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曹谊林 刘伟 +1 位作者 张文杰 周广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1-1250,共10页
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是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组织工程学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创伤修复创伤"的组织移植治疗模式。从人体获取少量自体组... 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是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组织工程学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创伤修复创伤"的组织移植治疗模式。从人体获取少量自体组织,提取种子细胞并经过体外扩增后种植到支架材料上,经过体外培养形成工程化组织后再植入体内,修复相关组织缺损并恢复原有功能。这样的组织再生模式可以真正实现无创或微创的组织器官再生和功能重建。围绕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等组织工程基本要素,以组织构建为核心,开展了包括骨、软骨、肌腱等多种组织构建和大动物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并成功开展了组织工程骨的小规模临床应用。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组织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奠定了向临床应用的基础。该成果于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 肌腱 血管 干细胞
下载PDF
大鼠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超 唐康来 +2 位作者 陈万 马林 杨广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从大鼠跟腱标本中分离培养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progenitor cells,TSCs)并加以鉴定。方法大鼠跟腱经消化后,获取的有核细胞按不同密度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原代为P0代,P1~P3代用于实验研究。观察其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用流... 目的从大鼠跟腱标本中分离培养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progenitor cells,TSCs)并加以鉴定。方法大鼠跟腱经消化后,获取的有核细胞按不同密度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原代为P0代,P1~P3代用于实验研究。观察其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其干细胞标志物予以鉴定,以不同的全成分诱导分化液诱导,观察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大鼠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具有克隆生长特性,表面标记物表达为CD44h(+)、CD90(+)、CD34(-)、CD106(-),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SEA4、Nucleostemin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经诱导后能够向成骨、成脂肪、成软骨多向分化。结论大鼠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同条件下可能向不同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肌腱干细胞 分离 鉴定 大鼠
下载PDF
黄芩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腱骨愈合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华基 江小成 +3 位作者 贺飞林 廖小卿 张文涛 张新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大鼠腱骨愈合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40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动物均行大鼠腱骨愈合模型造模。实验组大鼠灌胃黄芩素1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大鼠腱骨愈合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40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动物均行大鼠腱骨愈合模型造模。实验组大鼠灌胃黄芩素1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3周、6周各处死10只大鼠并取材,通过生物力学、组织学观察各组腱骨愈合的程度。此外,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肌腱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1、1、10μmol/L)的黄芩素处理,14 d后分别进行ALP、茜素红染色。Q-PCR、Western Blot检测Runx2、OSX、OCN、一型胶原以及β-catenin的变化。随后,在肌腱干细胞中加入10μmol/L的黄芩素,并且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1共培养,14 d后收集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β-catenin、Runx2以及OC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3周和术后6周时实验组的腱骨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3周和6周时腱骨界面细胞成熟程度更高,sharpey纤维生长密集度与间质钙化程度更高。ALP、茜素红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芩素均能提高肌腱干细胞的ALP活性,增加矿化结节形成、提高Runx2、OSX、OCN、一型胶原和β-catenin的表达。而β-catenin抑制剂DKK-1后能显著降低黄芩素的这种促成骨作用。结论黄芩素可以有效促进腱骨界面细胞成熟与腱骨界面的胶原分泌,加速腱骨愈合并提高腱骨愈合质量,这种促进作用呈现WNT/β-catenin信号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大鼠 腱骨愈合 肌腱干细胞 WNT/Β-CATENIN
下载PDF
促进和加强肩袖腱骨界面愈合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王深杰 康一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2-916,共5页
