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压力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勇 崔吉文 黄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三峡医院急救ICU科2012年9月~2014年1月的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P0、P1、P2、P3、P4组,每组各8例,分别采用0、30、35、40、45 cm...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三峡医院急救ICU科2012年9月~2014年1月的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P0、P1、P2、P3、P4组,每组各8例,分别采用0、30、35、40、4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压力进行肺复张。记录患者吸痰后SI肺复张的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容积、肺动态顺应性(Cd)值明显高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复张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气道平台压(Pplat)明显低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1、P2、P3、P4组实施SI后其平均动脉血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与P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P4组心率(HR)分别与P1、P2、P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35 cm H2O为实施SI治疗ARDS患者的适合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痰 肺复张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开放吸痰后行控制性肺膨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振国 王晶 徐家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共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接呼吸机予以基础通气,稳定30 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共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接呼吸机予以基础通气,稳定30 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不予SI。监测吸痰前、吸痰后5 min、15 min、30 min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参数等。结果:非SI处理组ARDS吸痰后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低氧血症加重,然而SI处理组在吸痰后低氧血症加重的现象并不明显。与非SI组比较,SI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5 min和15 min时间点上显著增高(P<0.05),SI组肺静态顺应性(Cst)在吸痰后5 min、15 min和30 min较吸痰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5 min和15 min时间点上高于非SI组(P<0.05)。结论:SI能改善ARDS开放吸痰后肺的氧合指标,改善肺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征 控制性肺膨胀 开放吸痰 氧合指数 呼吸力学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开放吸痰后血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王晶 赵斌 刘振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稳定30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不予SI。利用E...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稳定30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不予SI。利用ELISA方法检测非SI组及SI组在使用油酸成模前、成模稳定后、吸痰后1h和4h时间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g/ml)、白介素1β(IL-1β)(pg/ml)、白介素6(IL-6)(pg/ml)、白介素10(IL-10)(pg/ml)的水平。结果:Beagle犬经油酸成模后,各类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特别是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较使用油酸成模前均显著升高(P<0.01);与此同时,与单纯吸痰(非SI组)相比而经吸痰和控制性肺膨胀(SI组)后,上述细胞因子均有下降(P<0.05),并且这种作用随着吸痰后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延长。结论:SI能改善ARDS开放吸痰后肺的氧合指标,改善肺顺应性的分子基础可能是改善组织(特别是心肺组织)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肺膨胀 开放吸痰 细胞因子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开放肺压力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磊 王书鹏 +1 位作者 秦英智 张纳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8-471,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在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上利用控制性肺膨胀法(SI)实施肺复张策略对血流动力学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期找到实施SI的理想压力及时间范围。方法14只绵羊在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温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建立ARDS模型,低流... 目的观察在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上利用控制性肺膨胀法(SI)实施肺复张策略对血流动力学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期找到实施SI的理想压力及时间范围。方法14只绵羊在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温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建立ARDS模型,低流速法描记准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寻找PV曲线的上拐点(UIP)以及下拐点(LIP)。以UIP下5cmH2O(1cmH2O=0.098kPa)、UIP、UIP上10cmH2O和UIP上20cmH2O将14只绵羊随机分为4组(U-5、U+0、U+10、U+20组),并作为SI的峰压进行肺复张,持续时间为60s,记录每次复张过程中及复张后连续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氧合指数变化,维持至2h后实验结束,行CT、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U+20组在SI过程中出现气胸,导致绵羊死亡;其余各组肺复张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影响。