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汪学玲 徐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7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持续静...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7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于术前,术后2、6、12、24周时,评估并比较两组各时点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整体分析发现: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组别、时间点、组别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改善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肘关节骨折安全性好,可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及肘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骨折 静态牵伸 被动运动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康复时间
下载PDF
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与跟腱牵伸训练治疗跟腱挛缩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仁杰 张玉鑫 施加加 《中国康复》 202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比常规康复基础上分别辅以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训练或跟腱牵伸训练对制动引起的跟腱挛缩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后制动引起跟腱挛缩的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牵伸组和离心组,每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牵伸组... 目的:对比常规康复基础上分别辅以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训练或跟腱牵伸训练对制动引起的跟腱挛缩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后制动引起跟腱挛缩的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牵伸组和离心组,每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牵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站斜板训练,离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训练。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ROM)、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AOFAS评分、闭眼单腿站立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VAS评分均降低(均P<0.05)。离心组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AOFAS评分和闭眼单腿站立时间均较牵伸组提高更明显(均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康复方案辅以小腿三头肌低强度离心收缩训练治疗制动引起的跟腱挛缩疗效优于辅以跟腱牵伸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收缩 跟腱 挛缩 牵伸 康复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牵伸术和易筋经功法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程 吴安林 +5 位作者 谢娇 叶平 谭洁 李铁浪 李江山 彭亮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9期3-5,共3页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牵伸术(PNF)是现代康复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在正常人和运动员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引起了运动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同样,作为面向普通大众、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健身功法易筋经,以伸筋拔骨、...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牵伸术(PNF)是现代康复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在正常人和运动员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引起了运动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同样,作为面向普通大众、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健身功法易筋经,以伸筋拔骨、以形引气而达到强身健体、功能康复的目的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认可;二者均以抻筋为法,调心来改善人体生理及精神状态,遵循人体运动的协调性,起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牵伸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易筋经 功法训练 康复推拿
原文传递
关节内牵引结合滑动牵张术对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万里 卞荣 +1 位作者 朱奕 陈思婧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案为理疗、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本文探讨将肘关节滑动牵张及关节内牵引技术增加到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案为理疗、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本文探讨将肘关节滑动牵张及关节内牵引技术增加到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疗法及手法治疗,总的治疗时间为1h/d。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治疗组增加肘关节滑动牵张及关节内牵引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1次/d。徒手操作技术包括:①肱骨关节面滑动牵张;②尺骨关节面关节内牵引;③桡骨关节面滑动牵张。评估:①患肘关节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范围(ROM)②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的ADL进行评估并记录分值。作者对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逐项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患者110例,分为2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肘关节ROM及ADL评分变化:①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后,肘关节ROM及ADL评分均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肘关节ROM及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内牵引及滑动牵张技术对提高肘关节运动功能,改善肘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的康复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牵引 滑动牵张 肘关节 康复
原文传递
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状态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艾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9)采用... 目的分析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49)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改良牵伸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高于对照组的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18.28±17.59)°,大于对照组的(103.36±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SS量表中疼痛、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关节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分别为(25.35±5.15)分、(15.56±3.14)分、(13.39±3.17)分、(8.96±0.71)分、(9.18±0.56)分、(8.75±0.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14±3.97)分、(11.24±2.85)分、(10.24±2.54)分、(7.12±0.53)分、(7.71±0.97)分、(7.35±0.3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状态,具备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膝关节僵硬 牵伸康复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滑动牵张技术对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万里 卞荣 朱奕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滑动牵张技术对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7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及手法治法,每天1小时。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 目的探讨滑动牵张技术对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7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及手法治法,每天1小时。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的滑动牵张治疗,每次20分钟。评估患膝关节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范围(ROM);应用HSS全膝关节评定系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ROM及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膝关节ROM和HSS评分高于对照组[(115.2±14.7)度vs.(90.3±12.6)度和(83.7±14.4)分vs.(60.8±11.6)分](P<0.05)。结论加用膝关节滑动牵张技术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创伤术后的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牵张 膝关节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卒中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上肢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林立军 董明 刘悦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张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病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诱发上肢伸展功能,评... 目的:探讨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张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病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诱发上肢伸展功能,评估两组患者上肢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runnstrom评分、M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诱发上肢伸展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张力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伸展运动 早期 肌张力 康复
原文传递
