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被引量:262
1
作者 ZHANG Peizhen (张培震) DENG Qidong (邓起东) ZHANG Guomin (张国民) MA Jin (马 瑾) GAN Weijun (甘卫军) MIN Wei (闵 伟) MAO Fengying (毛凤英) WANG Qi (王 琪)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z2期13-24,共12页
The primary pattern of the late Cenozoic to the pres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tectonic blocks.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geological units that have b... The primary pattern of the late Cenozoic to the pres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tectonic blocks.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geological units that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active tectonic zones. Boundaries between blocks are the highest gradient of differential movement. Most of tectonic activity occurs on boundaries of the blocks. Earthquakes are results of abrupt releases of accumulated strain energy that reaches the threshold of strength of the earth's crust. Boundaries of tectonic blocks are the locations of most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d highest gradient of stress accumulation, thus are the most likely places for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s, and in turn,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Almost all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8 and 80%-90% of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over 7 occur along boundaries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This fact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ial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the primary mechanism for the occurrences of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TECTONIC block interactions of blocks differential movement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2 位作者 刘杰 李丽 陈化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74-80,共7页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假说 活动地块边界带 强地震活动 活动地块运动速率
下载PDF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强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希 江在森 +2 位作者 王琪 王双绪 张晓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3期35-41,共7页
通过对 1991~ 1999、1999~ 2 0 0 1年川滇地区GPS水平运动资料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和形变应变场时空演化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 ,研究了块体及边界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强震蕴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总体上本区呈现近SE向滑移叠加绕... 通过对 1991~ 1999、1999~ 2 0 0 1年川滇地区GPS水平运动资料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和形变应变场时空演化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 ,研究了块体及边界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强震蕴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总体上本区呈现近SE向滑移叠加绕垂直轴顺时针转动的复合运动 ,1999~ 2 0 0 1较 1991~ 1999年运动速率及应变率减弱 ;②强震多发生在形变差异显著的块体边界附近和块体边界断层带的高应变积累闭锁段及其附近 ,以及区域应变率高值区及其边缘 ;③目前差异运动显著的块体边界带、断层闭锁段及区域应变率高值区有丽江 小金河断裂及其与剑川断裂交汇区、金沙江断裂与理塘 德巫断裂交汇区、安定河 则木河断裂、红河断裂中东段及其与小江断裂交汇区、怒江及澜沧 勐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壳水平运动 非震负位错模型 构造变形特征 强震活动 水平形变 GPS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内强震发生的构造特征与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程佳 刘杰 +1 位作者 徐锡伟 甘卫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8-1243,共16页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该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三者之间的以挤压和左旋走滑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该次级块体吸收了来自川滇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挤压作用,主要以各边界断裂带的...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该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三者之间的以挤压和左旋走滑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该次级块体吸收了来自川滇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挤压作用,主要以各边界断裂带的挤压作用和内部大凉山断裂带、峨边断裂带等NNW向的左旋走滑次级断裂为主要特征;在历史上大凉山次级块体边界上以7级以上强震活动为主要特征,而在次级块体内部则以5级地震频繁活动为主。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发生在逆冲走滑断裂带内部的NNW向左旋走滑断裂上,该地震主要受到了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的1733年M7和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M 7强震的影响,这两次地震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有促进作用,而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促进了2014年10月1日越西5.0级地震的发生,此外鲁甸地震对大凉山断裂带北段、峨边断裂带、昭通-鲁甸断裂带东段以及则木河断裂带南段有一定的库仑应力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 大凉山次级块体 强震活动 应力触发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强震中短期阶段断层活动时空演化特征的讨论 被引量:14
5
作者 陆明勇 牛安福 周峥嵘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断层的不稳定滑动(粘滑)被作为地震的一种机制提出后,已普遍被人们接受,文中对该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断层异常活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简述。给出了强震中短期阶段断层不稳定滑动过程中断层异常活动时空特征,并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提出... 断层的不稳定滑动(粘滑)被作为地震的一种机制提出后,已普遍被人们接受,文中对该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断层异常活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简述。给出了强震中短期阶段断层不稳定滑动过程中断层异常活动时空特征,并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提出了明确的强震中短期阶段断层异常活动时空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断层活动 时空演化 地球动力学 强震预报
