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初历特殊置闰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斯琴毕力格
关守义
罗见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7年第6期748-753,757,共7页
《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分别记述了具有同一起算点,但朔望月与回归年平均值根本不同的两种历.按照两部史书所记载的数据及算法分别排算出完整的历谱,并根据出土文物(汉简)对排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汉书.律历志》排...
《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分别记述了具有同一起算点,但朔望月与回归年平均值根本不同的两种历.按照两部史书所记载的数据及算法分别排算出完整的历谱,并根据出土文物(汉简)对排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汉书.律历志》排算出的"太初历谱"确实是当时颁行过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太初历具有长期未被揭示的特殊置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初历
历谱
特殊置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迁正黜色:试析居延新简EPT4:90所见“连小月”现象
2
作者
杨姚瑶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1972~1974年甘肃甲渠候官(破城子)遗址出土的简EPT4∶90记载了较为少见的“连小月”现象,即连续两个月仅有二十九日。理论上根据秦汉时期的颛顼历和太初历,朔策均大于29又1/2日,在大小月的交替组合中产生的余数积累后出现“连大月”现象...
1972~1974年甘肃甲渠候官(破城子)遗址出土的简EPT4∶90记载了较为少见的“连小月”现象,即连续两个月仅有二十九日。理论上根据秦汉时期的颛顼历和太初历,朔策均大于29又1/2日,在大小月的交替组合中产生的余数积累后出现“连大月”现象,与“连小月”相违背。由于中央颁朔至地方有一定的时间差和民间自行制历的存在,即使在武帝太初改历之后,地方上可能仍存在着各自的制历系统,在中央颁朔未到达的时间里填补用历的空白。本文推测如果两种历朔出现矛盾,则可通过调节月份长短予以弥合,由此产生“连小月”现象。地方性制历在调整月份大小、记日干支的过程中向中央颁布的历朔靠拢,从而纳入统一王朝的时间秩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新简
连小月
历法
颛顼历
太初历
原文传递
西汉《易阴阳》对冬至特性的阐发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53,共18页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历法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物候历、颛顼历、太初历。不同阶段对于阴阳、四象、八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的解释都有不同。汉武帝太初改历体现着以冬至为中心的四分术历法思想,而作为一种历理准备,《易阴阳》...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历法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物候历、颛顼历、太初历。不同阶段对于阴阳、四象、八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的解释都有不同。汉武帝太初改历体现着以冬至为中心的四分术历法思想,而作为一种历理准备,《易阴阳》对于冬至特性作出了独到的哲学概括,并将多种学说加以相应的调整,使之构成一种《易》学性质的历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阴阳
物候历
颛顼历
太初历
冬至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元二”——兼论数术背景下的汉代历法
4
作者
韦胤宗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后汉书》、汉碑有"元二之灾""中遭元二"等说法,其"元二"长久以来不得确解。实则"元二"的说法,与数术背景下汉代的历法有关。汉代阴阳谶纬学说盛行,当时历家推定历法,也受到阴阳家思想观念的...
《后汉书》、汉碑有"元二之灾""中遭元二"等说法,其"元二"长久以来不得确解。实则"元二"的说法,与数术背景下汉代的历法有关。汉代阴阳谶纬学说盛行,当时历家推定历法,也受到阴阳家思想观念的影响。汉人"以律起历",历家又迷信特殊数字,以《易》数来算律历,并以律历谈灾异。西汉前期官方实行《颛顼历》,武帝元封七年改行《太初历》,两者有所龃龉,历家为了弥合两者矛盾,于是在新历的一元中加入阴、阳二种灾岁,阳旱阴水,即一元之中有水、旱二种灾害,是为"元二之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二之灾
颛顼历
太初历
三统历
数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初历的纪年问题——太岁纪年法被淘汰的原因
被引量:
2
5
作者
斯琴毕力格
罗见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9,共8页
战国、秦到汉初,古人确曾用过太岁纪年。但东汉以后,太岁纪年为什么被淘汰?太初历所定"百四十四岁而太岁超一辰"是否准确?文章从十干和岁阳的对应、摄提格与假岁星混用等7个方面作了大胆、新颖的论述。
关键词
太初历
太岁纪年法
星岁纪年法
原文传递
秦王朝国庆(“十月朔”)与新年的合一
6
作者
王学理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朝贺皆自十月朔"。因为秦以建亥之月为岁首,采用《颛顼历》,所以就把夏历十月一日作为一年的开始,十月朔也就成了全民欢庆朝贺的法定节日。但随着历史上多次改历与置闰,秦原来形成的节庆活动也深深地融化...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朝贺皆自十月朔"。因为秦以建亥之月为岁首,采用《颛顼历》,所以就把夏历十月一日作为一年的开始,十月朔也就成了全民欢庆朝贺的法定节日。但随着历史上多次改历与置闰,秦原来形成的节庆活动也深深地融化在中国人的文化现象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朔”
岁首
“改正朔”
《颛顼历》
《太初历》
金人十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历法制定中的“验历”问题
7
作者
孙小淳
罗依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
“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为背景,探讨验历在中国历法制定中的作用,研究古代历家对验历的认识、验历活动的组织、验历的内容。验历所采取的天象经历了从气朔到日月食,再到五星运动天象的扩展,难度逐渐增加,且越来越精细,反映了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进步。验历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天象观。验历的观测和对历法疏密的判定还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统计性质,说明中国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并非完全决定论的,为偶然发生的天象及“天人感应”的思想留有了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历
太初改历
五星
天象记录
天人感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数将易——《天官书》的文本编纂与司马迁的天人之学
8
作者
印志远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8,共18页
以往学术史对于《天官书》的争论多集中于司马迁是否是文本作者的问题上。从出土文献来看,早期的天文类典籍多以单一的类型篇章进行流传,至于汉代,这些不同门类的天文文献开始融合成新的复合型文献,司马迁编纂的《天官书》即是如此。《...
