式的技术路径。重构的研究模式为实证研究和其他生态韧性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社会—生态韧性 水生态韧性 研究模式
下载PDF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内容要点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婷婷 戴慎志 高晓昱 《城乡规划》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规划类型,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关键综合性专项规划。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总结...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规划类型,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关键综合性专项规划。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总结目前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内容、编制要点、难点和对策,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韧性城市 编制要点
下载PDF
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相关策略研究——离岸有人海岛和滨海空间的相关规划探索
14
作者 刘婷婷 戴慎志 冯浩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海岸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特殊的空间区位和地理环境,承载着大量人口、产业和重要设施。同时,海岸带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交织,灾害风险复杂多样,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文章重... 海岸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特殊的空间区位和地理环境,承载着大量人口、产业和重要设施。同时,海岸带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交织,灾害风险复杂多样,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文章重点针对在海岸带频发的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提出保障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三方面内涵,即抵御能力、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四方面策略,并结合文章作者团队近期在珠海市的相关规划研究实践,以离岸有人海岛和滨海空间为例,提出基于承载能力的离岸有人海岛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维护策略以及兼顾防灾和景观要求的多层次滨海空间防灾减灾规划策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国土空间 综合防灾规划 安全韧性 离岸有人海岛 承载能力 滨海空间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15
作者 彭芳乐 乔永康 +2 位作者 董蕴豪 闫治国 朱合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城市建设和国土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新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剖析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策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绿色、低碳、韧性新... 作为城市建设和国土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新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剖析新发展阶段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发展策略。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绿色、低碳、韧性新理念以及土地存量更新的新模式等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分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一系列新生问题,包括国土空间资源禀赋调查评价不足、承载能力概念不清,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低碳韧性挖潜不充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机理机制不明确等。在此基础上,从治理体系建设、资源智慧管理、规划理论方法、数据驱动范式、深层空间利用、存量空间重构、新区一体化开发及地铁域控制等8个方面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和发展建议,以期为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为本、规划引领、建设有序和智慧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低碳韧性 存量更新 智能规划
下载PDF
灾害风险控制线体系框架与规划响应研究
16
作者 张博骞 马东辉 +1 位作者 王威 王志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8,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防治形势趋于严峻,现状由于缺乏技术体系和治理途径,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工作面临艰巨挑战。为综合应对灾害风险的动态性、复合性和不确定性,探索构建面向高效治理的“前提基础—途径转变—划设逻辑—保障...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防治形势趋于严峻,现状由于缺乏技术体系和治理途径,国土空间综合防灾工作面临艰巨挑战。为综合应对灾害风险的动态性、复合性和不确定性,探索构建面向高效治理的“前提基础—途径转变—划设逻辑—保障机制”的灾害风险控制线体系框架。从国土空间与灾害风险耦合协调治理的视角,提出建立全域覆盖的层级传导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功能保障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系统、完善灾害风险治理重要环节4个方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以为灾害风险高效治理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体系框架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控制线 灾害风险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 防灾韧性 规划响应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气候韧性及适灾承洪理论——以闽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坚 田健 +1 位作者 王倩雯 孙柯柯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3-1727,共15页
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满足国家对城市安全及韧性治理提出的新要求,运用韧性城市理论,融合遥感解译、GIS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方法,构建了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韧性规划理论框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 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满足国家对城市安全及韧性治理提出的新要求,运用韧性城市理论,融合遥感解译、GIS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方法,构建了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韧性规划理论框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原则,论述了城市群、流域、街区等多尺度的韧性承洪设计内容,构建了智慧识别风险及生态适灾承洪的技术路线,创新了韧性国土及智慧承洪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以闽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了发挥区域及城市群生态海绵、城市半人工-半自然海绵的滞洪泄洪功能,耦合高密度城区的智慧排水网及立体海绵径流消减作用,协同蓝-灰-绿基础设施的韧性承洪承涝的规划响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防灾 承洪韧性 智慧减灾 闽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和功能的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统韧性及协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磊 张盼盼 +3 位作者 张贵军 杨静园 胡丰 马立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6,130,共10页
科学认识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是乡村空间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也是应对乡村地域空间发展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基础。该文基于系统论与认识论,从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出发,构建乡村地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0—2018年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 科学认识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是乡村空间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也是应对乡村地域空间发展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基础。该文基于系统论与认识论,从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出发,构建乡村地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0—2018年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水平,分析乡村地域系统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结构韧性水平逐年上升,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态势,且负向集聚程度逐步增强,邻近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结构韧性水平的差异增大;②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韧性水平也呈现逐年升高的特征,中等韧性水平以上的区域范围逐渐扩大,且正向集聚程度逐渐增强,邻近县域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韧性水平的差异减小;③河北省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结构韧性与功能韧性之间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上逐年提高,从拮抗阶段逐步过渡到磨合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也不断向更高的稳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韧性 结构和功能 协调性 河北省
下载PDF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19
作者 魏婕 杨超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具体事实和未来展望,论述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增强“三链”韧性和协同性、拓展区域协同的广度、深度,以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具体事实和未来展望,论述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增强“三链”韧性和协同性、拓展区域协同的广度、深度,以支撑新发展格局、消弥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未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具体路径是:各区域需要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形成特色创新发展之路;抓住新一代数字通用技术革命的机遇,形成区域间协调发展新思路;要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探索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国土空间体系 数字技术 “三链”韧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城市韧性的机理性定量化评估方法进展与融入规划探讨
20
作者 费智涛 王志涛 +2 位作者 郭小东 马东辉 魏米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0-1271,共12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韧性的机理性定量化评估方法与规划的融合,通过文献综述、归纳总结和概念推演等方法,梳理了城市韧性概念内涵与机理表达,凝练了评估方法与阈值量化方法的类型,发展了基于时间表征、结构属性、空间联系、功能满足的定...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韧性的机理性定量化评估方法与规划的融合,通过文献综述、归纳总结和概念推演等方法,梳理了城市韧性概念内涵与机理表达,凝练了评估方法与阈值量化方法的类型,发展了基于时间表征、结构属性、空间联系、功能满足的定量化评估流程和考虑目的性、动态性特征的量化表达方法,探讨了包含灾害危险表达、系统层级的韧性融入和规划编制的韧性化3个理论维度框架的策略,以应对国土空间规划在综合考虑多灾种危险性的协调性不足、韧性要素与指标缺乏多层级传导、规划过程在策略与编制阶段韧性不足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韧性机理 维度与特征 韧性量化曲线 防灾韧性评估 国土空间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