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海峡水文特征研究概述 被引量:44
1
作者 肖晖 郭小钢 吴日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本文对近 50a来台湾海峡海洋水文特征研究进行了概述 ,重点介绍了近 2 0a台湾海峡水温、盐度、海流、水团、跃层、海洋锋等调查研究成果 .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水文特征 调查研究 水温 盐度 海流 跃层 水团 海洋峰
下载PDF
台湾海峡海域细菌产量、生物量及其在微食物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郑天凌 王斐 +1 位作者 徐美珠 洪华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23,共9页
分别于 1 997年 8月 1 0— 1 9日 ,1 998年 2月 2 0日— 3月 7日 ,对台湾海峡进行现场调查 ,在 2 0个站位取得水文、化学和生物学综合参数 ,采用改进的3H 胸苷组入DNA法测定细菌产量 ,采用DAPI( 4’ 6 diamidino 2 phenylindole)染色... 分别于 1 997年 8月 1 0— 1 9日 ,1 998年 2月 2 0日— 3月 7日 ,对台湾海峡进行现场调查 ,在 2 0个站位取得水文、化学和生物学综合参数 ,采用改进的3H 胸苷组入DNA法测定细菌产量 ,采用DAPI( 4’ 6 diamidino 2 phenylindole)染色法测定细菌生物量 ,并研究了细菌对葡萄糖的吸收。结果表明 ,1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细菌产量的平均值为 0 .0 9μgC/(L·h) ,冬季海峡北部各站位细菌产量的平均值为 0 .0 4 7μgC/(L·h) ,比夏季北部海区低约 5 0 %。 2 .夏季各站位表层水有相对较高的细菌生物量 ( 9.97— 2 3.1 6μgC/L)。 3.夏季海峡南部细菌生物量受水团的影响显著 ,冬季北部海区上层水体的生物量比夏季南部海区生物量高 ( 1 1 .40— 2 5 .77μgC/L)。 4.细菌产量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和生物过程的影响。 5 .细菌对葡萄糖的最大潜在吸收能力较低 [Vmax=0 .0 0 1 8μgC/(L·h) ],对葡萄糖的周转率 (Tr)为 0 .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细菌产量 细菌生物量 微食物环 夏季 葡萄糖 水团
下载PDF
3种海面风场资料在台湾海峡的比较和评估 被引量:45
3
作者 旷芳芳 张友权 +1 位作者 张俊鹏 贾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3,共10页
本文对3种海面风场资料(CCMP、NCEP、ERA)在台湾海峡风场的平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相互比较,并应用2011年浮标观测的风速和风向资料分别对3种风场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及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3种资料风场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和年... 本文对3种海面风场资料(CCMP、NCEP、ERA)在台湾海峡风场的平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相互比较,并应用2011年浮标观测的风速和风向资料分别对3种风场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及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3种资料风场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冬季NCEP资料在海峡中部和南部的风速相对CCMP和ERA资料较大;(2)CCMP资料的风速偏差、风速均方根误差和风向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2m/s、1.67m/s和31°,NCEP分别为0.15m/s、1.64m/s和31°,ERA分别为-1.36m/s、2.4m/s和33°;NCEP资料的风速整体略偏大、CCMP略偏小、ERA偏小明显,CCMP和NCEP资料比ERA资料更接近观测;(3)在西南季风影响期以及风速较小时(风速不大于10m/s)CCMP资料的风速可信度较高、NCEP资料的风速偏大;在东北季风影响期以及风速较大时(大于10m/s)NCEP资料的风速可信度较高、CCMP资料的风速偏小;(4)3种资料的风向误差接近,均在低风速时(风速小于5m/s)误差较大。本文的结论可以为台湾海峡的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选择合适的海面风场资料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海面风场 评估 NCEP CCMP ERA
下载PDF
MODIS遥感数据在我国台湾海峡海雾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春桂 蔡义勇 张加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6,共9页
海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以我国台湾海峡为示范研究区,利用新一代卫星传感器MODIS的可见光和红外探测通道数据,在分析海洋、中高云、低云和海雾等不同下垫面的MODIS光谱辐射特征基础上,选择对海雾具有敏感反应的探测通道,通过... 海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以我国台湾海峡为示范研究区,利用新一代卫星传感器MODIS的可见光和红外探测通道数据,在分析海洋、中高云、低云和海雾等不同下垫面的MODIS光谱辐射特征基础上,选择对海雾具有敏感反应的探测通道,通过综合判识建立台湾海峡海雾遥感监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4—2007年我国台湾海峡海雾事件进行监测,并用福建沿海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能见度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ODIS数据的海雾遥感监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台湾海峡海雾分布和发展过程进行监测,从地面观测数据与卫星监测结果对比验证来看,海雾监测的准确率可达80%以上,具有较高的业务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雾 台湾海峡 MODIS
下载PDF
厦门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3
5
作者 林更铭 杨清良 林金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分析了1990年厦门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4个季度月的312份网采样品。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总量年高峰期在河口区出现在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与盐度成负相关;在非河口区总量年高峰出现在春季,种类数与盐度成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 本文分析了1990年厦门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4个季度月的312份网采样品。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总量年高峰期在河口区出现在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与盐度成负相关;在非河口区总量年高峰出现在春季,种类数与盐度成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营养盐、水温、盐度,但因季节而异。骨条藻与硅酸盐呈密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厦门
