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铍针松解联合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勇 吴林 +5 位作者 陈彦飞 秦伟凯 李元浩 韦俊余 侯成志 董永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1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 目的:比较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1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5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5周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铍针 手法 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力军 李文华 +3 位作者 张斌 唐燕 秦伟凯 董福慧 《中医正骨》 2016年第9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扶他林组37例,分别给予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和扶他林乳胶剂涂抹膝关节...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扶他林组37例,分别给予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和扶他林乳胶剂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KOA疗效评分。结果:5例患者失访,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108例患者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35 d,中位数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61±0.50)mm,(5.80±0.65)mm,(5.67±0.68)mm,F=0.877,P=0.419;(72.01±3.23)%,(70.92±3.72)%,(71.48±5.87)%,F=0.546,P=0.581;(27.44±5.19)N,(27.24±7.64)N,(29.50±5.49)N,F=1.532,P=0.221;(4.65±0.71)分,(4.28±0.77)分,(4.36±0.85)分,F=2.283,P=0.107;(72.36±5.00)分,(71.67±3.96)分,(71.81±4.50)分,F=0.239,P=0.788]。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及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9±0.52)mm,(6.69±0.68)mm,(6.52±0.74)mm,F=32.280,P=0.000;(58.95±4.50)%,(61.66±4.02)%,(64.24±6.52)%,F=14.095,P=0.001;(46.06±6.76)N,(36.55±8.13)N,(36.46±6.17)N,F=31.015,P=0.000;(0.76±0.62)分,(2.06±0.76)分,(2.64±0.71)分,F=58.117,P=0.000];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2±8.10)分,(87.50±6.27)分,(85.69±7.67)分,F=3.965,P=0.138]。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患者的软组织位移值均较治疗前升高(t=-18.395,P=0.000;t=-16.693,P=0.000;t=-11.684,P=0.000),铍针组的软组织位移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疼痛 针刺疗法 小刀针 铍针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于筋束骨理论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改善髌股关节应力集中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彦飞 鲁超 +5 位作者 赵勇 成永忠 乔锋 侯成志 辛颖 刘广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在筋束骨理论指导下,基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研究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改善髌股关节应力集中的机制,阐释铍针松解术改变髌骨运行轨迹及降低髌股关节压力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获取1名正常男性(年龄29岁,身高171 cm,体重58 kg)膝关... 目的:在筋束骨理论指导下,基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研究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改善髌股关节应力集中的机制,阐释铍针松解术改变髌骨运行轨迹及降低髌股关节压力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获取1名正常男性(年龄29岁,身高171 cm,体重58 kg)膝关节CT资料,从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入手,经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以及加载分析等步骤,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加载条件设置为膝关节垂直加载500 N负荷,股四头肌腱承受平均值约为200 N的牵张应力,分别在有限元模型屈膝30°位和屈膝90°位状态,模拟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对比研究不同屈膝状态下铍针干预对髌股关节应力集中的改善情况。结果: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后髌股关节和胫股关节的应力峰值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屈膝30°位,髌骨软骨下降0.498 MPa(下降9.06%),股骨滑车下降0.886 MPa(下降16.27%)。(2)屈膝90°位,髌骨软骨下降0.558 MPa(下降8.6%),股骨滑车下降0.607 MPa(下降9.94%)。结论:铍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可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的应力集中并降低局部应力峰值,有利于改善髌骨的运动轨迹并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 有限元分析 铍针 髌骨外侧支持带
下载PDF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80例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佩宇 雷仲民 +3 位作者 黄明华 柳根哲 彭亚 张翔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中、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2周。两组均随访1年...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椎病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中、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2周。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压痛值,并判定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8.65%,对照组分别为90.14%、88.73%,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时临床疗效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压痛值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随访时VAS评分、压痛值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痛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当,疗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肩痛 铍针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铍针与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对重心指数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顾力军 张斌 +2 位作者 李文华 唐燕 董福慧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刀组男1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1±7.07)岁,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扶他林乳胶剂组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62±8.08)岁,采用扶他林乳胶剂3~5 cm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另取正常人36例为正常组,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8±7.55)岁,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重力四格秤测量双足前后四点负重的方法来观察3组患者双足负重情况,测算重心到原点的距离d值,并以d值为观察指标,以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患者脱落,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其余10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8~35 d,平均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与正常组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d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d值均减小。参照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患者后,治疗后重心更接近原点、负重情况得到改善。四格秤测试KOA患者治疗前后重心的变化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小刀针 铍针 重心指数
下载PDF
