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克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1,共7页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0000,则江苏省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3862、0...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0000,则江苏省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3862、0.1695、0.1972、0.03340、0.1796、0.03410。显著影响江苏省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意愿、农业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比例、性别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结果印证了Scott有关小规模土地下农民决策基于生存伦理的结论。我国应逐步实现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生活保障 效用 影响因素 生存伦理
下载PDF
土壤环境因素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家荣 商鸿生 高立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湿度、pH值和有机质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0、30和0℃对微菌核土壤存活影响较大,10和20℃影响较小,尤其以10℃影响最小;土壤含水量越高,对微菌核存活影响越大,在含水量低于15%时,对存活影响... 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湿度、pH值和有机质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0、30和0℃对微菌核土壤存活影响较大,10和20℃影响较小,尤其以10℃影响最小;土壤含水量越高,对微菌核存活影响越大,在含水量低于15%时,对存活影响较小,尤其以5%的含水量影响最小,表明微菌核对土壤干旱逆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pH值低于5.5或高于8.5的土壤条件对微菌核存活影响较大,pH值为6.5~7.5影响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微菌核存活率越低,含量低,存活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改善和控制棉花黄萎病菌土壤存活的生态条件,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存活菌量,达到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环境因素 棉花 黄萎病菌 微菌核存活率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史前生业经济复杂化的启示:以河南禹州瓦店遗址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相龙 方燕明 +5 位作者 胡耀武 侯彦峰 吕鹏 宋国定 袁靖 Michael P.Richards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9,84,共11页
本文对王湾三期文化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先民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后发现,粟类食物是瓦店先民食物结构中的主体,水稻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是粟作农业产品饲养的家畜(以家猪为主)。猪和狗主要以粟类副产... 本文对王湾三期文化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先民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后发现,粟类食物是瓦店先民食物结构中的主体,水稻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是粟作农业产品饲养的家畜(以家猪为主)。猪和狗主要以粟类副产品和先民的残羹冷炙为食,绵羊采食了较多的C_3植物,黄牛则食用了大量的粟类产品。从先民食物结构和家畜饲养策略来看,瓦店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生业经济在谷物栽培和家畜饲养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面貌,而生业经济的复杂化对文明化和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影响还需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店 生业经济 复杂化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陕西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先民的食谱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相龙 郭小宁 +2 位作者 胡耀武 王炜林 王昌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距今4000年前后,陕北地区呈现出异常兴盛的文化发展态势。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生业经济的兴盛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为深入认识当时生业经济的面貌,本研究以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距今4000年前后,陕北地区呈现出异常兴盛的文化发展态势。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生业经济的兴盛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为深入认识当时生业经济的面貌,本研究以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重建先民的食物结构。研究发现,木柱柱梁先民基本以粟作农业为食,肉食消费程度较低。这意味着该遗址人群仍然属于粟作农业为主要生计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柱柱梁 碳氮稳定同位素 古食谱 粟作农业 生业方式
下载PDF
成都平原先秦聚落变迁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江章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8,共12页
根据对成都平原先秦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密度与规模以及聚落的结构的分析,并结合考古学、环境、生业等对聚落变迁动因所作的初步推测与解释,可以认为成都平原史前人群最初是从岷江上游迁徙下来的,并随着对成都平原环境的适应逐步向平原... 根据对成都平原先秦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密度与规模以及聚落的结构的分析,并结合考古学、环境、生业等对聚落变迁动因所作的初步推测与解释,可以认为成都平原史前人群最初是从岷江上游迁徙下来的,并随着对成都平原环境的适应逐步向平原腹心地区移动。岷江冲积扇未发现三星堆文化聚落可能与洪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先秦时期 环境 生业 聚落变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群活动和生存环境基础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宗礼 曹辉辉 +3 位作者 肖永明 何建华 张山佳 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址发掘基础上,系统采集炭屑样品开展碳十四年代测定,建立了沙隆卡遗址年代序列,结合出土的遗存和群尖盆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揭示了史前人群的活动历史。结果显示,史前人群在约8500~7300 cal.a B.P.、约5300~4600 cal.a B.P.、约4100~3900 cal.a B.P.以及约3200~2900 cal.a B.P.在沙隆卡遗址活动。沙隆卡遗址的海拔和地貌特征适合渔猎、粟黍和麦类作物种植,而其所处的群尖盆地海拔高差大的特点也为多种生业模式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是促成不同生业人群在沙隆卡遗址活动的主要因素,而群尖盆地漫滩洪水的频率以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对沙隆卡遗址的人群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从沙隆卡遗址史前人类活动与局地-区域尺度环境和文化关系研究入手,为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群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青铜时代 14C年代 生业模式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关于体育本质的思考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义民 何维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2,18,共3页