U+10组肺复张10s即出现中心静脉压(CVP)升高,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血压(MBP)明显下降,复张后CI恢复缓慢;U+0组及U-5组可完成整个肺复张过程,CVP轻度升高,CO、CI下降,U-5组在复张结束后15s、U+0组在复张结束后30s恢复至复张前水平。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仍见U+0组有肺大泡形成。结论对ARDS实施肺复张,应充分考虑压力对血流动力学及肺组织的损害;肺复张压力应选择在UIP或UIP下5cmH2O,此时对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肺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理想压力 实验研究 绵羊 血流动力学参数 安全性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对重症ARDS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贺慧为 杨春丽 +1 位作者 陈志 卢院华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重症ARDS患者在不同体位下进行肺复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ARDS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其中俯卧位组在入... 目的比较重症ARDS患者在不同体位下进行肺复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ARDS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其中俯卧位组在入组后立即进行俯卧位通气。两组患者均接受肺复张治疗,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呼吸机设置、动脉血气分析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控制性肺膨胀法进行肺复张后均能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但俯卧位组改善更显著(P<0.05)。俯卧位组的28d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也显著降低(P<0.001),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仰卧位组高(P<0.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能改善重症ARDS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仰卧位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的最佳压力选择 被引量:11
6
作者 邱海波 谭焰 +3 位作者 周韶霞 郭凤梅 代静泓 韩扣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实施控制性肺膨胀 (SI)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最佳复张压力。方法 采用肺泡灌洗法建立重度ARDS家兔模型 ,以 1~ 6倍的平均气道压 (Pm)作为实施SI的压力 ,屏气时间 2 0s。在SI前、SI期间及SI后 2min和 5min监测家... 目的 探讨实施控制性肺膨胀 (SI)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最佳复张压力。方法 采用肺泡灌洗法建立重度ARDS家兔模型 ,以 1~ 6倍的平均气道压 (Pm)作为实施SI的压力 ,屏气时间 2 0s。在SI前、SI期间及SI后 2min和 5min监测家兔血流动力学、肺力学、肺气体交换和肺损伤指标。以改善氧合和肺容积最显著、不加重肺损伤、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压力为最佳压力。结果 SI的压力达到 3Pm 以上时 ,家兔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 5Pm 和6Pm 时SI前后的PaO2 差值 (ΔPaO2 )分别为 (6 5± 40 )mmHg(1mmHg =0 133kPa)和 (5 2± 2 5 )mmHg ,显著高于 1Pm[(- 5± 4)mmHg ,P <0 0 5 ]。 5Pm SI时的动态肺顺应性增加最明显 ,达 (3 0 6± 0 2 4)ml/cmH2 O ,明显高于SI前的水平 [(1 0 9± 0 18)ml/cmH2 O ,P <0 0 5 ]。 5Pm 时SI前后肺容积改变最显著 ,达到 (4 4 0± 3 1)ml/kg,明显高于 1Pm[(8 3± 0 7)ml/kg ,P <0 0 5 ]。未实施SI的ARDS家兔肺损伤评分为 6 10± 0 77,5Pm 时的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 (4 4 0± 1 6 6 ,P <0 0 1)。 6Pm 时则导致肺泡过度膨胀 ,加重肺损伤。随着SI的压力增加 ,家兔的平均动脉血压显著降低。结论 重度ARDS家兔实施SI的最佳压力是 5P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肺膨胀 肺复张 最佳压力 家兔
原文传递
控制性肺膨胀压力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同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霞 崔吉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的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采用析因方差分析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的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采用析因方差分析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ARDS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1、S2、S3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150、175、200 mmHg(1 mmHg=0.133 kPa)负压吸痰;然后每组再随机分为P0、P1、P2、P3、P4亚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0、30、35、40、45 cmH2O(1 cmH2O=0.098 kPa)复张压力进行SI。记录并比较吸痰前后以及进行肺复张后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50例患者吸痰后肺复张容积(mL:87.56±28.47比109.38±34.63,t=3.573,P=0.001)和肺静态顺应性〔Cst(mL/cmH2O):27.69±13.25比35.87±17.47,t=2.814,P=0.004〕较吸痰前显著降低,气道峰压〔PIP(cmH2O):24.16±8.28比18.63±6.67,t=2.957,P=0.005〕、气道平台压〔Pplat(cmH2O):21.28±9.14比17.47±7.26,t=2.089, P=0.032〕、气道平均压〔Pm(cmH2O):13.26±4.65比10.41±3.54,t=3.271,P=0.001〕较吸痰前明显升高。肺复张容积、Cst、PIP、Pplat、Pm在不同吸痰负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09、0.986、1.121、0.910、1.043,P值分别为0.452、0.381、0.335、0.410、0.361),在不同肺复张压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81、5.028、3.064、3.036、4.050,P值分别为0.013、0.002、0.026、0.027、0.007),且两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两两比较后发现,在相同吸痰负压条件下,不同复张压力亚组(P1、P2、P3、P4)肺复张容积、Cst均明显高于其P0亚组,PIP、Pplat、Pm均明显低于P0亚组;而P1、P2、P3、P4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在不同吸痰负压及不同肺复张压力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痰 肺复张
