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和Th1/Th2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明华 杨华 +2 位作者 吕志华 杨勇胜 于波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92-2196,共5页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和辅助性T1(Th1)/辅助性T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7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8例和未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和辅助性T1(Th1)/辅助性T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7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8例和未感染组56例。未感染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感染组在其基础上采用VSD治疗。检测甲襞总积分、毛细血管流速与白微栓、碱性磷酸酶(ALP)、磷(P)、钙(Ca)浓度、Th1/Th2、感染组病原菌。结果与未感染组比,术后感染组甲襞总积分、白微栓降低,毛细血管流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LP、P、Ca浓度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比,术后未感染组IFN-γ、IL-2、TNF-α、IL-6水平升高(P<0.05);未感染组血清Th1及Th2亚群水平高于感染组,且未感染组Th1/Th2值较低,处于失衡状态(P<0.05)。18例感染患者分离出5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0.87%)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7.25%,真菌仅占1.96%。结论 VSD可明显控制感染,改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及骨代谢,可改善Th1/Th2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微循环 辅助性T1细胞 辅助性T2细胞
原文传递
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的干预 被引量:16
2
作者 奚耀 赵雷 +2 位作者 朱亮 钱风华 钱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84-278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升降散组(28例),另将健康志愿者9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升降散组患者在西医... 目的研究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升降散组(28例),另将健康志愿者9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升降散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100 m 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患者予口服安慰剂;3组的疗程均为3 d。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Th1/Th2及其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的水平。结果常规组与升降散组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WBC、Th1/Th2和T-be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后CRP、PCT和GATA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对照组比较,除GATA3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降散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中医临床征候和炎症反应指标,对血清Th1/Th2失衡及其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水平具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升降散 中医临床证候 Th1 TH2 T-BET GATA-3
下载PDF
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 Th1/Th2和 Th17/Treg失衡的干预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亮 奚耀 +4 位作者 赵雷 钱风华 沙媛媛 夏一春 钱义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CD4+T辅助细胞Th1/Th2和Th17/Treg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脓毒症造模后比较升降散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各组小鼠Th1、Th2、Th17和Treg细胞占辅... 目的:观察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CD4+T辅助细胞Th1/Th2和Th17/Treg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脓毒症造模后比较升降散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各组小鼠Th1、Th2、Th17和Treg细胞占辅助T细胞比例及Th1/Th2、Th17/Treg比值的变化。结果①Th1细胞比例:脓毒症组24 h内持续上升,升降散组24 h内逐渐下降,12 h和24 h脓毒症组均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升降散组( P<0.05或<0.01)。Th2细胞比例各时间段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h17细胞比例:升降散组24 h内呈逐渐升高趋势;6 h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升降散组(P<0.01),12 h和24 h脓毒症组均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或<0.01),12 h和24 h升降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P<0.01)。 Treg细胞比例:脓毒症组、升降散组24 h内呈逐渐升高趋势;各时间段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4 h脓毒症组高于假手术组和升降散组(P<0.05或<0.01)。②Th1/Th2比值:各时间段脓毒症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升降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脓毒症组高于假手术组和升降散组(P<0.05);Th17/Treg比值:各时间段脓毒症组均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或<0.01),6 h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升降散组(P<0.01),12 h和24 h升降散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升降散具有调节脓毒症小鼠CD4+T辅助细胞Th1/Th2和Th17/Treg失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升降散 TH1 TH2 Th17 TREG
下载PDF
哮喘患者调节性T细胞对Th1和Th2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孟珊珊 于金燕 +4 位作者 闫冰迪 张庆华 王珂 张捷 刘晶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s)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哮喘组)和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单... 目的探讨轻、中度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s)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哮喘组)和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应用磁珠法体外分离CD4+CD25+CD127-/low 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体外培养,观察Tregs对效应细胞增殖及Th1、Th2分化的影响。结果 (1)哮喘组CD4+CD25+CD127-/low/PBMC比率[(2.26±0.14)%]以及CD4+CD25+CD127-/low 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率(52.92%)均低于对照组[(3.04±0.18)%,85.51%](P<0.05);(2)哮喘组Tregs对GATA-3基因、白细胞介素-13的抑制率(27.06%,56.34%)低于对照组(79.60%,86.73%)(P<0.05);(3)经Tregs干预,哮喘组T-bet/GATA-3比值(0.54±0.11)低于非Tregs干预(0.78±0.16)(P<0.05)。结论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regs数量及功能均下降;Tregs对效应T细胞及Th2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可能是导致Th1/Th2细胞轴偏向于Th2细胞极性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TH1细胞 TH2细胞 急性发作期
