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热像仪测温计算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40
1
作者 杨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24,共5页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通过分析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基本原理,得到了计算被测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讨论了影响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误差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估计测温误差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结果包含了人们在灰体近似等条件下得到的一些...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通过分析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基本原理,得到了计算被测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讨论了影响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误差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估计测温误差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结果包含了人们在灰体近似等条件下得到的一些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温度测量 误差分析 辐射测温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技术 被引量:124
2
作者 李云红 孙晓刚 原桂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为实现红外热像仪对温度的精确测量,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推导了计算被测物体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讨论了发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测温的条件,探讨了环境、大气和热像仪本身对... 为实现红外热像仪对温度的精确测量,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推导了计算被测物体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讨论了发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测温的条件,探讨了环境、大气和热像仪本身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绘制了各种因素对测温精度影响的理论曲线。结果表明:发射率为0.7时,真实温度为50℃,发射率偏离0.1时,对于3~5μm热像仪来说。测温结果偏离真实温度0.76~0.89℃;对于8~14μm热像仪来说,测温结果偏离真实温度1.56~1.87℃。本研究结果对提高热像仪测量温度和表面发射率的准确性,减小不必要的测量误差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温度测量 误差分析 发射率
下载PDF
根据电缆表面温度推算导体温度的热路简化模型暂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70
3
作者 刘刚 雷成华 刘毅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217,共6页
电力电缆运行中导体的温度是确定电缆是否达到载流量的依据,为分析热路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的精度,根据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各层温度的热路模型及其简化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推导出了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的计算式,理... 电力电缆运行中导体的温度是确定电缆是否达到载流量的依据,为分析热路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的精度,根据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各层温度的热路模型及其简化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推导出了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的计算式,理论上演算了电缆热路完整模型与简化模型之间的误差,并给出该误差与所施加电流的函数关系。同时,设计了直埋电缆的暂态温升试验,根据实测表面温度数据利用简化模型计算了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对比分析了简化模型所计算的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与实测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与实测导体温度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可用于工程上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路简化模型 表面温度 导体温度 误差分析 试验验证 电力电缆
下载PDF
海拔误差影响气温空间插值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游松财 李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4,F003,共6页
利用气象站点的气象要素值进行空间内插以获取无气象站点区域的气象要素值是有关陆地表层过程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非常显著。论文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EROS数据中心生产的全球数字高程模... 利用气象站点的气象要素值进行空间内插以获取无气象站点区域的气象要素值是有关陆地表层过程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非常显著。论文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EROS数据中心生产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TOPO30)和中国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内插的点误差及其空间扩散的问题。分析表明,由于中国气象站点地理位置(经纬度)存在有±30″的误差,忽视地理位置的误差将导致的气温点误差为-5.3~+8.6℃,而且点气温误差随着空间内插扩散到其它相邻的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空间分布 内插 误差
下载PDF
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经验公式的比较 被引量:59
5
作者 周西华 梁茵 +1 位作者 王小毛 周令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针对求解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公式较多、适用条件不够明确的问题,采用比较相对误差的方法,并绘制了曲线图,将国内外常用的计算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的经验公式与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公式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各公式的准确... 针对求解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公式较多、适用条件不够明确的问题,采用比较相对误差的方法,并绘制了曲线图,将国内外常用的计算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的经验公式与戈夫-格雷奇(Goff-Gratch)公式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各公式的准确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应采用不同的公式,以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相对误差 饱和水蒸汽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单芯电缆导体温度的动态计算 被引量:56