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体育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应当以"育"为本体,因为"体"本体只是反映人的生存问题,"育"本体则反映了人的存在的问题,而人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的... 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体育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应当以"育"为本体,因为"体"本体只是反映人的生存问题,"育"本体则反映了人的存在的问题,而人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人们进行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生存,更主要的是为了存在和发展。所以,就本质而言,体育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而有意识进行的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本质 生存 存在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蝗虫生存与繁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素华 乌兰巴特尔 吴向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69,共4页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形成了一些具有特殊生态适应性的蝗虫种群,这些种群随气候变化而消长。冬季低温对蝗卵的越冬不利,而入秋后寒潮或强冷空气出现日期的早晚,对蝗虫卵的威胁远远高于冬季低温的影响。春季如果出现一次性大...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形成了一些具有特殊生态适应性的蝗虫种群,这些种群随气候变化而消长。冬季低温对蝗卵的越冬不利,而入秋后寒潮或强冷空气出现日期的早晚,对蝗虫卵的威胁远远高于冬季低温的影响。春季如果出现一次性大于等于20mm的降雨,使0~20cm的土壤层水分含量剧增,则蝗卵容易发生霉烂而死亡。如果再出现强降温天气,对虫体更有致命的影响;相反,如果春季温度适宜,则降水就成为关键。春季降雨过少,既不利于蝗虫的破土出壳,又不利于出土蝗蝻取食,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每旬有3~10mm的降水,则蝗卵发育最快,出土成虫率最高。蝗蝻至成虫期,最低温度的持续升高,更加接近蝗蝻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此时蝗蝻遭遇致死温度的几率就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生存 繁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从中沟与王圪垱遗址看公元前三千纪前后洛阳盆地的生业经济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相龙 吴业恒 李志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作为早期王权国家诞生的核心区域,洛阳盆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对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生业经济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考古方面,尚需其他证据予以全面评估。为此,本文对仰韶晚期的中沟遗址和龙山晚期至... 作为早期王权国家诞生的核心区域,洛阳盆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对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生业经济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考古方面,尚需其他证据予以全面评估。为此,本文对仰韶晚期的中沟遗址和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王圪垱遗址出土人骨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中沟(δ^13C=-7.5±1.4 ‰,δ^15N=8.5±0.8 ‰,n=28)与王圪垱遗址人群(δ^13C=-9.9±1.9 ‰,δ^15N=8.8±1.1 ‰,n=14)的δ^13C值略有差异,而δ^15N却比较接近。结合植物考古等相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两遗址先民虽然均主要以粟、黍等C4类食物为食,但王圪垱先民食物中水稻的比例有所增加。这种状况可能与龙山晚期之后本地与南方稻作农业人群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有关。本研究的另一发现是,中沟与王圪垱遗址中墓葬人群(δ^15N=8.9±0.6 ‰,n=17;δ^15N=9.2±1.0 ‰,n=9)的δ^15N值明显高于灰坑人群(δ^15N=7.8±0.7 ‰,n=11;δ^15N=7.9±0.7 ‰,n=5),即前者饮食中肉类比例高于后者。考虑到仰韶中期以来中原地区社会分层越演愈烈,肉食消费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人群分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盆地 生业经济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中沟 王圪垱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6 位作者 张居中 方方 余杰 陈冰白 陈昌富 张辉 宫希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紧邻淮河的垌堆状遗址,其文化性质属于双墩文化,炭化植物种子AMS14C测年数据显示,遗址年代约为7200—6800cal.aB.P.。本文通过对该遗址2012年9月至12月试掘时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发现了丰...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紧邻淮河的垌堆状遗址,其文化性质属于双墩文化,炭化植物种子AMS14C测年数据显示,遗址年代约为7200—6800cal.aB.P.。本文通过对该遗址2012年9月至12月试掘时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发现了丰富的双墩文化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菱属残块,葡萄属、柿属种子,栎属、枣属、桃属、梅等核壳,炭化稻米以及一些杂草种子。炭化稻米的发现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属于水稻栽培区,而大量野生植物资源的存在以及各类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集是小孙岗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综合同时期已发掘遗址的动、植物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采集、渔猎是双墩文化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的主要生业形式,稻作农业在当时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孙岗遗址 炭化植物遗存 生业经济
原文传递
陕北长城沿线先秦时期生业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辉 莫多闻 袁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探寻环境和文化的一些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文化的方式上,一些解释模型也被构建起来,但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地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生业模式作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来源... 探寻环境和文化的一些要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影响文化的方式上,一些解释模型也被构建起来,但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地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生业模式作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来源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生产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先秦时期考古资料的梳理,总结出生业模式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农业活动的开始、农牧混合经济的出现、农牧混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游牧业的出现。