易化牵伸训练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颖 舒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易化牵伸训练在肩周炎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者中的康复效果,为肩周炎患者功能锻炼提供依据。方法将125例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患者... 目的观察易化牵伸训练在肩周炎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者中的康复效果,为肩周炎患者功能锻炼提供依据。方法将125例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易化牵伸康复训练。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综合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和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易化牵伸训练有助于提高肩周炎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者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体外冲击波 易化牵伸训练 功能锻炼 日常活动能力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钢 董宝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0例针刺(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0例针刺(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承山、委阳、足三里等直刺10~20mm,犊鼻、内膝眼等斜向关节间隙,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20min。治疗组90例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1)经筋针刺:膝部、腰部经筋点,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直刺患处,膝部筋结点针刺达髌骨或胫骨、股骨骨面,腰髂部筋结点针刺达髂骨骨面,坐骨大切迹附近注意避开血管和大神经;腹股沟附近避开腹股沟内神经和血管,股骨大转子附近针刺达大转子面,1次/d;(2)经筋按摩拉伸:足三阳、足三阴经筋分布区域,按疼痛部位,选择相关肌肉,膝部前侧疼痛选股直肌,股内侧肌,长收肌和短收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前内侧痛选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外侧疼痛选股外侧肌结筋病灶点;膝部后侧疼痛选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或短头),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等处结筋病灶点,医者手指往复推动肌肉组织,寻找条索状物或硬结,出现疼痛或感传疼,关节活动因疼痛受限,即可确定为结筋病灶点,定点标记,由浅而深、由轻而重,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按、推按、拨刮、揉捏等,结合患者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伸旋转运动;(3)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鹤步冰湖、鹤舞九天、晨鹤浴面、仙人舞鹤、天鹅引颈、幼鹿迎母、仙鹤顾翎、仙鹿启足,模仿动物姿态和动作,拉伸关节、肌肉、韧带,15~20min/次,2次/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 北方寒地 行痹/风痹 痛痹/寒痹 经筋针刺 经筋拉伸 董宝强 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 VAS评分 WOMAC评分 红外热成像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重力肌群伸展强化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凌云 胡思进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9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重力肌群伸展强化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LDH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重力肌群... 目的探讨重力肌群伸展强化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LDH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重力肌群伸展康复锻炼。两组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腰背部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情况,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降值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重力肌群伸展康复锻炼用于LDH患者效果较确切,能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更好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力肌群伸展强化康复锻炼 腰背部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肌骨拉伸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倪新玲 詹文英 +4 位作者 吴淮 许学猛 郑乙 王东洋 何敏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7期1025-1027,1059,共4页
目的运用许学猛教授创立的肌骨拉伸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骨科就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就诊的时间,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目的运用许学猛教授创立的肌骨拉伸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骨科就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根据就诊的时间,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物理治疗及适当的卧床休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肌骨拉伸功锻练,2次/d,疗程2周,观察与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2.04±1.00)分比(2.74±1.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P=0.01),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20.18±2.49)分比(16.72±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9.P=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比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1.P=0.014).结论肌骨拉伸功锻炼可实现肌力的提升,维持并加强关节与脊柱的稳定性,恢复局部的力学平衡,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骨拉伸功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瑞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肘部骨折术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个体化康复锻炼,... 目的探究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肘部骨折术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个体化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持续静态牵伸技术,均持续训练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干预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中各维度评分、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伸直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EP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肘关节伸直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态牵伸技术联合个体化康复锻炼能够有效促进肘部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骨折 持续静态牵伸技术 个体化康复锻炼 肘关节功能 肘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方耿娜 卢丽冰 +5 位作者 谢梦娜 谢漫 黄琼珊 林楚东 王育胜 林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819-2823,共5页
目的研讨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区由同一组医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 目的研讨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区由同一组医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CEA术后出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CEA术后出院患者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女9例、男11例,年龄(70.15±9.49)岁,采用常规出院前健康教育和出院后常规颈部活动及随访;观察组女7例、男13例,年龄(70.22±9.5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部牵伸训练居家康复进行干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满意度、依从性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第30天颈部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4.28±3.37)比(8.73±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4,P=0.002);观察组患者训练第30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13±0.31)分比(4.85±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6,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0/20)比60.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6);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20/20)比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2,P=0.027)。结论颈部牵伸训练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部牵伸训练 居家康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面向COPD病人康复锻炼的智能拉伸锻炼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亮 巩淼森 +1 位作者 肖东娟 蒋玉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1,共3页
从生理、心理和环境3个方面总结了病人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的需求特征。以拉伸锻炼器作为设计目标,归纳出产品设计的适应性、互动性、易用性、情感化和智能化原则,并分析其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智能化拉伸锻炼器的设计方案,并从功... 从生理、心理和环境3个方面总结了病人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的需求特征。以拉伸锻炼器作为设计目标,归纳出产品设计的适应性、互动性、易用性、情感化和智能化原则,并分析其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智能化拉伸锻炼器的设计方案,并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和交互设计3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方案,为相关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拉伸锻炼器 健康医疗设计 康复锻炼
下载PDF
36例上肢内旋后伸儿童的康复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云彩 彭进业 刘振寰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脑损伤或脑瘫上肢内旋后伸(俗称"飞机手")异常姿势的纠正。方法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推拿治疗法、作业疗法、其他辅助治疗、家庭康复等。结果本组36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目的探讨脑损伤或脑瘫上肢内旋后伸(俗称"飞机手")异常姿势的纠正。方法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推拿治疗法、作业疗法、其他辅助治疗、家庭康复等。结果本组36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结论 "飞机手"影响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医院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及尽早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手” 上肢内旋后伸异常姿势 纠正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