6
作者 雷成华 刘刚 李钦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电力电缆导体温度动态计算方法一直是电缆设计、运行管理和电力调度所关注的问题,但用BP神经网络作此研究很少,为此,提出了以电缆运行电流和电缆实时表面温度为基本参量,考虑电缆敷设环境因素,并利用已有的110kV XLPE单芯电缆运行试验... 电力电缆导体温度动态计算方法一直是电缆设计、运行管理和电力调度所关注的问题,但用BP神经网络作此研究很少,为此,提出了以电缆运行电流和电缆实时表面温度为基本参量,考虑电缆敷设环境因素,并利用已有的110kV XLPE单芯电缆运行试验数据作为训练学习数据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基于电缆实时表皮温度和运行电流,实时地计算电缆导体温度,且不受电缆本身的物性参数影响,对电力电缆载流量设计、电缆线路负荷优化和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以及相关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单芯电缆 导体温度 表皮温度 试验结果 误差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测距精度的探讨 被引量:41
7
作者 潘宗预 潘登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8-21,共4页
介绍了在超声波测距中进行温度补偿和对时间计算的误差修正,讨论了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并提出了干扰噪声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超声波 温度补偿 误差分析 测距精度 自适应门限
下载PDF
高精度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张志强 王萍 +2 位作者 于旭东 张剑 李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8,共9页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由于其远距离、非接触、多目标、高精度的特点,发展非常迅速。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时期,为快速、高效地筛查出高温人群,及时防控、隔离疫情,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凸显了其重要性。测量过程中被测物体温度、环境温...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由于其远距离、非接触、多目标、高精度的特点,发展非常迅速。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时期,为快速、高效地筛查出高温人群,及时防控、隔离疫情,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凸显了其重要性。测量过程中被测物体温度、环境温度、大气温度、镜头温度、探测器温度等因素,对测温精度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测温曲线的高精度标定对于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影响最为关键。对红外测温原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红外测温系统输出灰度值与被测物体测量温度的匹配模型,找到一种精确标定测温曲线的方法,提出了应用于高精度测温的V-Tr4曲线,以及应用于温漂补偿的V-TFPA、V-T镜筒和V-T快门曲线。经过实验验证,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使得测温精度显著提升,测温精度可以达到0.15 K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测温 温度曲线 标定 误差
下载PDF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高准确度磁场测量方法 被引量:33
9
作者 陈棣湘 潘孟春 +1 位作者 罗飞路 康中尉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霍尔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容易受到安装工艺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介绍了几种提高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测量准确度的方法:零位误差补偿法,温度误差补偿法和电压比测量法。其中电压比测量法不需恒流源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 霍尔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容易受到安装工艺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介绍了几种提高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测量准确度的方法:零位误差补偿法,温度误差补偿法和电压比测量法。其中电压比测量法不需恒流源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磁场测量误差。试验表明:采用电压比测量法进行磁场测量,其准确度可以达到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测量 霍尔传感器 零位误差补偿法 温度误差补偿 电压比测量法
下载PDF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浅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徐晗 陈灼民 武松涛 《测控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24-26,共3页
介绍了应力应变电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析和设计了电阻应变测量电路。文中推导的应变计算公式消除了非线性误差 ,修正了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 ,并且考虑了材料的泊松效应 。
关键词 电阻应变测量 温度补偿 磁场补偿 误差修正
下载PDF
大气温度分布特性及对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刚 翁宁泉 +2 位作者 肖黎明 马成胜 吴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2-596,共5页
影响大气湍流运动强弱和时空结构的因子比较复杂 ,大气中平均流场和大气温度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特别是沿垂直方向的大气温度分布 ,决定着垂直方向的热力不稳定性和湍流的强弱。观测事实表明 ,随着季节和天气条件的不同 ,大气温度垂直... 影响大气湍流运动强弱和时空结构的因子比较复杂 ,大气中平均流场和大气温度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特别是沿垂直方向的大气温度分布 ,决定着垂直方向的热力不稳定性和湍流的强弱。观测事实表明 ,随着季节和天气条件的不同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我国安徽合肥地区整层 (0~ 2 0km)大气温度的观测资料的分析 ,得到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廓线和统计特性模式误差廓线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 n 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量 ,但大气折射率的测量较为困难 ,因此通常先测量温度起伏量 ,再用平均的温度和气压来计算得到C2 n。通过对温度和气压模式误差的分析 ,可以计算得到C2 n 结果的误差 ,重点分析大气温度分布特性及由此带来的模式误差 ,并讨论其对计算C2 n 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温度 分布特性 模式误差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原文传递
三种数值模式气温预报产品的检验及误差订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焕毅 谭政华 +2 位作者 杨萌 张翘 蒋林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1期22-29,共8页