在肩袖出现损伤时,其腱骨愈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往往最终形成瘢痕愈合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尽管目前肩关节镜的技术和使用的材料日新月异,但是由于肩袖结构的特殊和腱骨愈合的效果相对较差,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再次损伤的概率较高... 在肩袖出现损伤时,其腱骨愈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往往最终形成瘢痕愈合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尽管目前肩关节镜的技术和使用的材料日新月异,但是由于肩袖结构的特殊和腱骨愈合的效果相对较差,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再次损伤的概率较高。因此,学者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来促进和加强肩袖腱骨愈合,提高愈合质量。一些方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随访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肩袖腱骨愈合有多种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和移植物的应用。本文对这些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骨愈合 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移植物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于承浩 张益 +3 位作者 戚超 陈进利 高甲科 于腾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40,共8页
背景:肌腱干细胞存在于肌腱中,对于肌腱修复具有独特的功能,不同细胞因子对肌腱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具有不同影响;富血小板血浆是指全血通过梯度离心分层后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部分,含有多种较丰富的细胞因子,有助于促使韧带和肌... 背景:肌腱干细胞存在于肌腱中,对于肌腱修复具有独特的功能,不同细胞因子对肌腱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具有不同影响;富血小板血浆是指全血通过梯度离心分层后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部分,含有多种较丰富的细胞因子,有助于促使韧带和肌腱再生。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最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以"tendon derived stem cells,tendon stem/progenitor cells,tendon stem cell,platelet-rich plasma,ligament injury"为英文关键词,以"肌腱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肌腱损伤"为中文关键词。检索2007至2019年期间收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文献,排除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8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肌腱干细胞是进行细胞移植治疗肌腱损伤的理想细胞,其增殖、分化受细胞因子影响,富血小板血浆包含大量细胞因子,具有刺激肌腱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亦有成为细胞移植载体的潜力。探究细胞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与肌腱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将为肌腱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寻觅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肌腱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移植 因子 通路 综述
下载PDF
干细胞在肌腱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潜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萍 于超 郑遵成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1期2145-2149,共5页
损伤的肌腱组织修复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很难恢复到原来结构完整和机械力学正常的状态。对肌腱基本特征的了解缺乏限制了挛缩肌腱治疗方法的发展。肌腱细胞再生能力有限,而外基质绝大多数由这种再生能力较弱的肌腱细胞分泌。肌腱损伤后即... 损伤的肌腱组织修复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很难恢复到原来结构完整和机械力学正常的状态。对肌腱基本特征的了解缺乏限制了挛缩肌腱治疗方法的发展。肌腱细胞再生能力有限,而外基质绝大多数由这种再生能力较弱的肌腱细胞分泌。肌腱损伤后即使在恢复应力后依靠自身的修复功能依然不可能逆转其挛缩的状态。因此,寻找新型的、可促进肌腱生理性再生修复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发现合适的种子细胞和理想的诱导剂是组织工程化肌腱细胞构建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些方法包括利用胚胎干细胞、肌腱前体细胞、脂肪干细胞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因子形成新的肌腱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组织损伤 胚胎干细胞 肌腱前体细胞 脂肪干细胞 肌腱细胞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β-catenin表达诱导并促进人肌腱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 秦胜男 +3 位作者 陈鸿辉 董飞 李爱国 沈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93-1800,共8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肌腱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细胞信号通路。[方法]低密度接种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肌腱干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分离出的细胞形成的单克隆,体外诱导检测分离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在/无成骨诱导因子下,不同...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肌腱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细胞信号通路。