原文传递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变化及其与Th1/Th2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艳玲 李东宁 王勤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55水平变化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PV组,根据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23)、中度组(n=34)、轻度组(n=38),另选取同期56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55水平变化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PV组,根据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23)、中度组(n=34)、轻度组(n=38),另选取同期5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测定外周血miR-155、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外周血Th1、Th2百分比,采用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NF-γ)、IL-2、IL-4、IL-10。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与Th1/Th2、T-bet、GATA3的相关性。结果PV组外周血miR-155、Th1百分比、Th1/Th2、T-bet和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h2百分比、GATA3和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miR-155、Th1百分比、Th1/Th2、T-bet和血清IFN-γ、IL-2水平逐步升高,外周血Th2百分比、GATA3和血清IL-4、IL-10水平逐步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与Th1/Th2、T-be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2、0.749,P均<0.05),与GATA3呈负相关(r=-0.585,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介导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应答,参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微小RNA-155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炎症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毓玲 张国 +3 位作者 梁运啸 农兵 梁列新 郭先文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069-2075,共7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对IBS-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30例IBS-D患者(IBS-D组)和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肠黏膜中辅助性T细胞(Th)22的比例和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对IBS-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30例IBS-D患者(IBS-D组)和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肠黏膜中辅助性T细胞(Th)22的比例和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22细胞、Th17细胞、Th2细胞、Th1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上述指标与IBS症状严重程度(IBS-SSS)评分、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对IBS-D的诊断效能。结果IBS-D组患者肠黏膜Th22细胞比例及IL-22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黏膜Th22细胞比例、IL-22水平和外周血Th22细胞、Th17细胞比例与IBS-SSS评分、GSR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肠黏膜Th22细胞比例、IL-22水平和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诊断IBS-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39、0.738,灵敏度分别为86.7%、83.3%、62.5%,特异度分别为80.0%、75.0%、53.3%。结论IBS-D患者肠黏膜Th22细胞及其效应因子IL-22水平增高,两者均与IBS-D患者的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且对IBS-D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TH22细胞 白细胞介素22 TH17细胞 TH2细胞 TH1细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检测不同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h1、Th2、Th17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钟乃凤 马莉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及细胞内因子染色技术(ICS)检测78例AS患者(其中低活动性AS 44例、高活动性AS 34例)... 目的初步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及细胞内因子染色技术(ICS)检测78例AS患者(其中低活动性AS 44例、高活动性AS 34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1细胞、Th2细胞和Th17细胞数量,分析与AS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AS组、低活动性AS组和高活动性AS组外周血Th1细胞比例分别为15.86%±3.30%、14.18%±2.35%和17.75%±3.1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05%±2.35%,P<0.01),且高活动性AS组明显高于低活动性AS组(P<0.01)。AS组和高活动性AS组外周血Th2细胞比例分别为1.51%±0.51%、1.31%±0.41%,均明显低于低活动性AS组(1.90%±0.51%)和正常对照组(1.98%±0.60%)(P均<0.05)。AS组、低活动性AS组和高活动性AS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57%±0.78%、1.26%±0.57%和2.00%±0.8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2%±0.35%,P<0.05),且低活动性AS组明显低于高活动性AS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AS患者外周血Th1细胞、Th17细胞比例与Bath 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409,P均<0.01],Th2细胞与BASDAI呈负相关(r=-0.340,P<0.01)。结论 AS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异常,由此导致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及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数量有助于判断AS病情、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Th1/Th2、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玉 韩佳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辅助性T细胞1 (Th1)、辅助性T细胞2 (Th2)、辅助性T细胞17 (Th17)的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5...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辅助性T细胞1 (Th1)、辅助性T细胞2 (Th2)、辅助性T细胞17 (Th17)的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AR组(变应性鼻炎小鼠未给予药物治疗,n=8)、法舒地尔组(变应性鼻炎小鼠给予法舒地尔治疗,n=8)、对照组(正常小鼠未给予药物治疗,n=8)。利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鼻黏膜HE染色,比较3组小鼠呼吸区黏膜的形态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每组小鼠鼻黏膜中IFN-γmRNA、IL-4 mRNA、IL-17 mRNA及Treg的特异性核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组IL-4 mRNA、IL-17 mRNA表达明显升高,IFN-γmRNA、Foxp3mRNA表达降低(均P <0.05)。与AR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抓搔鼻部)明显缓解,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黏膜水肿减轻。IL-4 mRNA表达明显降低,IFN-γmRNA、Foxp3 mRNA、IL-17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 <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黏膜局部Th1/Th2、Th17/Treg的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法舒地尔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汯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辅助性T细胞1(Th1)及辅助性T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辅助性T细胞1(Th1)及辅助性T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使用替吉奥治疗)和观察组(使用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Th1及Th2类细胞因子[Th1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Th2包括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EA、CA19-9、CA72-4、IL-4、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IL-2、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EA、CA19-9、CA72-4、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减轻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替吉奥 血清肿瘤标志物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squamous cancer growth in a mouse model by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triggered Th9 cell expansion 被引量:8