基于德国天气在线T7online(简称T7)、ECMWF细网格(简称EC)及T639三种数值模式的气温预报产品,结合本溪站气象观测资料,对三种数值模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溪市气温预报的准确率及预报误差进行了检验和分析,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利用BP... 基于德国天气在线T7online(简称T7)、ECMWF细网格(简称EC)及T639三种数值模式的气温预报产品,结合本溪站气象观测资料,对三种数值模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溪市气温预报的准确率及预报误差进行了检验和分析,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本溪市数值模式气温预报误差客观化订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气温预报的年检验,T7、EC和T639三种数值模式的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对于气温预报的月检验,三种数值模式对夏季、秋季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冬季和春季,而对于最高气温的预报,T7的气温预报准确率明显优于EC和T639模式;当气温波动较大时,三种数值模式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均明显下降。三种数值模式对最低气温预报的平均误差均为2.00℃以内,对最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存较大差别,T7模式最高气温的预报误差最小,T639模式气温预报的系统偏差最明显,最低气温系统偏差为-1.34℃,最高气温系统偏差为-2.87℃。根据三种数值模式气温预报误差的特征,结合BP神经网络建立本溪市气温误差预报模型对数值模式气温预报结果进行订正,订正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由2.40℃左右降至1.40℃左右,系统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明显缩小,气温预报准确率由50%左右提高至80%以上,数值模式气温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气温 误差 检验
下载PDF
Grapes模式预报西南地区夏季2m温度的检验评估 被引量:30
13
作者 康岚 冯汉中 +2 位作者 屠妮妮 徐琳娜 陈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2期26-32,40,共8页
利用西南地区2004、2005年夏季的实况温度对G rapes模式输出的2m温度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单日预报误差还是月平均预报误差,都没有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对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模式预报温度偏高,对重庆、云南、贵州及川... 利用西南地区2004、2005年夏季的实况温度对G rapes模式输出的2m温度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单日预报误差还是月平均预报误差,都没有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对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模式预报温度偏高,对重庆、云南、贵州及川西高原南部的温度预报,基本上表现为14时偏高,02时偏低,对川西高原北部和西藏则表现为预报温度偏低。分析表明,模式中对高原地形处理的不真实是温度预报产生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能对模式温度预报进行有效的订正。检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模式,提高要素预报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模式 2m温度预报 评估检验 误差订正 误差分析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机械式温度仪表误差预测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叶永伟 陆俊杰 +1 位作者 钱志勤 王永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6,共10页
机械式温度仪表在测量过程中易受到环境温度、毛细管长度以及内部机构影响而出现测量精度不高、非线性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以液体压力式温度仪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温度误差建模预测的方法。通过分析... 机械式温度仪表在测量过程中易受到环境温度、毛细管长度以及内部机构影响而出现测量精度不高、非线性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以液体压力式温度仪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温度误差建模预测的方法。通过分析液体压力式温度仪表的测温结构和误差影响因素,将环境温度及毛细管长度等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将误差值及误差随毛细管长度的变化率作为输出。根据回归预测的原理,利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的方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建立液体压力式温度仪表的误差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温度误差,并将此建模方法与常用的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方法进行比较,基于LS-SVM得到的误差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推广能力强,可以对机械式温度仪表进行补偿,为探索机械式温度仪表自适应补偿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压力式温度仪表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温度误差 网格搜索 交叉验证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温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鹏 张贵新 +1 位作者 朱小梅 罗承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4,共5页
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在研制过程中需对其温度影响准确度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一种基于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推导出LPCT及高压侧信号处理电路的温度特性表达式... 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在研制过程中需对其温度影响准确度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一种基于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推导出LPCT及高压侧信号处理电路的温度特性表达式。对研制出的22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样机进行了型式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满足IEC0.2级测量准确度要求,在?25~50℃温度变化范围内电流比值误差(简称比差)小于±0.1%,相位误差(简称角差)小于4′。试验结果验证了温度特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温度特性 温度影响准确度 温漂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轴承温度的风机齿轮箱故障预警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林涛 刘刚 +3 位作者 蔡睿琪 杨欣 张丽 廖文喆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7-1882,共6页