原文传递
不同肺复张方法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小茂 王存 +1 位作者 陈亮 温海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RM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RM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肺内源性ARDS行RM,SI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最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IP和PCV方法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肺膨胀法 呼吸末正压递增法 压力控制法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肺损伤绵羊吸痰后肺复张容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永铭 邱海波 +2 位作者 杨毅 许红阳 孙辉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sustainedinflation ,SI)对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绵羊吸痰后肺复张容积的影响。方法 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绵羊ALI模型 ,进行两组吸痰 ,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用P -V曲线法测定吸痰前后肺复张...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sustainedinflation ,SI)对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绵羊吸痰后肺复张容积的影响。方法 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绵羊ALI模型 ,进行两组吸痰 ,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用P -V曲线法测定吸痰前后肺复张容积 ,同时观察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合的变化。结果 非SI组吸痰前肺复张容积 (98 8± 77 6 )ml,吸痰后 3min显著降低 (6 4 3ml± 5 3 0ml,P <0 0 5 )。SI组吸痰后3min、 15min肺复张容积分别为 (12 8 1± 78 0 )ml和 (119 4± 6 1 5 )ml,均较吸痰前 (6 8 0± 5 0 3)ml显著增加 (P <0 0 5 )。非SI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在吸痰前为 (82 2± 4 6 9)mmHg ,叹痰后 15min显著降低为 (71 2± 30 3)mmHg (P <0 0 5 ) ;SI组吸痰前后PaO2 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痰可加重肺泡塌陷 ,SI可明显促进肺泡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肺损伤 绵羊 吸痰 肺复张容积
原文传递
三种肺复张方法治疗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磊 吴倩 邓扬嘉 《中国综合临床》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3种肺复张方法治疗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外源性重度ARDS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 目的研究3种肺复张方法治疗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外源性重度ARDS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法(sustained inflation,SI)、呼气末正压递增法(increment peep,IP)、压力控制法(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3种方法进行肺复张。对完成肺复张的患者记录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 ),未完成患者记录肺复张中止原因。记录用后两种方法完成肺复张的患者达到最大肺复张程度时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ratong pressure,PEEP),记录3组患者14 d病死率,比较各组复张前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以PaO2/FiO2为标准,3种肺复张方法均能使肺明显复张,SI法组复张前、复张后5 min、复张后1 h的PaO2/FiO2分别为(70.4±14.8)、(306.8±97.5)、(229.6±116.2) mmHg;IP法组分别为(74.9±13.6)、(328.0±95.5)、(252.8±111.0) mmHg;PCV法组分别为(67.8±14.9)、(304.2±82.2)、(223.7±83.6) mmHg。各组间的复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最大复张程度时IP法组的PEEP较PCV法组高[(20.3±2.5) cmH2O与(18.5±1.8) cmH2O,P<0.05],操作中3种方法导致肺复张中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SI法组54.5%(12/22),IP法组35.0%(7/20),PCV法组9.6% (2/21)。P<0.05],14 d病死率SI法组为63.6%(14/22)、IP法组为70.0%(14/20)、PCV法组为61.9%(1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肺复张方法对重度肺外源性ARDS患者的肺复张作用相似。SI法的不良反应导致肺复张中止的概率最大,PCV法最小,相同肺复张效果下IP法较PCV法需要更高的PEEP,实际操作中应优选PCV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控制性肺膨胀法 呼气末正压递增法 压力控制法
原文传递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秋华 杨毅 +3 位作者 邱海波 许红阳 郭涛 徐晓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杂种犬48只被随机分为8组,气管内注入盐酸复制肺内源性ARDS(ARDSp)模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肺外源性ARDS(ARDSe)模型,两种模...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杂种犬48只被随机分为8组,气管内注入盐酸复制肺内源性ARDS(ARDSp)模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肺外源性ARDS(ARDSe)模型,两种模型分别应用常规机械通气(A组)、俯卧位通气(B组)、控制性肺膨胀(SI,C组)、俯卧位通气联合SI(D组)。