下载PDF
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皇甫岗 李忠华 +1 位作者 秦嘉政 张建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通过对1700年以来川滇地区6.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分析,发现川滇菱形块体是川滇地区主要的强震活动区域,强震活动关联度较高,主要表现为:(1)川滇菱形块体为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关联的主体;(2)滇东与川西地区的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3)... 通过对1700年以来川滇地区6.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分析,发现川滇菱形块体是川滇地区主要的强震活动区域,强震活动关联度较高,主要表现为:(1)川滇菱形块体为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关联的主体;(2)滇东与川西地区的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3)川滇菱形块体将可能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4)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的有序迁移可能是对块体运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菱形块体 强震活动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川滇地区7级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绍晋 付虹 +1 位作者 卫爱民 龙晓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分析了 70年代以来 ,川滇地区发生的 8次 7级大震前 5年内 ,发生在大震孕震区和震源区内的中强震震源机制解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最早中强震发生在大震震源区或其附近 ,其发震应力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 ,与大多数大震发震应力场一致... 分析了 70年代以来 ,川滇地区发生的 8次 7级大震前 5年内 ,发生在大震孕震区和震源区内的中强震震源机制解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最早中强震发生在大震震源区或其附近 ,其发震应力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 ,与大多数大震发震应力场一致或接近。大多数中强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大震明显不同。之后有多次中强震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远的大震孕震区内其他地方 ,它们的发震应力场往往经历了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大震应力场一致与不一致的多次交替变化。大震前最后 1个中强震也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近的地方 ,其发震应力场与大震发震应力场明显不一致 ,偏转了 30°~ 5 0° ,或更多 ,大多数也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不一致 ,有的中强震发震断裂破裂特征与大震不一致。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的变化 ,反映了大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时空调整变化和增强过程 ,以及由此引发的构造断裂异常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震 震源机制 应力场变化 异常构造活动 川滇地区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小震频度异常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建刚 周龙泉 +1 位作者 杨立明 代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6,共8页
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缘共发生26次MS5.0以上地震,其中22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通过系统研究这22次中强地震前其邻区小震活动的增强现象,发现有17次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虽然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 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缘共发生26次MS5.0以上地震,其中22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通过系统研究这22次中强地震前其邻区小震活动的增强现象,发现有17次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虽然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文中结合青藏块体东北缘小震活动的特点,尝试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方法,并且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并且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幅度受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不大,能够有效的提取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小震活动 中短期异常
下载PDF
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曲延军 王海涛 沈军 《内陆地震》 2008年第4期289-297,共9页
利用周边国家天山地震目录、中国天山地震目录及USGS地震目录,对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天山地震带的强震在空间分布上有西强东弱、西密东疏且在40°<φN<42°范围出... 利用周边国家天山地震目录、中国天山地震目录及USGS地震目录,对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天山地震带的强震在空间分布上有西强东弱、西密东疏且在40°<φN<42°范围出现强震的空白区并存在特殊的易发震地区。强震在南、北天山之间有往复迁移的特征,并在迁移的过程中有单发—双发—群发,但未出现过单发迁移后出现群发的过程。在时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周期特征及南、北天山交替发生的特征。在强度上,7级以上地震主要沿天山构造带分布,而6级地震不但有沿天山分布的还有沿斜切天山带的次级构造分布的,且6级以上地震出现高频地区,集中在东经77°±1°的天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地震带 强震分布 成组活动 强震迁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图像与强震活动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东宁 许忠淮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32,共7页
以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壳运动的观测结果为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粘弹性本构关系,包含了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青藏高原考虑了因高海拔地势蓄集的附加重力势能和地壳... 以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壳运动的观测结果为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粘弹性本构关系,包含了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青藏高原考虑了因高海拔地势蓄集的附加重力势能和地壳山根浮力作用。边界条件主要考虑了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作用。把模拟结果与强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相比较。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正、负值过渡带分别对应着龙门山断裂带、燕山一阴山构造带、天山构造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鄂尔多斯周边断裂带。而这些构造带均是历史上强地震的多发带。由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的数值估计,中国西部地震活动带的强震重复周期应该在250年左右。而华北中、南部地区的强震重复周期要长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壳应变能密度 年变化率 强震活动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过程及其趋势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邵志刚 张国民 +1 位作者 李志雄 夏红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2,共10页
