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典型城市江段的类固醇雌激素分布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碧波 阳春 +3 位作者 张智 万巧玲 廉鹏 郭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4-58,共5页
采用高效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了嘉陵江磁器口江段4个断面10个特征取样点在枯水、平水和丰水三个水期的水样,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类固醇雌激素在我国城市特征江段的时空分布特性。雌酮、雌二醇和炔雌醇检出的最高浓度分别为32.3、2.6和1.4... 采用高效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了嘉陵江磁器口江段4个断面10个特征取样点在枯水、平水和丰水三个水期的水样,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类固醇雌激素在我国城市特征江段的时空分布特性。雌酮、雌二醇和炔雌醇检出的最高浓度分别为32.3、2.6和1.4 ng/L,而最低浓度均低于检测限。枯水期雌激素浓度最高,而丰水期均未检出。于磁器口汇入嘉陵江的次级河流在枯水和平水期雌激素平均浓度高于嘉陵江。流动人口较多的嘉陵江右岸检测出的雌激素浓度高于左岸,且均高于中泓线。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近岸水体和城市次级河流在枯水和平水期存在雌激素污染风险,但河流的稀释作用可以缓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类固醇雌激素 分布特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类固醇雌激素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曼 黄斌 +5 位作者 孙雯雯 黎潇 李昌雄 杨小霞 陈蓉 潘学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6-1286,共11页
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类亲脂、低分子量、高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相对其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更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人类和动物排泄产生的类固醇雌激素不能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养殖废水处理... 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类亲脂、低分子量、高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相对其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更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人类和动物排泄产生的类固醇雌激素不能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完全去除,进入环境中后,它们便会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转化,因而深入研究其环境行为尤为重要.本文针对4种典型的类固醇雌激素(雌激素酮、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综述了其在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养殖场、土壤和天然水体等介质中的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环境介质 迁移转化 归趋
下载PDF
类固醇雌激素的环境暴露及其迁移转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童心 胡柏杨 +4 位作者 陈兴财 张雪莲 赵永志 谷成刚 李艳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4-746,共13页
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可分为天然雌激素和人工合成雌激素,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虽然含量较低,但是危害巨大,具有干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及影响生殖、发育等特征。本文围绕环境中几种主要的类固醇雌激素,介绍了它们的结构... 类固醇雌激素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可分为天然雌激素和人工合成雌激素,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虽然含量较低,但是危害巨大,具有干扰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及影响生殖、发育等特征。本文围绕环境中几种主要的类固醇雌激素,介绍了它们的结构性质、危害及其主要来源,指出其在地表水体、农田土壤中的暴露水平。目前,关于类固醇雌激素的环境暴露研究多集中于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有关雌激素在土壤中的残留报道较少,而设施菜地由于大量施用粪肥将极可能产生雌激素污染问题。本文对雌激素进入环境后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描述了雌激素吸附与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目前针对雌激素的大多数研究仍基于室内模拟实验,对于其在实际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与其他污染物共同作用的规律尚不清楚。因此,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研究随畜禽粪便进入农田土壤特别是设施菜地的雌激素及其环境行为规律;2)除室内模拟实验外,对实际环境系统中的雌激素研究更具价值,特别是在环境多相态体系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3)研究与多种类污染物共存下雌激素的环境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环境暴露 水体 土壤 迁移转化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污水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和甾体雌激素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亮 毛茜慧 +2 位作者 袁守军 黄德英 张继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污水中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和5种甾体雌激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40℃衍生化反应60 min可达最佳衍生化效果;最佳萃取剂净化条件为:使用HC-C18型SPE柱,p H=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污水中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和5种甾体雌激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40℃衍生化反应60 min可达最佳衍生化效果;最佳萃取剂净化条件为:使用HC-C18型SPE柱,p H=7条件下萃取,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丙酮(1∶1,V∶V).该方法检出限(LOD)为1.8—5.7 ng·L-1,线性范围20—2000 ng·L-1(r>0.990),除少量目标物回收率稍高外,大部分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2.2%—128.5%,相对标准偏差介于4.4%—2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对羟基苯甲酸酯 甾体雌激素 固相萃取 污水.