10
作者 Bei-Ping Miao Rui-Shi Zhang +9 位作者 Huan-Ji Sun Yan-Ping Yu Tao Chen Lin-Jing Li Jiang-Qi Liu Jun Liu Hai-Qiong Yu Min Zhang Zhi-Gang Liu Ping-Chang Ya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71-379,共9页
Currently, therapy for squamous cancer (SqC) is unsatisfactory.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SEB) has strong immune regulatory activity. This study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SEB enforces the effect of immunothera... Currently, therapy for squamous cancer (SqC) is unsatisfactory.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SEB) has strong immune regulatory activity. This study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SEB enforces the effect of immunotherapy on SqC growth in a mouse model. C3H/HeN mice and the SqC cell lin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VII were used to create an SqC mouse model. Immune cell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by flow cytometry. Real-time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arget molecule expression. An apoptosis assa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T helper-9 (Th9) cells on the SqC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unotherapy consisting of SEB plus SqC antige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qC growth in the mice. The frequency of Th9 cells was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SqC tissue and mouse spleens after treatment. SEB markedly increased the levels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 phosphoryl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1 (HDAC1) and PU.1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of the interleukin 9 (IL-9) gene) in CD4^+ T cells. Exposure to SqC-specific Th9 cells markedly induced SqC cell apopto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SEB induces Th9 cells in SqC-bearing mice, and theseTh9 cells inhibit SqC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stone deacetylase-1 INTERLEUKIN-9 squamous cancer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T helper-9 cell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和Th1免疫失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夕雷 钱雷 孙海玲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264-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H17细胞 TH1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及miR-155表达分析
12
作者 赵亮 朱玥 王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中医证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细胞及微小RNA-155(miR-155)表达。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作为AD组(n=112),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脾虚湿蕴组(n=46...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中医证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细胞及微小RNA-155(miR-155)表达。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作为AD组(n=112),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脾虚湿蕴组(n=46)、湿热内蕴组(n=37)和血虚风燥组(n=29),另选60例本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比较各组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百分比差异、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Th17类细胞因子(IL-17)及miR-155表达。结果:AD组外周血Th1、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Th2、Th17、IL-4、IL-17、miR-155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AD患者外周血Th1、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Th2、Th17、IL-4、IL-17表达水平相比,湿热内蕴组>脾虚湿蕴组>血虚风燥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miR-155表达水平相比,湿热内蕴组>脾虚湿蕴组>血虚风燥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AD患者外周血Th2、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miR-155表达存在差异性,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指导A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中医证型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微小RNA-155
下载PDF
D-松醇调节Notch1/Hes1信号通路对银屑病皮损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敬 冯世军 +3 位作者 刘远 李泊辰 艾东方 杨秀芳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索D-松醇对银屑病皮损大鼠Th1/Th2平衡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构建咪喹莫特(IMQ)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MQ组、D-松醇低剂量组、D-松醇中剂量组、D-松醇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大鼠给与D-松醇低、中、高... 目的:探索D-松醇对银屑病皮损大鼠Th1/Th2平衡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构建咪喹莫特(IMQ)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MQ组、D-松醇低剂量组、D-松醇中剂量组、D-松醇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大鼠给与D-松醇低、中、高剂量组(50mg/kg、100mg/kg、150mg/kg)和阳性对照组(1mg/kg,甲氨蝶呤)灌胃治疗,对照组和IMQ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7d。在给药第8天对各组大鼠银屑病皮损症状和指数(MPASI)评价;HE染色观察银屑病皮损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比值;Western blot检测T盒子转录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缺刻基因1(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Q组大鼠皮肤出现银屑病样病变如红斑、过度角质化、炎性细胞浸润等,IFN-γ、TNF-α、Th1细胞、T-bet、Notch1、Hes1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IL-10、Th2细胞、GATA-3水平显著降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P<0.05);经D-松醇治疗后,大鼠银屑病样病变减轻或消失,皮损指数下降,IFN-γ、TNF-α、Th1细胞、T-bet、Notch1、Hes1水平下降(P<0.05),IL-4、IL-10、Th2细胞、GATA-3水平升高,Th1/Th2比例有所恢复(P<0.05)。结论:D-松醇可能通过抑制Notch1/Hes1信号通路调节Th1/Th2平衡,降低炎性因子产生,减轻IMQ大鼠银屑病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松醇 银屑病 缺刻基因1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通路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IL-35对Th1和Th17可塑性的作用