下载PDF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春、夏季水团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翁学传 张启龙 +2 位作者 颜廷壮 王从敏 梁红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本文依据1983,1984,1987,1988几年的有关资料,利用“对应分析法”对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春、夏季(5—8月)的水团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8月间该海域存在两种水团分布类型,其中5月属冬季型,全海域存在浙闽沿岸水和海峡... 本文依据1983,1984,1987,1988几年的有关资料,利用“对应分析法”对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春、夏季(5—8月)的水团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8月间该海域存在两种水团分布类型,其中5月属冬季型,全海域存在浙闽沿岸水和海峡暖流水两个水团;6—8月属夏季型,全海域均为海峡暖流水盘踞,按温度不同,它又分为上层水和深层水两部分。(2)浙闽沿岸水具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特征,均一性较差,年际变异较大;海峡暖流水以高盐为主要特征,温、盐度和溶解氧分布较均匀,且诸特征相对稳定。(3)海峡东、西两侧均存在上升流现象,西侧的上升流出现于6—8月,中心在海潭岛附近;东侧的上升流7月见于澎湖群岛北方海区。(4)6—8月间,海峡暖流深层水(核心)主要沿海峡偏西一侧北上,而不是紧靠东侧径直向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水团 春季 夏季
下载PDF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Ⅰ.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邦钦 洪华生 +1 位作者 林学举 陈纪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82,共11页
1997年8月、1998年2~3月和1998年8月,调查分析了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平面、垂直、总日和季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各类群具有不同的密集区,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垂直分布存在6... 1997年8月、1998年2~3月和1998年8月,调查分析了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平面、垂直、总日和季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各类群具有不同的密集区,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垂直分布存在6种模式,以标准单峰和弱单峰为主,分布类型的多样化是由于微微型浮游植物固有的垂直分布模式和研究海域复杂的地形及水动力(如跃层等)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微型浮游植物的丰度存在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现象;在季节变化方面,各类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的重要因子,而光辐照度、温盐跃层是影响垂直分布的重要因子,微微型浮游植物不同类群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位移”现象,此与不同类群对温度敏感性不同、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以及生存空间的互补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微微型浮游植物 生态研究 时空分布 调控机制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学
下载PDF
台湾海峡1997年夏季和1998年冬季两航次颗粒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占飞 彭兴跃 +1 位作者 徐立 洪华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分布图中 ,最大值出现在 1 0m层 ,底层水明显受再悬浮影...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分布图中 ,最大值出现在 1 0m层 ,底层水明显受再悬浮影响 ,这一剖面的变化规律普遍存在于整个海区及不同季节。夏季POC的深度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冬季 ,这与垂直混合作用有关。POC与Chl a相关性较差 ,暗示以Chl a估算浮游植物的不确定性及POC产生及来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季节变化 台湾海峡 海水
下载PDF
Analysi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n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area using an advanced edge detection method 被引量:30
9
作者 PI QingLing1,2,3 & HU JianYu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2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3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First Harbor Consultants CO., LTD., Tianjin 300222,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1008-1016,共9页
A morphology-based edge detectio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tud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ron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are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with multi-dimensional an... A morphology-based edge detectio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tud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ron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are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with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tructural elements. Using six years’ SST data from September 2002 to August 2008, we distinguished the large SST front like Kuroshio Front as well as the smaller ones: namely Taiwan Bank Front, Zhe-Min Coastal Front and Zhang-Yun Ridge Front. The season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se fronts were also studied. Generally, the SST fronts are stronger in winter but weaker in summer. And the fronts are at their active stag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to May but at their declining stag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to Octo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front remote sensing edge detection taiwan strait KUROSHIO
原文传递