以往学术史对于《天官书》的争论多集中于司马迁是否是文本作者的问题上。从出土文献来看,早期的天文类典籍多以单一的类型篇章进行流传,至于汉代,这些不同门类的天文文献开始融合成新的复合型文献,司马迁编纂的《天官书》即是如此。《天官书》材料来源杂驳融合了甘氏、石氏、唐都、魏鲜、王朔等学者单一的类型篇章而衍生出新的复合型天文文献。对比早期出土以及传世天文文献,可知早期的天文学说各有学术系统,《天官书》构建的天人体系是带有司马迁个人学术意志的一家之言,而这篇一家之言的学术系统影响甚远,其最终遮蔽了其他学派,成为古代天文学说的主流。同时,《天官书》的文本编纂也与汉武帝太初改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天官书》以太初元年为天文记录的分界点,既保留了旧有的天文数据,同时也预设了将来的星占之学。司马迁摹绘的天人系统试图囊括古往今来,其核心目的乃是为后世的哲王建立不易的终极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官书
文本编纂
早期天文学
太初改历
原文传递
略说《太初历》及其历史影响——兼谈落下闳其人其事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存良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太初改历是西汉武帝中期一次重要的历法改革,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改历经过两个阶段,最后采用的是由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的新历,以正月为岁首,将太阳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太阴历的十二月有机结合起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19年7闰,确...
太初改历是西汉武帝中期一次重要的历法改革,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改历经过两个阶段,最后采用的是由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的新历,以正月为岁首,将太阳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太阴历的十二月有机结合起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19年7闰,确立了我国历法的基本范式,对后世历法和天文历算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唐都、落下闳等人以方士身份参与改历,"以律起历",将历法推步与音律度量结合起来,虽巧妙地化解了改历中遇到的难题,但同时也使历法增加了神秘性和不可知性。落下闳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历算学家,继承了先秦以来"浑天说"的思想,运用浑仪观测天象,以浑象演示天象,是"浑天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性人物。落下闳研究要结合《太初历》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要与汉武帝"兴造功业""比德三王"等建立"汉家制度"的文治思想相结合,才能看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初历》
太初改历
落下闳
落下闳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三统历对太初历所作的易学诠释转向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艮陶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太初历和三统历是西汉时期最为闻名的两部历法,并且两历之间存在着治历原则、理念以及推算数据上的一致性。据此可知,三统历实为脱胎于太初历而成。但三统历并不是对太初历的简单复述,而是依托《周易》等儒家经典对太初历做了诠释层面...
太初历和三统历是西汉时期最为闻名的两部历法,并且两历之间存在着治历原则、理念以及推算数据上的一致性。据此可知,三统历实为脱胎于太初历而成。但三统历并不是对太初历的简单复述,而是依托《周易》等儒家经典对太初历做了诠释层面的转向。通过借助《周易》等儒家经典,三统历将历法从元气宇宙论的朴素层面导入融合天人的天道关怀之中,使历法成为沟通天人的媒介。之所以产生如此转变,其原因在于随着儒学经学化的逐渐深入,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及其解释范围逐渐扩大。历法的制定亦开始尝试新的发展理路,在历、《易》一体思维的关照下,取资象数易学的思想学术成果,成就历、《易》结合的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统历
太初历
《周易》
诠释转向
原文传递
题名
太初历特殊置闰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斯琴毕力格
关守义
罗见今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7年第6期748-753,757,共7页
文摘
《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分别记述了具有同一起算点,但朔望月与回归年平均值根本不同的两种历.按照两部史书所记载的数据及算法分别排算出完整的历谱,并根据出土文物(汉简)对排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汉书.律历志》排算出的"太初历谱"确实是当时颁行过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太初历具有长期未被揭示的特殊置闰问题.