[方法]低密度接种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肌腱干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分离出的细胞形成的单克隆,体外诱导检测分离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在/无成骨诱导因子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刺激人肌腱干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相关基因(Run x2和OCN)表达,免疫印迹检测Run x2蛋白表达,茜素红S染色观察钙盐沉积,免疫印迹检测β-catenin和NK-KB表达以检测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结果]成功从人髌腱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肌腱干细胞,体外可被诱导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在/无成骨诱导因子影响下,白藜芦醇均促进骨相关因子Run x2和其下游因子OCN表达,且随着白藜芦醇的浓度升高而上调;无成骨诱导因子影响下,Run x2蛋白表达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升高而增多,而在成骨诱导因子存在下,其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在/无成骨诱导因子影响下,茜素红S染色显示白藜芦醇促进人肌腱干细胞的钙盐沉积。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提高,β-catenin表达减少,而NF-KB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以体外诱导并促进人肌腱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信号通路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Β-CATENIN 人肌腱干细胞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大鼠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海波 权琳 +4 位作者 薛俊强 孙申杰 李海峰 于腾波 张英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2-570,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对大鼠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培养hUC-MSC,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物,通过特定培养基促使细胞成骨、成软骨、成脂三向分化使用外泌体分离柱从细胞上清中分离外泌体,并通过透...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对大鼠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培养hUC-MSC,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物,通过特定培养基促使细胞成骨、成软骨、成脂三向分化使用外泌体分离柱从细胞上清中分离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外泌体绿色荧光标记染料(PKH67)染色和Western Wot鉴定外泌体。40只Wistar大鼠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建立跟腱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UC-MSC外泌体组(A组,在损伤部位注射100μg外泌体)和对照组(B组,在损伤部位注射250 μl生理盐水),每组20只。术后4周,通过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肌腱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内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损伤组织中胶原蛋内ID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hUC-MSC在倒置显微镜下呈梭形,细胞经成骨分化后,出现立方体结节状结构,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分化后,细胞内部出现脂肪,油红O染色呈红色成软骨分化后,细胞分泌大量氨基葡聚糖,阿利辛蓝染色强阳性hUC-MSC外泌体经PKH67染色鉴定证实,仵透射电镜下呈岡盘状、内部凹陷结构,Westen hlot检测高表达移动相关蛋内-1(CD9)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CD63).q-PCR结果表明,A组TGF-β(4.887±0.767)、BMP-2(3.079±0.150)、VEGF(3.108±0.508)、FGF-2(4.211±0.52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000±0.062、0.918±0.129、1.004±0.103、1.010±0.169)(P<0.01),而IL-1β(0.697±0.037)、TNF-α(0.793±0.02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004±0.089、1.006±0.015)(P<0.01)Western blot检测A组TGF-β(1.434±0.041)、BMP-2(1.798±0.177)、VEGF(1.552±0.113)、FGF-2(1.357±0.039)的蛋白表速水平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002±0.032、0.992±0.068、1.007±0.070、0.994±0.051)(P<0.01),而IL-1β(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tendon disorders
9
作者 Lucia Machová Urdzíková Petr Lesny +1 位作者 Eva Syková Pavla Jendelová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8期14-23,共10页
Tendon disorde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a reduct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in people of working age. Recently, a new approach, cell-based therapy, offers promising potential to treat t... Tendon disorde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a reduct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in people of working age. Recently, a new approach, cell-based therapy, offers promising potential to treat tendon injurie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the most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such therapies due to their capacity to differentiate into cells of mesodermal origin, their paracrine properties and their potential use in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s experimental as well as clinical data focusing on the u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treat tendinopha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dinophaty TENDINOSIS tendonITIS Models of tendon Injurie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OTATOR CUFF ACHILLES tendon tendon Rupture