14
作者 许耘川 皇甫昱婵 马妍慧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百分比(Th1%)和Th17百分比(Th17%)。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γ-干扰素(IFN-γ)和IL-17A高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和预后不良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L-35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采用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观察IL-35对Th1分泌IL-17A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Th1%显著降低(P=0.019),Th17%显著升高(P<0.001)。结直肠癌组Th1%与Th17%的r2值(0.393 4)与正常对照组(0.041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基于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IFN-γmRNA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74,95%可信区间(CI)为0.58~0.94,P=0.013],IL-17A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HR=1.26,95%CI为1.02~1.59,P=0.020)。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IL-35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结果显示,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呈异常变化,且IL-35表达增加。高表达的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结直肠癌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肿瘤免疫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Th17和miR-150表达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15
作者 吕明军 姚佳雯 宋颖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743-2746,共4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17和miR-150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PV患者为PV组,并选取同期6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组。PV组男63例、女49例,年...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17和miR-150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PV患者为PV组,并选取同期6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组。PV组男63例、女49例,年龄(46.89±12.35)岁;正常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4.36±11.22)岁。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将PV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PV组和正常组Th1、Th17及miR-150水平,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Th1、Th17、miR-150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7、IL-22]水平,分析Th1、Th17、miR-150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F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V组Th1和Th17水平均高于正常组[(22.76±3.21)%比(16.83±1.65)%、(3.35±0.68)%比(1.25±0.37)%],miR-150水平低于正常组[(0.80±0.09)比(0.99±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8、22.21、10.38,均P<0.05);轻度组Th1和Th17水平均低于中度组、高度组,miR-150水平高于中度组、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29、19.41、92.93,均P<0.05);轻度组IL-2、IL-17和IL-22水平均低于中度组、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03、42.79、23.34,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V患者外周血Th1、Th17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771、0.514,均P<0.05),miR-150水平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0.703,P<0.05)。结论PV患者外周血Th1、Th17水平升高,miR-150水平下降,三者与PV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miR-150 病情程度
下载PDF
T细胞在慢性鼻窦炎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婧 张东利 王旻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慢性鼻窦炎(CRS)的基本病理特征为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免疫应答紊乱及免疫细胞分化异常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各种亚型的T细胞及其分泌的炎性因子都对CR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Th1细... 慢性鼻窦炎(CRS)的基本病理特征为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免疫应答紊乱及免疫细胞分化异常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各种亚型的T细胞及其分泌的炎性因子都对CR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Th1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介导体液免疫,CRS患者体内存在Th1和Th2细胞比例失衡,当Th2免疫活性过度增高,造成Th2细胞浸润鼻黏膜局部,Th2细胞分泌的IL-4在鼻黏膜组织和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增加。IL-4可以对Th1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让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进一步促进体液免疫应答。本文重点对CD4^(+)T细胞、CD8^(+)T细胞在CRS中的发生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CD4^(+)T细胞 CD8^(+)T细胞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补体C4d、高敏C反应蛋白及肾移植术后Th1、Th2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军军 郭锋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1356-1360,1365,共6页