台湾海峡的砂壳纤毛虫研究(纤毛动物门:砂壳亚目)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奎栋 洪华生 +2 位作者 宋微波 柯林 马洪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466,共13页
依据壳体形态对台湾海峡南部 0~ 4 0m水层的 4 0种砂壳纤毛虫进行了观察 ,发现其中有 3新种 ,即倪氏表纹虫EpirhabdonellanieiXu ,HongetSong ,sp .nov .,网状条纹虫RhabdonellareticulataXu ,HongetSong ,sp .nov .和钝条纹虫Rhabdone... 依据壳体形态对台湾海峡南部 0~ 4 0m水层的 4 0种砂壳纤毛虫进行了观察 ,发现其中有 3新种 ,即倪氏表纹虫EpirhabdonellanieiXu ,HongetSong ,sp .nov .,网状条纹虫RhabdonellareticulataXu ,HongetSong ,sp .nov .和钝条纹虫RhabdonellaobtusaXu ,HongetSong ,sp .nov .及 17个中国新纪录种 ,同时确定新村网纹虫FavellashintsuensisNieetCheng ,194 7为一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动物门 砂纤亚目 新种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黄昭 王善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2,共7页
根据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活动断裂调查得到的海底地形、重力、地磁和多道地震探测资料,对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该断裂带总体呈NE向分布,东北端起自牛山岛以东海域,西南端止于兄弟屿以东海域,大体沿50~60m等深线展布... 根据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活动断裂调查得到的海底地形、重力、地磁和多道地震探测资料,对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该断裂带总体呈NE向分布,东北端起自牛山岛以东海域,西南端止于兄弟屿以东海域,大体沿50~60m等深线展布,全长约500km,是华南大陆与台湾海峡海盆的分界断裂;断层面近于直立,切穿地壳;在主压应力轴为NWWSEE方向的应力场作用下,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性质;断裂带两侧地形反差大,最新活动性强,控制着两侧新生代地层的沉积,;断裂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是福建沿海地震活动最活跃的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滨海断裂 构造演化 现今构造特征 地震活动性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台湾海峡海雾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苏鸿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台湾海峡的雾主要集中于各、春季,夏季较少,日变化表现为下半夜至上午前明显,中午至傍晚前后出雾的机会较少,雾的持续时间以1~2d为主。文中还分析了产生雾过程的天气型,得出地面低压糟、温带气旋或静止锋等系统是造成台湾海峡雾... 台湾海峡的雾主要集中于各、春季,夏季较少,日变化表现为下半夜至上午前明显,中午至傍晚前后出雾的机会较少,雾的持续时间以1~2d为主。文中还分析了产生雾过程的天气型,得出地面低压糟、温带气旋或静止锋等系统是造成台湾海峡雾的主要天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台湾海峡 海雾
下载PDF
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9
13
作者 宋普庆 张静 +2 位作者 林龙山 许章程 朱小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40,共9页
根据2006-2007年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四个季度航次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游泳动物373种,其中鱼类273种,甲壳类81种,头足类19种;渔获物组成以... 根据2006-2007年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四个季度航次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游泳动物373种,其中鱼类273种,甲壳类81种,头足类19种;渔获物组成以鱼类为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65.6%,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分别占21.1%和13.3%,所有调查站位游泳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密度指数为24.91kg/h,主要优势种类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拥剑梭子蟹(Portunus haanii)、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火枪乌贼(Loligo beka)等。对多样性的分析显示,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45-3.21,平均为2.47,其中秋季最高,夏季最低,且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与历史资料相比,目前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种类数明显减少,尤其是闽东和闽南—台湾浅滩海域表现最为突出;优势种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趋势,表明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衰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游泳动物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台湾浅滩大型沙波、潮流结构和推移质输运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晓琴 李炎 高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36,共13页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822 m,波高为14.4-20.3 m,较接近由前人总结的沙波波高、波长的关系式计算出的波高和波长。沙波波峰、波谷、迎水面和背水面流速以12.5 h为周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底部最大流速出现在半日潮周期的同一时段,对应的方向均为偏南方向,且沙波迎水面的流速大于背水面的。在两个半日潮过程中研究区域的沉积物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处于淤积状态。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输运量较少,沙波脊线移动较小,而台湾浅滩有较大规模的沙波运动,故认为改造沙波的主要作用力应该是风暴流。在观测的断面中涨潮推移质输运量大于落潮的,且第一个半日潮涨落潮的输运能力均较第二个半日潮的大,这可能与潮流的流速-时间不对称特征及潮能变化形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床形态 推移质输运 水流结构 台湾浅滩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台湾海峡夏秋季游泳动物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25
15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马春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48-1951,共4页