观察各组基础状态、模型复制成功0、2和5h4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①ARDSp模型:中心静脉压(CVP)在A组、C组成模5h明显增加;肺动脉楔压(PAWP)在C组、D组成模5h明显增加;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A组、C组、D组成模2h、5h明显增加;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在C组成模5h明显降低;4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成模0、2和5h均明显增加;心排血指数(CI)在B组、C组成模2和5h明显降低,在D组成模2h明显降低,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RDSe模型:EVLWI在4组成模0、2和5h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其余心脏前负荷、心功能、后负荷相关参数在各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不同原因ARDS,俯卧位通气联合SI较单纯应用俯卧位通气或SI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其中对ARDSe血流动力学参数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俯卧位 控制性肺膨胀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绵羊肺力学和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焰 邱海波 +3 位作者 周韶霞 杨毅 韩扣兰 李书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748-750,共3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 SI)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时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的肺泡复张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内毒素诱导的绵羊 ARDS模型 ,观察实施 SI〔2 .94k Pa( 1 k Pa=1 0 .2 0 cm H2 O) ,屏气时间 2 0秒〕...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 SI)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时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的肺泡复张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内毒素诱导的绵羊 ARDS模型 ,观察实施 SI〔2 .94k Pa( 1 k Pa=1 0 .2 0 cm H2 O) ,屏气时间 2 0秒〕后绵羊的肺力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实施 SI后 ,绵羊的动态肺顺应性和肺容积显著增加 ,气道峰值压、平台压和平均气道压均显著降低 ( P均 <0 .0 5) ,并可维持 3~ 4小时。与未应用SI的绵羊比较 ,实施 SI后的绵羊肺损伤减轻 ,肺不张改善。结论 :SI具有肺复张和肺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性肺膨胀 肺复张 肺力学 绵羊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肺气体交换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朝霞 文亮 刘明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控制性肺膨胀 (SI)同小潮气量通气模式结合对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肺气体交换及氧代谢的影响 ,探讨SI的疗效及其最佳压力值。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并发ALI的患者 31例 ,确诊ALI后 2 4h内入重症监护室 (ICU)予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 通过观察控制性肺膨胀 (SI)同小潮气量通气模式结合对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肺气体交换及氧代谢的影响 ,探讨SI的疗效及其最佳压力值。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并发ALI的患者 31例 ,确诊ALI后 2 4h内入重症监护室 (ICU)予机械通气治疗。先予小潮气量通气模式 (基础阶段 )通气 1h ,然后分别给予 2 0cmH2 O× 30s(SI1 )、30cmH2 O× 30s(SI2 )、40cmH2 O× 30s(SI3)、50cmH2 O× 30s(SI4 )的SI各通气 1h ,在基础通气 1h、SI后 1h以及回到基础通气 1h各时点监测肺气体交换及氧代谢指标。结果 与基础通气模式相比 ,SI1 及SI2 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SI3和SI4 后氧分压 (PaO2 )显著提高 ,分别由(92 0± 1 4 2 )mmHg上升至 (1 2 1 3± 1 6 9)mmHg和 (1 2 0 4± 1 7 0 )mmHg ,P <0 0 1 ,氧输送指数 (DO2 I)也显著提高 ,肺内分流率(Qs/Qt)显著减少 ,而当SI结束后 ,所有数据均回到基础通气状态。并且我们发现SI3和SI4 对氧合的改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I同小潮气量通气模式结合治疗ALI患者时 ,可显著改善肺气体交换及氧合功能。 40cm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小潮气量通气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长期机械通气致肺不张行持续性膨肺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景继勇 兰美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49-65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膨肺对长期机械通气致肺不张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对长期机械通气已发生肺不张的 9例ICU病人行持续性膨肺 ,监测其呼吸力学的改变。结果与膨肺前比较 ,膨肺后 30min气道峰压 (PIP)、平台压 (Pplat)、阻力 (R)、呼吸... 目的探讨持续性膨肺对长期机械通气致肺不张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对长期机械通气已发生肺不张的 9例ICU病人行持续性膨肺 ,监测其呼吸力学的改变。结果与膨肺前比较 ,膨肺后 30min气道峰压 (PIP)、平台压 (Pplat)、阻力 (R)、呼吸机作功 (WOBv)均有所降低 (均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顺应性改善最为明显(P <0 0 1)。 12 0minPIP、Pplat、R、WOBv与膨肺前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持续性膨肺可以明显改善呼吸力学特征 ,增加肺容积 ,从而改善氧合功能 ;由于持续性膨肺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需严密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机械通气 肺不张 持续性膨胀 呼吸力学
下载PDF