通过对多个全新世剖面的总结和对比,区域气候变化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0~8.5cal.kaB.P.不稳定的升温期、8.5~3.8cal.kaB.P.较为稳定的高温期以及3.8~2.2cal.kaB.P.的干冷期。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生业模式的文化和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生业模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进而展现了研究区生业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以此说明生业变化并非只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不是所有的环境变化都必然引起生业的变化。由于动植物考古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在时空分辨率上还有待提高,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还不能揭示生业与环境关联的细节及其复杂的环境一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长城沿线 先秦时期 生业 古环境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泗洪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文婉 林留根 +1 位作者 甘恢元 靳桂云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顺山集遗址目前发掘所获以第二期遗存最丰富,本文通过对壕沟内来自二期的一组沉积物进行植硅体分析并获得对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初步认识。分析结果显示二期早段以示冷型植硅体为优势,晚段示暖型植硅体数量迅速增加,植硅体组合... 顺山集遗址目前发掘所获以第二期遗存最丰富,本文通过对壕沟内来自二期的一组沉积物进行植硅体分析并获得对顺山集二期聚落环境与生业的初步认识。分析结果显示二期早段以示冷型植硅体为优势,晚段示暖型植硅体数量迅速增加,植硅体组合与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聚落二期期间暖湿—冷干—回暖的气候波动。来自稻壳的双峰乳突型植硅体较丰富,而稻叶扇型和哑铃型植硅体数量极少,可能与稻资源来源和利用方式有关。水稻植硅体组合表明聚落二期对稻资源的利用并非持续扩大的线性发展,期间伴随着气候转暖而减少。二期聚落居民生业经济中稻的比重不高,但其定居生活状态说明他们有多种生计策略。稻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是先民依据环境、社会、文化等变迁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也可能受到人群迁徙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山集遗址 植硅体 稻遗存 环境 生业
原文传递
河南省禹州瓦店遗址的河流地貌演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辉 张海 +1 位作者 张家富 方燕明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7,91,共8页
本文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附近的颍河河流地貌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对龙山时期的景观与当时聚落、生业的关系以及遗址废弃之后的后生变化进行了讨论。根据瓦店遗址附近的地学和考古资料,并结合环嵩山地区的区域资料,将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 本文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附近的颍河河流地貌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对龙山时期的景观与当时聚落、生业的关系以及遗址废弃之后的后生变化进行了讨论。根据瓦店遗址附近的地学和考古资料,并结合环嵩山地区的区域资料,将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河流地貌演化分为6个阶段。在龙山文化晚期,瓦店附近的颍河处于中全新世堆积阶段,台地面与河床之间的高差较小,呈现出"水乡"的特点。这样的景观基础为瓦店先民在台地上开挖流水壕沟以及种植水稻提供了可能。而在遗址废弃之后,全新世晚期的河流下切及侧蚀不断改变着遗址的面貌,逐渐形成今日的景观。总之,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河流地貌,全新世以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演化对于聚落考古和人地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店遗址 河流地貌演化 聚落 生业 后生变化
下载PDF
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尴尬和困境中突围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7,共4页
县级公共图书馆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数的82.68%,但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生存状况却不如人意,至今处在弱势地位,文章探讨问题发生的根源,寻找治疗的方剂让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尴尬和困境中突围。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生存状况 知识贫困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怀民 卢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883-886,共4页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讲它存在着两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即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和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现成论"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把教育活动过程看作是可以"预成的",使本应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思...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讲它存在着两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即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和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现成论"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把教育活动过程看作是可以"预成的",使本应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思想政治教育陷于软弱无力的处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应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深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维方式 现成 生成
下载PDF
交流与转化——黄河上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方式初探(上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鹏 袁靖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黄河上游地区是古代先民劳动生息的良好场所,也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其生业方式因人群交流而转化和多元,形成了独特的生业格局。我们对该地区已发表的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进行重新评估,以较为一致的标... 黄河上游地区是古代先民劳动生息的良好场所,也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其生业方式因人群交流而转化和多元,形成了独特的生业格局。我们对该地区已发表的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进行重新评估,以较为一致的标准考察各遗址动植物种群构成、各种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相对比例、家养和野生动植物的相对比例等3项指标,进而分析各考古学文化的生业方式、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在该地区的传播和扩散、该地区生业方式的转化以及动因。