根据夏季和秋季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指数分布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夏季平均资源密度指数高于秋季,分别为8.50和6.94kg·h-1;夏秋季出现游泳动物种类分别为80种和91种,秋季丰富... 根据夏季和秋季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指数分布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夏季平均资源密度指数高于秋季,分别为8.50和6.94kg·h-1;夏秋季出现游泳动物种类分别为80种和91种,秋季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高于夏季,夏秋季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466和2.396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200的优势种夏季有5种,为带鱼、发光鲷、短尾大眼鲷、花斑蛇鲻、中国枪乌贼,秋季有6种,为带鱼、七星底灯鱼、刺鲳、中国枪乌贼、蓝圆鱼参、鹿斑;夏季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比秋季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密度指数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游泳动物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肖琪 宋文隆 陈承惠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闽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丘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闽粤...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闽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丘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闽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沿海长乐-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震分布及其活动特点等有关资料进行了概略总结,并且对台湾海峡地质演化模式和演化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应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分析,认为:台湾海峡及其邻区的构造格架最终是在一个统一的区域性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展形成的,因此尽管边界条件可能改变,但同期各种构造形迹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活动性构造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台湾海峡 海洋地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量分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方少华 吕小梅 +2 位作者 张跃平 蔡立哲 洪华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Fang Shaohua, Lu Xiaomei, Zhang Yueping, Cai Lizhe, Hong Huasheng (Fujian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Xiamen, 361012;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SEDC Lab,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关键词 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分布 台湾海峡 海洋生态
下载PDF
冬季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彩云 商少凌 +1 位作者 陈德文 商少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岸冷水影响面积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冬季台湾海峡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是决定冬季台湾海峡海表层温度逐日变动的关键因素,日平均SST与风应力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0。采用温度法(SST≤17℃)和温度空间距平法(≤-1℃)表征的浙闽沿岸水影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影响面积的逐日变动与风应力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0和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浙江 福建 沿岸水分布 短期变动 风场 风应力
下载PDF
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金芳 刘忠 +2 位作者 顾翼炎 任帅 张国友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共11页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军事活动和海洋学研究...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军事活动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风场和水文要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海面风 海浪 潮汐 海流 海温 密度 声速
下载PDF
2008年冬季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的检验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剑桥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采用布放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2个浮标对2008年冬季(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QuikSCAT卫星遥感观测的风场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两者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93,平均偏差为-0.03 m/s,均方根误差为1.10 m/s,平均绝对误差为1.54 m/s... 采用布放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2个浮标对2008年冬季(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QuikSCAT卫星遥感观测的风场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两者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93,平均偏差为-0.03 m/s,均方根误差为1.10 m/s,平均绝对误差为1.54 m/s;风向平均偏差为-9.53°,均方根误差为22.83°,平均绝对误差为33.84.°这表明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冬季风观测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本文利用2008年冬季QuikSCAT卫星遥感的平均风速场,分析了在"狭管效应"影响下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风速特征.结果显示其平均风速具有3个基本特征:(1)台湾海峡中部存在着明显高于附近其他海域的高风速区,平均风速高出1~4m/s,风速高值区更贴近海峡东岸.(2)台湾海峡南部平均风速大于北部.(3)台湾岛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风速低值区.结合对2009年2月15~18日一次冷空气大风过程的分析发现,风速越大台湾海峡"狭管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海面风 QuikSCAT卫星遥感风速 浮标 检验 狭管效应 台湾海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