通过计算前人研究所给出的中国大陆26条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震过程的变异系数,分析了各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边界带地震都表现为丛集过程,西部地区大多是泊松过程或者准周期过程,尤其是大陆板块俯冲作用强烈... 通过计算前人研究所给出的中国大陆26条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震过程的变异系数,分析了各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边界带地震都表现为丛集过程,西部地区大多是泊松过程或者准周期过程,尤其是大陆板块俯冲作用强烈的边界带上地震活动主要呈现为泊松过程,青臧高原北部和东部地区的边界带都表现为准周期过程,并讨论了可能的物理机制。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计算了各边界带目前地震发生的累计概率以及未来五年内地震发生的条件概率,探讨了各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危险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边界带 强震活动 对数正态分布
下载PDF
新疆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及地震活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晓强 路星 +2 位作者 刘斌 李杰 刘代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7,31,共7页
用动态秩亏自由网对新疆地区1951—1969年、1976—1984年和1991—1999年3期精密水准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新疆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图与梯度图。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疆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并预测了未来地壳的垂直运动趋势。同时... 用动态秩亏自由网对新疆地区1951—1969年、1976—1984年和1991—1999年3期精密水准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新疆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图与梯度图。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疆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并预测了未来地壳的垂直运动趋势。同时,利用该区自上世纪初至今百年所发生的Ms≥7强震,研究了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和梯度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准网覆盖的区域内,强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上升的垂直运动速率高梯度异常区带内或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水准 垂直运动速率 高梯度带 强震活动 垂直形变
下载PDF
亚洲地区Benioff应变释放和强震活动的周期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长胜 赵祎喆 王行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研究亚洲地区强震Benioff应变释放和周期性活动特征,本研究采用了1900—1999年的IASPEI百年目录和2000—2008年的全球CMT目录组成的混合目录,分别考察了亚洲地区1900—2008年MW6.9以上强震的Benioff应变释放时间演化、深浅源地震的累... 为研究亚洲地区强震Benioff应变释放和周期性活动特征,本研究采用了1900—1999年的IASPEI百年目录和2000—2008年的全球CMT目录组成的混合目录,分别考察了亚洲地区1900—2008年MW6.9以上强震的Benioff应变释放时间演化、深浅源地震的累积Benioff应变线性偏离和MW8.0以上强震周期性活动的Rydelek-Sacks检验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Benioff应变释放整体上大致存在30年左右的强弱起伏;深、浅源地震的累积Benioff应变线性偏离具有不同的周期性活动,其中深源地震约为40年左右,浅源地震具有更长的活动周期;MW8.0以上强震的发生存在33±2年的周期性活动。作为结果的外推,亚洲地区未来10年的强震活动正处于以1990—2020年为活动周期的后三分之一阶段,应变释放水平相对2000—2010年较低,可能与1990—2000年的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活动 Benioff应变 周期性特征 Rydelek-Sacks检验 亚洲地区
下载PDF
闽粤海外历史地震与台湾海峡现今强震活动图像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学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9,共9页
闽粤两省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且福建南日岛至广东南澳一线的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尤为突出。历史上东南沿海地震带曾发生过4次7级以上大地震,而其中3次都发生在泉-汕段海域。继华南地区本世纪著名的1918年广东南澳... 闽粤两省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且福建南日岛至广东南澳一线的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尤为突出。历史上东南沿海地震带曾发生过4次7级以上大地震,而其中3次都发生在泉-汕段海域。继华南地区本世纪著名的1918年广东南澳73级地震后,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又发生73级强震,这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闽粤沿海地区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历史强震活动资料,分析闽粤沿海与台湾海峡强震在时间进程、强度规模和地域分布及空间活动图像上的变化,阐述在区域地球物理场长期作用下,史今地震活动演变过程的强震活动特征,剖析沿海地震与台湾海峡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复杂性,进而探讨闽粤近海与海峡强震发生的可能动力环境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海外 历史地震 台湾海峡 强震活动 活动图像
下载PDF
活动地块假说理论框架的提出、发展及未来需关注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文俊 王庆良 +3 位作者 袁道阳 张冬丽 张竹琪 张逸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70,共26页
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的假说,不仅可用于解释中国大陆强震的空间分布,同时基于其理论和定义可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Ⅰ级活动地块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活动地块之间的边界带往往由活动构造带组成,... 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的假说,不仅可用于解释中国大陆强震的空间分布,同时基于其理论和定义可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Ⅰ级活动地块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活动地块之间的边界带往往由活动构造带组成,一般宽约几km至百余km,是强烈地震的多发区。活动地块假说指出,已发生的近100%的8级以上强震、约80%的7级以上强震震中均位于地块边界带上。近年来,中国大陆几次7级以上强震也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这不仅验证了活动地块假说的理论模型,同时还预测了未来强震就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内某些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活动地块假说经过近20a的发展,已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其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强震预测的理论基础,正推动着强震预测由概率预测向物理预测过渡。但就活动地块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而言,还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回答和解释。众所周知,强震是活动地块边界带特殊构造部位应变逐渐积累、介质突发失稳和能量释放的结果,地震预测的突破性进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其整个物理过程的基础之上。因此,以边界带断裂的活动性、现今的变形状态、深浅构造的耦合关系、强震孕育环境及震源物理模型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针对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机理与预测的研究,是活动地块理论完善和研究未来关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活动地块 边界带 构造特征 强震活动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张永久 《内陆地震》 2006年第4期305-316,共12页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大震 成组强震 主体活跃区 地震活动图像 异常特征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分析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活动特征
