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丹溪脾胃观源流与特征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沈堂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朱丹溪脾胃观形成源流及其理法方药规律与特点,拓展丹溪学术研究内容。[方法]以文献学的方法,对照分析朱丹溪脾胃观形成的师承脉络,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病的治法用药以及从脾胃论治三方面分析其脾胃观的主要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朱丹溪脾胃观形成源流及其理法方药规律与特点,拓展丹溪学术研究内容。[方法]以文献学的方法,对照分析朱丹溪脾胃观形成的师承脉络,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病的治法用药以及从脾胃论治三方面分析其脾胃观的主要特征。[结果]丹溪脾胃观的形成与其师承老师、名家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观点源自于刘完素,汲取李东垣脾胃论用药规律,批判性地保留张从正对脾胃学术主张,全面继承罗知悌的临床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生理病理重视脾胃、治法用药顾护脾胃的特点,并创立健脾调气解六郁、健脾扶正祛外感、健脾养血除痈肿、健脾发汗消痎疟、清胃利肠倒仓法等从脾胃入手、灵活加减治疗外感、杂症的方法。[结论]丹溪脾胃观形成及其特点对于指导当今临床应用和中医师培养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脾胃观 源流 特征 中医师承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文献学
下载PDF
融合教学法在中医文献学本科教学中的构想与应用探索
2
作者 温佳雨 钱会南 李柳骥 《中医教育》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中医文献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融合教学法通过融合多种教育方法、技术和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了解中医文献学的教学现状,在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汇总形... 中医文献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融合教学法通过融合多种教育方法、技术和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了解中医文献学的教学现状,在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汇总形成适用于中医文献学的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具体实施可概括为课前充分准备,包括问卷调研及成员分组;课中优化设计,包括应用具有思政意义的多媒体素材、雕版印刷体验、分享阅读、专题讨论的设置;课后创新考核,包括期末成果1+1选择,课程收获调研。融合教学法在中医文献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也可为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学法 教学方法 中医文献学 本科教学
原文传递
浅析日记史料与中医学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奕望 陈丽云 胡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1-523,共3页
日记的内容大多真实可靠,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一些名人、医家的日记,经常载录疾病资料、证治过程、医案记录等。日记史料所提供的素材,可以补充医学史实,深化医史人物,甚至破释历史谜团,对于当今中医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日记 史料 中医学术 中医文献学 医学史 医史互证
原文传递
从《沈氏女科辑要》看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鑫惠 杨奕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英按语、张山雷笺疏,遂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它对血崩的治法、带下的病机、妊娠卒倒及肿胀的病因、小柴胡汤通治热入血室等女科证治问题论述详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临床价值较高,体现出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结论]《沈氏女科辑要》证治疾病灵活变通、补偏救弊,对于当今中医妇科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 中医文献学 《沈氏女科辑要》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沈尧封 王孟英 张山雷
下载PDF
中医文献学研究范式的变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祥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第2期30-33,共4页
中医文献学是中医学和文献学的交叉学科,对中医文献的研究是中医发展的根基和源流。但是,中医文献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其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尚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医文献学的研... 中医文献学是中医学和文献学的交叉学科,对中医文献的研究是中医发展的根基和源流。但是,中医文献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其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尚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医文献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综合梳理,以范式为基本理论来源,说明该学科理论研究的变化;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医文献学和中医信息学之间的逻辑关系,证实了中医信息学是中医文献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献学 范式理论 中医信息学
下载PDF
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
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是在增强古代医药文献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及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了解整理古代文献的基本知识和现代化手段及技术。为了探索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模... 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是在增强古代医药文献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及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了解整理古代文献的基本知识和现代化手段及技术。为了探索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我们开展了第二课堂"中医文献学基础课程在整理《脉经》中的运用"。笔者认为第二课堂的选题要基于第一课堂,充分的准备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的基础,师生互动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献学 第二课堂
下载PDF
论出土秦汉医书与早期文献整理——中医文献学史论·先秦两汉(一) 被引量:1
7
作者 焦振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8,共4页
对20世纪出土秦汉医书及当时医学状态、早期医书的形成、出土医书所反映的文献整理内容进行讨论,认为春秋战国至西汉,巫医并存是医学的常态,医书内容古朴而简略,医巫混杂,以方药为主,理论简略且单薄;医书形成与古时"采诗"制... 对20世纪出土秦汉医书及当时医学状态、早期医书的形成、出土医书所反映的文献整理内容进行讨论,认为春秋战国至西汉,巫医并存是医学的常态,医书内容古朴而简略,医巫混杂,以方药为主,理论简略且单薄;医书形成与古时"采诗"制度和文献整理有关;出土秦汉医书反映的文献整理内容有编纂目录、收集编述、分类归属、规则行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献学 出土医学文献 秦汉医书
下载PDF
论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如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6-20,共5页
出土医学文献包括涉医甲骨、金石、简牍、缣帛、敦煌西域医学卷子、黑水城医学册叶等。这些文献具有时间跨度长,载体种类多,内容涉及广,学术价值大,阅读研究难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可探寻传世古医籍源头,梳理中医经典脉络;... 出土医学文献包括涉医甲骨、金石、简牍、缣帛、敦煌西域医学卷子、黑水城医学册叶等。这些文献具有时间跨度长,载体种类多,内容涉及广,学术价值大,阅读研究难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可探寻传世古医籍源头,梳理中医经典脉络;发掘古代医学的成就,充实、改写中国医学史;可据以校勘传世古医籍,匡正千年之讹,破释千古之谜。这项工作应成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出土医学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现状及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医学文献 简帛 敦煌卷子 医史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