不同呼气末正压控制性肺膨胀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柳书芬 朱静娟 +1 位作者 周承朋 王桃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53-59,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法(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0月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4例,...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法(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0月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4例,分别给予150、175、200 mmHg负压吸痰;之后将每组患者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1例,采用SI进行肺复张,PEEP分别设定为0、35、40、45 cm H_2O。比较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比较相同负压吸痰条件下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A组、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SaO_2、PaO_2、氧合指数均低于吸痰前,PaCO_2均高于吸痰前(P<0.05)。(2)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肺容积均小于吸痰前,Cst均低于吸痰前,PIP、Pplat、Pm均高于吸痰前(P<0.05)。(3)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肺容积、Cst、PIP、Pplat、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A1组,Cst高于A1组,PIP、Pplat、Pm低于A1组(P<0.05);B2、B3、B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B1组,Cst高于B1组,PIP、Pplat、Pm低于B1组(P<0.05);C2、C3、C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C1组,Cst高于C1组,PIP、Pplat、Pm低于C1组(P<0.05)。(4)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心率(HR)、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A1组,A4组患者HR和PAP高于A2、A3组(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控制性肺膨胀法 呼气末正压 肺复张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治疗海水淹溺肺损伤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志海 段蕴铀 +4 位作者 刘于红 冯华松 张志诚 姜涛 王大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0-442,482,共4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I)在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SWD-ALI)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联合SI对SWD-ALI兔进行分组救治,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血气分析、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并进行肺组织学检查,以评...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I)在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SWD-ALI)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联合SI对SWD-ALI兔进行分组救治,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血气分析、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并进行肺组织学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施SI治疗后血气分析示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肺顺应性也得到明显好转(P<0.05),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恶化,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内渗出得到明显吸收。结论SI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治疗SWD-ALI能够明显改善氧合,改善肺顺应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WD-ALI的机械通气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肺损伤 海水
下载PDF
呼气末压力为零时的静态压力容积曲线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肺膨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隆云 刘大为 +7 位作者 杜斌 马遂 王郝 莫小丽 柴文昭 石岩 芮曦 崔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 评价呼气末压力为零 (ZEEP)时静态压力 容积 (P V)曲线在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对控制性肺膨胀 (SI)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2 0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测量ZEEP时的静态P V曲线 ,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2h后... 目的 评价呼气末压力为零 (ZEEP)时静态压力 容积 (P V)曲线在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对控制性肺膨胀 (SI)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2 0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测量ZEEP时的静态P V曲线 ,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2h后进行SI。根据 2 0例患者使用SI后改良氧合指数 (PaO2 /FiO2 )进行分组 ,增加≥ 2 0 %为SI反应组 (A组 ) ,<2 0 %为SI无反应组 (B组 )。结果 (1)A组ZEEP时静态P V曲线参数c - 2d≥ 0cmH2 O(1cmH2 O =0 0 98kPa) ,且c≥ 18cmH2 O ,呈向上凹的形态 ;而B组c - 2d <0cmH2 O或c <18cmH2 O ,呈向上凸的形态或一直线。 (2 )使用SI后 ,A组患者可减少肺内分流 (P =0 0 0 6 ) ,而B组不减少肺内分流 (P =0 339)。相同吸气压下的肺容积增加 ,A、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4 1± 111)ml,(2 9± 4 6 )ml,P =0 0 36 ]。结论ARDS患者在ZEEP时静态P V曲线具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曲线参数的c - 2d及c值可迅速判断静态P V曲线形态 ,对指导预测ARDS患者中SI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压力为零 静态压力容积曲线 控制性肺膨胀
原文传递