关键词
太初历
历谱
特殊置闰
Keywords
taichu
calendar
almanac
special
intercalation
分类号
P194.3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迁正黜色:试析居延新简EPT4:90所见“连小月”现象
2
作者
杨姚瑶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文摘
1972~1974年甘肃甲渠候官(破城子)遗址出土的简EPT4∶90记载了较为少见的“连小月”现象,即连续两个月仅有二十九日。理论上根据秦汉时期的颛顼历和太初历,朔策均大于29又1/2日,在大小月的交替组合中产生的余数积累后出现“连大月”现象,与“连小月”相违背。由于中央颁朔至地方有一定的时间差和民间自行制历的存在,即使在武帝太初改历之后,地方上可能仍存在着各自的制历系统,在中央颁朔未到达的时间里填补用历的空白。本文推测如果两种历朔出现矛盾,则可通过调节月份长短予以弥合,由此产生“连小月”现象。地方性制历在调整月份大小、记日干支的过程中向中央颁布的历朔靠拢,从而纳入统一王朝的时间秩序中。
关键词
居延新简
连小月
历法
颛顼历
太初历
Keywords
Juyan
New
Bamboo
and
Wooden
Slipss(excavated
in
Juyan
area
in
1970s)
Lian
Xiaoyue(continued
small
mouths)
calendar
Zhuanxu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汉《易阴阳》对冬至特性的阐发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东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53,共18页
文摘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历法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物候历、颛顼历、太初历。不同阶段对于阴阳、四象、八风、八卦、五行、九宫等学说的解释都有不同。汉武帝太初改历体现着以冬至为中心的四分术历法思想,而作为一种历理准备,《易阴阳》对于冬至特性作出了独到的哲学概括,并将多种学说加以相应的调整,使之构成一种《易》学性质的历法理论。
关键词
易阴阳
物候历
颛顼历
太初历
冬至特性
Keywords
Yi
Yin-Yang
phenological
calendar
Zhuanxu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ter
solstice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元二”——兼论数术背景下的汉代历法
4
作者
韦胤宗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文摘
《后汉书》、汉碑有"元二之灾""中遭元二"等说法,其"元二"长久以来不得确解。实则"元二"的说法,与数术背景下汉代的历法有关。汉代阴阳谶纬学说盛行,当时历家推定历法,也受到阴阳家思想观念的影响。汉人"以律起历",历家又迷信特殊数字,以《易》数来算律历,并以律历谈灾异。西汉前期官方实行《颛顼历》,武帝元封七年改行《太初历》,两者有所龃龉,历家为了弥合两者矛盾,于是在新历的一元中加入阴、阳二种灾岁,阳旱阴水,即一元之中有水、旱二种灾害,是为"元二之灾"。
关键词
元二之灾
颛顼历
太初历
三统历
数术
Keywords
"Yuan
er"
Disaster
Zhuanxu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Santong
calendar
Divinatory
Studies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P19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初历的纪年问题——太岁纪年法被淘汰的原因
被引量:
2
5
作者
斯琴毕力格
罗见今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崇祯历书>中的‘法’与‘数’及其在中国的嬗变"(10863001)
文摘
战国、秦到汉初,古人确曾用过太岁纪年。但东汉以后,太岁纪年为什么被淘汰?太初历所定"百四十四岁而太岁超一辰"是否准确?文章从十干和岁阳的对应、摄提格与假岁星混用等7个方面作了大胆、新颖的论述。
关键词
太初历
太岁纪年法
星岁纪年法
Keywords
taichu
calendar
Tai
Sui
Annals
Xing
Sui
Annals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秦王朝国庆(“十月朔”)与新年的合一
6
作者
王学理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室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摘
秦统一中国后,规定"朝贺皆自十月朔"。因为秦以建亥之月为岁首,采用《颛顼历》,所以就把夏历十月一日作为一年的开始,十月朔也就成了全民欢庆朝贺的法定节日。但随着历史上多次改历与置闰,秦原来形成的节庆活动也深深地融化在中国人的文化现象中了。
关键词
“十月朔”
岁首
“改正朔”
《颛顼历》
《太初历》
金人十二
Keywords
Shiyueshuo
(
October
1
st)
beginning
of
a
year
Gaizhengshuo
Zhuanxu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twelve
metal
colossi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历法制定中的“验历”问题
7
作者
孙小淳
罗依然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文摘
“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为背景,探讨验历在中国历法制定中的作用,研究古代历家对验历的认识、验历活动的组织、验历的内容。验历所采取的天象经历了从气朔到日月食,再到五星运动天象的扩展,难度逐渐增加,且越来越精细,反映了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进步。验历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天象观。验历的观测和对历法疏密的判定还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统计性质,说明中国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并非完全决定论的,为偶然发生的天象及“天人感应”的思想留有了余地。
关键词
验历
太初改历
五星
天象记录
天人感应
Keywords
calendar
testing
taichu
calendar
reform
Planetary
movement
Astronomical
records
Interaction