齿轮箱轴承作为能量传递的关键部件,对风机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齿轮箱故障,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A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齿轮箱轴承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SCADA系统中影响齿轮箱轴承温度的参数,建... 齿轮箱轴承作为能量传递的关键部件,对风机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齿轮箱故障,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A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齿轮箱轴承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SCADA系统中影响齿轮箱轴承温度的参数,建立正常状态下的齿轮箱轴承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轴承温度残差值进行分析,得出风机故障告警和报警阈值,从而实现对齿轮箱故障的有效预警;最后,利用华北某风电场的数据进行实验仿真,对比分析粒子群(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拥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齿轮箱 轴承温度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残差 故障预警
下载PDF
温湿度传感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被引量:26
17
作者 魏明明 金锐 +2 位作者 闻春华 苗洁 郑德彬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8期35-41,共7页
为了提高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以HMP155A型温湿度传感器为例,结合我国气象行业规程JJG(气象)002-2015、JJG(气象)003-2011制定了相关的校准方法;并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为了提高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以HMP155A型温湿度传感器为例,结合我国气象行业规程JJG(气象)002-2015、JJG(气象)003-2011制定了相关的校准方法;并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温度和湿度测量误差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步骤。评定结果显示其温度测量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0.02℃,湿度测量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最大值为1.2%RH,均小于1/3MEPV,满足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规定的符合性评定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测量误差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25
18
作者 程嵩 郭志忠 +3 位作者 张国庆 申岩 宋平 黄华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3-3848,共6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会引起FOCT准确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温度波动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机理,并依据该机理分别建立了温度对线性双折射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会引起FOCT准确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温度波动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机理,并依据该机理分别建立了温度对线性双折射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温度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量化研究了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问题。得到了FOCT温度特性为:在试验温度范围即10~60℃内,比差与线性双折射相位差和温度都近似呈线性关系。进一步试验验证了FOCT比差与温度的近似线性关系,且基于该关系对互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使其精度满足0.2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线性双折射 Verdet常数 温度漂移 热膨胀系数 比差
下载PDF
ECMWF模式气温预报在青岛地区的检验与评估 被引量:24
19
作者 万夫敬 赵传湖 +1 位作者 马艳 夏子瑶 《气象科技》 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利用2013—2015年ECMWF(简称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产品,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形势下EC细网格模式产品对青岛地区7个基准站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误差沿海站点大于内陆站点,且误差... 利用2013—2015年ECMWF(简称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产品,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形势下EC细网格模式产品对青岛地区7个基准站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误差沿海站点大于内陆站点,且误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逐渐增大。最高气温预报除胶州站外均为负误差,最低气温预报青岛、平度、莱西为正误差,崂山、黄岛、胶州和即墨为负误差。最高气温预报在3—4月和8—9月预报质量不稳定,最低气温预报夏半年好于冬半年。根据模式误差特点,给出7站气温主观订正参考值,订正后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3%~16%,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4%~18%。EC细网格模式对于暴雨、强对流、高温晴热、回暖天气、冷空气过程最高气温预报偏低,海雾影响时最高温度预报偏高;对冬季大雾情形下的最低气温预报偏低,辐射降温时最低气温预报沿海站点偏低,北部内陆站点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细网格 气温 统计检验 系统误差 预报准确率
下载PDF
陀螺仪温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广莹 邓正隆 傅振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1,378,共4页
介绍了陀螺仪温度试验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用该系统进行了某型陀螺仪的温度速率试验与位置试验。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使用线性回归算法和小波网络建立了陀螺仪的静态温度模型。线性回归法算法简单,已用于实际工程中;而小波网络辨识可... 介绍了陀螺仪温度试验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用该系统进行了某型陀螺仪的温度速率试验与位置试验。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使用线性回归算法和小波网络建立了陀螺仪的静态温度模型。线性回归法算法简单,已用于实际工程中;而小波网络辨识可以任意逼近陀螺仪温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得到更好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漂移 温度试验 误差模型 小波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