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影CTA和64层VCT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发金 张丽娟 +3 位作者 房文皓 李琦 李咏梅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探讨减影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依据标准筛选,获取9... 目的:探讨减影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依据标准筛选,获取9篇文献进行研究(英文7篇,中文2篇),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所纳入9篇文献中,除Imakita、Romijn等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2%、99%外,其余均为100%,特异性为90%~100%。从文献的图片中获得脑血管显示及动脉瘤的诊断信息,88.9%图像质量达到优良(8/9),与其他减影CTA比较,VCTDSA图像质量优,可完整的显示全脑血管,显示5级分支血管,清晰显示动静脉、动脉瘤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结论:与其他减影CTA比较,VCT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影ctA 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减影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葛芳 韩雷 +1 位作者 刘红阳 赵正宇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906-1911,共6页
目的:研究超高分辨率减影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实施超高分辨率减影CTA... 目的:研究超高分辨率减影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实施超高分辨率减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高分辨率减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动脉瘤闭塞、瘤颈残留、载瘤动脉及颅内大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有无术后脑血管痉挛(CVS)、新生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超高分辨率减影CTA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动脉瘤闭塞的敏感度为97.87%(92/94),特异度为75.00%(3/4),准确度为96.94%(95/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瘤颈残留的敏感度为95.70%(89/91),特异度为85.71%(6/7),准确度为96.94%(95/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载瘤动脉及颅内大血管通畅情况的敏感度为98.89%(89/90),特异度为62.50%(5/8),准确度为95.92(94/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有无CVS的敏感度为62.50%(5/8),特异度为98.89%(89/90),准确度为95.92%(94/98);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有无新生动脉瘤的敏感度为50.00%(1/2),特异度为98.96%(95/96),准确度为97.96%(96/98)。结论:超高分辨率减影CTA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肿瘤及血管情况诊断准确度高,有利于术后随访诊断肿瘤闭塞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可为判断临床随访提供依据,帮助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 减影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对照 被引量:5
3
作者 党军 杨文 +2 位作者 金道准 王海涛 刘文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减影CTA(CT angiography)去骨技术和常规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重建时间和图象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减影CTA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后处理重建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以评价减影CT... 目的探讨减影CTA(CT angiography)去骨技术和常规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重建时间和图象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减影CTA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后处理重建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以评价减影CTA和常规CTA图像质量和重建时间。结果减影CTA图像质量和常规CTA图像质量优良的均占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CTA血管重建时间(3.59±2.55)s短于常规CTA(14.71±2.9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影CTA去骨技术用于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优良,重建血管迅速,应作为脑血管成像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体层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对照 被引量:5
4
作者 钟道强 王德娟 +1 位作者 张伟 韩秋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减影CTA去骨技术和常规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重建时间及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血管减影CTA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后处理重建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以评价减影CTA和常规CTA... 目的探讨减影CTA去骨技术和常规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重建时间及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血管减影CTA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后处理重建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以评价减影CTA和常规CTA图像质量及重建时间。结果减影CTA图像质量优于常规CTA图像质量,且重建时间短于常规CTA。显示血管狭窄及颅底动脉瘤优于常规CTA。结论减影CTA去骨技术用于脑血管成像质量优良,重建血管迅速,显示血管狭窄及颅底动脉瘤优于常规CTA。减影CTA结合曲面重建(CPR)既能显示管腔又能有效的显示动脉管壁情况,弥补了DSA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影ctA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党军 刘文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1002-1003,1006,共3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评价动脉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夹闭的情况。结果:30例动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CTA检查,其中动脉瘤夹27例可以显示,减影后3例瘤夹完全减掉,并通过非减影的CTA重建图像观察瘤夹的情况。28例动脉瘤完全夹闭,其中漏诊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完全的,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8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闭塞,1例有血管狭窄。对动脉瘤颈残留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67%/100%,对载瘤动脉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100%/100%,评价者对动脉瘤颈残留的一致性为0.78,对载瘤动脉通畅的一致性为1.00。结论:减影CTA可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血管改变,显示动脉瘤夹的准确位置,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减影ctA术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玉姝 张春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118-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手术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8例的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且所有患者后期均经过数字减影处理。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检出动脉瘤133个,常规CT血管成像漏诊1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手术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8例的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且所有患者后期均经过数字减影处理。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检出动脉瘤133个,常规CT血管成像漏诊14个,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全部检出。两种方法检出的动脉瘤的大小、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颅底处的动脉瘤有更好的检出率;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可以快速、无创、准确地做出诊断,是临床上颅内动脉瘤的首先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DS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9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DSCTA技术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DSCTA技术检测与CTA检查,记录影像学资料与诊断效果。结果在80例患者中,D... 目的探讨DSCTA技术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DSCTA技术检测与CTA检查,记录影像学资料与诊断效果。结果在80例患者中,DSCT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69例,检出率为86.3%,常规CTA检查颅内动脉瘤为53例,检出率为66.3%,DSCTA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A检查(P<0.05)。结论 DSCTA技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检查方法,对临床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颅脑动脉等级评分
下载PDF
DSCTA联合早期疗效的评价CTPI对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后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唯唯 于加省 +2 位作者 王建国 陈劲草 漆剑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9期520-523,共4页
目的联合应用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DSCTA)和CT灌注成像(CTPI)对颅内外动脉吻合术(EIAB)后早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因脑血管疾病经受了EIAB的患者18例,其中9例行术后DSCTA检查,13例行手术前后CTPI检查,其中4例同时接受手术前后CTPI检查和术... 目的联合应用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DSCTA)和CT灌注成像(CTPI)对颅内外动脉吻合术(EIAB)后早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因脑血管疾病经受了EIAB的患者18例,其中9例行术后DSCTA检查,13例行手术前后CTPI检查,其中4例同时接受手术前后CTPI检查和术后DSCTA检查。结果 CTPI显示8例术后脑血供明显改善,表现为原异常灌注区域范围减小,部分吻合血管周围脑组织呈过度灌注状态,脑血容量、脑血流量明显增加,平均通过时间明显缩短(P<0.05);3例术后脑血供无明显变化;2例脑血供减少。术后DSCTA显示搭桥血管通畅7条,闭塞3条。DSCTA可清楚显示旁路血管全程及吻合口的部位、大小或宽度。多平面重组(MPR)和去骨结构容积再现重建均可清楚显示搭桥血管及吻合口,但MRP更有助于测量吻合口的宽度。结论联合应用DSCTA和CTPI成像技术可对EIAB后早期疗效进行无创性定量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吻合术 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