17
作者 李宁 季灵运 +2 位作者 蒋锋云 朱良玉 刘传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计算了1999—2007、2009—2013、2013—2015、2015—2017、2017—2020年各边界断裂带的活动性质及时空演化特征,同时结合1995年以来发生在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强震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发生在块体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与块体边界的运动特征一致,这一系列地震可能是由巴颜喀拉块体向E—SE向运动增强所致。综合块体边界大震序列与块体相对运动结果认为,未来十年,甘孜—玉树断裂、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存在发生M≥7.0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震序列 块体运动 均匀弹性模型 强震活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控震作用:以1990年以来强震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5,共17页
青藏高原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入认识该区的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对于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角度,对青藏高原自1990年以来的MW≥6.0强震活动及控震构造机... 青藏高原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入认识该区的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对于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角度,对青藏高原自1990年以来的MW≥6.0强震活动及控震构造机制进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陆陆碰撞-挤出构造体系对区域强震活动起到显著控制作用,区域强震事件尤其是MW≥6.5地震主要出现在构造体系的主要边界断裂带上,并显示出相对有规律的时空迁移过程,而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多层次挤出-旋转活动构造体系构成了1990年以来强震过程的主要控震构造,其次是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带。因此,青藏高原挤出构造体系应是未来强震活动趋势分析最值得关注的区域,尤其是当前最为活跃的巴颜喀拉次级挤出构造单元。对比分析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板块及周边的强震活动发现,该区具有类似的陆陆碰撞-挤出构造体系及控震效应,表明该构造体系是陆内造山中的一种典型的控震构造。进一步综合分析认为,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的主要表现:一是构造体系中主要断块的边界断裂带通常是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二是构造体系中不同构造带的强震活动常具有联动效应或相互触发关系,其中的复杂或特殊构造部位则是易出现双震或震群活动的场所;三是当构造体系中某个构造单元或构造带处于活跃阶段时,便会出现强震丛集现象。另外,充分认识构造体系中主要活动断层间的协调变形关系,活动断层带上的强震活动的分段破裂行为,以及活动断层上强震原地复发通常存在“周期长、准周期性和丛集性”的特点等,有助于在根据活动构造体系分析区域未来强震活动趋势时更为准确地判定活动断层带的未来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造山 活动构造体系 强震活动 活动断裂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15000年以来强震活动与现今大地震空区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文俊 彭慧 +4 位作者 刘兴旺 张竹琪 张冬丽 魏拾其 王旭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32-2647,共16页
在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共同作用下,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周缘边界带的断裂构造存在明显的运动性质差异,形成了明确的分区分段特征.本文基于探槽古地震记录和历史地震资料,通过多探槽中揭露的多类证据综合限定各断裂带上的强震事件,... 在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共同作用下,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周缘边界带的断裂构造存在明显的运动性质差异,形成了明确的分区分段特征.本文基于探槽古地震记录和历史地震资料,通过多探槽中揭露的多类证据综合限定各断裂带上的强震事件,获得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主要断裂带上15000年以来180次强震事件,重建了地块边界带不同构造区强震活动的时间序列,将千年尺度的地震记录延长到万年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各不同构造区近15000年以来强震活动时空分布图像.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各边界带长时间尺度的强震活动特征显示:地块边界带各分区内存在差异性的活动期和平静期,北、东北、东、西边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震丛集和迁移规律;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的边界带内15000年以来强震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丛集发生特征,平静期持续时间(约200~500年)不等;近5000年以来,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频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部分区段存在未来发生强震的风险;综合近3000年以来历史地震、最新强震破裂图像等判定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仍存在7个明显的大地震空区,即强震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活动地块 边界带 强震活动 大地震空区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邵志刚 马宏生 +1 位作者 李志雄 张国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6,共9页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以中国大陆1901年以来7级及其以上强震年频次为样本,采用最优分割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状态分为三种时段:少发段、平均段和频发段。中国大陆强震时间活动呈现非稳态现象,强震频发...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以中国大陆1901年以来7级及其以上强震年频次为样本,采用最优分割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状态分为三种时段:少发段、平均段和频发段。中国大陆强震时间活动呈现非稳态现象,强震频发段间存在短期的地震平静,由强震平均段到频发段过渡期间同样存在强震少发段,而少发段也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不同强震丛发时段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901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总体来讲,1955年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1955年之前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中国西部及周边大三角地区的三条边界;1955年之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华北地区、巴颜喀拉地块区及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区。不同相邻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有一定的交替性,少发时段或增多时段的强震往往是上一个丛发时段的主体区内强震活动的延续,或者发生在下一个强震主体活动区内或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