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英娜 吴迪 +6 位作者 李春根 雷仲民 孙佩宇 郑皓云 夏许可 祝永刚 郭雨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下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下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治疗的僵硬期冻结肩患者,采集术前、术后3d、2周、1个月的评估结...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下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下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治疗的僵硬期冻结肩患者,采集术前、术后3d、2周、1个月的评估结果,包括肩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调整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患者术后满意度(Odom\s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结果: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5例,男16例,女39例;年龄44~70岁,平均(57.73±6.94)岁;手术时间为10~34min,平均(20.83±5.29)min。临床疗效:术前至术后3个月,患肩VAS评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在术后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屈、外展、外旋术后3d即恢复满意,内旋术后3d至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Odom\s评分中末次随访时非常好、好的比例分别为92.7%和7.3%。结论:在术后1个月的随访中,有超过92.7%的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后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证明铍针联合闭合手法松解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粘连性关节囊炎 铍针 手法松解术 静脉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身体质量指数增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侯成志 褚雪镭 +3 位作者 陈彦飞 秦伟凯 董永丽 赵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评价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身体质量指数(BMI)增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9例BMI增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BMI>24),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 目的评价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身体质量指数(BMI)增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9例BMI增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BMI>24),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穿刺治疗。设计治疗和观察周期为5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5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指数、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应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两组病例一般基本资料及首次检测指标无差别(P>0.05)。通过临床治疗及随访,两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临床评价指标比较表现为:①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压痛指数、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②总体疗效评价:治疗5周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基本一致。结论铍针松解术联合六步手法治疗超重及肥胖患者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手法 身体质量指数增高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铍针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皓云 祝永刚 +2 位作者 赵思浩 钱嘉铭 柳根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铍针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对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 g/次,1次/d);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铍针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对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0.2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铍针治疗(1次/周),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痛点的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CRP及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联合塞来昔布治疗KOA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铍针松解法 疼痛 膝关节功能 炎症
下载PDF
铍针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巩凤梅 杨新波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铍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改良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铍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改良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铍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普通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性眩晕 针刺 铍针
下载PDF
铍针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腰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江林 苏海涛 +2 位作者 梁以豪 李红梅 林方政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腰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3~24个月出现腰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铍针联合TDP照射治疗,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腰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3~24个月出现腰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铍针联合TDP照射治疗,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整脊推拿联合TDP照射治疗,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记录压痛点个数和腰椎活动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压痛点个数均较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压痛点个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JOA下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动作的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各个动作的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联合TDP照射治疗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出现的腰痛有明确的缓解作用,可有效改善腰椎活动度,效果优于整脊推拿联合TDP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铍针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 整脊推拿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 腰椎活动度
原文传递
铍针对皮神经卡压大鼠5-HT,PGE1及PGF2α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翔 雷仲民 黄明华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铍针对皮神经卡压大鼠5-HT、PGE1、PGF2α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隐神经不做任何处理;B组:以内径0.3 mm的硅胶管卡压隐神经;C组:以内径0.5 mm的硅胶管卡压隐神经。造模成功1个月后,每组取10只测定机体自... 目的探讨铍针对皮神经卡压大鼠5-HT、PGE1、PGF2α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隐神经不做任何处理;B组:以内径0.3 mm的硅胶管卡压隐神经;C组:以内径0.5 mm的硅胶管卡压隐神经。造模成功1个月后,每组取10只测定机体自身所分泌的5-HT、PGE1、PGF2α的浓度,对每组余下10只:A组不做治疗,对B、C组进行铍针治疗,治疗后测定机体自身所分泌的致痛因子5-HT、PGE1、PGF2α的浓度。结果造模1个月后B、C组致痛因子5-HT、PGE1、PGF2α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铍针治疗后B、C组致痛因子5-HT、PGE1、PGF2α的浓度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疼痛疗效在临床上已得到验证,通过实验证明其通过抑制机体释放降低痛阈的物质达到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前列腺素E1 前列腺素F2Α 铍针 皮神经卡压
下载PDF
铍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对盆腔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曜辉 单中杰 +1 位作者 郭亮 张楠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2期1412-1417,共6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对盆腔疼痛和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Ⅲ型前列腺炎伴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予铍针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对盆腔疼痛和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Ⅲ型前列腺炎伴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予铍针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评分及单项评分(盆腔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早泄诊断工具(PEDT)量表评分和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NIH-CPSI总分、单项评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IIEF-5评分、PEDT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前列腺液中IL-6、TNF-α、IL-10和VCAM-1因子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CPSI总分和单项评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GS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列腺液中IL-6、TNF-α、IL-10和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治疗可改善Ⅲ型前列腺炎伴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性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这可能与其降低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铍针 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炎症因子 男性
下载PDF
铍针治疗慢性棘上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青青 胡思进 戴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慢性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棘上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2.5%...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慢性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棘上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铍针是一种治疗慢性棘上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铍针 慢性棘上韧带损伤 电针