of
Heaven-Man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数将易——《天官书》的文本编纂与司马迁的天人之学
8
作者
印志远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8,共18页
文摘
以往学术史对于《天官书》的争论多集中于司马迁是否是文本作者的问题上。从出土文献来看,早期的天文类典籍多以单一的类型篇章进行流传,至于汉代,这些不同门类的天文文献开始融合成新的复合型文献,司马迁编纂的《天官书》即是如此。《天官书》材料来源杂驳融合了甘氏、石氏、唐都、魏鲜、王朔等学者单一的类型篇章而衍生出新的复合型天文文献。对比早期出土以及传世天文文献,可知早期的天文学说各有学术系统,《天官书》构建的天人体系是带有司马迁个人学术意志的一家之言,而这篇一家之言的学术系统影响甚远,其最终遮蔽了其他学派,成为古代天文学说的主流。同时,《天官书》的文本编纂也与汉武帝太初改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天官书》以太初元年为天文记录的分界点,既保留了旧有的天文数据,同时也预设了将来的星占之学。司马迁摹绘的天人系统试图囊括古往今来,其核心目的乃是为后世的哲王建立不易的终极法则。
关键词
天官书
文本编纂
早期天文学
太初改历
Keywords
"Book
of
Chinese
Constellations"
textual
compilation
early
astronomy
taichu
calendar
reform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说《太初历》及其历史影响——兼谈落下闳其人其事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存良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摘
太初改历是西汉武帝中期一次重要的历法改革,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改历经过两个阶段,最后采用的是由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的新历,以正月为岁首,将太阳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太阴历的十二月有机结合起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19年7闰,确立了我国历法的基本范式,对后世历法和天文历算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唐都、落下闳等人以方士身份参与改历,"以律起历",将历法推步与音律度量结合起来,虽巧妙地化解了改历中遇到的难题,但同时也使历法增加了神秘性和不可知性。落下闳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历算学家,继承了先秦以来"浑天说"的思想,运用浑仪观测天象,以浑象演示天象,是"浑天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性人物。落下闳研究要结合《太初历》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要与汉武帝"兴造功业""比德三王"等建立"汉家制度"的文治思想相结合,才能看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
《太初历》
太初改历
落下闳
落下闳研究
Keywords
taichu
calendar
(
《
太初历》
)
taichu
calendar
adjustment
Luo
Xia-hong
study
of
Luo
Xia-hong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三统历对太初历所作的易学诠释转向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艮陶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国学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文摘
太初历和三统历是西汉时期最为闻名的两部历法,并且两历之间存在着治历原则、理念以及推算数据上的一致性。据此可知,三统历实为脱胎于太初历而成。但三统历并不是对太初历的简单复述,而是依托《周易》等儒家经典对太初历做了诠释层面的转向。通过借助《周易》等儒家经典,三统历将历法从元气宇宙论的朴素层面导入融合天人的天道关怀之中,使历法成为沟通天人的媒介。之所以产生如此转变,其原因在于随着儒学经学化的逐渐深入,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及其解释范围逐渐扩大。历法的制定亦开始尝试新的发展理路,在历、《易》一体思维的关照下,取资象数易学的思想学术成果,成就历、《易》结合的新的"范式"。
关键词
三统历
太初历
《周易》
诠释转向
Keywords
Santong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Zhou
yi
transformation
of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B23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初历特殊置闰问题
斯琴毕力格
关守义
罗见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迁正黜色:试析居延新简EPT4:90所见“连小月”现象
杨姚瑶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西汉《易阴阳》对冬至特性的阐发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说“元二”——兼论数术背景下的汉代历法
韦胤宗
《长江学术》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太初历的纪年问题——太岁纪年法被淘汰的原因
斯琴毕力格
罗见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6
秦王朝国庆(“十月朔”)与新年的合一
王学理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古代历法制定中的“验历”问题
孙小淳
罗依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历数将易——《天官书》的文本编纂与司马迁的天人之学
印志远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9
略说《太初历》及其历史影响——兼谈落下闳其人其事
张存良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三统历对太初历所作的易学诠释转向
孙艮陶
《周易研究》
CSSCI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