下载PDF
集约化养殖场中类固醇雌激素的环境行为与处理途径 被引量:8
5
作者 余薇薇 朱家悦 +1 位作者 陈垚 潘伟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随着我国集约化禽畜养殖场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养-沼-灌"的禽畜生态模式导致集约化养殖场已成为仅次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第二大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污染源,其产生的SE对水生动、植物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 随着我国集约化禽畜养殖场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养-沼-灌"的禽畜生态模式导致集约化养殖场已成为仅次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第二大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污染源,其产生的SE对水生动、植物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综述了SE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E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吸附、降解和迁移行为),以及禽畜养殖场中SE处理方法。分析表明:随着对SE研究的不断深入,集约化养殖场沼液灌溉方式产生的SE环境行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集约化养殖场土壤中SE的归趋变化、硝化菌与SE降解偶联机制,以及溶解性有机物对SE吸附的影响机制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养殖场 沼液 类固醇雌激素 土壤 环境行为
原文传递
不同形态雌激素的环境行为及污染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琳 陈兴财 +5 位作者 姜晓满 蒋林树 李艳霞 张雪莲 胡柏杨 张晟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3-1634,共12页
类固醇雌激素作为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介质以及植物体内不断被检出,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按形态划分,类固醇雌激素可分为自由态和结合态,本文围绕类固醇雌激素的形态特征,从以下3个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人... 类固醇雌激素作为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介质以及植物体内不断被检出,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按形态划分,类固醇雌激素可分为自由态和结合态,本文围绕类固醇雌激素的形态特征,从以下3个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人类和畜禽动物类固醇雌激素的排放特征,阐述了自由态和结合态雌激素理化性质的异同之处;系统描述了自由态和结合态雌激素在土壤和水体两种环境介质中的吸附、降解、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和相关影响因素;针对两个不同的排放源——城市污水厂污水、污泥以及畜禽养殖场粪污,分析并总结了类固醇雌激素的控制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粪尿 结构性质 环境行为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水体中类固醇雌激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园园 宋晓明 +3 位作者 温玉娟 Muhammad Adeel 杨悦锁 宋伟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针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体样品中痕量类固醇雌激素(SEs)污染问题,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同时测定不同水体中5种SEs: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17β-雌二醇(17β-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 针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体样品中痕量类固醇雌激素(SEs)污染问题,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同时测定不同水体中5种SEs: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17β-雌二醇(17β-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固相萃取过程和衍生化条件以及复杂样品的二次净化过程,发现用Oasis HLB柱萃取,用乙酸乙酯洗脱,40℃条件衍生化20 min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并且经甲醇活化过的Generik NAX柱对复杂样品的二次净化效果较好。本方法对E1、17α-E2、17β-E2和EE2、E3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0 ng/L和10~1000 ng/L;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3 ng/L和6.5~10 ng/L;对水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120%;该方法测定SEs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6.8%~10%。应用此方法对鱼塘水、河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了SEs污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不同水质地表及地下水体类固醇雌激素化学风险识别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类固醇雌激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萃取 衍生化
下载PDF
类固醇雌激素在土壤与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及其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斌 马伟芳 +3 位作者 曾凡刚 郭浩 韩东梅 李炳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137,共7页
类固醇雌激素(SEs)具有很强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大,土壤和沉积物等固相介质对SEs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各国的土壤和沉积物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SEs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溶解性... 类固醇雌激素(SEs)具有很强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大,土壤和沉积物等固相介质对SEs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各国的土壤和沉积物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SEs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溶解性有机质,黏土矿物、氧化物等矿物成分,外界环境(如:pH值、温度和离子浓度等),共存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等都对吸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壤和沉积物对SEs的吸附机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土壤 沉积物 污染水平 吸附
原文传递
养殖场沼液中雌激素排放特征及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余薇薇 杨硕 +4 位作者 杨伦 杜邦昊 万巧玲 陈垚 谢明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03-2109,共7页
为探究典型奶牛养殖场沼液中类固醇雌激素的排放特征,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某奶牛养殖场厌氧池和好氧池出水中类固醇雌激素进行夏、秋、冬3季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类固醇雌激素(含雌酮;17... 为探究典型奶牛养殖场沼液中类固醇雌激素的排放特征,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某奶牛养殖场厌氧池和好氧池出水中类固醇雌激素进行夏、秋、冬3季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类固醇雌激素(含雌酮;17α-雌二醇;17β-雌二醇;雌三醇;硫酸雌酮)在厌氧池和好氧池出水中总浓度分别在347.28~2117.65ng/L和10.75~1070.00ng/L之间,其中厌氧池出水以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和17β-雌二醇(17β-E2)为主,好氧池出水以E1和17β-E2为主.研究显示:好氧处理对E1、17β-E2、17α-E2的平均去除率达85.70%、56.82%、57.32%,厌氧处理可有效去除硫酸雌酮(E1-3S).在微生物作用下,厌氧和好氧处理均存在E1、17α-E2和17β-E2的相互转化,但雌三醇(E3)的低检出率则显示体系中雌激素转化为E3的比例较低.对雌激素活性(EEQ95th)的评估显示厌氧-好氧处理后雌激素活性平均降低70.34%,但沼液的雌激素生态环境风险仍不可忽视,需持续观察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沼液 厌氧-好氧处理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环境中类固醇雌激素的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卫 宋海燕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7期71-73,共3页