下载PDF
铍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K-L3、4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克新 朱立国 +5 位作者 贺丰 银河 高春雨 唐彬 李学朋 顾力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Kellgren-Lawrence分型3、4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Kellgren-Lawrence分型3、4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使用铍针松解1次/周;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肠溶胶囊,1粒/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如果症状在疗程内消失则停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采用VAS及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治疗第1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周后及2次随访时,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ODI分数在前2周无统计学意义,在2次随访时观察组ODI分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铍针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K-L3、4级)符合微创理念,具有定位精准、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及小关节正常功能优点,治疗效果优于口服醋氯芬酸肠溶胶囊,为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痛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疼痛 随机对照
下载PDF
铍针配合手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宁 冉群芳 +5 位作者 金涛 周小波 任蒙强 王金涛 王小宇 沈艳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76,共6页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手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的作用,探寻有效疗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铍针配合手法)50例,对照组(单纯手法)50例。运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分别计算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手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的作用,探寻有效疗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铍针配合手法)50例,对照组(单纯手法)50例。运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分别计算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位移量及香蕉面积的变化;同时进行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所测软组织位移量均较治疗前增加,香蕉面积比例均减小(均P<0.05);治疗组位移量和香蕉面积比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并且治疗组在改善功能障碍和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66%,33/50)高于对照组(20%,10/50)(P<0.05)。结论:铍针配合手法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和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病 软组织病变 铍针 手法 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永强 屈亮 +1 位作者 谭子文 杨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130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治疗隔...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130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对患者进行必要病史采集和相关体格检查,标记疼痛积分、计算疼痛指数,测量局部组织张力情况并记录数据,填写CRF表。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11.34±9.87),治疗后为(293.67±10.33);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3.75±11.58),治疗后为(238.31±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28±0.30),治疗后为(0.93±0.21);对照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72±0.23),治疗后为(1.95±0.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症状体征,其疗效优于毫针疗法,且3个月后随访证实了其远期疗效。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疼痛指数。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值,起到局部松解作用,同时减张减压,疗效优于毫针治疗。铍针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总有效率优于毫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疼痛 神经末梢 臀上皮神经 铍针 毫针
下载PDF
毫针配合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晓天 李婷 刘智艳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65-667,共3页
目的评价毫针配合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4组均采用TDP照射,治疗1组采用毫针配合铍针治疗,治疗2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治... 目的评价毫针配合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4组均采用TDP照射,治疗1组采用毫针配合铍针治疗,治疗2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治疗3组采用单纯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假毫针、铍针干预。比较4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腰腿痛JOA评分。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2组为90.0%,治疗3组为85.0%,治疗4组为20.0%,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2组及治疗3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配合铍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铍针 椎间盘移位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下载PDF
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弓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铍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下肢微循环(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白微栓率、管襻畸形率)、局部张力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白微栓率、管襻畸形率、局部张力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2次及3次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与毫针均可显著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但铍针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毫针 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 下肢微循环 局部张力
下载PDF
铍针联合椎旁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荣 杨峻 +1 位作者 张向敏 梁王博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4期2398-2400,共3页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椎旁椎间孔药物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9例。2组均予平卧硬板床、中频脉冲电基础理疗,对照组采用椎旁椎间孔药物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铍针...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椎旁椎间孔药物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9例。2组均予平卧硬板床、中频脉冲电基础理疗,对照组采用椎旁椎间孔药物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铍针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3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达93.10%。结论铍针联合椎旁椎间孔药物注射相较于单纯椎旁椎间孔注射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最根本的疼痛及活动功能受限,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椎间孔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下载PDF
铍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鑫 陈付艳 《山西中医》 2015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局部痛点外涂,每日3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采用...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局部痛点外涂,每日3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压痛仪测量数据为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91.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天及14天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数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在1天、7天时VAS评分和疼痛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能有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疗效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三横突综合征 铍针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