下载PDF
干细胞促进肌腱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志金 唐康来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肌腱损伤在体育运动及其他剧烈活动中均十分常见,肌腱损伤后往往愈合不理想,必然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肌腱自身再生能力较差,自然愈合常形成瘢痕组织,导致机械性能下降,且容易再次损伤。肌腱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肌腱损伤在体育运动及其他剧烈活动中均十分常见,肌腱损伤后往往愈合不理想,必然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肌腱自身再生能力较差,自然愈合常形成瘢痕组织,导致机械性能下降,且容易再次损伤。肌腱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均疗效有限,不能恢复肌腱的自然结构及机械性能。目前仍没有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迫切需要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干细胞治疗可维持肌腱的自我平衡、促进损伤肌腱组织再生,是一项极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尚无干细胞治疗肌腱损伤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干细胞 修复
下载PDF
不同浓度TGF-β_3对体外肌腱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宇鹏 唐康来 +2 位作者 张吉强 陈波 施又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TGF-β3对体外大鼠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3周龄雄性SD大鼠跟腱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SCs,取第3代TSCs以2×103个/cm2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培养24 h观察细胞完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TGF-β3对体外大鼠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3周龄雄性SD大鼠跟腱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SCs,取第3代TSCs以2×103个/cm2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培养24 h观察细胞完全贴壁后,分别采用5.0、2.5、1.0、0 ng/m L TGF-β3培养,于1、3、5 d收集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成肌腱分化标志性基因Ⅰ型胶原、肌腱蛋白C(tenascin C,TNC)、腱调蛋白(tenomoduli n,TNMD)和Scx(scleraxis),成骨分化标志性基因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LP,成软骨分化标志性基因Sox9、Ⅱ型胶原,成脂肪分化标志性基因AP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TGF-β3处理不同时间可导致TSCs向不同方向分化。TGF-β3促进TSCs向肌腱方向分化,与TGF-β3浓度、处理时间均相关,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P<0.05)。TGF-β3短时间、低浓度刺激会抑制TSCs向非肌腱方向分化,而高浓度、长时间刺激会同时导致TSCs向成骨、成软骨等方向分化。结论 TGF-β3对TSCs分化的作用呈多样性,随浓度和时间改变而不同,可能是TSCs正常分化和异常分化之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分化 TGF-Β3 肌腱病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牵伸条件对大鼠肌腱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跑 高尚 +4 位作者 周梅 唐红 穆米多 张吉强 唐康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牵伸条件对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分化的影响,寻求TSCs成肌腱分化、成骨分化以及成脂肪分化的最佳单轴循环牵伸载荷。方法取8周龄雄性SD大鼠跟腱,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SCs。取第3代TSCs,随机分为不同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牵伸条件对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分化的影响,寻求TSCs成肌腱分化、成骨分化以及成脂肪分化的最佳单轴循环牵伸载荷。方法取8周龄雄性SD大鼠跟腱,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SCs。取第3代TSCs,随机分为不同牵拉条件组(实验组A^D组)及静态培养组(对照组E组),其中A组牵拉强度4%、频率1 Hz,B组牵拉强度4%、频率2 Hz,C组牵拉强度8%、频率1 Hz,D组牵拉强度8%、频率2 Hz。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体外细胞单轴循环牵拉设备,沿培养皿长轴对A^D组细胞进行单轴循环机械牵伸,E组细胞行静态培养。