环境中的类固醇雌激素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并逐渐威胁到人类健康。文章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类固醇雌激素的种类及转化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此相关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转化机制
下载PDF
安徽省奶牛养殖场粪便中甾体雌激素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梦涛 郑溪 +1 位作者 曹飞 袁守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263-267,共5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奶牛养殖场粪便中甾体雌激素的污染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安徽省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粪便及养殖场周边水样和粪便堆积场土样中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结果]奶牛粪便中的甾体雌激素主要以雌酮(E1)... [目的]研究安徽省奶牛养殖场粪便中甾体雌激素的污染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安徽省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粪便及养殖场周边水样和粪便堆积场土样中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结果]奶牛粪便中的甾体雌激素主要以雌酮(E1)、17α-雌二醇(17α-E2)和17β-雌二醇(17β-E2)3种形式存在,其中17α-E2的含量最高。不同生理时期奶牛粪便中雌激素排放总量分别为青年期奶牛432.90μg/kg,泌乳期奶牛为1 114.51μg/kg,干奶期奶牛1 540.13μg/kg,不同养殖场中奶牛的雌激素排放总量及E1、17α-E2和17β-E2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奶牛日平均雌激素排放17β-E2当量值为931.51μg/(头·d),以此推算可知安徽省奶牛养殖场通过粪便排放的年雌激素当量为23.24 kg/a。奶牛养殖场附近水塘水样及粪便堆积场土样中17β-E2当量总浓度分别为1 252.02ng/L和1 424.21μg/kg,表明粪便不加任何处理堆置存放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奶牛养殖场的科学管理及甾体雌激素的有效去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雌激素 气相色谱-质谱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 污染特征 环境风险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某Unitank污水处理厂去除雌激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 杨小丽 +3 位作者 沈丹群 傅大放 宋海亮 高海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实际运行的Unitank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跟踪监测了其进、出水类固醇雌激素(SE)的浓度水平,考察了雌激素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处理工段对雌激素去除的贡献。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中雌酮(E1)、17β-...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实际运行的Unitank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跟踪监测了其进、出水类固醇雌激素(SE)的浓度水平,考察了雌激素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处理工段对雌激素去除的贡献。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中雌酮(E1)、17β-雌二醇(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浓度分别为32.4~89.0,19.4~78.0和12.3~45.0 ng/L,且夏季浓度高于冬季;Unitank工艺对E1、E2、EE2的去除率分别为21.3%~77.0%,23.4%~73.5%和25.2%~68.1%。SE去除主要依靠好氧生物降解实现,物理沉降(沉砂或沉淀)对SE的去除贡献较小。温度是影响SE去除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SE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内分泌干扰物 类固醇雌激素 UNITANK工艺
原文传递
上海市原水及地表水中SEs调查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青松 高乃云 +2 位作者 马晓雁 楚文海 蒋增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6-149,共4页
利用SPE—HPLC法调查了上海市原水及地表水中甾体雌激素(SEs)的含量分布情况,同时,将雌二醇当量(EEQcal)转换为壬基酚当量,采用德国建议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美国的水质标准对水体中SE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 利用SPE—HPLC法调查了上海市原水及地表水中甾体雌激素(SEs)的含量分布情况,同时,将雌二醇当量(EEQcal)转换为壬基酚当量,采用德国建议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美国的水质标准对水体中SE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原水及地表水中的SEs含量为0~0.10μg/L,雌激素活性(以EEQcal计)为0—0.50μg/L。其中,上海市境内原水与地表水中的SEs雌激素活性水平较高,目前亟需展开控制与去除SEs的技术研究,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雌激素 雌激素活性 黄浦江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昆明市饮用水源地类固醇类雌激素的背景调查
14
作者 李锐 卞世闻 +4 位作者 闫琨 徐小峰 魏天宇 李世刚 周圆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5期82-85,共4页
采用衍生化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昆明市饮用水源地水体的天然雌激素雌酮(Estrone,E1)、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人工合成的炔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和雌三醇(Estriol,E3)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E1、E2、EE2和E... 采用衍生化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昆明市饮用水源地水体的天然雌激素雌酮(Estrone,E1)、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人工合成的炔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和雌三醇(Estriol,E3)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发现,E1、E2、EE2和E3的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98、1.86、2.57和1.93 ng/L。昆明市主城区六个主要饮用水源地(松华坝、大河、清水海、云龙、宝象河、自卫村水库)的4种雌激素浓度均低于方法检出限,表明类固醇类雌激素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类雌激素 衍生化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饮用水源地
下载PDF
雌二醇分子印迹整体棒在类固醇雌激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文倩 赵丹丹 +2 位作者 许志刚 李娟 胡显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7-1532,共6页