目的 分析并探讨补体C4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肾移植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与急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肾移植术患者共155例... 目的 分析并探讨补体C4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肾移植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与急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肾移植术患者共15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将发生AR的32例作为AR组,未发生AR的123例作为非AR组。分析肾活检组织中C4d表达、血清hs-CRP水平及肾移植术后Th1、Th2水平与AR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移植前单克隆抗体使用、移植前输血、移植后输血、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1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术中供肾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错配个数均低于非AR组(P<0.01)。AR组患者的补体C4d阳性率、血清hs-CRP及肾移植术后Th1、Th1/Th2水平高于非AR组,Th2低于非AR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4d阳性、血清hs-CRP、Th1、Th1/Th2水平与肾移植术后AR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Th2水平则存在负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h1、高hs-CRP、补体C4d阳性是肾移植术后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Th2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 Th1、hs-CRP水平增高、补体C4d阳性与肾移植术后发生AR的风险增加有关,Th2增高与AR的风险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4d 高敏C反应蛋白 肾移植术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同种异体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NOD1mRNA调节Th1/Th2和Treg/Th17细胞因子在肺结核中的免疫机制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兆明 陈素丽 +2 位作者 姬玉 李雪燕 田月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 探究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1,NOD1)表达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 目的 探究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1,NOD1)表达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相关性,分析NOD1 mRNA是否通过调节Th1/Th2,Treg/Th17的平衡参与肺结核细胞免疫进展过程。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6月~2022年7月昌吉市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肺结核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标准抗结核治疗6个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法检测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D1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h1/Th2和Th17/Treg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将抗结核治疗前后NOD1与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和IL-17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比较。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NOD1(10.87±5.29 vs 0.95±0.44),IL-4(17.23±4.77pg/ml vs 10.44±0.59pg/ml)和IL-10(29.17±2.07pg/ml vs24.17±2.88pg/ml)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86,-9.97,-9.89,均P<0.05);肺结核组IFN-γ(3.91±0.52pg/ml)和IL-17[28.93(27.57~31.03)pg/ml]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40±0.36pg/ml,33.35(29.77~35.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Z=-5.79,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NOD1,IL-4,IL-10和6个月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3,2.46,5.51,-26.51,9.47,10.13,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IFN-γ和IL-17治疗3个月和6个月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1,-13.81,-4.34,均P<0.05);所有病例接受抗结核治疗后效果良好,治疗6个月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1.73,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及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17和干扰素-γ表达与感染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刘玮健 马威 +2 位作者 苑翔 马铭阳 张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表达与感染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0例...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牙周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表达与感染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慢性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49)与轻中度组(n=61),选取同期60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外周血Th1、Th2、Th17水平,分析牙周组织HE染色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健康组IL-17、IFN-γ细胞H-score评分。结果重度组、轻中度组外周血Th1、Th2、Th17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度组Th1、Th17水平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牙周炎患者淋巴细胞数目少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且中度牙周炎患者少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组织IL-17、IFN-γ细胞的H-score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及牙周组织IL-17、IFN-γ表达升高,与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云云 宋进展 +1 位作者 吴汉妮 钱伟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0-323,共4页
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CLT)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水平,探讨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1%)、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2%)、Th1/Th2在各组间的差异和意义及分别与血清中针对甲状腺特异抗体的相关性。收集45例CLT患者外周血,... 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CLT)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水平,探讨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1%)、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Th2%)、Th1/Th2在各组间的差异和意义及分别与血清中针对甲状腺特异抗体的相关性。收集45例CLT患者外周血,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5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30例,2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2%;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显示,两组CLT患者外周血Th1%、Th1/Th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LT两组间Th1%、Th1/Th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Th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T患者外周血Th1%、Th1/Th2分别与血清TPOAb及TgAb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进一步证实Th1细胞在CLT发病中起主导作用,Th1/Th2细胞失衡且向Th1细胞漂移与CLT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提示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可成为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状态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 TH1细胞 TH2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