分别处理12、24、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腱分化相关基因Scleraxis(SCX)、抗细胞黏合素C(Tenascin C,TNC),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lipase,LPL)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远端缺失基因5(distal-less homeobox 5,DLX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C、CEBPα及RUNX2蛋白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SCX、TNC m RNA相对表达量在B组牵拉24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BPα、LPL m RNA相对表达量在D组牵拉48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2、DLX5 m RNA相对表达量在C组牵拉24 h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B组牵拉各时间点TNC蛋白表达均高于E组(P<0.05),同时牵拉24 h与E组相比CEBPα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C组牵拉24 h RUN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组(P<0.05),同时牵拉24、48 h TN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E组(P<0.05);D组牵拉48 h CEBP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组(P<0.05),TN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E组(P<0.05),RUNX2蛋白表达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力学刺激可以促进TSCs发生分化,而且不同条件的牵拉载荷会引起不同方向分化。4%、2 Hz牵拉24 h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拉 肌腱干细胞 分化 大鼠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联合TGF-β3对肌腱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毅 汪敏加 +4 位作者 苏全生 何本翔 邓友章 高伟强 姜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81-1789,共9页
探究PRP凝胶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肌腱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hTSCs,经表面标志物检测鉴定后,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hTSCs细胞复合物,以CCK-8法检测PRP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体外... 探究PRP凝胶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肌腱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跟腱来源肌腱干细胞hTSCs,经表面标志物检测鉴定后,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hTSCs细胞复合物,以CCK-8法检测PRP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体外培养的hTSC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TGF-β3组、PRP凝胶组、PRP凝胶+TGF-β3组四组,经TGF-β3、PRP凝胶处理并诱导其成软骨分化,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成软骨分化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成软骨分化标志Sox9、Ⅱ型胶原(CollagenⅡ)的表达。PRP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对hTSCs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与control组相比,TGF-β3组、PRP凝胶组、PRP凝胶+TGF-β3组细胞成软骨细胞比例、Sox9、CollagenⅡ表达均增加(P<0.05);与TGF-β3组、PRP凝胶组分别相比,PRP凝胶+TGF-β3组细胞成软骨细胞比例、Sox9、CollagenⅡ表达均增加(P<0.05)。PRP凝胶联合TGF-β3促进肌腱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凝胶 TGF-Β3 联合 肌腱干细胞 成软骨分化
下载PDF
氧化应激诱导肩袖肌腱干细胞自噬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合伟 郑维蓬 +5 位作者 刘治军 赵国源 方伟华 陈胜 廖志浩 万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4954-4961,共8页
背景:目前肩袖腱骨愈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状态下可导致组织细胞损害,不利于创面愈合。临床发现肩袖损伤腱骨止点常常愈合效果不佳,推测这可能与创面在缺血缺氧应激状态下出现异常细胞凋亡有关。目的:以氧化应激刺激... 背景:目前肩袖腱骨愈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状态下可导致组织细胞损害,不利于创面愈合。临床发现肩袖损伤腱骨止点常常愈合效果不佳,推测这可能与创面在缺血缺氧应激状态下出现异常细胞凋亡有关。目的:以氧化应激刺激诱导肩袖肌腱干细胞自噬促进细胞生存为突破点,设想通过自噬来缓解细胞氧化应激性损害。方法:采用肩袖肌腱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用0,50,100,200,400μmol/L H_(2)O_(2)处理人肌腱干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然后选择合适的H_(2)O_(2)浓度用于建立肩袖肌腱干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第3代肩袖肌腱干细胞分为空白组、H_(2)O_(2)(50μmol/L)干预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预处理(5 mmol/L,30 min)+H_(2)O_(2)组,干预48 h后,采用MDC、Lyso-Tracker Red染色检测细胞自噬现象,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自噬相关基因,DCFH-DA检测活性氧水平,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eclin-1、p-mTOR、mTOR、LC3A/B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肩袖肌腱干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H_(2)O_(2)浓度为50μmol/L时,肩袖肌腱干细胞增殖活性最强;②与空白组及3-甲基腺嘌呤+H_(2)O_(2)组比较,H_(2)O_(2)组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空白组及3-甲基腺嘌呤+H_(2)O_(2)组比较,H_(2)O_(2)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自噬正调控因子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0.05),自噬负调控因子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A/B表达上调(P<0.05),凋亡相关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5);④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_(2)O_(2)可促进人肌腱干细胞增殖,但细胞凋亡和活性氧水平也一定范内小幅度升高,这是一种细胞高转化状态。细胞自噬可能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促进这种高转化状态,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 肌腱干细胞 氧化应激 自噬 凋亡 腱骨愈合