控制性肺膨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的肺力学和肺损伤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扣兰 邱海波 +3 位作者 谭焰 郭凤梅 周韶霞 刘少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家兔的肺力学和肺损伤影响。方法 利用肺泡灌洗法建立家兔ARDS模型 ,30只ARDS家兔随机分为SI组和非SI组。观察SI后 2h ,家兔肺力学及肺损伤的改变。结果 与非SI组相比 ,SI组... 目的 探讨控制性肺膨胀 (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家兔的肺力学和肺损伤影响。方法 利用肺泡灌洗法建立家兔ARDS模型 ,30只ARDS家兔随机分为SI组和非SI组。观察SI后 2h ,家兔肺力学及肺损伤的改变。结果 与非SI组相比 ,SI组在实施SI后 10、 30min ,1、 2h的平均气道压均明显降低。SI组 2h时的峰值气道压亦明显低于非SI组。与SI前比较 ,SI组实施SI后动态肺顺应性 (Cdyn)显著增加 ,SI前Cdyn为 (0 82± 0 11)ml/cmH2 O ,SI结束时达到最大 [(2 2 3± 0 4 )ml/cmH2 O],SI后 3h[(1 0 0± 0 0 6 )ml/cmH2 O]仍显著高于SI前水平。与非SI组比较 ,SI组 2h、 3h和 4h的Cdyn 均明显增加。非SI组肺损伤评分为 6 7± 2 6 ,SI组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 (5 0± 2 2 ,P <0 0 1)。结论 SI具有改善ARDS肺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肺膨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家兔 肺力学 肺损伤
原文传递
不同肺复张方法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於章杰 秦懿 +2 位作者 黄莉莉 周江平 苏殿三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比较控制性肺膨胀法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递增法应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肺复张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单中心研究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因肺肿瘤接受全身麻醉胸腔...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比较控制性肺膨胀法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递增法应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肺复张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单中心研究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因肺肿瘤接受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控制性肺膨胀组和PEEP递增组,每组30例,在术毕关胸前应用相应方法进行肺复张。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复张前)和肺复张后拔管前即刻(复张后)检测患者的主要研究指标[经胸肺部超声按胸部12分区法测量肺不张评分(LUS评分)]和次要研究指标[氧合指数(OI)、肺动态顺应性(Cdyn)、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结果两组复张后的LU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复张前(P值均<0.01),PEEP递增组复张后的LUS评分显著低于控制性肺膨胀组(P<0.01)。两组复张后的Cdyn和MAP均显著低于同组复张前(P值均<0.05),两组复张前后OI和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EP递增组复张后的Cdyn显著高于控制性肺膨胀组(P<0.05),两组间复张后OI、MAP和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肺复张过程中,PEEP递增法的肺复张效果优于控制性肺膨胀法,复张后肺顺应性恢复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评分 肺复张 控制性肺膨胀法 PEEP递增法
下载PDF
控制性肺膨胀法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手术疗效及风险的影响
20
作者 王蒙 张霜 李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法(sustained inflation,SI)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手术疗效及术后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法(sustained inflation,SI)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手术疗效及术后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60.35±5.22)岁;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61.23±5.1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及机械通气,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SI辅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围手术期呼吸力学、氧合功能以及术后72 h肺部并发症(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建立前(T0)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氧合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气腹建立10 min后(T1)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分别为(80.52±10.41)次/min、(115.75±20.61)mmHg(1 mmHg=0.133 kPa),气腹建立30 min后(T2)HR、MAP分别为(82.44±10.36)次/min、(118.45±20.61)mmHg,均低于对照组[(85.25±10.36)次/min、(130.46±20.17)mmHg、(89.25±10.32)次/min、(141.44±20.6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0、3.817、3.485、5.903;均P<0.05)。观察组T1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ifference of alveoli-arterial oxygen pressure,A-aDO2)、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分别为(125.77±20.61)mmHg、(35.77±5.28),T2时A-aDO2、RI分别为(165.33±30.61)mmHg、(40.12±10.36),均低于对照组[(140.33±20.45)mmHg、(38.46±5.61)、(192.25±30.72)mmHg、(47.62±1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3、2.613、4.645、3.833;均P<0.05)。观察组T1时气道峰值压力(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分别为(18.44±5.16)mmHg、(6.62±1.77)mmHg,T2时Ppeak、Pmean分别为(25.61±5.32)mmHg、(7.69±2.45)mmHg,均低于对照组[(21.33±5.62)mmHg、(7.82±2.31)mmHg、(28.45±5.66)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控制性肺膨胀法 呼吸力学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