类固醇雌激素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环境中含量低且易受基质干扰而难以检测。本文以雌二醇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棒,其中模板分子、功... 类固醇雌激素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环境中含量低且易受基质干扰而难以检测。本文以雌二醇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棒,其中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三者的摩尔比为1∶6∶30。采用扫描电镜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雌二醇分子印迹整体棒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研究其萃取性能,并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类固醇雌激素的萃取分析,线性范围在0.5-50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4.58%-103.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4.9%之间(n=5)。该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能实现水相样品中类固醇类雌激素的选择性萃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整体棒 类固醇雌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类固醇雌激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斌 孙雯雯 +4 位作者 李晓曼 杨小霞 任东 陈蓉 潘学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4,共8页
类固醇雌激素因其对野生动物、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危害而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环境科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针对4种典型的类固醇雌激素(雌激素酮、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对其羟基... 类固醇雌激素因其对野生动物、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危害而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环境科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针对4种典型的类固醇雌激素(雌激素酮、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对其羟基和酮基衍生化技术、水和固体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及仪器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类固醇雌激素分析方法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类固醇雌激素 衍生化 样品前处理 仪器检测
下载PDF
类固醇雌激素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理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兴财 张丰松 +5 位作者 李艳霞 姜晓满 张雪莲 胡柏杨 童心 徐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5-2535,共11页
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al estrogens, SEs)作为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其进入生物体后可模拟细胞内源性激素作用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越来越引起关注。目前关于SEs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粪便、... 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al estrogens, SEs)作为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其进入生物体后可模拟细胞内源性激素作用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越来越引起关注。目前关于SEs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粪便、土壤、水体等介质中的检出及环境行为,以及SEs在水生生物体内的迁移和转化,其累积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相较而言,SEs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累积报道较少,但是对于掌握农田系统中SEs迁移转化的需求更为迫切。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了SEs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吸收累积和迁移转化行为特征,概述了植物吸收代谢SEs的影响因素以及SEs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毒理效应。目前针对SEs的植物体吸收大多数仍基于室内模拟实验,对于其在土壤-植物多相态体系中迁移转化机理尚不清楚。因此,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除室内模拟实验外,对实际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研究更具价值,特别是SEs土壤-土壤水-植物多相态体系中的迁移转化等过程;(2)应结合SEs的来源,探究畜禽粪便、城市污泥及污水等不同源SEs对植物吸收、累积污染物的影响及污染风险;(3)加强对农作物体内SEs残留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定SEs农作物检出及人体摄入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土壤-植物体系 迁移转化 生长发育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污水中类固醇雌激素污染及其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丽娟 朱亮 徐向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从类固醇雌激素性质与危害人手,分析了不同地区污水处理厂与河流中类固醇雌激素的污染现状,综述了类固醇雌激素生物降解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类固醇雌激素 污水处理 生物降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混凝工艺对地表水中几种甾体雌激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守军 赵哲 +3 位作者 纪付元 吴乔龙 庆承松 陈天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8-15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混凝工艺去除地表水中甾体雌激素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甾体雌激素。pH值、混凝剂投加量、水温等条件对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雌三醇、雌激素酮和合成雌激素... 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混凝工艺去除地表水中甾体雌激素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甾体雌激素。pH值、混凝剂投加量、水温等条件对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雌三醇、雌激素酮和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效果均存在一定影响,弱酸性、低水温条件及适当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均有利于雌激素的去除。当原水中雌激素初始浓度为0.05—1.0mg/L时,在混凝剂三氯化铁(Feel3)投加量为20mg/L左右,转速为500r/min(2min)+100r/min(8min),雌酮、17-β雌二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率为65%~90%,雌三醇的去除率较低,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雌激素 混凝 正交试验 地表水
下载PDF
污水颗粒尺寸分布对深度过滤中雌激素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碧波 阳春 刘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两根平行运行的小试下向流砂滤柱以研究雌酮(E1)、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的去除与污水中悬浮颗粒粒度分布(PSD)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80%雌激素以溶解状态吸附在悬浮颗粒之上。平均粒径与颗粒的比表面积呈指数函数关系(R2>0.9... 采用两根平行运行的小试下向流砂滤柱以研究雌酮(E1)、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的去除与污水中悬浮颗粒粒度分布(PSD)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80%雌激素以溶解状态吸附在悬浮颗粒之上。平均粒径与颗粒的比表面积呈指数函数关系(R2>0.9)。随着滤池进水中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从1.493μm增至226.784μm,E1、E2和EE2在固相的吸附率分别从58.8%、56.3%和60.0%降至7.0%、1.3%和4.0%。砂滤池中雌激素的去除率与进水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呈负相关,并可以用对数曲线拟合(R^2>0.9)。砂滤池因拦截了活性污泥絮体因而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使得部分E2被生物降解(p<0.05)。E1和EE2因其相对稳定以及砂滤池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而无显著的生物降解证据(p>0.05),其去除主要依靠砂滤池所拦截的细微颗粒的絮体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污水处理 深度过滤 吸附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