下载PDF
Manifestation of Pathological States of Numerous Diseases in the Largest Organ of the Human Body: (I) Basics and the Diseases of Tendon
15
作者 Peter Chin Wan Fung Regina Kit Chee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9年第3期183-249,共67页
We analyze the cruci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connective tissues (CT), and interstitial fluid (IF) constituting the non-cellular part of the fascia. We provide ample evidence... We analyze the cruci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connective tissues (CT), and interstitial fluid (IF) constituting the non-cellular part of the fascia. We provide ample evidence that the resident cells and cells in transit in the fascia are continuously interacting with the non-cellular constituents to form an active organ with well-defined functions. We show evidence that pathological states of diseases of internal organs, as well as that of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fascia itself, manifest in certain CTIF domains of the fascia. Numerous diseases originate from imbalance of the diges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native collagen triple helices. Review on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xamination of cross-section of tendons indicates that micro-fibrils of collagen I form regular geometrical structures,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llagen fibrils assemble like liquid crystals. Information on the age of Achilles tendons has been reported, based on dating of the 14C atoms generated from the nuclear bomb tests in 1955-1963. The causes of spontaneous tendon rupture and tendinopathy are analyzed. Plausible clinical measures to treat tendinopathy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mechano-growth factor, glyceryl trinitrate patch (to supply nitric oxide), platelet rich plasma, proteomic profile analysis and microRNA 29a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a Mechanotransduction COLLAGEN Degradation and Synthesis Durotaxis of cells Self-Assembly of Tropocollagen Thermal Stability of COLLAGEN Fibroblasts stem cells PROTEOGLYCANS Glycoproteins Interstitial Fluid ACHILLES tendon TENDINOPATHY
下载PDF
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胶原水凝胶包裹IR-780碘化物标记肌腱干细胞的体内示踪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志金 徐江 +4 位作者 盛晓飞 陈康 段少飞 李斌 唐康来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81-787,共7页
目的探讨肌腱干细胞(TSCs)用IR-780碘化物标记之后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壳聚糖(C)/β-甘油磷酸钠(GP)/胶原(Co)水凝胶包裹IR-780碘化物标记TSCs的体内示踪情况。方法 14只雄性SD大鼠(4周龄,体重约100g),2只用于提取大鼠TSCs,4只用于活体成... 目的探讨肌腱干细胞(TSCs)用IR-780碘化物标记之后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壳聚糖(C)/β-甘油磷酸钠(GP)/胶原(Co)水凝胶包裹IR-780碘化物标记TSCs的体内示踪情况。方法 14只雄性SD大鼠(4周龄,体重约100g),2只用于提取大鼠TSCs,4只用于活体成像观察,8只用于组织学分析。用酶消化法提取大鼠跟腱来源TSCs,用IR-780碘化物标记TSC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IR-780碘化物标记TSCs的细胞内定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标记阳性率及对TSCs细胞周期的影响,用CCK-8法检测IR-780碘化物标记TSCs对其增殖的影响,用C/GP/Co水凝胶包裹IR-780碘化物标记的TSCs移植至大鼠跟腱损伤部位。通过全身近红外成像及组织学观察,检测TSCs在大鼠体内的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成功提取大鼠跟腱来源TSCs,并成功制作C/GP/Co水凝胶。IR-780碘化物可成功标记TSCs,其标记阳性率为95.75%,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TSCs的细胞周期及增殖无明显不良影响。通过全身近红外成像及组织学观察,很容易检测到大鼠跟腱损伤区域IR-780碘化物标记的TSCs,荧光信号在大鼠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检测不到。从1~28d,IR-780碘化物的荧光信号逐渐减弱,但28d时仍能检测到明显荧光。结论 IR-780碘化物可有效标记TSCs,其标记阳性率为95.75%,且对TSCs的细胞周期及增殖无明显不良影响;IR-780碘化物标记的TSCs即使在28d时也有明显可检测的荧光;TSCs包裹在C/GP/Co水凝胶内移植至大鼠跟腱损伤部位,至少存活了4周。C/GP/Co水凝胶包裹TSCs可用于大鼠跟腱损伤的体内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肌腱干细胞 肌腱组织工程 IR-780碘化物 示踪技术 大鼠