黄河上游地区最先受到来自于中原地区生业因素的影响,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7000年前,随着狗、猪、黍、粟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出现,引发其生业方式由狩猎-采集方式转化为粟黍旱作农业和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方式;自距今5500年以来,受到来自于西亚和中亚生业因素的影响,家养动物和农作物的传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黄牛、绵羊在距今5500-5000年左右传入该地区,这些新的因素暂未引发生业方式的彻底改变;第二阶段,山羊、马、小麦、大麦等在距今4000年左右传入,绵羊的数量超过猪,由此引发生业方式的彻底转化,农牧结合的生业方式形成;第三阶段,马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加之骆驼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传入,这就为黄河上游地区形成游牧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生业转化的动因,我们应当摈弃"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的自然环境或植被是前提,继承-接纳-吸收新的生业因素是内因,气候变化是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地区 生业 动物考古 植物考古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原文传递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秀敏 张萍 吴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6,共13页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广东茶岭遗址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存(约4500—3700 cal.a B.P.)。文章综合植硅体、大植物遗存等多方面的证...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广东茶岭遗址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存(约4500—3700 cal.a B.P.)。文章综合植硅体、大植物遗存等多方面的证据,来探讨茶岭遗址水稻遗存性质和先民生计方式,并尝试归纳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进程。研究显示,至少在距今4400年前,茶岭先民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新石器时代末期,该聚落的生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先民同时从事水稻种植、采集业和狩猎活动来维持生计。商周时期,水稻的种植规模有所扩大,采集业仍是先民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岭南地区的史前水稻遗存梳理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栽培稻开始出现在岭南地区并获得较大发展,分别在距今5000年、4500年前后传入广东和广西地区;此后在4500a B.P.左右遍布粤北石峡文化各遗存中,并沿珠江进一步向岭南内陆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茶岭遗址发现了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直接测年最早的水稻大植物遗存。该研究打破了珠三角地区史前渔猎采集经济结构模式的固有观念,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茶岭遗址 岭南地区 生计方式 传播
原文传递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初探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志鹏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本文综合动植物考古和人工遗物的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主、以农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生业模式称之为"初级... 本文综合动植物考古和人工遗物的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黄淮下游地区的生业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主、以农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生业模式称之为"初级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将以农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为主、以采集和渔猎经济为辅的生业模式称之为"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是由"初级开发型"的生业模式到"开发型"的生业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后一经济模式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确立,在此后的新石器时代基本呈稳定的上升发展。龙山文化时期较之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生业有很大的进步,形成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多种类的家畜饲养方式,因地制宜的稻旱混作模式广泛分布。黄淮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的生业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其形成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演变的制约与影响,最终则取决于该地区古人自身的生存策略、文化状况等能动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末期 黄淮下游地区 生业
原文传递
鲤鱼墩遗址出土人牙的牙齿磨耗和龋齿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伟驹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1,共7页
距今约6000年以前,华南先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并辅之以块茎植物种植的观点已为学界所共识。这种类型的生业方式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仅反映在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不同,也体现在出土人骨... 距今约6000年以前,华南先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并辅之以块茎植物种植的观点已为学界所共识。这种类型的生业方式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仅反映在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不同,也体现在出土人骨体质特征的差异上。后者已初步为C、N稳定同位素的比较研究所证实。本文则利用鲤鱼墩遗址出土的人牙,从牙齿磨耗和龋齿两方面考察上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墩 牙齿 牙齿磨耗 龋齿 饮食结构 经济方式
下载PDF
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白倩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本文通过梳理河南地区动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4000年)河南地区豫北、郑洛和豫西南三个区域的生业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南地区是以采集渔猎为主、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 本文通过梳理河南地区动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4000年)河南地区豫北、郑洛和豫西南三个区域的生业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南地区是以采集渔猎为主、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辅的生业模式,经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过渡,发展为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主、采集渔猎为辅的生业模式;新石器时代末期,农作物中新加入了大豆和小麦,家畜中新加入了黄牛和绵羊,多种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方式逐渐形成。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掌控、文化和资源的交流是生业发展的主因,同时自然环境对生业起到了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影响。在古代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进程中,生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石器时代 生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