下载PDF
肌腱干细胞在运动员肌腱损伤后再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凤浩 白春雨 +1 位作者 关伟军 赵玉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介绍肌腱干细胞再生治疗法在肌腱治疗中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广大教练员及从事运动医学的科研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肌腱损伤 肌腱病
下载PDF
外泌体在肌腱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佳哲 徐西林 +1 位作者 薛玉满 张晓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97-1502,共6页
肌腱是肌骨系统的一部分,是将力量从肌肉传递到骨骼的结缔组织,在急性或慢性损伤后,由于本身的性质独特,肌腱的强度易受影响,易发生粘连并出现再次受伤的情况。在本病的治疗上除常规的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外,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颖且前景... 肌腱是肌骨系统的一部分,是将力量从肌肉传递到骨骼的结缔组织,在急性或慢性损伤后,由于本身的性质独特,肌腱的强度易受影响,易发生粘连并出现再次受伤的情况。在本病的治疗上除常规的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外,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颖且前景广阔的方法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外泌体是一种双层膜结构的囊性小泡,包括多种蛋白标志物、DNA片段及RNA,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肌腱病的治疗中发挥了抗炎、免疫调节和细胞修复等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肌腱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括并总结该领域最新的与临床转化相关的组织工程技术,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肌腱损伤 干细胞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载氧化铁PLGA微粒标记肌腱干细胞的磁共振/光声示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雪晴 胡紫玥 +3 位作者 蒋京真 郝兰 王志刚 卢漫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载氧化铁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粒(PLGA/10MPs)标记肌腱干细胞(TSCs)的效率及磁共振(MR)/光声(PA)成像双模态体内示踪TSCs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前期制备的PLGA/IOMPs与前期实验分离培养的TSCs共同孵育以标记TSCs;于标记后3... 目的探讨载氧化铁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粒(PLGA/10MPs)标记肌腱干细胞(TSCs)的效率及磁共振(MR)/光声(PA)成像双模态体内示踪TSCs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前期制备的PLGA/IOMPs与前期实验分离培养的TSCs共同孵育以标记TSCs;于标记后3、7、14、21和28d对标记TSCs分别进行MR/PA成像及普鲁士蓝染色,应用电感耦合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量标记TSCs细胞内Fe浓度。使用外科手术方式建立SD大鼠右侧肩袖损伤模型并移植标记TSCs,移植后第3、7、14、21和28d对大鼠肩袖进行MR/PA双模态成像观察标记TSCs。结果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标记TSCs的MR和PA信号逐渐减弱,细胞内Fe含量逐渐减低,至标记后第28d细胞内Fe含量与未标记T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PgFe/cell对1.17PgFe/cell,P〉0.05)。大鼠肩袖损伤模型中,MR/PA成像能有效示踪标记TSCs分别长达21d和7d。结论PLGA/TOMPs能有效标记TSCs长达21d,双模态MR/PA成像在大鼠肩袖损伤模型中能有效示踪标记T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光声成像 肌腱干细胞 细胞示踪
原文传递
大鼠肌腱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拉力对其Sox-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胜男 王文 +5 位作者 傅世铨 程玉姗 陈鸿辉 董飞 陈启明 李爱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并检测其干细胞特性,观察拉力对大鼠TSCs Sox-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PF级12周龄SD大鼠两侧髌腱,胶原酶消化,以低密度接种分离出TSCs并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并检测其干细胞特性,观察拉力对大鼠TSCs Sox-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PF级12周龄SD大鼠两侧髌腱,胶原酶消化,以低密度接种分离出TSCs并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染色观察克隆形态和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MSCs表面标记进行鉴定。体外力学加载仪对第3代TSCs施加4%、0.17 Hz的拉力作为实验组,对照组TSCs未进行拉力加载,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拉力对TSCs Sox-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分离出的原代细胞主要呈星状,第1代细胞呈纤维细胞状。分离出的细胞7 d后形成单细胞克隆;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其CD29、CD44、CD90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拉力加载后4 h Sox-9基因水平下调、蛋白表达明显降低,24 h Sox-9基因水平上调、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分离大鼠TSCs且符合MSCs特性;拉力刺激初始抑制了Sox-9表达,但拉力刺激完全消失后Sox-9表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Sox-9 拉力刺激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